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卷

发布时间:2020-04-16 05:09:34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88分)

1. (1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 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社稷之器________        ②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________

②亮数外出________        ④便要还家(《桃花源记》)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为长史

A .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B . 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 . 为坛而盟(《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2. (17分)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阅十余岁  阅:________

②竟不可得  竟:________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3.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犀怪

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頗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己,乃故言曰:“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A)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注释】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

【乙】塔顶鱼

姑苏郡城西有瑞光寺,寺有塔高数十丈。余官长渊时,有人传塔顶空处,旧置缸一口,忽有鲤鱼长尺许,皆谓神奇。乃门役林球测曰:“(B)此无奇,鹳所遗也。”盖鹳巢塔顶,蓄活鱼巢中饲雏,适塔顶岁久而穿,每下雨水渗缸内鹳所衔小鱼偶堕其中鹳不能复取遂长大乃尔。已而视之,果然。然则事有若异而实出理之常者,此类是已。

(以上均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

(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近岁居民艺麦(年)    

B . 艺麦家持石往(拿)    

C . 余官长渊时(官员)    

D . 适塔顶岁久而穿(正好,刚巧)    

(2)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每 下 雨 水 渗 缸 内 鹳 所 衔 小 鱼 偶 堕 其 中 鹳 不 能 复 取 遂 长 大 乃 尔。

(3)文中画横线A,B两句你读懂了吗?请选择其中一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怎么类似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4. (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卯者,横豆石璧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①耳。尧殛②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③、漳水、滹沱、涿水④、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⑤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注释】①湮:积淀。②殛(jí):处死。③大河:指黄河。④滹(hū)沱、涿水:指水名。⑤岁:年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2)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海陆之间的变化。

(3)文中哪些内容能够证明“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5.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 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 , 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1)解释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________

②衡于虑________

③出游数岁________

④期年 , 以出揣摩________

(2)解释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________

②衡于虑________

③出游数岁________

④期年 , 以出揣摩________

(3)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4)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7)【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8)【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21分)

6. (22分)阅读《一双脚上的修养》,完成下列各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黏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竞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1)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

(3)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直线句。

(4)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 (21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小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③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④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⑤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多幸福的一个世界!

⑥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⑦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⑧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⑨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⑩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⑪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⑫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本文写景以________为序;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有:(河堤)——(从河堤往下看)——________——(村庄在田野尽头)。

(2)说说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吞”字的含义。

(3)文章第⑦⑧段写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记叙顺序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

B . 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

C . 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D . 有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

8. (17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节选自《社戏》

(1)结合文段内容,试着为它拟一个小标题,并阐述理由。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3)“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此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     , 好处是                                

(4)结合下面两句话,说说水乡少年的性格特点。

A.“阿阿,阿阿,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B.“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5)社戏其实并不好看,让“我”念念不忘平桥村生活的原因有哪些?试举例分析。

9. (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1)读罢全文,请你说说文章以“枯萎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眼里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③段和第⑧段都提到心在“疼”,联系上下文,请分别说说“我”“心疼”的原因。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5)无论是爬上月台去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还是顶着北风为女儿寻挖蒲公英的母亲,他们蹒跚的步伐里总包含着亲人“最沉实的爱”。请你也回忆一个生活片断,去表达你感受到的这种爱。

10. (2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有一些花朵是为你开的

李雪峰

①这个叫米家坪的小村庄的后面,是我曾经耕种过十多年的庄稼,农历四月时那毛绒绒青麦穗上一粒粒数也数不清的小麦花,五月时庭院里火焰一般的一朵朵石榴花,村巷里那歪歪斜斜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或白色的槐树花……它们或许曾经把花瓣飘落在我的头发或衣襟上,也或许它们的花粉粘惹在我的鞋子或被露珠洇湿的裤角上,但我没有弯下腰来细细打量或关注过它们,甚至没有为它们稍稍地逗留过。

②我知道那些花儿不是为我绽开的,它们是属于村庄所有来来往往荷锄掮镐的人们和那些被花色惹得兴奋地跳来跳去的鸟儿以及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的。

③直到20岁那年秋天,我一个人到庄西山坳里打柴,傍晚返回的时候,似乎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双腿一软就仰面跌倒在那金黄的厚厚落叶上,我索性信马由缰,就仰躺在那弥漫着枯叶焦香和厚厚落叶层下那腐殖质腥香交织的谧凉林地上。

④在闭眼深深呼吸的时候,我忽然嗅到有一种淡淡的却又清新别致的暖暖馨香,那馨香比兰花清洌,比野梅甘饴,是我从未感知到的一种芬芳。循着花香,轻轻扒开厚厚的落叶,在蓬松的落叶下,我发现了一朵指甲大小的花朵。

⑤这朵花瓣沿呈粉红,由瓣沿向内过渡成褐紫,但花蕊周围却是一圈清爽的天蓝色。尤其是花蕊,那针尖般大小又细密的蕊柱,红蓝紫相间,像用彩线绒一根根小心翼翼地绣上去的,在轻轻的晚风中,那奇异的芬芳涟漪一般从中弥漫开来,就像一掬掬暖暖的香水,柔柔地彻底淹没了我的心魂。

⑥我远远地拢着手护着它,就像呵护着一只稍不留意就搧翅飞走的蝴蝶,就像呵护着一只汪着惊恐的鹿眼,就像呵护着一缕风轻轻一拂就会飘散的弱弱云岫。我静静地望着它,它也像温润的眼晴一样默默地望着我,直到夜幕从四周的涧谷深处不知不觉漫过来,我才用枯叶小心地覆遮住它,然后意犹未尽地荷柴离开了。

⑦第二天我又赶到那里,但翻尽了枯叶,寻遍了周遭所有的石缝,却再也寻不到那一朵花儿了。

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个人也不能两次同一朵花相遇。而只为我们一个人绽放的那一朵花在哪儿呢?我思忖,它可能在你于田塍间踽踽独行的低眉间,也可能在台阶缝隙中一次不经意注视间,甚至在你匆匆忙忙来不及短暂驻足的旅途上。因为,真正的相遇是没有约期的,真正灵与灵的相逢是一种注定的却无法永恒的邂逅。

⑨你寻觅到那朵为你才静静绽开的花朵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原文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⑤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那朵小花的?

(3)研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你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方面加以赏析。

(4)下文是《鼎湖山听泉》的选段,你认为作者在鼎湖山有没有寻觅到那朵为他绽开的“花朵”?为什么?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 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 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 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



参考答案

一、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88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4-1、答案:略

4-2、答案:略

4-3、答案:略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21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