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反复语的关联解读

发布时间:2023-12-01 19:18:00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同义反复语的关联解读作者:凌小花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2摘要同义反复语又称同语式、重言式、同语等,其基本句型是AisA。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理解过程观点不一,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语用现象,应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其话语的含义。本文在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试着用关联理论的框架分析同义反复语的含义推导过程。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0引言同义反复语(tautologicalutterance,又称同语式、重言式、同语等,是日常会话和文学中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英、汉等语言中都存在这种语言现象。它是指用同一语词充当主语、宾语构成的判断句,主宾语词表面相同,而实际意义相异。从语法结构看,同义反复语其基本句型结构为AisA。从逻辑学角度讲,其逻辑式为x(A(x→A(x。这种同义词语重复使用的独特搭配方式,使话语简洁有力,蕴含丰富。同义反复语作为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眼球。汉学界一些学者早就注意到了“AA”这一结构。例如,吕叔湘(1953在论述判断句时就举过这样的例子:(1尔为尔,我为我。(孟子(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这两个句中的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吕叔湘认为,这种判断句是解释性的,说明某人是什么人,或注释性的,说明某物即某物。王力认为:“主位和表位相同的判断句,当主位和表位完全相同的时候,种话似乎等于没有说。例如:(3岳飞是岳飞。但是,有时候为了要表示某人或物和别的人或物不,却用得着这种句子。例如:(4他的是他的,我送的是我送的。(5你是你,他是他,你犯不着替他生气。这两位学者虽未对这一结构进行详细讨论,但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就注意到了这一言语现象,可见他们慧眼独具。近年来,国外学者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同义反复话语进行了研究,他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格莱斯在研究合作原则,认为像(6Wariswar.(7Boysareboys.这样的同义反复话语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因而产生了会话含义;美国学者沃德和希施贝格也提出要运用格赖斯的量准则和相关准则来解释同义反复话语。莱文森(Levinson,1983沿着格莱斯的思路进一步研究同义反复话语,认为真值条件相同的同义反复话语在会话中产生不同的意义,应归因于语境。总之,义反复语是一种语用现象,其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规约性的,应该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其会话含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国内外学者对同义反复语的解读观点不一,孰是孰非我们还不可妄下结论。本文将结合英汉语例子,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用关联理论分析“AA”这一结构的含意推导问题。1关联理论概述SperberWilson比较了交际中的代码模式与推理模式,并集中分析了Grice交际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它是对Grice“会话合作原则的修正、补充和发展。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因为他们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认知环境就是交际双方共处的世界,包括交际时的具体客观情景因素和交际双方的主观心理因素,交际者对共处的认知环境的认识和把握是交际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交际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manifest。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互相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认为,对话语的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ce的过程,因此他们提出的推理模式被称为明示推理模式明示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Sperber&Wilson,1986:49,如果听话人能明白说话人所作的明示行为,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明示行为是向听话人所显映的。明示行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而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环境对话语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他们还认为,听话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的认知假设。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了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一个人的认知环境就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认知环境中的这些事实或假设(或者称为旧信息和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的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就言语交际来说,交际双方所说的话都必须和整个话题以及对前面所说的话相关联;人们正是根据话语之间彼此关联的信息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话语的关联程度与语境效果的大小成正比,与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人类的认知倾向于获取最大的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应,这就是关联的认知原则”(cognitiveprincipleofrelevance。说话人说出的任何话语都会自动传递其自身的关联性假设,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取足够的认知效应,这就是最佳关联性假设(presumptionofoptimalrelevance。交际既然是一种认知过程,那它必须具有关联性,否则,交际就毫无意义。每一种明示交际活动都传达其自身的最佳关联性假设”(Sperber&Wilson,1995:158,这就是关联的交际原则”,或称关联原则。由此可见,在关联理论的框架里,话语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人在自己的认知语境和话语所提供的新信息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话语含义的具体推导程序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听话人解码话语信息;第二,听话人在相关认知语境与话语提供的新信息之间寻找最佳关联。2同义反复语的关联解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大部分学者认为同义反复语是一种语用现象,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同义反复语毫无意义,须结合话语发生的具体语境才能推导出话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现在我们就运用关联理论的框,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同义反复语的理解过程。请看下面一例:(8A:Tomisreallymischievous,isn'the?B:Boysareboys.在这个例子中,从表面上看,B的回答与A的话语似乎关联性不大,其实在深层次上它们是关联的,而且A会认为B的话与自己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因为当A听到B“Boysareboys”这个同义反复语时,A首先对B的话语进行解码,得出B话语的字面意义,然后A从相关认知语境中找到男孩子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调皮、坚强、勇敢等等,由于A认为B的话语与自己的话语是相关联的,结合他自己所说的话,A就在B的话语中找到了最佳关联,从而推导出B实际上是肯定回答了他的问题。又如:(9学生甲:我们做了很久都没做出来的那道数学题,老师很快就答出来了。学生乙:老师就是老师。学生甲听到学生乙说老师就是老师,同样地他先对这句话进行解码,发现从字面意义看乙并没有提供和自己话语相关的信息,然后甲会进一步在自己的认知语境(或旧信息中寻找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老师这个词在他大脑中激活的含义是品德高尚、博学、辛勤工作、对学生严厉等等,再把这些含义放入即时的情景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这样甲就明白乙的话语含义了。再如:(10A:Whataterriblescene!B:Wariswar.要理解B话语的真正含义,我们首先解码得到只是“Wariswar.”这个同义反复结果的字面意,“war”这个词会激活我们的相关认知语境,从中获知战争就意味着流血、死亡、破坏,它给了人们无限的痛苦和悲伤,我们没有人不痛恨战争。因为战争使得无数的人流血牺牲,大量的家庭支离破碎,还有数以万计的经济损失。不可否认也有正义的战争,但其后果都一样。现在再根据关联原则,并结合即时语境,我们就明白了B话语的含义。虽然话语简短,但是蕴含丰富。3结语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同义反复句型AisA。同义反复语是一种语用现象,运用Grice会话合作原则不能解释听话人是如何推导出它的话语含义,只能说明说话人违反了量的准则。我们应该在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利用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同义反复语含义的具体推导过程,并且更加准确地理解其话语含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参考文献[1]Sperber,D.an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1995.[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53.[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吕叔湘.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中华书局,1954.[7]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版社,1999.[8]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文旭.同义反复话语的特征及其认知语用解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3(3:29-33.[10]赵丽.同义反复的语用功能与会话含义[J].科教文汇,2007(7:174.

同义反复语的关联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