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发布时间:2014-10-08 15:07:56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摘要

路遥的《人生》1982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其的评论更是褒贬不一。《人生》中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的爱情,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高加林这一苦闷、追求、盲目的特殊心理,引起了社会青年的共鸣,而他身上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也成为路遥在其小说中爱情价值观的缩影。

路遥的爱情观源于陕北特有的社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底蕴和他个人的情感经历,表现在作品中一是对以土地为载体的母性意识的依恋,二是对肯定自我的现代女性意识的追求,三是对美好爱情的悲剧结局的表现,这就形成了路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扭结的悲剧性爱情观,其实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因此,本文在联系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人生》的悲剧爱情、路遥的爱情价值观以及两者的当代价值等三个问题。

关键词:路遥 《人生》 爱情 悲剧

Abstract

Lu Yao's " life" was published in 1982 and subsequently, in the community has aroused strong repercussions, the commentary is mixed. " Life and times" in fate 's love,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this anguish, Gao, blind pursuit of special psychological, caused a society of Youth Chorus, and he was the embodiment of that era 's view of love has become in its novel love values of the miniature.

Lu Yao's concept of love from North Shan special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is personal emotion experience, manifested in the works is on the land as the carrier of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of attachment, two is a positive self modern female consciousness pursuit, three is the love of the beautiful tragedy performance, this on the formation of Luyao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in mutual kink tragedy sexual love, its essence is the two kind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on the social big background, mainly analyzes the" life" of the tragedy of love, his love values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ree problems.

Keywords: Lu Yao " life" love tragedy

摘要………………………………………………………………………………………………

Abstract…………………………………………………………………………………………

前言………………………………………………………………………………………………1

1章路遥作品中的爱情悲剧…………………………………………………………………2

1.1《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2

1.2其它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3

1.3路遥的悲剧爱情体系 …………………………………………………………………4

2章《人生》中的爱情悲剧…………………………………………………………………5

2.1高加林与刘巧珍的传统爱情 …………………………………………………………5

2.2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新时代爱情 ………………………………………………………6

3章《人生》爱情悲剧反映出的路遥的爱情价值观 ……………………………………7

3.1爱情的过程是美好 ……………………………………………………………………7

3.2爱情的结局是悲剧的 …………………………………………………………………8

3.3爱情受到现实的制约 …………………………………………………………………8

4章《人生》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9

5章总结 ……………………………………………………………………………………10

参考文献…………………………………………………………………………………………11


爱情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之一,但究竟什么是爱情?它与时代背景、价值观念、乡土风情有什么关系呢?在路遥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爱情的悲剧结局,体会到了那个时代,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爱情价值观,以及路遥对爱情的畏惧以及期待。路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作家,它对周边的社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社会很世俗,同样他将这种认识融入到了他所描绘的爱情故事当中,这就是造成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吗?这两个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也是选择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路遥、《人生》以及爱情的认识,阐述爱情究竟是什么?什么原因造车了路遥的爱情悲剧情节?

《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如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周克南等都有很强的代表性,尤其是高加林的形象概括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社会内容。这一人物形象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行为动机来自于他所处的历史潮流,人们在他们那里看到了现实中的重重矛盾,也看到了自己的期望、愤逮与渴求,同时由于这些年轻人在爱情的舞台上都有过或多或少的表演,因而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追求爱情的方式,不仅是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踏出的重要一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他们的思想风貌,通过对他们的爱情悲剧根源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的进步意义和追求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道德失误,也有助于我们将路遥笔下的爱情观与当下社会的爱情观做一个比较,找到我们生活中爱情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1 路遥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1.1《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

如果说《人生》中的爱情是传统爱情和现代爱情的冲突,那么《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爱情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爱情。在《平凡的世界》里,最引人瞩目的两对爱情是孙少安和田润叶的青梅竹马式爱情和孙少平与田晓霞超越现实的爱情。

