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08-22 14:03:32


《竹篮打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竹篮打水》是一篇哲理小品,主要讲了爷爷为了解决孙子在阅读上的困惑,让孙子用竹篮打水,借此告诉我们读书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净化我们的心灵的这个道理。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哲理小品所蕴含的哲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于是我从孙子三次打水后,爷爷的反应为切入点,并导出竹篮从“又黑又脏→洁净如新”的变化为教学线索展开这一课,使学生入情入境,真正的文本对话、人物对话。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体会文中爷爷说的话,理解竹篮打水和阅读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感受阅读在不知不觉间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爷爷说的话,理解竹篮打水和阅读之间的关系。
感受阅读在不知不觉间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你们平时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有什么收获?
课文中的孙子爱读书吗?在文中找到答案。“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那些书籍”“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面对孙子的困惑,爷爷有什么反应?
出示: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放有煤的竹篮,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
爷爷早就知道孙子的困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这是位什么样的爷爷?指读、齐读。
爷爷给孙子的是什么样的篮子?(相机板书:又黑又脏)
(二)、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2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