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日记]驻村日记

发布时间:

[驻村工作队日记]驻村日记
1 为了今天的村庄不再唱那过去的歌谣 说实话,刚接到单位通知我作为今年帮扶点的新农村指导员消息的时候,心 情似乎挺轻松的,在城市里待久了,想想能到乡下看一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心里挺期待的。 来到村里第一天,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看到村里袅袅炊烟、鸡犬相逐, 农民在地里耕作,片宁静和谐的景象,我心想这下可以轻松了,在这里的工作 该不会忙的。但是第二天的行程则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它使我对肩上的任务 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一天我跟着村支书、任三人,一起到距离村部最远、条件最落后最艰苦 的一个自然——陇甘屯去了解情况。因为这个屯还没有通路,我们只能步行进 屯。进屯的山路崎岖难行,超乎我的想象。在只能走一个人的羊肠小道上全是石 头, 没有一块是平整的, 一路上杂草丛生, 长得比人还高, 显然平时走的人很少。 我们一边拨开杂草一边前行,真的是披荆斩棘。困难还不止这些,更艰苦的是 续爬了好几座石山,坡陡路滑,十分累人。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我想要是迷路了 该多么恐怖。我们这样走了三个多小时(中途休息 3 次)才终于到达陇甘屯。 这个屯一眼看过去只有几间茅草房,没有一间是砖瓦结构的,由于没有通路 物资运不进来,群众没办法建房子。四周的石山把小屯围得严严实实,群众平时
1 / 4


出行只能赶着骡子步行几个小时爬山外出, 生产生活极不方便。 看到这样的环境, 我十分惊讶,惊讶于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后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落后的地方, 也惊叹于这里人们顽强生活、繁衍不息的毅力。 屯干农桂鲜笑呵呵地出来迎我们,他身材瘦小,是个典型的当地纯朴的老农 民, 普通话说的不准,驻村日志 也不流畅, 但笑容却时刻挂在脸上。 他领着我们来到他家, 是其中一间简陋的茅草房。这是名副其实的茅草房:屋顶原来是茅草,现在铺上 了几块胶布; 墙壁是用竹子编成的;几根老朽的木头做柱子,支撑着这个歪 歪斜斜的房子。走上几个大石条叠成的台阶后,便进入了屯干家里。地板是木块 凑起来的,因为是架空的,走起来咯吱咯吱响。从地板的缝隙里可以看到底下 的牲口,有几只山羊和一头牛,这种人畜混居的房子,卫生条件极差,可以闻到 许多怪异的味道。光线通过四周墙壁上大大小小的缝隙透进屋子,驻村日志可以想象在冬 这里是多么寒冷。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三角铁架的炉灶,上面放着应该 很有年月的大铁锅,吃饭的桌子上还有几个窟窿。几块木板拼成的床上挂着黑黑 的蚊帐,只有一台老旧的电视机,让我觉得自己还在现代。 家徒四壁至少还 有四壁,在这里四壁都不完整。驻村日志简单交流一下后,屯干张罗我们吃饭,怕给他增加负担我们没有吃,直奔我 们这次进屯的目的地听说屯里群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修一条通往外界的道
路,我们决 2 / 4


定去看一看。在屯干的带领下,穿过屯子,我们看到一条新开的 3 米宽的泥石路从周围最矮的山坳上延伸下来。我们沿着新路往上走,屯干一边给 我们介绍情况,从他口中得知,群众今年下了很大决心要把路修通,屯里在外打 工的年轻人全部回来修路,各家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共 19 个劳动力每 起早贪黑开山修路。从年初开始已经修了四个多月,因为是大石山区,地势陡 峭,石多泥少,修路难度非常大,加上屯里群众并不富裕,买不起机械设备,单 靠双手与石头搏斗, 进展很慢。 现在只修通了几百米距离, 要想接通外面的道路, 至少还得再修两公里路程! 我们很快走完了这几百米新路,来到了山坳的顶部。十几个群众正在辛勤劳 作,他们有的抡铁锤,有的用铁凿,有的挑运碎石,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工具,唯 一的机械就是一台风钻。我注意到四个年轻人正在使劲挪动一块刚钻开的大石, 这块石头估计有一吨重,他们一个人用撬棍撬,另外三人用手推,使了几次劲, 才挪动一点点……看到前面要搬的石头还那么多,要修的路段还那么长,我不仅 深深感叹:这得修到什么时候,得花多大代价!一个 20 岁左右的小伙子走过来 跟我说,他原本在广东打工,但今年为了家里修路就不去了这个路必须得修, 要不然我们连老婆都娶不到,人家姑娘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敢来了。 微笑中透 出几分无奈…… 在返回的路上,我感慨颇多。这偏远的大石山中,还有这么一群人们,
们生长的环境恶劣, 3 / 4


但他们并不怨天尤人,而是以顽强的意志,靠勤劳的双手, 辟出一条希望之路。 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了扶贫工作的任务之艰, 困难之大。 我的心情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了今天 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 回到宿舍后,我立即起草了一份,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为了这个今天 的村庄不再唱那过去的歌谣。

4 / 4


[驻村工作队日记]驻村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