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城市实践不用逃离城市 也能一圆田园梦

发布时间:2018-10-07 00:52:55

朴门城市实践——不用逃离城市 也能一圆田园梦

城市转型运动--永续城市的蓝图+朴门城市实践(台湾)发布者:珍珠沙粒时间:2013-11-14 07:48阅读:1388 次在城市轻松拥抱绿生活

一座理想的城市应该也是一个有能力收集阳光、保水、重建土壤并保留在地智慧的循环型居所。

城市中的居民,无论贫富、年龄、性别、性向、职业与种族都享有友善、安全的生活空间。  拜现代科学之赐,我们得以透过卫星观看我们的居所。近来,在我的演讲中,总喜欢请听众一起观看几张卫星鸟瞰图。透过清晰的影像,可以清楚地看见我们在台湾,甚至全世界所留下的痕迹。很明显地,只要是人类聚集的地方都会在地景上留下灰白、水泥的区块,绿色的大地随着城市的扩张,被不断地外推、再外推。

  尤其像台北、东京、纽约、伦敦或墨西哥市这种巨型都会区,是地球上一种相当不可思议的人类发明与产物。我们不仅无法忽略它的存在,甚至很难脱离它的影响。因为乡村与城市有脐带关系,城市高度仰赖乡村资源的滋养,城市越扩张越需要乡村的资源来支持。这里所指的乡村,也泛指地球上其它国家的乡村了。

  居住在全球大城市的人们,在信息爆炸、前卫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引诱下,很难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是极度仰赖看似永无止尽的能源、绵延的高速道路、海底的缆线、空中的卫星信息所搭建的海市蜃楼,看似真实却很脆弱而虚幻。

  幸而,朴门永续设计不断地强调「把问题当成正面的资源 在问题中寻找答案」。我们虽深陷在仰赖化石燃料撑起的经济挂帅社会,但也可以把此时此刻视为人类社会转型的契机,戒掉石油上瘾症以及种种为现代人类带来空虚、忧郁、污染及不快乐的生活模式。如果城市能够被重新设计、改造得更永续,不仅城市居住者是最直接的受惠者,地球的压力与负担也会日渐降低。

不用逃离城市 也能一圆田园梦

城市扩张问题严重,台湾也不例外

  除了看到城市体质潜在的脆弱,促使我在城市倡议与推动朴门永续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去十多年来,回归田园的绿色思潮风起云涌,却犹如两面刃让台湾农村与山林起了变化。

  在风之谷家园,我们眼见村子里一片片肥沃的农地卖给不从事耕作的城市人,村子少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老农夫,也少了许多生产食物的土地。当人们纷纷在台湾的农地上「种」别墅,小村子的山边就会长出更多水泥建筑,产业道路上会穿梭着更多汽车,路灯也一支支地点亮起来了。事实上,世界各大城市也都依循这样的趋势开发。当城市空间愈来愈拥挤、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有钱的人就会渐渐移往郊区享受更干净的空气和水质、更广阔的空间。当郊区的人越来越多,郊区又变成新城市,而原本的市区中心往往变成只剩下搬不走的弱势人口。如此城市持续扩张的现象,已经演变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许多人都知道城市的问题,因此想要逃离。在某次演讲中,我好奇地问在场的60位听众:“有多少人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离开城市实现田园梦想?”

  有将近50位听众举手。

  接着我问:“有把握在15年内完成这个梦想的人有几位呢?”这时候,只剩5、6位还高举着他们的手。

  这个简单的小调查,不是要打击我的听众,只是要提醒大家,即使梦想难圆,也无需坐以待毙。努力让城市变好、变绿、更适宜人居

  「何不努力让城市变好、更适宜人居呢?」

  「何不改造城市,让城市也具备某些农村可以提供的功能,可以生产食物、可以容易听到昆虫和鸟儿振翅、歌唱的声音?」

  「何不让城市也成为自给自足的梦土,能够产生自给的能源,管理自己的水资源?」

  「何不让城市绿带随处串连,让鸟儿在空中飞行鸟瞰城市的时候,有数不清的屋顶绿地可以停歇?」

  2007年地球日慧仪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用绿色思潮光复城市」的想法。

  同年五月号的美国《时代杂志》也提出了「对抗全球暖化的51个行动」,其中一项 「回归城市」的呼吁,正好呼应了我们「用绿色思潮光复城市」的想法。该刊物指出既有城市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大众运输系统以及较高的生活机能等软硬件建设,如果妥善运用这些资源,城市能源使用效益可以比郊区高出许多!我心中的永续城市

勾勒一座永续城市的蓝图

  那么,作为一个朴门实践者,我心中理想的永续城市是什么样子呢?我想,一座理想的城市应该与乡村一样,是一个有能力收集阳光、保水、重建土壤,并保留在地智慧的循环型居所。它是一个以人为本、居民永不挨饿的所在。城市中的居民,无论贫富、年龄、性别、性向、职业与种族都享有友善、安全的生活空间。

  人们乐于骑自行车、步行或者搭乘高能源效益的公共运输系统往来工作与住家之间,因此这是个悠闲安静、可以随时听到鸟鸣的城市;走在路上,随手摘下路边或公园中当季的水果就可充饥解渴,且人人都有机会享用,没有人会将它占为己有;每天在农夫市集中,都可以购买到在地生产的新鲜有机食材,而且因为工时的缩短,让多数人都有时间为自己、为家人准备美味又健康的餐点,与家人享受高品质的家庭时光。

