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7-20 16:25:03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尝试通过观察找出蛔虫和蚯蚓的区别。

4.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5.认同个人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

2.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蛔虫和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从形态结构层面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这两个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蛔虫和蚯蚓都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因此可在教学中从生活体验人手,课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捕捉并饲养蚯蚓,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蚯蚓的生活环境,初步认识蚯蚓;课上通过实例分析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出线形劫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通过对蛔虫在人体内寄生的实例分析和对标本、图片的观察,归纳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和对剖面图的分析,归纳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征,初步感知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

(3)归纳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两个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的比较,初步感知生物是发展和进化的。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蛔虫的浸制标本、蛔虫生活史的示意图、蛔虫寄生生活的视频,活蚯蚓(体长10 cm左右)、糙纸、棉球、放大镜,多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标本(或图片)及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等资料。

2.学生准备

分组到户外寻找、捕捉并饲养蚯蚓,供课堂使用。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展示:蛔虫寄生生活的视频。

提问: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

提问:蛔虫为什么能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蛔虫病又是如何传染的?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蛔虫的外形,蛔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并且是可以传染的。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蛔虫

的外

形特

引导学生观察蛔虫的标本(或图片),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提问:蛔虫的身体呈什么形态?雌虫和雄虫有什么区别?

讲解:蛔虫因f本形细长,被称为线形动物。它的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

提问:蛔虫的这一特点对它的

寄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归纳:蛔虫不仅具有角质层,同时还能分泌消化酶的抑制剂,防止自身被寄主体内的消化酶侵蚀。

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描述蛔虫的形态特征:

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面卷曲。

依据人的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功能,推测角质层具有保护蛔虫、防止蛔虫被小肠中的消化液侵蚀的作用。

进一步形成生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蛔虫的消化系统特点

展示:蛔虫的结构示意图和人的消化系统示意图。

提问:蛔虫的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与人的消化系统相比,蛔虫的消化管有会么特点?

归纳:蛔虫的们化系统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提问:这一特点与蛔虫摄取的食物有什么关系,

识图后得㈩:蛔虫的消化管包括口、肠、肛门。蛔虫的消化管比人的消化系统简单,为一直管,纵贯全身。

推测:蛔虫摄取人体小肠内经过消化处理过的食糜,其消化系统简单,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训练学生识图获取信息和推理的能力。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蛔虫的生殖及与人的关系

展示:蛔虫生殖系统示意图。

提问: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卵约20万粒左右。与消化系统相比,蛔虫的生殖系统有何特点?这一特点对蛔虫的寄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展示:蛔虫的牛活史示意图。雌雄蛔虫在人体的小肠中交配后,雌虫产下的大量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

提问:虫卵是从哪里进入人体的?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病应注意什么?

识图分析:

1.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

2.蛔虫产生大量虫卵,能感染更多的人群,提高蛔虫的生存机会。

识图归纳:

1.蛔虫卵是从人的门进入体内的;

2.预防蛔虫病,应注意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

3.预防蛔虫病还要管理好粪便,粪便需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训练学生识图、获取信息、推理的能

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认同并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小结蛔虫的特点

提问:通过观察蛔虫的标本,能找到蛔虫的运动器官吗?在刚才的视频中,蛔虫星如何运动的,

引导学生将蛔虫的特点归纳到表格中。

分析归纳: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项目

特点

适应

形态结构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没有运动器官

适宜小肠内的寄生生活,避免受到消化液的侵蚀,只能蠕动

生理功能

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直接消化小肠内的食糜、生殖能力强

巩固已学的概念,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等动物标本(或图片)、生活环境等资料。

提问:这些动物与蛔虫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归纳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利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察蚯蚓,总结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

提问: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为什么被称为环节动物,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蛔虫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归纳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所以称为环节动物。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提问: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

提问: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它的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你有什

么感觉?

分组实验:观察蚯蚓。通过观察,可看到蚯蚓身体有分节现象,前部有环带。

观察、描述:在蚯蚓身体的前部有一个较粗的,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进一步认识生物休的两侧对称的体形。

依据已有的经验推测:身体分节,运动比较灵活。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有小的突起且有黏液。

引导学生阐明蚯蚓适应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观察蚯蚓,总结主要特征

提问:蚯蚓的这些特点与运动有关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1.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保持湿润。

2.观察蚯蚓在糙纸上的运动。

3.实验后,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提问: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动?身体粗细长短有什么变化?

归纳: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提问: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

展示:蚯蚓体内无呼吸器官,体壁上有微血管网,据此想一想:蚯蚓体表的黏液有什么功能呢?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归纳总结。

1.蚯蚓的体壁与呼吸

2.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体表小突起的着生部位,小突起是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观察描述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锚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钻行。

依据经验推测:适于穴居爬行生活。

分析得出: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可与溶于体表黏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

x k b 1 .c o m

填表:

1.体壁黏液与气体交换

2.蚯蚓的主要特点

项目

特点

适应

形态结构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刚毛

使运动灵活,适应陆地生活

生理功能

体壁可分泌黏液,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进行呼吸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变式练习,巩固概念。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问:蚯蚓穴居在土壤中。那么,蚯蚓如何取食呢?蚯蚓的生活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依据经验归纳: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并且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其他环节动物如沙蚕、蛭等的标本(或图片)、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资料。

提问:与蚯蚓相比较,环节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观察并归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环节动物特征的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