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发布时间:2011-12-19 16:24: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认为:全球经济入弱增长格局 政策将频繁变动

编者按:8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文章,认为全球经济入弱增长格局,政策将频繁变动。现摘编如下,供参阅。

一、全球经济基本形势分析

(一)全球经济将进入弱增长格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从目前的趋势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进入弱增长格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无论欧美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It is what it is,促使经济寻找自身可以支持的增长速度和格局,这个时期的波动会较为短期化,政策变动也会较为频繁。

(二)美经济政策刺激触及瓶颈,新产业增长点尚未形成

1. 关于债务上限争议,反映出美国经济趋于疲弱近期美国关于债务上限的相关争议,反映出美国今明两年经济趋于疲弱,同时预计直到大选结束政治格局明朗之后才会有具体决策,在此之前两党基本处于胶着状态。

2. 美国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用到极致。美国债务上限的提高,本来是一个常规化的操作,为何当前引起如此大的关注?表明美国已采取的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说已用到极致,在QE2陆续到期、国债上限抵达之后面临一个再评估过程。前期的流动性救助使金融市场避免了一次流动性危机,但实体面恢复需要时间。如对美国经济影响较大的房地产市场,约40%的成交是所谓的“银主盘”,表明房地产调整仍处在中间阶段。

3. 提高国债上限及国债评级下调已引起市场大幅波动。货币市场宽松但信贷市场偏紧,一方面银行惜贷,另一方面美联储的监管更加严格。另外房地产市场金融体系的重建需要时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体系原来30%40%来自于债券和证券化融资,这一块崩溃后基本上没有重建,两房的功能也受到制约。短期来看,8月初关于提高国债上限的论战以及国债评级下调都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三)欧洲主权债务或引发新银行系统动荡和金融市场动荡

此前希腊债务危机尚未引起欧盟的足够重视,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德国会救助希腊。因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对德国有利,而且欧元走软对德国出口也有刺激作用。但近期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新情况,德国选民不认可救助希腊引发了关于欧元区出现裂缝可能性的讨论。原本支持援助希腊的默克尔政党在四个选区遭遇失败,民调显示差不多60%的选民较赞成德国退出欧元区。一旦欧元区出现裂缝,无论是弱国退出或强国退出,都会引起市场出现大的动荡。

(四)日本经济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也不大

日本经济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也不大。总体来看全球还处在一个危机时期再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寻找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均衡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波动会呈现十分明显的短期化格局,从而也会促使政策的短期化频繁变动。

二、未来经济发展预测

(一)今明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基调争取从刺激性的经济政策中逐步回归常态

从目前的趋势看,预计今明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基调可以说就是争取从刺激性的经济政策中逐步回归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宏观政策实际上也面临类似的课题。前两年的刺激性政策在应对危机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接下来自然需要保持平稳经济环境的同时做好前两年刺激政策的平稳正常化,同时消化物价压力、平稳处理投融资平台问题、调整房地产市场泡沫。

)美是否推出QE3主要取决于就业和通胀上升情况

美联储是否继续推出QE3主要取决于就业情况和通胀的上升情况,如果资金仅在银行间市场流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很快推出的可能性也不大。从总体趋势看,无论欧美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促使经济寻找自身可以支持的增长速度和格局。

(三)金融市场的动荡表明市场在寻找再平衡的中枢

从全球金融市场看,金融市场的动荡本身也表明市场其实也在寻找再平衡的中枢。现在市场在重新找中枢,全球经济也在再平衡,国内经济增长也在寻找新的动力。现在全球经济出现共振,人们曾认为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减弱共振,但在危机后看来全球化推动的共振始终存在,并且在强化。如果发达国家经济回落,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就弱,贸易顺差下降,跟贸易顺差相关的投资也降下来,共振很明显,而且资本市场都是互相关联的,这是值得关注的。

巴曙松:全球经济入弱增长格局 政策将频繁变动

www.eastmoney.com20110810 04:09巴曙松中国经济时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从目前的趋势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进入弱增长格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无论欧美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It is what it is,促使经济寻找自身可以支持的增长速度和格局,这个时期的波动会较为短期化,政策变动也会较为频繁。

  美国经济政策刺激触及瓶颈,新的产业增长点尚未形成。近期美国关于债务上限的相关争议,反映出美国今明两年经济趋于疲弱,同时预计直到大选结束政治格局明朗之后才会有具体决策,在此之前两党基本处于胶着状态。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美国债务上限的提高,本来是一个常规化的操作,为何当前引起如此大的关注?这其实表明美国已采取的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说已用到极致,在QE2陆续到期、国债上限抵达之后面临一个再评估过程。前期的流动性救助使金融市场避免了一次流动性危机,但实体面恢复需要时间。如对美国经济影响较大的房地产市场,约40%的成交是所谓的“银主盘”,表明房地产调整仍处在中间阶段。

  货币市场宽松但信贷市场偏紧,因为一方面银行惜贷,另一方面美联储的监管更加严格。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房地产市场金融体系的重建需要时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体系原来30%—40%来自于债券和证券化融资,这一块崩溃后基本上没有重建,两房的功能也受到制约。短期来看,8月初关于提高国债上限的论战以及国债评级下调都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美联储是否继续推出QE3主要取决于就业情况和通胀的上升情况,如果资金仅在银行间市场流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很快推出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总体趋势看,无论欧美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也就是所谓It is what it is,促使经济寻找自身可以支持的增长速度和格局。

  欧洲主权债务或引发新银行系统动荡和金融市场动荡。此前希腊债务危机尚未引起欧盟的足够重视,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德国会救助希腊。因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对德国有利,而且欧元走软对德国出口也有刺激作用。但近期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新情况,德国选民

  不认可救助希腊引发了关于欧元区出现裂缝可能性的讨论。原本支持援助希腊的默克尔政党在四个选区遭遇失败,民调显示差不多60%的选民较赞成德国退出欧元区。一旦欧元区出现裂缝,无论是弱国退出或强国退出,都会引起市场出现大的动荡。

  日本经济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也不大。总体来看全球还处在一个危机时期再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寻找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均衡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波动会呈现十分明显的短期化格局,从而也会促使政策的短期化频繁变动。

  从目前的趋势看,预计今明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基调可以说就是争取从刺激性的经济政策中逐步回归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宏观政策实际上也面临类似的课题。前两年的刺激性政策在应对危机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接下来自然需要保持平稳经济环境的同时做好前两年刺激政策的平稳正常化,同时消化物价压力、平稳处理投融资平台问题、调整房地产市场泡沫。

  从全球金融市场看,金融市场的动荡本身也表明市场其实也在寻找再平衡的中枢。现在市场在重新找中枢,全球经济也在再平衡,国内经济增长也在寻找新的动力。现在全球经济出现共振,人们曾认为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减弱共振,但在危机后看来全球化推动的共振始终存在,并且在强化。如果发达国家经济回落,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就弱,贸易顺差下降,跟贸易顺差相关的投资也降下来,共振很明显,而且资本市场都是互相关联的,这是值得关注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