  在这座城市中,每栋建筑都学习与太阳合作,营造出采光、通风、对流都非常自然舒适又低碳节能的居住空间,藉此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需求。其他城市中所需要的能源也都以小而美的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来提供,让每栋住家与办公大楼都是发电厂,尽可能负责生产自己一年所需要的用电量,也透过公共电网来贡献自己在非尖峰时间所产生的电力。当然,除了能够自己生产电力,永续城市的居民也都愿意规划并实践自愿性的简约生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中完整显示)永续城市是价值观与文化转换的结果

  即使连下几天的雨,这座城市也不会淹水,因为过多的水量都被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利用、土壤吸收、回注补充地下水,或是被居民收集起来利用。当整个大环境都很洁净,雨水就能够维持高质量的状态。居民收集来的雨水,除了能洗衣、灌溉庭园之外,也可以净化成为饮用水。

  每一座集合式住宅小区或大楼能以中水来冲马桶、清洁公共区域或补充为消防用水,并适时补充地下水,也可以用自然的生物净化方式来回收作为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邻里间到处都有长满食物与花草树木的公园,生态水池兼具防洪及过滤等功能,池中有悠游的鱼、水生昆虫、多元的植物样貌以及停歇在植物上的蝶、蛾与蜻蜓……。

  在这座永续城市里,废弃物是落伍的概念,生活用品都是清洁、低冲击、低里程、低耗能或是回收再制、再利用的素材,而且有一定的比例是在地生产或回收重制而来;任何曾有生命的「废弃物」也都以堆肥处理,回归大地。生活中所需的器材坏了,可以自己修复或容易地送修,不被强迫购买新的来取代,也不需再将科技废弃物送到另一个国家去拆解、处理,不会伤害到他国人民的健康。

  我心中的永续城市里也没有所谓弱势的概念,每个族群的文化与价值都受到照顾与尊重;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公平与正义的基础上;工作的人得到应有的回馈、没有人感觉到被压榨、剥削或因为需要与人竞争而感到痛苦;城市中的人不再需要为了享有丰富的物资而压缩了其它人与生物的生存空间;人人有时间均衡地发展工作、兴趣与手艺,滋养身心灵的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理想中的城市。作为一个朴门设计师,我对永续城市的想象,不仅是城市样貌外观的改变,更是价值观与文化转换的结果,是对生活的重新想象,也是一种新社会之梦。也许说是「梦」并不恰当,因为我相信它是一个可及的未来,而且已经在世界上某些地方悄悄发生,只是无法一蹴即成。

  我们需要一些策略,带着我们一步步地向前。而我的策略就是善用朴门永续设计,想尽办法紧紧地抓住阳光、水、土壤,同时也要邀请两位同盟:植物与众人来帮忙!城市转型运动 就从你我开始

朴门是城市转型的重要工具  2005年,英国的朴门永续设计推动者罗勃.霍普金斯(Rob Hopkins)忧心人类面临产油顶峰期(peak oil)来临,以及气候变迁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驱使下,以朴门永续设计的伦理与原则发想出一个「转型城镇运动」(Transition Movement)。他强调,即使人类即将面临重大的危机与崩解,但却可将此时此刻视为前所未有的转变契机。

  于是,转型运动的推动者开始带领着各小区、城镇居民共同拟定「能源匮乏期行动方案」(Energy Descent Action Plan,EDAP)从教育、健康、经济等方面的跨领域整合来因应后碳时代的生活转变。这个由下而上的行动方案期待让人们能够透过「回归在地」或称「再地化」的草根行动,来扭转世界的走向,是一个强调正面行动、庆祝式的全球运动。

  「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rolling permaculture)指的就是在现有的架构上,逐步地运用朴门永续设计在城市进行改善。先从局部的设计开始,用时间来争取足以进行总体规划的条件。转型期运动即是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所能发挥的舞台,而朴门永续设计则是人类社会转型的重要工具。

  虽然一座理想的永续城市需要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的双向努力,但在这里我要分享的是每个人与每个小区都可落实的永续生活行动,因为如果我们迫不及待想让世界变好,那就先从自己开始吧!绿生活提案1--善用屋顶、阳台、畸零地生产食物

  从墨立森提出朴门永续设计以来,就一直强调:「朴门是有意识地设计与维护一个具有农业生产力的人为生态系。」

  因此,朴门永续设计其中一项核心策略,就是将食物生产的系统重新带回城市。

  近年来,各地的转型运动大力倡导在地饮食与在地经济。在地饮食运动是创造以在地为基础、自我依赖的食物经济,从生产、处理、分配与消费都足以提升某一地方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健康的整合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小区农园、食品消费合作社、小区支持型农业、农夫市集、种子保存团体,它是永续发展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在地经济模式。

  城市人很少有机会「慎选」安顿自己的所在。因此,我们的住家跟办公建筑非常相似,有些人甚至不想有阳台,想尽办法将阳台整修成为室内的一部分。于是,在大城市中放眼望去,只有公园、有限的庭园、暂时荒废的畸零地……这些点缀式的绿色空间而已。其实,阳台、屋顶、墙面与公园都是城市建筑物与自然界交接的边界,它们可以是在地饮食运动的革命基地,也是生产食物的绿色工厂!

  早在十多年前,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的美景水畔饭店(The Farimount Waterfront Hotel)就开始利用饭店屋顶所种植的香草、蔬果、蜂蜜来研发美食,并持续变化餐厅的菜单,每年至少省下16000美金的食材支出。如果城市中有更多人取法,家家户户打开窗或是走在巷弄间,就能够采集到当季的青葱、九层塔、丝瓜、百香果、香蕉、木瓜、葡萄、地瓜叶等蔬果,那么城市的风貌将会有怎么样的改变呢?