从小少安和润叶一起长大,他们相同的家庭背景使他们养成了相同的个人兴趣和价值观,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都过得很快乐,这让他们更加惺惺相惜,可是,现实中一些事情在发生着变化。润叶的家庭环境在一天天好起来,而少安的家庭环境却一年不如一年,这就为他们日后的爱情以离别结局埋下了伏笔。虽然润叶一如既往的帮助少安,而少安也变得越来越能干,但他们的距离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润叶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当上了教师,少安则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门当户对这种婚嫁观念仍坚固的存在润叶的父母心中,所以他们看中了城里的李向前,而润叶却认为门当户对不如有情有义,但这时的少安已经变得十分矛盾,少安是个农民,他知道润叶的爱是真诚的,但价值观念、社会地位这些现实因素已经让他无法再与润叶有共同语言,他觉得他俩是不可能的了,身份的差异,环境的不同,让他们的爱情无法在现实中生长,所以最后,少安娶了一个农村妇女。

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纯洁的,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但世事的变化容不得他们在一起,这些事情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决定的,但他们必须被迫的接受现实。

相对于少安与润叶爱情的无奈分离,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可以说是天赐良缘,他们由相识、相知再到相爱,可以说一切发展的是那么顺利,如果说我们没有把这部小说看完,我们完全可以想到这是《平凡的世界》一个重大的爱情奇迹,但当晓霞由于意外而去世的文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不得不哀叹一声,世事难料呀。

少平与晓霞的初次相识就是在晓霞家里,晓霞的大方和热情给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不能忘怀。随着交往的深入,少平发现自己真的无比佩服这个女孩,与她聊天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所散发的女性魅力,是自己从未见到过的。就这样,在浪漫的爱情故事中,少安和晓霞建立起了爱恋,他们深爱着彼此,即使由于工作原因在两地分离,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对方的无比思念之情,也许他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也会这样结束,但随着晓霞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到少平的耳中,少平彻底崩溃了。这一朵美丽的爱情之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被风雨摧残了,这太悲剧了,难道上天就这样不可怜他的子民吗?难道这就是世事难料吗?

1.2其它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风雪腊梅》中的康庄是一个世俗的人,为了能留在城市吃上公家一碗饭,不再回贫苦的山村而屈服于权势,背弃了与冯玉琴的爱情,冯玉琴的感情受到巨大的打击,而造成最后的悲剧。同样在《姐姐》中,姐姐那无私无畏的爱情换来的却是心上人的背弃。于是,我们看到,那些美好的爱情最后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倘若从惯常的角度看取《姐姐》中的爱情故事,很容易落入“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俗套。但将故事的发展及演变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悲剧的产生却是必然的。作品中的姐姐和高立民曾经有过的那段情缘,恰恰是那个正常秩序被打乱后的动荡年代为他们提供了契机。不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冲击,使大批在现代文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城市知青来到了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从而为从小在狭小、停滞的生活圈中辗转的农村青年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姐姐对高立民的爱恋,固然是她身上那种纯真感情的正常流露,同时也更是高立民不同于一般农村青年的风采和才华引起的感应。身处落难之境的高立民,在缺少人性温暖的生活中接受了姐姐的爱情,也是一种极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他们之间思绪的沟通,感情的交流,实则是在一种他们并不十分清醒的反常条件下的需要的互补。城乡之间多年来在物质、精神上存在的差距,在排斥理性的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被激情暂时掩盖了。而当生活状态趋于正常之后,原本蕴含其内的种种不和谐因素便自然而然地凸现了出来。

1.3路遥的悲剧爱情体系

情爱生活是构成路遥小说艺术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它不仅渗透了作家的内在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情爱自身的价值,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作家所建构的情爱世界中,大约可以划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表现为传统母性的爱抚,再一类是当代女性的呼唤。

如果说刘巧珍代表着传统母性的慈爱与温柔,那么黄亚萍、田晓霞显然富有某些现代女性的品格。她们从小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现代文明的熏染,在她们的心理机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还没有沉淀为稳定不变的结构,并且她们又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比较完整地接受了现代文化的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和比较开放的心态,大胆、泼辣、刚强、自立,焕发着青春的光彩,充溢着生命的力量。在路遥小说的情爱世界中,这些当代女性表现出与传统母性明显不同的情爱模式。

