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发布时间:2020-01-15 14:08:21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水滴里的生物

水藻、蓝藻、团藻、金燥

钟形虫、草履虫

细菌等

教后记:

2.做酸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认识细菌、病毒;

●能够通过尝试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知识与技能

●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

●知道病菌的传播途径及一些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鲜奶发酵成酸奶。

难点:病菌的传播途径。

教学准备:

做好的酸奶、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粉笔灰等

课时安排

2阶段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板书设计:

2、做酸奶

细菌

病毒

病菌

教后记:

3.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

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 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

2阶段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霉的生长条件: 温度

阳光

湿度

……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知识与技能

●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

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 大小

形状

功能

教后记: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

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月食

环球一周

看远处的航船

从太空看地球

……

圆球体

2.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地球的表面

岩石

大气层

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河流湖泊、沙漠、铁路、运河等

3.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

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学准备:

煮熟的鸡蛋、各色橡皮泥、火山爆发和地震的有关录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4 火山和地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

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

2、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的具体成因。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教学准备:地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积木、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火山和地震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

5 地表的变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2、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教学准备: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5 地表的变迁

风化

侵蚀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我们周围的变化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利用实验材料做蜡烛燃烧的实验。

2、难点:能仔细观察蜡烛加热和燃烧的现象,比较、判断并描述出两类物质变化的不同。

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试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识与技能:

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

2、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

教学准备:

无锈铁钉、试管、保鲜袋、干燥剂、细线、凉开水、油、砂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铁钉生锈了

空气

酸、碱、盐

3.变色花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科学知识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o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

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

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各种待检测物品、柠檬、梨、柚子各一块。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变色花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指示剂

4.洗衣服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科学知识

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洗衣服的学问

┌─────────┬─────┬─────┬─────┐

│ │肥 皂 粉│洗 衣 粉│草酸结晶 │

│ ├──┬──┼──┬──┼──┬──┤

│ │猜测│结果│猜测│结果│猜测│结果│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第四单元 遗传与变异

1、 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 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本次辩论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教后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