  在城市种植食物,无论对个人与社会层次都有许多意义。它是促进身心健康的直接方法,让大人小孩近距离接触自然,治疗城市人的心灵,把城市人从单一性、全球化的快餐及塑料文化中拯救出来。都市农耕行动也会引领人更关心环境质量。生产力高的城市农夫可以贩卖产物,也可以交换作物,强化小区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城市中的作物也在发挥收集阳光与保水功能,还能够净化空气、为建筑物防晒和隔热,这些上天恩赐的空调设备完全采用无污染的设计,不好好善用它,实在没道理!

  城市人如果能够重新学会生产部分食物,从消费者再次成为生产者,那就是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的大成功,是在地饮食运动的极致表现,也是为了能源匮乏期的未来做准备的重要方式之一。

转型行动--锦安里的城市游击式农耕

  要将食物的生产带回城市,首先要学习的重要概念就是负起创造与重建土壤、收集小区有机质,并维持这些有机质在地循环的责任。

  为了让理念化为行动,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带着一群台北市锦安里的居民,在和平东路上进行了游击式农耕的行动。我们锁定的目标地点是,和平东路某地下道上方一处类似滑板道的斜坡。这个空间从未被人使用过,但鸟儿早就知道这是播种的好地方,因为斜坡会累积城市中的落叶、尘土等有机质。接着,鸟儿会带来种子,这地方就会长出繁茂的植物。植物死生循环的过程会累积更多肥美的土壤,成了种植物的好所在。每次走过这样的好地方,我心想,不用来好好耕种,实在可惜!

  行动开始前,我向伙伴们说明,游击式农耕不仅具有在城市生产食物的实质意义,也是一种对公共土地使用权的宣示与再思考:城市公共土地的使用方式究竟是谁可以决定的?

是哪些人决定这里只能种草皮、那里只能种某种单一观赏用植物?我们城市的景观有没有其它可能与面貌?……最后,我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行动的规模很小,就不去实践。城市生产食物夺回生活主导权

  我们用的种植方法也是厚土种植法(见第五章),在轻松地剪掉杂草为植物准备好厚厚的「棉被」之后,大家利用简单的工具将塌塌米层拨开,挖出几个小洞,并将小洞上方的瓦楞纸板再刺破,然后顺手洒一把有机土,才将菜苗或树苗种下。过几周之后,这些小苗就会悄悄的长大,为我们收集阳光、雨水以及更多的有机质。

  在进行过程中,居民好奇的问:「平时的灌溉谁要来负责?」我请大家放心,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地下道斜斜的花台本身就可以收集可观的雨水,而且我们还为植物盖上了厚厚的覆盖物,所以不太需要担心维护与浇灌的问题。

  人多好办事,我们迅速地完成了这次的城市农耕游击行动。过程中吸引了很多路人观看与询问。对我而言,这次行动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要让路过的居民看见他们可以参与小区营造的机会,也是重新看待公共设施的功能、夺回生活主导权的一种行动。转型行动--改造草皮种蔬菜

  在现今的社会气氛下,想要创造一个具有永续性的生活空间,需要有突破主流价值的勇气。城市农夫的舞台除了闲置的花台、盆器之外,公园或路边的草皮,更是许多城市农夫想要攻占的珍贵空间。

  墨立森曾在一次电台访问中,很直接了当地表示他很痛恨草坪。他认为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厌恶草坪,因为世上许多人都成了草皮的奴隶。每个周末在所谓的富裕国家,有数百万人花掉珍贵的闲暇时间,推着浪费能源的除草机到处绕圈圈,为的只是一片几近无生产力、耗水又景观单调的绿地。

  2010年初,大地旅人环境工作室受到亚太绿人大会筹备处的邀请,在大会举办的会场--天母的农训协会,设计可食地景的示范点。在与场地工作人员讨论后,我们选定会场入口的草皮做换肤行动。主要的概念是将很难照顾又耗水的韩国草皮,改造成兼具美感与生产力的景观。

  为了营造自然线条的美感,我们设计了波浪状的长形种植区,并先将所有我们准备的当季菜苗及果树苗,都先放置在草皮上,思考并讨论哪些植物适合种在一起,并试着不时挪移位置。如同在乡村,既使是城市的草皮与花台,我仍会强调植物社群的营造,在事半功倍的情况下,创造出植物之间的互助关系。从植物的熟成时间、日照需求、熟成高度(垂直层次)与植栽成熟时可能需要的空间大小(立体层次),以及每一种植物对微气候条件的要求等等,都要在事前有全盘性的了解以作为讨论植物社群在空间配置的基础。

  最后,我们在韩国草皮上种了至少三、四十种蔬菜:罗勒、茄子、莴苣、万寿菊、鼠 尾草、薄荷、迷迭香、青葱等香草类植物以及香蕉、金桔、木瓜等果树苗。而为了让惯于观赏景观植物的人接受,我们也在其中混种几丛观赏用的开花植物,另一个目的也是想吸引较多昆虫前来授粉。透过改变 引起话题与不同的思考  我们一直为被种下来的植物默默的打气,希望他们能争气地长高、长大,让对韩国草皮情有独锺的人愿意接受这次的换肤行动,重新发现城市公园的新生命以及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景观。

  在一个小区环境当中,往往小小的改变就会引起话题,无形中就提供了教育民众的机会。这次行动最大的回馈就是附近的人路过,包括骑电动车经过的老婆婆、遛狗的年轻人、小朋友,都异口同声的说:“草皮变漂亮了!”就连全身穿戴名牌的年轻男子,都凑过来好奇地问:“覆盖的稻草作用是什么?”