在按照现代意义的性爱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婚恋生活,便会发觉刘巧诊、田润叶们所拥有的母性之爱尽管令人眷恋、感动和钦佩,但是,在她们的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依附男性”和“泯灭自我”的阴影,甚至在她们那宽容忍让,委屈求全的笑脸上能分明感受到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哀与苦涩,一群当代女性的呼唤终于打破了古老的婚恋方式,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于是,在路遥小说的情爱世界中,传统母性的爱抚和当代女性的呼唤便构成了双峰对峙的壮丽奇观。

2章《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2.1高加林与刘巧珍的传统爱情

高加林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但他生长在一个闭塞落后的农村里,接触的女性里面大多如刘巧珍一样的纯朴,所以这也为他的第一次恋爱埋下了伏笔。一些人认为路遥在《人生》中更加偏爱女一号刘巧珍,他将刘巧珍描绘的那么善良、无私,但在这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路遥之所以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想表达的就是他对传统女性的留恋,对传统爱情的留恋,但不是完全无条件的追崇传统的女性,追崇传统的爱恋,读过《人生》的人应该很清楚,路遥在《人生》中主要是描写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爱情故事,表达的是当时传统爱情与现代爱情的高度矛盾冲突。而作者在对这一矛盾冲突的人物性格描写中,的确显示出对刘巧珍的无限喜爱,并且赋予了她完满的人物性格,但这更有可能是对后面爱情悲剧结局的铺垫。

刘巧珍在对自己的爱情追求中,她坚决地冲破了传统观念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勇敢地对自己的意中人表达自己的爱,在得到爱人的心之后又对爱人显露出无私的热爱之情,直到后来高加林见识到了城里的新气象,将其弃之不顾,这个典型农村中姑娘才感到爱情理想破灭,于是在年轻热血的激励下,一狠心便嫁给了多次追求他、同样没有文化但还算厚实的生产队队长马栓。对于出嫁的形式,作者路遥也特别地提到了“爸爸,你告诉马栓事情完全按咱的乡俗来。咱家里你们也准备一下。你和我妈当年结婚怎么过事,我结婚也就怎么样过事!”这里显示出作者在那个年代的两种矛盾思想对传统爱情观的崇尚,因此,笔者认为更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偏爱刘巧珍这个人物而是偏爱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爱情的模式,以及那种传统的无私的爱情观。

也许在现在看来,刘巧珍除了没有文化外,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性,但在当时来看,农村的姑娘中,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刘巧珍的影子,他们同样善良、朴实、勤劳,但她们并没有受到时代新气息的熏陶。我们看到,尽管刘巧珍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优秀但,她对爱情的定位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爱情模式当中,她认为只要对爱人无私的付出就是爱情了,只要给爱人洗衣、做饭就是爱情了,其实这种爱情观点在那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年代里是经受不住考验的。最终,高加林离开了刘巧珍,这是特殊结果,也是必然结果。

2.2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新时代爱情

黄亚萍是新女性的代表,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潮流的代表,他美丽、可爱、有个性,身上所散发的是时代的朝气,她与刘巧珍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她很独立。的确,黄亚萍和刘巧珍这两个人物在自己的场合里都是优秀的,都是人之骄子,但黄亚萍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现代爱情的发展。当然,黄亚萍本身也存在矛盾,她有自己美丽的追求,但她美丽的追求却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她崇拜爱情,她渴望爱情,但她的爱人必须得是城市人。她深爱高加林,但不能容忍他是农村人,因此她的爱情之牙在萌发之初便已经存在危险了,后来因为高加林的这次意外提升到县委做了通讯干事,又转变初衷旧情复燃,毅然放弃对张克南的爱情进而对高加林发起猛烈的爱情攻击,她的这一改变的直接原因正是“高加林的身份变了,成了国家干部”。当她在与高加林正式恋爱之后,极尽现代式爱情的奢华,她用当时社会上最好的东西来包装高加林,对他撒一个城市独生小姐特有的娇,日子里充满着属于他们的罗曼蒂克。然而就在她们的爱情进行到热火如荼的时候,高加林因为走后门而参加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这一切在一片凄惨中结束了,湖面又恢复到了暴风雨前的那片宁静。

