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学案(教师版)+解析

发布时间:2022-11-13 22:50:17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学案(教师版)古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仆:自己的简称。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③岫:山洞。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⑤偏:特别。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⑥办:具备。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D.仁智之乐岂/徒语哉!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互相轩2)鸢飞戾天者3)还觅薜萝4)遂葺宇其上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哀转久绝②猿则百叫无绝B.①则素湍绿潭②既素重幽居C.①猛浪若奔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①斯是陋室②于斯已办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英英相杂,绵绵成韵。9【甲】“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乙】“争”“限”“含”“蓄”都运用了辞手法摹写山水之态;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2分)(二)古诗词鉴赏。3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地楚地。B.“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D“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作者的友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二、古诗文阅读(19分)5.3分)D(仁智之乐/岂徒语哉)6.4分,每词1分)1)争着向高处伸展(2)至、到达(3)回来,回家(4)于是7.3分)B(白色的;向来A.消失C.飞奔的马D.这)8.4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可给分)1)略。2)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9.2分,每空1分)拟人不慕荣利、热爱山水、崇尚淡泊宁静生活、归隐自然后惬意自得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
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10.3分)D(“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古诗文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9-11题。6分)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这首词的作者(人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分)6.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8题。19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
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摘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1)辍耕之垄上(2)屯大泽乡(3)会天大雨4)今亡亦死(5)族6)皆已惮籍(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A.怅恨久之独籍知之B.或以为亡天亡秦之时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D.屯长人所制1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11.【甲】【乙】两文中,陈胜和项籍的思想性格有哪些共同点?试指出两文中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8分)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
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选自20174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2.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1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的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的瀑布。1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14.文章第②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5.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哪些启示。5分)二、阅读理解5.范仲淹6.D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7.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28.1)停止;2)停驻;3)适逢,恰巧遇到;4)逃跑;5)抄斩门族;6)害怕,恐惧。9.C,多次(A、语气助词;代词。B、逃跑;灭亡。D、做,当;表被动。10.1如今逃跑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关键点:“亡”“举”“等”2)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关键点:“书”“剑”“敌”11.思想性格: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而敏锐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2分)描写方法:语言描写(1分),使人物个性鲜明,更真实,更生动(1分,意思对即可)12.①路过的人们,对枣兴叹;②民间艺术家们想要摘枣,年轻后生扔石打枣;③我们攀崖摘枣,结果悻悻离开。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1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枣儿的色彩和数量之多,
1分)突出了枣树健壮而蓬勃(或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特点。1分)3分。意思对即可。2)颤栗本义是颤抖,在这里是心灵受到震撼的意思,1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多年后读《诗经·蒹葭》突然省悟时心灵的强烈震撼,1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以前俗气的思想情感的顿悟反省。1分)3分。意思对即可。141第②段写出了不同的人们见到枣子的相同的表现,突出了金秋到来时枣子的美好和诱人2分)为下文年轻后生扔石打枣和我们攀崖摘枣作铺垫2分)4分。意思对即可。15.①从枣树的角度,处逆境而不畏难,顽强乐观,追求人生的最美境界;②从人的角度,面对美好的事物,要学会欣赏,而不是占有;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诱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得出其它启示,只要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二、阅读理解(49分)(一)、阅读诗歌,完成题目(7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尾联:7、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8尾联利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请写出该诗句2分)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2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各1分,总6分)1)所以动心忍性动:2)曾益其所不能曾: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4)人恒过然后能改恒:(5越王句践反国反:6)女忘稽之耻邪女: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1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13.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分)7C8尾联:我报路长嗟日暮,写诗漫有惊人句.9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言之成理均可。101)使„„受到震动2)同“增”增加3)奋起,指有所作为(4)经常、常常(5)同“返”返回(6)同“汝”你(共6分)1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12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
分。共2分)13.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1分)(共3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一诗,完成第7题。6分)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黄鸟:即黄鹂,叫声婉转悦耳。③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④怜:喜爱。⑤清阴: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7.1)这首诗的前两句扣“暮春”来写,通过写、杏花纷飞等特征性景物,渲染了春光已逝、凋零空寂的氛围。2分)2)请结合诗句,刻画“幽竹”形象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至少要说明两种手法)(2阅读《苏轼传》节选,完成811题。14分)(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注释】①知:主管②河决:黄河决堤③败:倒塌④涂潦:泥沼雨水。⑤畚锸:挖运泥土的用具⑥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⑦庐:搭起茅屋⑧堵:墙体单位,长和高各一丈为一堵。⑨全:保全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①轼诣武卫营(▲)②虽禁军且为我尽力(▲)③使官吏分堵以守(▲)④卒全其城(▲)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率其徒持畚锸以A.卷石底以出B.以啮人,无御之者C.醒能述以文者D.固以怪之矣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太守犹不避涂潦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11.请简要概括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两点,2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一诗,完成第7题。6分)7.1)黄鸟声稀、辛夷花尽(2分)2)①正面描写,写幽竹苍劲葱茏,表现它的节操之美。(从表达方式角度)②对比手法,将春鸟、春花与幽竹进行对比,写出翠竹“不改清阴”的品格。(从修辞手法角度)③反衬的手法,以暮春时节黄鸟声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了来衬托幽竹的翠绿葱茏,突出其“不改清阴”的品性。(从修辞手法角度)④拟人手法,赋予幽竹以人的特点,“待我归”写得有情有意。(从修辞手法角度)⑤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窗下幽竹(“不改清阴待我归”)的喜爱之情。(从表达方式角度)(只要写出两种手法即可,手法1分,简要分析1分,共4分)译文: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赏析: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此次归来是“春残时节”
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稀、尽、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不改清阴”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作者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3阅读《苏轼传》节选,完成811题。14分)8.1)①前往,去、到②即使③派,派遣④终于,最终(4分)2A2分)9.太守/犹不避/涂潦2分)10.1(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百姓就会人心惶惶)我和谁一起守城呢?2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分)11.1)驱使富民回城,稳定民心(2)调动军队筑堤护城(3)身先士卒,亲临一线(4派官吏分堵守护)(本题2分,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给2分)参考译文: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百姓就会人心惶惶),我和谁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
全了徐州城。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学案(教师版)+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