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9-08-16 05:57:39

白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郭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8

        摘要介绍白飞虱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有效防治白飞虱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飞虱;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152-01

        

        随着西华县农业结构调整、花卉苗木的引进和种植、经济作物与特色产业面积的逐年扩大,白飞虱(主要种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加之温室大棚规模与数量的剧增,又为白飞虱种群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导致近年来西华县白飞虱发生与危害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损失达15%左右,严重的可达30%40%,更甚者可达75%或者绝收。

        1白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白飞虱体外覆盖一层蜡质,具备很快的繁殖速度,世代重叠,传病途径广泛,对化学药剂抗性极强,防治难度较大。白飞虱共有3个虫态:卵、若虫、成虫,成虫有翅具飞翔能力,成虫羽化后在中上部成熟叶片上产卵。

        白飞虱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年份发生早、发生严重、持续为害时间长,反之则发生晚、发生轻、持续危害时间短;白飞虱主要为害阔叶作物,尤以茄果、瓜类和麻类最严重;白飞虱在棉株不同空间层次的分布量不同,一致的规律是下部>中部>上部;白飞虱在西华县发生盛期在7—9月,全年危害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在大棚内危害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1-2]

        白飞虱寄主作物广泛,不同作物表现出的受害症状也不相同:番茄等果菜类受害后,果实成熟不均匀;甘蓝、花椰菜等叶菜类受害,叶片枯萎、黄化、萎缩;萝卜等根菜类受害后根茎白化、无味、重量下降;棉株受害后,叶片黄化、萎蔫 、植株矮小或者枯死、蕾铃大量脱落。

        白飞虱对农作物另一重大间接危害是传播病毒病,可传播的病毒达70多种,能感染瓜类、豆类、茄果类等作物,损失严重。

白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