黄亚萍的爱情观较之刘巧珍那种无私的“母性之爱”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从小娇生惯养且在城市中长大的小姐,她天生就带着一股城市小姐的叛逆和任性。她不喜欢农村生活,更不喜欢那些整天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农民,甚至对这一类人有一种鄙夷的情绪。她深深地爱着高加林,但是他偏偏是个农村人,有着农村户口,这是最不能让她忍受的,她从心底爱着这个可爱的人儿,但也从心底讨厌他的那个农村户口,因为她不想跟着他一辈子过农民生活,这一点一直让她苦闷到了毕业后,因为时地两隔,这种感觉才淡淡好起来,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忘了他,她还一直在心里恋着他。当高加林意外得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进入县委工作时,黄亚萍的内心深处的那团火终于猛烈地燃烧起来了,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引发这一点的直接原因便是她所要的条件达到了——高加林成了国家干部,不再是农村人了。于是她三番五次背着张克南(她的未婚夫)来找加林,与谈天论地,近的说国内新闻,远的谈国际时事。她感觉此时的她生活又逐步变得精彩起来,她喜欢这种精彩的生活!于是她抛弃了一切——父母的,包括曾经对克南的爱——进而对加林发起了猛烈的感情进攻。比起刘巧珍,黄亚萍对她的爱情显示出了更多的浪漫气息,在得到高加林的认可后,她更是勇敢并且绝然地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甚至毫无半点痛心地给还蒙在鼓里的张克南写了“休书”。接着便是大张旗鼓地和高加林玩起了他们的罗曼蒂克得有些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爱情史。对于他们的爱情,作者路遥给予的描写是夸张的,情节更是奢华得很不现实。这似乎已经暗示了某种可能的结果,这种结果同样具有悲剧性。

3章《人生》爱情悲剧反映出的路遥的爱情价值观

3.1爱情的过程是美好

在所有人的心中,爱情的过程无不是美好的,路遥也同样这样认为。我们通过其作品,可以看出,在路遥的小说中,关于爱情的描绘是非常细腻的,这种感觉很微妙,他用极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爱情过程的美丽和忠贞,这种感觉尤其在青年人的眼里是无比美好的。

高加林与刘巧珍在一起时,是一种安静的美,纯洁的美,高尚的美,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一朵鲜花,十分清新,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通情达理,在与高加林相处的过程中,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让他们更加的爱惜对方。而高加林与黄亚萍在一起是一种朝气的美、炙热的美,这让我们感觉到了两个有着共同爱好的男女会相守一生一世。

路遥给了我们一个十分伟大的惊喜,就是将一对男女在相处中的微妙变化都通过文字细腻的表现出来。爱情的过程是美丽,因为处于那时的人眼里只有美好的未来,路遥是过来人,他也经历过那样的时刻,所以他将它描写的是如此淋漓尽致。

3.2爱情的结局是悲剧的

在路遥的所有作品中,爱情故事的结局无一不以悲剧收场,这是一种现实世界的体香呢?还是路遥特别设置的呢?可以说两者都应该有。现实世界,每个人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包括他的爱情,人是一种多情的动物,爱情可以改造一个人,也可以杀死一个人,《人生》中的爱情以悲剧为结尾,可以说是现实主义在作品中的体现,告诉我们爱情是要受到残酷现实的制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爱情的结局是悲剧的这一观点是路遥所要表达的观点。我们知道现实中,路遥的感情生活并不顺畅,可以说受过伤,这让他在对待爱情这种事情上就有了一种伤感情节,可以说这是现实的残酷对于路遥创作的影响。

《人生》中,高加林是受过教育具有现代城市道德的农村青年,但他还是向现实妥协,当他的教师身份被“拿下”时,他陷入无边的苦恼中,这时,家庭条件与自身条件都很好的刘巧珍向他伸出爱情的双手,给他以帮助与鼓励,使他得以直面现实并获取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他就跟刘巧珍在一起。但当一个偶然的机会,高加林成了“城里人”,他就抛弃了刘巧珍,而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但是好景不长,当高加林和黄亚萍因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而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时,高加林因走后门被揭发又回到了农村,这一突发事件又宣告加林和亚萍爱情的破灭,这种爱情的结局是残酷的,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爱情其实就是你伤害我和我伤害你的东西,尤其在参杂了世俗的东西之后,人太过于理性而变得更加没有人性。