  我们相信,城市人对这样的行动是好奇的、会想了解,也有人渴望更贴近自然的环境,只是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罢了。  除了城市闲置空间的农耕以及草皮换肤之外,在国外有人组织游击式农耕队,在城市里制作与投掷种子球,希望藉此复兴城市荒地,让大自然决定种子球中哪些菜籽可以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而长大的菜苗或果树则可以慷慨分享给市民、弱势者等需要食物的人。绿生活提案2--提升城市水源自主率  我听过不少民众说,我们不需要收集雨水,因为台湾的全球降雨量排名向来名列前茅。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台湾被列为全球的缺水国家之一,分配到的人均雨水量仅达世界平均的六分之一。原因是,在先天条件上,台湾的溪流多短而急促;又因高度水泥化的开发模式,使得后天保水不力,雨水快速地流入大海。

  水资源的匮乏被联合国列为最容易被忽略的环境危机。但城市便利的生活,容易让人忽略水源得来不易的事实。台湾降雨量多是老天给我们的宝贵机会,表示台湾有收集雨水的潜力。

  从高楼往下看会发现台湾到处都是铁皮斜屋顶,目前这些铁皮屋顶多半只扮演着遮阳或防漏水的角色。收集雨水,可以让铁皮屋顶发挥更多功能,降低暴雨时洪患的危险,也提升城市人的水源自主性。

  我常想,当一座城市或整个国家不再需要去淹没可耕作农地、适合居住的用地、荒野土地,甚至不用让原住民搬离安身立命之地,只为了建造长期来看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大型水库」,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一番景象!转型行动--雨水回收桶 省水又省电

  近几年,我在各地进行收集雨水的设计或教学,其中两个雨水收集示范点分别是林务局管理的日式宿舍及小区中的油杉复育地。

  首先,我们在日式宿舍大门屋顶上设计了小巧的绿屋顶,也设计了一个小型的雨水收集桶。下雨时,雨水会先灌溉大门顶上的植物,过多的水则被收集到雨水桶中,提供平时浇灌与清洗之用。这套系统有两个水龙头,一个在宿舍内侧供住民使用,另一个则在围墙外侧供路过的一般民众清洗脚踏车轮的泥泞或必要时洗手等等。

  公园也往往有极大的潜力来收集雨水。在锦安里,有一座小公园空地被保留作为油杉保育地。油杉是一种冰河时期留下来的物种,从日据时代就栽种在锦安里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的周边。台北市油杉小区发展协会的志工,为了照顾树苗得要定期浇水,但由于水压不稳定,浇灌起来多少有点不方便。得知小区的需求后,我们在油杉复育地上设计了两吨的雨水回收桶,收集围墙外邻家铁皮屋顶上的雨水。如此一来,度工可以减少使用马达打上来的自来水,省水又省电。

  我的设计概念是,在两座分开的屋顶中间设置储水桶,让收集量达到最大。另外,由于我们被告知最好不要碰触到围墙外住户的任何设施或屋顶,因此集水管是架设在木造支架上,而这些支架则依附在林务局空地的围墙上。另外,在2吨储水桶上方,以废轮胎设计一个过滤网,防止一些杂物落入。2吨的雨水回收系统完成后,顺利地提供林务局浇灌空地上的植物使用。为了发挥最高的效益,雨水桶还用数个大轮胎垫高,如此就不需要另外加装马达,因为重力自然就会让水流泄出来,浇水时可以把水管放在一棵树旁约一分钟,同时间可以动手修剪附近杂草,待杂草整理完之后,再把水管轻轻拉移到下一棵树。一滴水都不浪费。如此一来,义工将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浇灌与除草两项工作,发挥最大的能源效益。

朴门小百科

雨水回收DIY

收集雨水并不难,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1、在下雨时,观察家里有哪些地方的降雨会直接滴到地面,这些水往往是最容易收集的。

2、计算可收集的雨水量,如果是在屋顶收集雨水,通常是屋顶面积 X 年降雨量 X 80%

3、依据可收集的水量,来决定雨水桶容量、数量与放置位置。

4、设计满水时的泄水方法,例如引至另一桶或浇灌盆栽。

5、为雨水桶做一个网盖来防蚊,并在桶子下方装上水龙头,就很好使用了!绿生活提案3--用零废弃概念创造新资源

转型行动--利用废建材 也是回收能源好方法

  一般人判断某项物品节能或耗能的标准,通常只会问会用掉多少电力。事实上,即使该项物品不需要用电,但在生产制造与废弃的过程中,都需要耗掉大量的能源才能够到达消费者的手上。

  现代建筑多半具有高污染、高排碳、高耗能的特质。据统计台湾建筑产业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8.8%,其中建材生产能源占9.31%,住宅使用占11.88%,营建运输占1.49%。由此可见,人类为了要有一间自己的住所,不仅需要付出金钱更要付出环境的代价。每栋建筑的一砖一瓦背后,都隐藏着看不见的能源消耗,因此利用旧建材、二手资源以及使用当地的泥土,也是一种回收能源的方法。

  我的许多台湾朋友,这十多年来都已经知道我是个爱捡不爱丢的人。每当有人要丢东西,总会先通知我去寻宝。走在路上,我也总是打开雷达搜寻可以再利用的二手物资,包括木料、可用的铁钉、玻璃、浴缸、乒乓球桌、桧木澡盆、置物架、柜子、植物、花器等等都不放过,还有我10年前捡的植物,有些至今也都还活着。

