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韵(1)

发布时间:2015-02-17 10:03:49

蜀南竹韵(1)

张立先 

漫步忘忧谷

不知怎地,在春暖时节,只要眼前泛绿,只要看见花草树木,脑海便浮现竹林、竹园、竹山、竹海之镜像,耳畔便轰鸣着竹海涛声,便会自然想起3年前的蜀南之行了。

时值初秋,我司新闻中心“一报二刊”年度发行会在宜宾召开。其间主事者安排参观正在兴建的向家坝水电站工地,亦安排了两个较好休闲去所:一是大峡谷温泉,一是蜀南竹海。

蜀南竹多,早有耳闻,可连山成片的竹林居然延绵成海,倒成了游人疑惑。

乘大巴离城,在山路绕行时见到了树也见到了成片的竹林,但都不成规模。待过了竹海镇,再赶往景区西大门时,观竹的感觉骤然变了,赏竹的心情甚为迫切。

这个以竹为景的国家级景区,“蜀南竹海”之谓是当代文化人的巧思,乃旅游热的产物。这儿古称“万岭箐”,传说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来此游览所赐。

蜀南竹海地处长宁、江安两县交界,由江安东景区和长宁西景区组成。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万余亩楠竹覆盖大小28座岭峦、500多个山丘,绵延起伏,逶迤苍莽,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故名“竹海”。

栖身竹海,有幸做一回赏竹客,当一回品竹人。

 

 

漫步忘忧谷

 

每到新景点,游客的心情总是急切的,谁让这里是竹的海洋呢?

一行人尚未入住宾馆认门,就直奔景区“接待中心”。

这儿是隐在竹海深处的各副其实的文化街,街面由天然的红砂石铺成。右侧是葱郁的绵竹、慈竹和楠竹掩映着的一条清澈的溪流。左面是依山而建的一排竹廊。

竹乡人的才艺在这儿充分展现。

竹廊里,竹筷、竹车、竹椅、竹扇、竹笔筒等工艺品,琳琅满目。左顾右盼里,竹亭、竹楼、竹寨、竹桥、竹廊和周围的竹林,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竹韵风情。

忘忧谷谷门用楠竹建成,刻有门联:

“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韵音”。

入谷前,我与同伴何树平入厕。厕所外观甚雅,里边也挺干净,出门后你看我我看你,好一阵畅笑。

缘何发笑?原来我俩同时都注意到了厕所门前的一副妙联:

登东洗手无非古今雅词;

面壁净内才是你我功夫。

 

入幽谷,沿小溪漫步,阳光透过竹叶,映照人影竹影,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感觉心静了许多。

这里楠竹长的即密集又粗壮,翡翠般的竹林遮天蔽日,游走在蜿蜒盘曲的小径上,或躺卧在松软舒适的竹叶上,观山花翠竹,听瀑声鸟语,岂不悠哉!

徐徐上游,见碧绿的山泉一路跌宕,竟留下了五叠瀑、珍珠瀑等众多瀑布,泉声里赏景,真可忘忧也。

一路前行,就到了“天生桥”。此桥乃幽谷里的一块长约五米,宽达四米的巨石。它在溪沟勾连着两端,溪水自石桥下穿过。

桥上端不远处,一块巨石仿佛从天而降,石壁上镌刻着“石破天惊”四个苍劲大字。巨石一破两开,石逢中居然长出几株楠竹,巍然屹立,令人感叹其生命力之顽强。由是,一行人或蹲或坐,纷纷在此留影。

幽谷之尽头,陡见一帘飞瀑布自竹林狂泻不止,“疑是银河落九天”也。

飞瀑入潭,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现出美丽彩虹,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这儿不论仰视,还是从侧山俯视,都是拍照的极佳景点。一行人疯抢着挤到潭边,贴近飞瀑,说笑着吵闹着,乱成一片,个个都忘忧了。

 

 

 

竹廊古寨行

万竿争绿,修篁拱天,清香宜人,好一个清凉幽静所在。

这就是颇具特色的翡翠长廊了。它藏于竹海之竹林深处,堪称蜀南竹海的的奇珍。

放眼望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长廊的路面是由天然红色砂石铺成,状如地毯。路的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想要拥抱似地争相倾向对方,形成蔽日遮天之奇观。

红色的路与绿屏的竹,使我看得眼晕。原来翠绿与洋红呼应,会有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于是便痴想:眼下是初秋,廊下颇有些凉意了。倘是冬季,有皑皑白雪,这银色世界里,竹之韵,定然韵味十足。

品味翡翠长廊后,导游便引领我们穿越竹林石砌小道,去林子里认竹,去山寨访古。

竹海植物繁多,仅竹类就有楠竹、人面竹、花竹、凹竹、算盘竹、慈竹、绵竹、香妃竹、罗汉竹等多达58种。竹知识贫乏,自然眼拙,只能是导游指认什么就是什么了。但在竹丛里寻觅,在竹荫下做个好学生,不时有对唱的情歌侵入耳膜,野趣伸张,感觉十分惬意。

听说林中还有竹箐鸡、竹猴、竹蛙、透山龙、滚山珠、弹琴蛙等珍稀动物。我想,在这崇尚旅游开发的年代,恐怕很久很久都会是只闻其名难见其形了。

 

雾里仙寓洞

万岭箐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去仙寓洞和天宝寨便要下行或上朔,绕道迂回了。

擦耳岩边是栈道,右侧即仙寓洞。清代诗人沈毓新诗云:仙寓之山高插天,上有石悬其巅,一径盘空绝人迹,许猿鹤时蹁跹

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爬上去,站在崖边,可隐约看见崖洞和佛像。

这里定是观赏竹海的好地方,但我们来时天阴了,且大雾弥漫。站在崖旁眺望,四周一片朦胧。本欲去仙寓洞做片刻神仙的,见山险路窄,便与同伴转身钻入古栈道,来到了天宝寨。

天宝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说是当地居民为躲避兵匪之乱而构筑的。古寨悬在千米绝壁之上,栈道曲折幽深,且构筑了十三道寨门,真可谓壁垒森严,,易守难攻了。

仔细端详,天宝寨原是一个天然岩腔,长约1500米,高20米,宽10米左右。上为悬空绝壁,下是千仞削壁,陡不可攀。洞的四周翠竹周合,犹如天然屏障遮挡视线,人行其中,虽险不惊,寨中有罕见的巨大蘑菇石,高有10多米,上面的石块如伞盖,危而不坠。传说此石乃仙寓洞道长使用的伞,在此化作黄色的石头,故曰黄伞石

 

天宝寨

糟糕的是,天宝石寨万仞丹崖上竟被今人雕刻着三十六计大型兵战石刻,一计一图,浮雕成串,把个面积近千平米石壁挤得满满当当,还自诩曰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气势恢宏,独特而壮观

古山寨据险可守,何不贴近石寨做些野趣古扑的旧文章,让游人回归自然当一回寨民亦或是山大王?

蜀南竹韵(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