3.3爱情受到现实的制约

当我们把创作主体的爱情经历和客体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应的分析时,我们就会较容易地发现高加林和林红一样渴望现代城市生活而孜孜以求。人生的“成功”后,必然迫使他们痛苦地抛弃了爱情,路遥则和刘巧珍一样,具有浓厚的传统道德意识,一样因为传统美德的实现而不可避免地承受被心上人抛弃的厄运。可以这样说,路遥就是刘巧珍的原型,而林红则是高加林的原型,只不过角色的性别被作者置换了而己,但是深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关系原非如此简单,在路遥的精神世界里,他并不是一个安守传统文明本分的刘巧珍式的人物,而是恰恰具备了和高加林一样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与追求的特征,刘巧珍的善良与宽容为作家的人生画面铺染了一层抹不掉的传统底色,高加林的追求与痛苦则成为作家精神世界里最抢眼的景观,由此说,将高加林和刘巧珍叠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路遥。这一点从路遥对《人生》的艺术把握上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只会说老母猪下猪娃的巧珍与加林之间的明显文化差异,巧珍想让加林爱她又不知怎样才能讨他欢喜的尴尬,真实地表现了亚萍与加林的情趣相投;另一方面又抑制不住地一再流露出对加林抛舍巧珍,热恋亚萍的贬斥、非难,以至形成一个矛盾的结论:高加林舍弃巧珍、接受亚萍是符合爱情本质的正当行为,同时又是不道德的行为洲。也许作者创作《人生》时,尚未理性地将高刘故事纳入两种文明冲突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哲理性深度思考,而是依然在爱情失败的痛苦中咀嚼人生的百味,但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创作客体却在客观上真实细致地显现出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碰撞与挤压和传统文明对现代文明的承受与包容。

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法否认的信息,爱情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生在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制约着你的爱情,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爱情观念制约着你,客观条件的制约是无法改变的,这也许就是爱情最大的克星,可以说,自古以来,无数的爱情都是毁灭在这些硬伤当中,门当户对,这样的婚嫁观念依然存在,而我们却要用当代的文明去将他摧毁。

4章《人生》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

《人生》的悲剧爱情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忘怀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成功、失败、鲜花、嘲笑,我们在这个年纪遇到了很多折磨和痛苦,但我们唯有珍惜,唯有不放弃,才能够充满自信的走向未来。主人公的品格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积极进取。

在所有文学作品中,只有悲剧能够给人最震撼的力量,能够给人们留下的深深的思考。爱情悲剧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令人读后黯然神伤,肝肠寸断。路遥笔下的悲剧爱情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但也折射出了普通人身上所惯有的悲剧情结,透过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我们发现了人类身上所特有的人性美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但是他们都尽力摆脱生活的艰难困苦,在他们的身上总是闪现着积极进取的人格光芒,这也就是作家所要表达的一种悲剧价值。在《人生》中,路遥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高加林这个形象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东西,不同于这个年代的气息,不同于这个时代的爱情,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现实中的爱情之路,他远比我们想象的难走得多。这个时代的爱情价值观与那个时代有了质的不同,这是个浮躁的年代,更多的爱情停留在了上学期间,当我们真正的走向社会,真正的去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打破那个时代的限制,我们依然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不同的是,我们的这个年代更加自由,我们可以在美丽的时光中自由驰骋,我们的未来还很光明。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人生》带来的不但是爱情的难忘,更要是生活的勇气,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后退。这个时代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人可以不劳动就可以生存下去,没有人可以不付出就会得到成果,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我们当中可能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当我们第一次步入大城市的时候,我们除了震惊他的繁华之外,可能就是对自身的自卑,我们的家庭条件、社会地位可能都是处于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就像高加林那样,但我们同样要向他那样,有一种志气,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付出过、努力过,就算真正的活着过。路遥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他的爱情悲剧情节给了我们深刻的影响,而我们将用它来改变我们自己的人生。

