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晁春燕)

发布时间:2017-11-10 10:15:27

浅谈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禄丰县腰站小学 晁春燕

邮编:651211 联系电话:4721552

关键词:主题图 教学功能 提问能力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大家的共识。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大家的共识。“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无论是数学教育的研究者,还是第一线实践工作者都希望学生有较强的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却是一个悬念。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上按照“例题解答习题”这样的模式编写,而例题是教师引导学生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些例题常常条件不多不少,结论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去解决教材中已经提出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则重视不够。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方面有了一些关注,开始重视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重视落实在教材中,要有利于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操作,才能大面积地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主渠道,依托主题图提问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理解主题图。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主题图”主要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等交流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单元主题图”顾名思义是一个单元的主题图,教材把相关联的知识组成一个体系,形成一个单元,根据这个单元的知识,选择某一个主题构建一幅情境图。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主题图”的功能价值只定位为情景创设,只起了“敲砖石”的作用,学生也只是先经历短短几分钟的情景学习,剩余的时间还是脱离了“主题图”,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失去了“主题图”应有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用好“主题图”的关键是发现“主题图”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有了单元主题图就有了专门训练提问能力的课题和素材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为学生提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初探主题图的提问

对主题图的提问,可以单独设计“提问课”。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由于主题图的设计就考虑了要针对某个数学内容提问,这些内容自然是学生尚未学习的,这样通过提问,就产生了很多用原来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这样更利于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提问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是:(1)独立观察主题图。(2)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在低年级中主要以口头提出问题为主,到了中高年级要求口头与书面提出问题相结合。(3)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还可以继续看主题图,在相互启发下再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标准把问题进行分类。(4)进一步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能解决,哪些问题还不能解决,估计、猜测要学会哪些数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作为中高年级的提问,我们就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提出更有质量的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表现予以指导:“能自己加上一个条件,真是一个好问题。”“看来我们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有数学价值,还要符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指示语可以指示学生向哪个方向努力,用实例传递给学生什么是好问题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更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三、应用主题图。

主题图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通过主题图能观察人们在干什么,再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怎样解决?例如四年级下册在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及运用时都是由三个课时主题图引出的,这就要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景,逐步生成后继的问题,使本节的数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提问的要求也从简单转向复杂,从一般的提问,到补充条件提问、作出假设提问,转向拓展性的问题,例如一年级“餐厅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13个杯子,拿掉6个,还剩几个?而对于“购球问题”,就要求学生提出三步计算的问题“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多多少元?(篮球与排球的单价都不直接知道)或者提出假设问题“如果有10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排球”等。在对于一些单元主题图的提问中我们常听到学生突发奇想的提问“大象为什么会吹号?”“小熊为什么骑自行车?”面对这些,我们总是为了保护其积极性,宽容他们勇敢的冒险的提问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但面对40分钟的课堂,总在与学生绕圈子而引导不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当引导中出现牵强附会的感觉时,留给我们更实在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呈现主题图最恰当?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体现学生的提问能力?面对一系列的困惑,还待在今后教学中探索、实践。

字数统计:2020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5年第三十期。

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5年第6期。

4、《云南教育视界》2008年第12期。

浅谈“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晁春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