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双龙洞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08 16:06:2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鹃”“桐”“臀”“笋”,理解“突兀森郁”等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双龙洞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把握课文的脉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突兀森郁”等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赏读诗句,畅想奇景,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诗句“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学生自由诵读,想象诗句描绘的奇异景象,(或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2.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理解:“记”是“记录”的意思,本文记的是去双龙洞游览的所见所感,是一篇游记。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一起去观赏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1)标出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随作者一起游览金华的双龙洞,想一想到了哪些地方,试着说一说作者游览的路线。

(3)外洞、孔隙、内洞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简单的词句概括一下。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1)课文都读好了吗?这些词语看看同学们能否读正确。

浙江 金华 罗甸 杜鹃 油桐 明艳 或浓或淡 调子突兀森郁 大会堂

拥挤 孔隙 臀部 稍微 额角 十来进房子 漆黑 石笋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2)你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跟大家汇报一下吧!

(3)把这些词语再带到课文中,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可以齐读,也可以分工读,主要目的是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 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游览双龙洞的经过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游览顺序)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同桌交流游览的路线。

(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3)指名按游览路线说说作者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4)对照游览路线,用简单的词句概括外洞、孔隙、内洞分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三、品赏路上见闻,感受景中之情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踏上去双龙洞的路途,用心感受山中的春色。

1.自学: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作者看到的景物,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描绘景物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地写上自己的感受。

2.作者描写的景物有映山红、油桐、沙土、溪流。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路上的见闻的?

(1)溪流为什么会变换调子呢?引导学生关注两组反义词:“宽—窄”和“缓—急”,试着用“时而……时而”说一句话。

(2)作者不说溪流变换声音而把溪流声说成“调子”,可见作者在用心聆听,觉得溪流声像美妙的音乐,反映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3)作者一路上看到和听到的一定很多,为什么只写了这些?(抓住最有特色的景物,突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作者的路上见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同时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总结谈话:作者一路迎着溪流,欣赏美丽的山景,心情多么愉快啊!接下来的游览又会给他带来哪些新奇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主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左右结构:鹃 桐 漆,书写时都要注意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臀”书写时要做到上紧下松,“笋”下面的竖撇要写得正,起笔在竖中线上。

半包围结构:“甸”要注意偏旁中横折钩的写法。

五、布置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作者游览顺序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随机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自主探究,品悟语言感受神奇

1.引导质疑,产生自主探究的话题。

路上迷人的春景令人陶醉,双龙洞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2.出示探究话题。

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区游览图,再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3.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交流各个景点的特点。

(1)洞口宽,外洞大。

出示句子,体会作者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外洞“大”的特点。

(2)孔隙窄、小。

经过宽敞的像大礼堂一样的外洞,孔隙又会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方面写出孔隙的特点的?

①进洞的工具小。出示句子: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这样一个设问句,仅仅是为了写小船“小”吗?

②船进洞的方法奇特。出示句子: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点拨:我们平时坐小船是这样行进的吗?作者写小船这样独特的行进方式其实是为了突出孔隙的矮小。

③坐船的姿势。点拨:“贴”说明姿势低得不能再低了。

④作者的感觉。出示句子: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从这里的“挤压”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把“稍微”“准会”去掉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3)内洞黑、奇、大。

出示相关句子。点拨提升:洞顶有双龙,这是洞中一奇景,也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4)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也很值得观赏。点拨:把这句话换成“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读读看,你觉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欣赏双龙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具体说一说石钟乳和石笋的美。

③大:在洞里走了一转,……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5.默读作者描写外洞、孔隙、内洞的语句。

介绍这几处景点时作者是平均用笔墨的吗?指导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6.探究“泉水流经的路线”这条线索。

(1)作者按照游览顺序,依次介绍了游览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作者在游览过程中还多处写到了泉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浏览课文,圈画出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描写泉水的句子,试着整理出泉水流经的路线。

(2)交流:写泉水的句子有:“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3)学习写法:把泉水流经的路线是与作者游览的路线对比着来看,泉水流经的路线正好与作者游览的路线相反,它贯穿了全文,也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可见作者构思严谨、巧妙。

三、课堂小练笔:认真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以“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为总起句,发挥想象,具体写一写石钟乳和石笋的美。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游览顺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写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在练写中学会写法,学会运用。】

四、作业:游览家乡的某处景点,写一篇游记,要注意写清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

板书设计:

记金华双龙洞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