  许多时候,捡来的东西不见得会马上用到,但因为我喜欢动手做,所以这些被丢在路边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帮上我的忙。确实这10年来我已经用在路边捡的材料制作了大大小小的东西,包括10年前的第一个太阳能锅、工作桌、床、堆肥箱、阳台上提供植物攀爬的格栅、路边花台等等。这些物资帮我省钱、省下地球资源。当我需要材料时它们就在身边,也省去我外出采购的时间。

  2006年,我在设计博仲法律事务所屋顶生态园的时候,在案主文鲁彬先生的支持下,当初的设计重点之一是从原料、制造、运送、使用、废弃、处理等生命周期来看待能源,这也使得该设计跟一般的屋顶花园大不相同。

  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尽量减少购买新的物资:例如塑料花器。为了利用低环境负担以及无毒的、二手仍可用的材料,我花相当多的时间寻觅适当的材料,而且要确保承包工程的厂商也能依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就更马虎不得。例如施工的包商虽然知道我们指定无毒的二手建材,运来的却是在欧美与日本早就被禁止使用的防腐木料。退货与重新进货都涉及吊车的租用、可能阻碍交通等细节,都是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我从那次的经验发现,单纯从经费角度来看,使用二手建材并不见得比较便宜,因为二手建材通常需要较长的收集时间,而且需经过修缮处理还要能够发挥创意使其真能发挥功能。然而,如果从所有物资的生命周期来看,使用二手与回收材料不但省去回收再制所要消耗的能源,延长物资的寿命也能够降低污染,从整体地球环境与污染造成的社会成本角度来看,二手与回收建材才是真正的经济。换言之,源头减量及延伸物品的使用寿命,持续再使用到真的不堪使用为止,还是比起回收再制来得省能。绿生活提案4--渐进营造循环型的大楼与集合式住宅  试想,城市高楼使用的电力从何而来?如果你是住在6楼以上的居民,愿意每天走楼梯上下楼吗?冲马桶的水是从哪里来?每冲一次马桶又要用掉多少电力来抽水?生产这些电力,以及把水、食物、信息媒体等服务送到家中的管线,又会消耗多少能源?……

  城市高楼不但高耗能,还无法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空间。高楼的门户管理、小区居民的沟通、用水用电和饮食等重要的生活层面,都高度仰赖外来的资源,如同一座不断需要空投资源才能存活下来的岛屿。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清楚地知道城市中的集合式住宅与大楼都是相当脆弱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只能运用小区大门内的空间(可能是中庭花园或屋顶)与资源过生 活,你的小区大楼能够支持你多久?从这个问题开始发想,你就会知道一座具有生产 力的集合式小区有多重要了!转型行动--师大环教所/博仲法律事务所的屋顶农园和生态园  彻底改造既有集合式住宅或大楼,使其自给自足,做到全然资源循环并不是容易达到的任务。但是每做一个改变,都让我们更接近自力更生、更有韧性的生活。过去,我有机会以朴门永续设计的原则,设计或参与几个企业与学校的生态屋顶。其中包括参加了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屋顶农园的师生参与式设计,以及博仲法律事务所的屋顶生态园的设计与起造。两个案例的规模与操作模式不同,我的参与深度也不同,但在我眼中都是符合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的行动。

  这两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就是试图在一栋城市建筑当中创造资源循环型的系统。两个基地都是常见的水泥屋顶,白天不断吸收热能,晚上持续散热,而且空荡荡的,偶尔有一小群鸟会停驻休息,或是只有抽烟的人才会光临的地方。

  透过屋顶营造的方案与机会,这两个基地都各自有了不断再生的新生命,至今也都是多功能、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不但富有教育意义还兼具休憩的功能。它们体现了朴门永续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应用边界生态」。而两座屋顶本身都具备了生产食物、降温、生态栖地,因此也呈现了「每个元素产生多种功能」的设计原则。

  师大环教所屋顶上设置的太阳能烹饪、太阳能光电、风力发电以及博仲法律事务所的厨余堆肥、堆肥厕所,这些都是「收集与使用在地能源」的案例。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应用「整合相对位置」、「使用与珍惜可再生资源的服务」的原则。

  另外,师大环教所屋顶上一畦畦提供小区及师生认养的小菜圃,连结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缩短食物与消费者距离,展现了「有效率的能源规划」。

  对种植者来说,多元的食物来源也发挥了「重要功能由许多元素来提供」的原则。

  这两个城市水泥屋顶重新改造之后,都各自发挥了收集阳光、水、土、植物与人这五项在城市中长久被忽视的重要元素,并且这些元素也被重新建构了彼此的关系。也就是说,屋顶上所运用的技术小巧但齐备,而且都来自众多设计策略与原则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两个基地能源与资源的自主性。

  你也想要来个屋顶革命计划吗?不妨利用搭电梯、倒垃圾的时间与邻居分享你的屋顶革命想法以及能为小区带来的好处。先找到几位有兴趣的人一起合作筹划,接下来就动手写出屋顶革命的愿景、观察心得、设计规划(当然,包括对建筑结构、防漏等基础数据的评估)等等,待完成纸上谈兵阶段之后,就向其它邻居或管委会提案。

  屋顶革命愿景提案过关,就是成功的开始!别害怕做错,去做就对了!

