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哪些

发布时间:

内蒙古文化符号
红山玉龙:
20世纪70年代,一项考古发现轰动了世界——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了一件通高26厘米的玉龙,这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碧玉龙。碧玉龙由墨绿色的岩玉雕琢而成,集龙头、蛇身、猪鼻、马鬃四种动物元素于一体,通体蜷曲成C形,造型生动独特,雕刻精美大气。玉龙吻部前伸,前端略上翅,双眼突出于额顶,额部及颚底细刻网格状方格纹,颈上有长鬓,尾部尖收上卷。特别是玉龙身体中部有个小孔,只要用线穿过小孔后悬空,龙头、蛇尾就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碧玉质地坚硬,雕刻琢磨十分不易,在古代只有简单工具的条件下,碧玉龙能有如此精巧设计和工艺难能可贵,其所包合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这件碧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级别最高的考古实物,标志着6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已经形成对龙的图腾崇拜,是中华龙文化、玉文化的重要象征。同时,它也是体现草原文化源头的重要符号,在区内外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敖包: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嘿每当这首优美动听的《敖包相会》响起,听众就好像被带入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首传唱度极高的蒙古族民歌不仅展现了草原上的深情,也把“敖包”一词带到

大江南北,被世人熟知。敖包是蒙古语,也被称作“鄂博”,汉语意是“堆子”或“包”。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垒起来的圆谁形石堆,中间竖有苏鲁链并用柳条树枝装饰,四周悬挂风马旗幡和哈达,这就是敖包了。当清风吹过,鲜艳的旗幡迎风飘扬,静静矗立的敖包就这样呼唤着远方的牧人,见证着历史的过往。敖包最初被用作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久而久之,蒙古族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敖包的数量多少不一,规模最大、最尊贵的敖包为十三个。作为草原上最常见、最热闹的祭祀活动,敖包祭祀包含了蒙古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及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祭敖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文:
蒙古文,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一种竖式拼音结构文字,创制于13世纪,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的竖写文字之一。从上到下连写,从左到右移行,在浩瀚的千里草原上,蒙古文以苍劲挺拔的行走之姿记录下了民族的傲人风骨,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蒙古文书写系统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一般被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因为是纯粹的拼音文字,只要你能记住所有字母,就可以读出所有的字,即便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蒙古文字曾经历过回鹘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托忒文、苏永布文字、瓦金达拉文字、基立尔蒙古字、阿里嘎里文字,但回鹘式蒙古文是依然延续其古老传统的蒙古文字。现在,内蒙古通用的是


畏兀儿体蒙古文。蒙古文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浸透着蒙古人的深厚感情,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蒙古族文化及其生命力的重要象征。蒙古文书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古包:
草原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有这样的描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她,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房就像白莲花。”歌中唱到的“毡房”,指的就是散落在草原深处的蒙古包。蒙古包,是清代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一种称呼,“包”在满语里是家、屋的意思,它是蒙古族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古老建筑形式。蒙古包包身宽大浑圆,包顶为拱形,外观看起来非常独特,却符合最简单的建筑原理。它用架木形成圆形和伞形架构、用苫毡覆盖、用绳带固定,这样的壳体结构使蒙古包非常坚固,不仅能应对草原上的极端天气,还让包内冬暖夏凉。蒙古包更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拆建容易、搬迁轻便,非常适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的居所让游牧民族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温暖如一的家园。
蒙古包伴随蒙古族走过漫长的岁月,承载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展现着游牧民族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也反映着最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200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旅游与文化深度交融、一体发展的当

下,蒙古包作为内蒙古的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蒙古马: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说:“马年春节就要到了,我想到了蒙古马,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蒙古马,原产于蒙古高原,是草原牧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和生活伙伴,被农业部确定为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在牧人心目中,蒙古马文化是一种技能体系、一种知识体系、一种审美体系、一种信仰体系,是草原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在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草原英雄小姐妹:
龙梅和玉荣,是草原人民引以为傲的两个名字,而更被国人熟知的,是她们的另一个名字——“草原英雄小姐妹”。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楷模,她们的故事感动了国人半个多世纪。1964年,11岁的龙梅9岁的妹妹玉荣,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20多个小时。最终,羊群没有损失,姐妹俩却被冻伤了。19643月,《内蒙古日报》和《人民日报》分别刊发长篇通讯对她们的事迹进行了报