5 总结

路遥的爱情世界,总是充满着悲剧,但这不是作品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是时代的特殊环境孕育出了特殊的爱情结局。我们看到,在路遥的爱情小说当中,情人难以成眷属,互爱难以走向婚姻,而在世俗的影响下,两个本身没有爱情的人却最终结婚,这向我们展示了什么?爱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个别残酷的社会现实会让一个人彻底改变,包括他们曾经崇拜过的爱情。当路遥通过小说的形式向我们展示这个观点时,我们发现它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如此相近,这也是路遥小说中的悲剧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

《人生》就是路遥悲剧爱情的代表性作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高加林和刘巧珍纯真唯美式的爱情,爱到了高加林和黄亚平情投意合式的爱情,但我们更看到了他们由于各种现实原因而最终分手的悲剧,这种结果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左右的,而是时代给了他们太多的无奈,他们不得不妥协在自己的时代价值观中。刘巧珍是传统的优秀女性,他知性、善良、勤劳,但她不识字,高加林非常喜欢她,但他更渴望找到一个有文化的女性,黄亚萍是一个新时代女性,活泼、可爱、独立,这也是高加林所喜欢的,更重要的是,黄亚萍识字,家庭背景好,能够给高加林的未来带来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所以我们看到,高加林抛弃了刘巧珍,答应了黄亚萍,这也是高加林追求新生活的一个表现。但当他又再次成为农民时,黄亚萍抛弃了她,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玩笑,这也是生活带给他们的成长,同时,也是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生》中的爱情悲剧,是传统爱情与现代爱情的搏击,是传统爱情观和现代爱情观的搏击,我们看到,现代爱情打败了传统爱情,但现代爱情也在迷茫之中遭受到了挫折,而这确是每个人所都要经历的。路遥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激情,但又充满了畏惧,他渴望爱情,却又表现出了对爱情的畏惧,可以说高加林就是路遥本人,高加林的所作所为是被路遥接受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路遥对社会现实的无奈,社会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社会会改变很多人。《人生》中的爱情给了我们思考,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思想、价值观,我们又要何去何从呢?在传统与现实中挣扎吗,当然不是,我们不会再是高加林,我们要对爱情负责,爱情也需要我们负责。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路遥《平凡的世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国彪. 黄土高原上的“乡里伟人”——“高加林家族”论[D]. 延边大学, 2004 .

[4] 高鲜花. 路遥小说人物论[D]. 吉林大学, 2005 .

[5] 白明胜. 深远的民间意义论《平凡的世界》[D]. 吉林大学, 2006 .

[6] 王绍立. 路遥小说的乡土情结及其文化根源[D]. 吉林大学, 2006 .

[7] 孙建超. 论路遥小说的思想文化意蕴[D]. 黑龙江大学, 2006 .

[8] 卢晓霞. 论路遥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D].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

[9] 何宜忠. 路遥小说的苦难情结[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

[10] 金自强. 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 河南大学, 2008 .

[11] 侯慧中.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路遥小说及其创作心理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

[12] 陈为民. 浅论路遥《人生》高加林的爱情悲剧[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6) .

[13] 刘好梅. 浅析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重读路遥《人生》[J]. 电影评介, 2008,(09) .

[14] 周正发,路宁. 论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奋斗之路[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2) .

[15] 孔健. 生命的意义在于高尚的追求——读路遥《人生》的启示[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

[16] 程福菊 ,程福慧. 攀援的凌霄花——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J]. 阅读与写作, 2005,(06) .

[17] 蔡立群. 平凡人生 平静如镜——重读路遥《人生》有感[J]. 秘书工作, 2006,(12) .

[18] 张鲁高. 反叛与忏悔——试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0,(01) .

[19] 邱丽平. 错与罚——论路遥的小说《人生》[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

[20] 张岚. 自尊自强的高加林——浅谈路遥《人生》中高加林形象[J]. 宿州师专学报, 2001,(04) .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