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智:认识中国 - 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10-05-10 18:50:39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2687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黃宗智國內外中國研究領域長時期依賴現代西方的理論而沒有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理論。作者認為,現代西方主流理論多從理性人的構造出發,把它作為一切認識的前提。近年來西方理論界本身已對這種“啟蒙現代主義”提出多種質疑。在社會學領域,布迪厄又提出了以實踐為根據的理論的設想。它其實接近於中國革命在大革命失敗之後所形成的獨特的認識方法:要求從實踐的認識出發,進而提高到理論概念,再回到實踐去檢驗。排除其伴隨的階級鬥爭意識形態,在調查方法上,這個認識傳統接近于現代人類學的參與者的觀察方法。在學術上,它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于費孝通那樣的現代中國的社會學。正是這個傳統為我們指出了一個方向: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和理論。關鍵字:理論、認識方法、實踐、悖論、歷史長期以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中國研究領域都以未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學術理論為遺憾。在西方入侵之前,中國文明對本身的認識自成系統,藐視其他文明。但是到了近現代,這一認識全面解體,逐漸被西方認識所取代。國內外中國研究也因此普遍從西方理論出發,不少學者甚至把它們硬套於中國實際,結果使相關研究不時走向歧途。另一方面,反對這種以論帶史傾向的學者,或者是提倡本土化的學者,又多局限於經驗研究,罔顧理論,或者乾脆認同于傳統中國文明。有的試圖與西方理論展開對話,但一般只能說明中國實際不符合西方理論,卻不能更進一步地提煉出自己的理論,與之抗衡。迄至今日,本土化潮流固然相當強盛,但同時又有許多西方理論在中國國內仍被普遍認為是“經典”、“先進”或“前沿”的,是大家都必須與之“接軌”的。這樣,中國研究領域其實正被兩種對立所主宰。一是西方化和本土化的對立,現在已經高度意識形態化和感情化,成為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一是與此相關的的理論和經驗的對立,等於是把理論和經驗截然分開。所以,我們必須要超越這兩種對立,做出有目標的選擇和融合,並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新理論。本文試從認識方法的角度來探索一個可行的方向。本文指出,現代西方的主流“形式主義”(formalism)1理論多從理性人的構造出發,把它作為一切理論的前提,這是它們基本的認識方法。近年來這種“啟蒙現代主義”理論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強烈衝擊,對其隱含的西方中心主義、科學主義等等提出多方面的質疑。在近年眾多的理論之中,又有社會學-人類學領域的Pierre Bourdieu(布迪厄)提出的“實踐理論"(theory of practice)對馬克思、韋伯以來經典著作的強有力的挑戰,它試圖超越過去主觀和客觀主義之間,以及意志主義和結構主義之間的長期分歧,並且提出以實踐為根據的理論的設想。布迪厄的設想其實和中國革命在大革命失敗後形成的獨特的認識方法有不謀而合之處。本文因此從這裏切入,進而討論其學術含義。排除其伴隨的階級鬥爭意識形態,這套認識方法在理念上接近於布迪厄的實踐理論;在調查方法上,它類似于現代人類1

黄宗智:认识中国 - 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