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24 18:19:57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

作者:刘禹锡

(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2)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4)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5)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6)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7)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8)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9)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

(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七)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八)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九)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这组民歌体诗,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有人民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唱歌,有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的游女,有旅居在此地的妇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带信给丈夫,有住在山头的女子到江边来取水,男子到山下来烧草灰肥田:九首诗组成了一幅风俗画。其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作品是词作,是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白帝城头一首,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山桃红花一首,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首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在之环境:山上桃花盛开,江中春水方涣,春意正浓。唯其如此,才触动了她的春思,进而引发了她的愁情。与此同时,山上盛开的桃花将见飘零,江间拍岸的碧水却悠悠无尽,这景象又为她的愁情提供了确切不过的表达形式,于是信手拈来,遂成下两句抒情语。旖旎的风光和内心的情愫,真可谓妙合无痕。

江上朱楼一首,写当地民俗风情。杨柳本是夹河而生,诗人用桥东”“桥西加以重复指示,把人的视线牵移到此,在人的刻意关注中,杨柳也似乎更加繁盛,春的气息便愈加浓郁可感。把桥上的行人用人来人去来表现,以见其熙熙攘攘,人流涌动,充满了动感,紧接着缀以唱歌声三字,歌声与往来行人牵引杂合,忙碌而繁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土俗民风的独特性因这些词语的重复而得到了更突出的显示。

日出三竿一首,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兰桡狂夫属于文人用典,与竹枝词的风格不合,有卖弄典故之嫌。狂夫一词源自《诗经》,作为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谦辞,曾被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这里既是用典又是时俗,加上诗中女子给远在成都那个商业兴盛、水陆繁忙之地万里桥的丈夫捎信时思念、嗔怒交织的口吻,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

两岸山花一首,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两岸山花怒放,家家春酒满怀,一派融融的春意,生活气息很浓。可在表现农村风情,尤其是山村春色时借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河开冰融,两岸花开,雪一样白,雪一样连绵一片,异常茂密。这里诗人不写稻麦的茁壮,只写山花的茂盛如雪,以此渲染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创造一种丰年的氛围。粮有余而酿酒,家家春酒满银杯,生活是富足的。饮食不写鸡鸭鱼肉的大荤盛宴,只写用银杯饮春酒,更显现农家桃花源式生活的恬淡。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家举杯痛饮的喜庆气氛。两句诗给人以荐年吉祥安宁的深刻印象。

城西门前一首,用波浪不能摧毁滟滪堆起兴,并以此比喻人心不如石。作者把人心这些原本不相关的物象在特殊的语境联系起来,于平常中出新意,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化。这里的比喻与国风中本体和喻体简单的一一对应、具体直观表述的比喻不太一样,而是用比来表达心中的幽怨愁情,用在对人生感慨和恋情的抒发上。如人心不如石句,人心和石本没有可比性,二者之间本不能构成对应关系,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二者却因用比而建立起意象的联想机制。诗人把他的人生感悟融进这两个比喻之中,形象而深刻地传达心中的隐痛和感伤。

瞿塘嘈嘈一首,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险阻形势。从十二滩中可以想见其险绝情况。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江峡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诗人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说瞿塘之险用人言提起,意为尽人皆知;叹人心之险则用长恨领出,主语是诗人自己,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并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它的态度。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巫峡苍苍一首,描写三峡景色,尤其是猿啼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断肠之情。诗意源自郦道元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又以烟雨之境增加迷茫凄清之感。而最后两句翻出新意,与《水经注》上说的舟行三峡闻猿啼而断肠不同,而是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的愁苦之情更是不堪忍受。这样更深一层,可谓新奇之笔。

山上层层一首,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宛如一幅风俗画。诗人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花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春耕大忙时节的自然背景,在这背景上来点缀并活动着在江边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园劳作的男子。在这里,诗人学习了民歌中借代的表现手法,结合夔州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用这两个特写镜头具体描写巴蜀山民的劳动生活图景。这里不仅从穿着装束和劳动的内容上突现了山村农民的特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诗中虽无赞美的字样,但作者的赞美之情却充溢于那优美的境界之中。在这样的山村中,能感受到、并力图表现出它的自然之美,特别是劳动创造之美,又显示出作者新颖的审美趣味。

总体上说,《竹枝词九首》是泛咏风土之作,不仅吟咏了白帝城头新生的青草、瀼西新晴后的春水、白盐山下清流的蜀江、滟滪堆上的波浪、瞿塘峡中的艰难古道、巫峡的烟雨猿啼这些风土习俗,而且还用托物起兴的手法,描写了男女的爱情生活。组诗中提及的春草的绿,春水的清,山桃、朱楼的红,泱泱江水中船家姑娘对唱歌男子的爱慕、期盼和疑虑,不管是色彩明丽的景物描绘,还是民间男女纯洁健康的情感和性格之美都遵循着诗人清丽的审美要求,无不见其清丽的意境。诗人擅长对生活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从而将一幅幅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赋予诗歌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烈的异乡情调。在语言上,诗人吸收民歌的养料多方面对竹枝词进行再创造,故深得民歌的真髓,既有民歌的活泼明快,又有文人诗的精当优美,两者韵味交相融合,显得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创立了一种新诗风。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