转型行动--打造循环型屋顶的重要步骤

  每次的设计过程,是由愿景、规划、执行、调整的学习过程所组成,在此我以博仲法律事务所的经验,提供一些重要步骤与小叮咛:

步骤一:发现问题并形成愿景

  博仲法律事务所位于台北市中心某大楼的12楼与13楼,加上原来的设计未考虑到通风与遮阳,夏天让人特别难熬,而且需要耗费相当高的电力来缓解闷热的问题。案主文先生邀请我与事务所的绿色小组合作,希望能透过建造屋顶生态园来降低室内温度,也让屋顶转变成更具生产力、更凉爽的所在。

步骤二:观察环境特性

  着手设计前,我经常独自一人选择不同的时间到屋顶上观察基地自然条件,了解高楼屋顶的特性,特别是风向、日照等等。运用观察的数据来做为设计的参考依据。

步骤三:了解使用者需求

  案主希望能让员工对屋顶生态园有拥有感,不再只是抽烟的员工才会去的地方,因此这次的合作案从与员工沟通、了解需求与愿景、与房东沟通,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员工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对屋顶的想象,是要种菜、喝茶、收集雨水、处理厨余、制造土壤、练瑜伽、打太极、开发太阳能源、风力发电……。

步骤四:考虑基地条件来设计

  高楼屋顶农园与一般农园有着相当不同的微气候条件,包括日射量大、风强、水分蒸发速率高等等。在设计上会有比较大的挑战,举凡植物的挑选、各种设施要如何抵挡强风,尤其是台风的侵袭等等都是设计时的重点。为了营造比较湿润的屋顶环境,我设计了水池来调节微气候。水池完成数个月后,事务所员工曾发现白鹭鸶驻足,也许小小的水池对城市飞鸟而言,成了他们在钢筋丛林中的休息站。

  此外,考虑到高楼屋顶的空间有限,设计重点侧重于让基地中所有的元素都能相互支持,并透过设计发挥多重功能来达到资源循环的目标。

  例如,堆肥厕所的珍贵产物--人的排泄物,如何用最简便又安全的方法直接在屋顶上分解,之后成为屋顶可用的肥料等等。因此,愿景与目标虽然可以很天马行空,但设计很可能会受到空间的局限而必须调整。

步骤五:后续维护及教育使用者 跟设计建造一样重要  

  几次的设计经验告诉我,每座屋顶生态园的设计,除了要因应在地的条件之外,设计、发包、施工以及后续技术转移、培训管理人员等历程都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

  尤其,后续维护的人力,使用者的教育与设计建置历程一样重要。

  举例来说,二手或无毒防腐的回收建材,势必比起市面上用各种化学防腐的材料来得脆弱。因此,国际间推动自然建筑的大师伊安特.艾惟斯(Ianto Evans)就强调,我们必须接受,较为健康自然的建材势必会随着时间日渐衰败的事实。

  我也常听到许多人说,希望能有一座不会产生落叶,也不需要维护的屋顶花园。但这种想要营造自然环境却又不要让自然现象发生的愿望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前述这些观念需要被考虑、传达与理解;同时,使用者与维护者也都要认同这个空间的价值与意义,才会愿意思考如何经营出一座兼具节能、生态效益以及提供身心舒展空间的屋顶生态园。绿生活提案5--用合作编织城市生活的无形网络

  除了外在有形的改变,事实上一座城市能否因应各种挑战,无形的社会网络是否强韧,更是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可惜人们在谈论发展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硬件的、

量化的「开发」,而非追求质性的「发展」。

  非洲的部落长久流传着一句值得省思的话:“孩子的教育,需要整个部落来协助。”(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也就是说,在部落或小区当中,孩子是每个人的孩子,而父母是每个成员的父母。所有的成员相互照顾、分享资源,藉由合作编织一张具有韧性的小区网络,让彼此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我们常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因此这句话更深远的意义是--有健全的小区,我们才会有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反观现代社会,邻居之间互不相识的现象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花钱请一个陌生人来照顾我们年迈的父母和孩子似乎也变得习以为常。

  在这主流社会的逻辑中,人们总是说赚钱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人获得幸福的生活。但是,青壮年世代把时间与生命用在自己不见得喜爱的工作上,往往转瞬间父母年迈而孩子也长大了。

  我们为了金钱却失去了与最亲密的人相处的宝贵时间,也从没有时间认识我们的邻居。而且我们总以为,没有金钱,我们的小区似乎就无法完成任何事情。转型行动--社区合力造窯  在台湾,公寓生活的空间相当小,而且大部分人长时间就生活在局促的一间间水泥小格子当中。因此社区中是否有足够且对居民友善的公共空间就变得更加重要。

  公共空间能够延伸居民的生活领域,是促进人与人交流的关键所在。我们社区的合力造窑行动,就是一个居民用合作共创友善空间的例子。

  造窑的构想初步形成后,社区一处工地恰好堆满了弃置土。我先拿一些土做了点试验,发现黏度恰好。基座用的石头、木屑等其它材料,也都是社区不远处搜集而来的。当大伙把材料都备齐后,自然建筑初体验就在孩子爱玩泥巴的天性中展开了!

  为了让手造窑不受风吹雨淋,负责照顾小区花木的南吉与太太一家人,拿出原住民天生的好手艺,为刚刚起造的窑搭起茅草屋顶。这座窑从打造基座到完成,历经风雨,都是在这茅草屋顶的庇护下长大!