道,“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模范人物。她们的事迹还相继被改编成歌曲和画册、搬上舞台、拍成电影、编入小学课本,成为集体主义教育的典型,鼓舞着新中国一代代少年儿童。当英雄不容易。从少年时代起,姐妹俩就告诫自己,决不能给英雄的光环抹黑。几十年来,姐妹俩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有不少企业、机构想利用她们的名人效应做宣传,但姐妹俩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除了公益事业,一切免谈。53年来,她们做得最多的是公益活动,是几千次的报告、讲座。她们像当年守护羊群一样,守护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形象,不断传播着温暖社会的正能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还将代代相传,她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将永不褪色、历久弥新。那达慕:
那达慕,汉语意为“娱乐、游戏”,蒙古族牧民习惯称为“乃日”。这是蒙古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喜庆日子而开展的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那达慕有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搏克、射箭、赛马“男儿三艺”,是那达慕的核心项目。每逢那达慕召开,方圆数百里的牧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乘车骑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和观看比赛。彩旗飘飘、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如今,在不同的季节,蒙古族人民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那达慕。那达慕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常集旅游观光、传统体育、文艺活动、经贸洽谈于一体,

成为草原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经贸交流盛会。夏季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各种盛会异彩纷呈。20065月,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以古老的传统和浓郁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请到富饶美丽的内蒙古来,共赴草原上的传统盛会。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语称为“绰尔”,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作为在蒙古民族日常生活和庆典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历史悠久的马头琴早已是嵌在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符号。马头琴的琴身是木质的,只有两根琴弦,其独有的浑厚悠扬的音色能演绎出极富感染力的乐曲,时而粗犷激昂,时而低回宛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马头琴声响起,就仿佛看到了绿色无垠的草原、蒙古包上的袅袅炊烟、余晖下弯弯的河流和阿妈手扶蒙古包盼牧归来的丝丝银发……所有的沧桑巨变,所有的岁月流转,都成了萦绕在马头琴弦上的悠长旋律。草原上有永远都看不够的风光、讲不完的故事,而马头琴对草原的绵长诉说,远比色彩丰富的画作和辞藻华丽的诗篇更具神韵。这是上苍赐予的高贵礼物,这是民族音乐的独有魅力。2009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了本身的器乐功能,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正在世界上闪闪发光。


成吉思汗:
春满四月,清风拂过鄂尔多斯高原,松柏轻舞,绿草飒飒,紫烟冉冉,一个古老、神秘、悠长的吟诵声从庄严宏伟的成吉思汗陵寝殿传出,萦绕不息,响彻天际……身着盛装的蒙古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心怀虔诚,扶老携幼,带着全羊、酥油、哈达、美酒,聚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的地方——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来参加成吉思汗祭典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祭祀蒙古民族心中的圣祖。静穆的祭祀大殿内,供桌上的长明灯静静摇曳。你可能无法想象,这盏神圣的酥油灯已传薪不灭近800年,这是人类祭祀史上的奇迹。它在忠诚的达尔扈特人的世代守护下,穿越历史时空,跨过岁月长河,见证着始于13世纪的古老祭祀仪式完整地留存至今,成为蒙古族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成吉思汗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湛湛蓝天下,99匹白骒马的乳汁用“楚楚格”(专门祭洒马奶的头有9个浅杯的纯银祭器)轻轻扬洒祭献给永恒的孟克腾格里(长生天)马头琴悠扬,“查尔给”(马头响板)击响,守灵人唱起“天歌”,高声献酒,跪拜的人们掌心向上,用心聆听。风云翻滚间,金戈铁马铸就的辉煌已消失在无垠的时间里,而蒙古民族传统、独特的文化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延续下去。
内蒙古大草原:

提起内蒙古,人们首先会想到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中经阴山脚下的敕勒古地,西至弱水之滨的瀚海驼乡,内蒙古大草原横亘千里,像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中国的正北方。这里的天湛蓝如洗,这里的草一望无垠,河流萦绕,牛羊成群,大草原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开阔与壮丽,令人陶醉的幽远与静谧。骏马奔驰,跨过岁月的长河;长调悠悠,穿透历史的天空。这片水草丰美的牧场,孕育出灿烂厚重的游牧文化,也滋养了淳朴豪放、崇尚自由的草原儿女。遥想千年,马背民族从这里出发,驰向波澜壮阔的世界舞台,留下恢弘壮丽的动人史篇。光阴流淌,时过境迁。试看今日草原大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早已成为过去,瓦房、长电、公路、互联网,正将现代化生活带进一个个牧场;钢城、乳都、电乡、硅谷,已成为大草原全新的名片。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千里草原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以下是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