  这座窑是用自然建筑的手法,运用粘土、砂、稻草等素材建造而成。最值得推动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动手做,能保证不会因为自己的需求而剥削地球或其它生物的资源,也不会制造污染、废弃物。

  对社区而言,这个造窑行动是个合作与自我培养的过程。吸引人之处在于无论男女老 少,只要不怕玩泥巴都能够参与,而且人们可以找回失去已久的手造能力。在整个起造过程中,我发现孩子是最尽责、却也最快乐开心的小童工。有的小朋友整天帮忙筛土都不喊累,有的小朋友最爱在泥浆里面像农村中的小牛一样踏来踏去。他们不需要到大卖场、快餐店的游乐区,就会觉得好好玩。在公园中走动散步的老奶奶,也总会在手造窑前为大家加油鼓励。

  这一座窑很幸运地有纯真的孩童与智慧的长者为它加持,我深深感觉这是一座充满灵性的窑,也是现代人可以舒解工作压力的好机会,根本不需要花钱去做心理谘商。

  手造窑完成后更为社区带来正面感染力。曾经一位社区妈妈跟我说:“有这座窑真好!它让社区更活络更热闹了!”

  是的,它似乎成了孩子的沙堆,大人最爱的新玩具,也成为小区共学团体经常使用的亲子互动厨房。

  从朴门永续设计的角度与观点来看,一座质量高的好窑能在运用少量能源的情况下烹煮大量的食物,很适合小区共享,且符合了“使用在地能源与资源”的原则,它也像一条无形的线,将使用它的人串在一起。朴门小百科

启动小而美的照护、共学行动

  我居住的社区,有一个由年轻妈妈所组成的亲子共学团体,成员们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理念与学习内涵,共同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他们会一起讨论某个孩子的成长,帮助每一对亲子共同度过教育孩子的挑战与瓶颈,甚至在成员的家庭出现问题时,成员间也能适当相互支持。对我而言,现代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亲密网络关系的建立,希望有更多人以合作而非仰赖金钱,共同营造「小而美」的无形社区力量。

图上字:

小区合力建造与使用土窑的过程,将邻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也提升了大家善用在地资源(土壤、水、食 物、建材、经验、烘培技巧等)的意识转型行动--居住型合作社宛如城市大宅院

  读大学时,我的宿舍旁就有一所由学生组成的居住型合作社。我虽非成员,但偶尔会与他们共进晚餐。它的概念类似生态社区,但在硬件上通常仅由一两栋房子所组成。它是反思现代生活的一种集体合作行动。

  现在,在伦敦、纽约、旧金山等世界大小城市也有一群群男女老少齐心改造旧建筑,组成非学生住宿的居住型合作社。在这样的社群中每个家庭以会员的方式加入。家家都拥有自己的住家空间,但也与其它成员共同分享工具、厨房、餐厅以及起居空间。所有的劳务,包括烹饪、清理厨房等都以轮流的方式共同分摊。

  成员会定期开会讨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共同发想愿景、解决问题。他们也往往拥有自己的社区农园自己生产食物,或者是某社区支持农业系统的支持者。城市中的居住型合作社,因公共运输便利得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很可能仅拥有一、两辆公共车辆,提供租借使用,不需要人人都有一辆汽车。如果所处的城市有自己的城市货币,社员也通常都是大力支持者。

  这群人常会聚集在一起,表示他们对社会拥有共同的理念与梦想,因此也经常是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等议题的倡议者,是引领新社会梦想的中坚。此外,居住型合作社让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有了三代同堂的可能性,祖父母辈的成员因为孩童的陪伴而提升了生活乐趣,孩童也有机会向长者学习传统智能与技能。  我认为无论共学、社区共同营造环境以及居住型合作社的行动,都足以解决许多现代社会问题,是值得赞赏与推动的生活模式。衷心希望这些好案例可以多如百花齐放。因为我们知道,在一个关系亲密、友善的社区中,我们的孩子将会安全地长大,我们的父母都可以赡养天年。从「小」开始--自愿性的行动是成功关键

「家」是最容易掌握与改变的地方   前面分享几个城市转型生活提案与具体行动方案之后,我要再次提出墨立森强调的观念,他认为「家」是我们最容易掌握,最能够有效改变的地方。因此,营造永续生活的行动,并不嫌小。自己的家或社区就是一个最容易引领我们走向自力更生的起点。

  营造自己的社区成功关键不在于经费,因为无形的建设很难用金钱换得。几年前,慧仪和社区邻居临时起意,说要在社区的小溪旁举办石头汤年终活动。一吆喝,几位热心的邻居与管委会伙伴就张罗了几个大锅子,小区园丁拿出收集已久的木头,就在溪边升起大火,每个来参加的居民只要拿出冰箱中的一两样食材,丢进汤里就煮出了几大锅让每个身体、心里都暖呼呼的热汤,喂饱了所有在场的人。大人小孩一边喝汤,一边围着火堆跳舞。

  这个活动前后来了近200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碗筷,没有花上几百元,也没有留下一张垃圾。改变小区的行动也可以循这样的模式,你出一天工,我出几碗茶,大家合力完成工作,也可能成就许多美事。

  许多前所未有的改变,都是从居民自发的行动开始,政府才跟着人民改变。美国奥瑞冈州波特兰市发起的城市修复(City Repair)运动,就是由一群市井小民以及朴门实践者发起,从彩绘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开始,以具体行动来营造对小区每个成员都安全的公共区域。原本被当地政府视为违法的行动最后成为政府也支持的运动。这个城市修复运动已经如同燎原之火,影响各大城市的无数居民起而效法。人是改善小区环境最大的资源

  这几年来,当我有机会向城市居民分享朴门永续设计时,也会将行动主轴放在居民的「家」,希望让所有的参加者都有信心能改变自己的环境。

  第一步就是学习从不同角度看社区。我发现一般人走路时,往往低着头或者只是往前看,很少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居住的所在。我会邀请大家一起逛逛社区,抬头看看阳台、街角、社区的天际线,从这里引发大家想改造社区的动机,开始讨论对永续社区的想象。

  此外,人际之间的情感与互动关系往往牵动整个营造工作的成败,这当然也是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我相当强调参与者的交流与互动,并要求居民都要回家动手设计自己的家,因为自愿性的行动才能产生责任感与成就感。

  在每个人动手前,我会先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构思与创意。藉由交流,一起重新认识自己的社区,也透过邻家的参访,社区居民知道彼此之间是有相互的需求与协助的机会。在社区中,「人」往往是最大的资源,往后他们都可能要仰赖彼此的帮助。

  一张无形的社区网络在每次的见面与共同学习机会中渐渐地生成,大家一步步改善自己环境的行动,这是渐进式朴门永续设计的精神也反应出个人与家庭可以透过自愿性的行动,来因应并改善全球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效应。从当下开始!

改造自家和社区 从两张图开始

  朴门永续设计可以应用在各种文化背景与气候区,无论你的基地条件如何,都可以从当下开始!如同前面几章不断强调的,观察与互动是朴门永续设计当中首要的原则,也是行动前的必要程序,所以我把它称为「行动方案零」。在城市,「行动方案零」的初步产出就是扇形分析图和小区职业地图。有了这两张图,将帮助我们拟定许多周详且有效率的计划,以重新设计自家及社区,成为迈向永续的居所。

扇形分析图十小区职业地图,能激发出好点子

  制作扇形分析图时(见前一章),除了标注明显的灾害威胁之外,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已经处在长期而慢性的灾害之中,全球暖化引起的气候异常将持续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全球粮食危机、能源及资源日渐耗竭,使得物资更加昂贵等种种现象都将使未来都市人的生活面临更多挑战。所以,要同时观察评估短期和长期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我们的家及社区可能会有哪些需求,又该如何应对?因此,在观察与制作扇形分析图之际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试着将所想到的任何想法写下来:

1、在家中或社区如何善加利用阳光?(例如光线、能源)

2、如何提升家庭或社区对水资源的自主性?

3、如何在家中及社区重建土壤?

4、如何引进更多植物来为我们的家或社区服务?

5、有什么潜在的短中长期灾害可能威胁我们的社区?可以如何预防?

6、当灾害来临的时候,自己的家与社区会有什么影响?

7、需要哪些资源以及生存技能来因应可能的灾害或危机?

8、如何一步步让你的家及社区迈向自给自足?

  此外,面对未来生活挑战,另一件可以立即开始做的工作,就是每个社区都应该透过调查访问制作一张职业地图,将社区步行或骑自行车可抵达的区域内,各行各业甚至居民的专长都做调查,未来在能源日益昂贵的日子里,社区邻里之间很容易知道方圆5-10公里内,有哪些人可以互相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无需东奔西跑、疲于奔命,你会发现,我们与邻居之间的交集比想象中大,许多事情我们不需要大费周章才能完成。

  我相信,在制作扇形分析图和社区职业地图并试图回答以上几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走在重新设计生活的方向上,而且可能有无数个具有创意与可执行的行动好点子,在脑海中窜过来、飞过去。此刻,从最容易着手的小事情开始,建立一些成就感,你会发现夺回生活的自主权,一点一滴建立家及社区对灾害的免疫力与韧性并不困难!让城市也成为永续乐土  除了我分享的案例之外,在台湾各地都可以看到愈来愈多符合朴门永续设计伦理与原则的小行动,值得大家仿效并推广至全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让更多关键人士,也就是农人、地主、城市居民、规划者、教育工作者、政府人员体认到连结这些多元适当的永续作法与城市全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这不但能提升城市土地的价值,也强化城市环境和整个社会对于灾害的因应能力与韧性。

  我想,一个足以面对未来挑战的社区,即便没有新颖的硬件外貌,却会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城市有机体。所有的资源都在这座城市当中生灭、循环。

  这样的一个城市样貌与实践行动中,需要扭转思维,也需要我们谨记着一个理念:城市规划并不只是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周遭环境并且开始采取行动。改变的动力:尊重、互助、互惠、互赖

  墨立森曾说:“我们已经失去健康、洁净的地球,此刻人类最迫切要做的是修复、养护全球生物与人类生存的环境。”

  50年后,甚至200年后我们大家共同的孩子,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奔跑?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风吹起来的感觉如何?空气是否清新?远山是绿意盎然还是一片黄沙?人类会使用什么样的能源?什么样的工具?我们的孩子、人与人之间会是在更大、更拥挤的城市中像蚂蚁般地穿梭,虽然有身体上的碰触,但在心灵上却比现在更疏离?还是回到从前以社区为依归,过着彼此照应、互助的生活,而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会对你相视微笑,还是不吝惜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当我们想清楚了对未来社会的愿景,或更清楚自己的追求之后,也许会发现,要解决人类自己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时,重要的不只是行动的技术。技术并不困难,事实上,人与人以及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尊重、互助、互惠与互赖的关系,才是驱动社会转型的主力。

“改变世界 从自己开始!”

每个人都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与创意,加入转型运动的行列。你就是城市能否转型成为永续社会的关键人物!

摘自<向大自然学设计>

朴门城市实践不用逃离城市 也能一圆田园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