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千里马

发布时间:2018-12-27 23:23:09

伯乐与千里马

  篇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辩论之反辩
  要是说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这话即使在以前也不算全面。爱迪生这匹千里马”,在青少年时期又被哪位伯乐相中呢?那些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教师,都认定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低能,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爱迪生默默奋斗着,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功,不能仅靠伯乐的发现,最根本的还在于自身努力,只要自尊,自信,勇于创造,不依靠伯乐也能成为千里马。再说了千里马就是千里马,千里马的能力是日行千里,这个能力始终存在,不因外界的改变而改变。当千里马跑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能够看见,于是对其产生敬佩,认识到了这就是千里马。金子到哪里都是发光的,有句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也会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人们知道他的才能的。 伯乐没生之前,不也有好多千里马被人重用吗?千里马到哪里都是千里马。没有千里马,再好的伯乐也找不到千里马呀!存在千里马,是发
  现千里马的必要条件!若是没有千里马,就没有所谓的伯乐了!所以,我认为先有千里马而后有伯乐!!!!!!
  篇二:千里马与伯乐
  伯乐先于千里马:1伯乐比千里马重要,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语)2伯乐相马(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为楚王寻得千里马,将一个瘦弱的拉马作为战马,最后屡建战功。3当年的韩信,当初他投奔西楚霸王项羽时,并没有得到很打的重用呀。而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官而已呀。并且,项羽还说,我项家军为什么要让你韩信来率领呢,我项家又不是没有能人了。由此可见,项羽并不是伯乐。而韩信可是正真的千里马呀。
  千里马先于伯乐: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伯乐也是千里马3,千里马不一定需要伯乐,毛遂自荐。4伯乐是因千里马而存在,没有千里马,伯乐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5伯乐识得千里马,可伯乐又因千里马而出名。6我觉得可以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千里马与伯乐,社会更需要谁,即谁为整个社会作出的贡献更大,谁就更重要。那么这样一来,辩题就会偏向千里马比伯乐更重要了。
  篇三:伯乐与千里马
  公元前1095年,一位年已耄耋的老者头戴斗笠,在渭水之侧垂钓。便钓便歌云:我所钓也非常钓也。我之钩也,直钩,愿者来之,不愿者去之。一连数日,皆是如此。有遇见的樵夫、渔民无不奇异,一时传遍四邻。某日,西伯姬昌(即周文王)途经此地,闻听如此奇异之人,遂前往渭水拜访。西伯见之后,觉此老者虽须发皆白,却仙风道骨,非寻常之辈。于是上前揖拜。两人互致姓名籍贯之后,西伯知道此老者姓姜,名望,字子牙,年已80,曾杀牛卖肉,贩酒为生,然此人虽家贫却勤于读书,胸藏经天纬地之才。谈吐之间,西伯就强国富民之题问计于姜望,姜望以三常答之::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说: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大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盼望先生久矣!于是,西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此后,姜子牙为报西伯姬昌知遇之恩,辅佐姬昌、姬发励精图治,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周密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对外,表面上恭顺事殷,暗中则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之盟邦。在姜子牙缜密周全的谋划之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愈发众多,西周逐步占领大部殷商王朝之属地,形成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之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坚实的条件。西伯姬昌逝世后,武王即位。至武王九年,为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周军在姜子牙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殷纣无道、人皆诛之的檄文。武王十一年,姜子牙亲自援袍而鼓,率众涉河,统兵前进。二月甲子,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数十万大军展开决战。最终大败殷纣大军,纣王自焚于鹿台,西周建国。建国之后,姜子牙为谢西伯姬昌知遇之恩,不辞辛劳,察民生,体民情,为周朝繁荣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同时于治国治民之际,写下了传之后世的《六韬》,而成为兵家鼻祖。历史上有伯乐、千里马之谈:姜子牙,千里马也,西伯姬昌,伯乐也。又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见。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弥久,可谓是金玉良言。
  春秋时楚国的百里奚,家道中落,而满腹治世才学,却无用武之地。他的妻子杜氏深知百里奚胸怀韬略,非常人可比,遂在家境贫寒,锅都揭不开的时候,劝百里奚外出求仕为官。临走之前,杜氏杀了唯一下蛋的老母鸡,用门枵煮了给他吃。但天不遂人愿,百里奚空有一番学问,却屡屡被诸侯拒之门外。后来终于遇到了一位知道他学识的人:骞叔。他把百里奚推荐给了虞国的国君,百里奚终于做了虞国的一位大夫。然而时光不久,虞国国君不听百里奚的劝谏,使晋国假道伐褫的阴谋得逞,虞国被晋国打败,百里奚被晋国掳去做了奴隶。而后,秦穆公求婚于晋国。百里奚被当做奴隶欲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堪其辱,在半路之上又逃回了楚国。楚国的国君楚成王知道百里奚会养牛,于是让百里奚专为他养牛。从求仕、做奴隶、养牛,这样过了好多年,百里奚已是暮年之人。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秦穆公闻听百里奚胸怀谋略,能强国富民,于是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楚成王那里换了回来,又举行了隆重的宴会,拜百里奚为上卿。自此后,百里奚施展自己平生所学,竭尽绵薄,辅助秦穆公称霸于诸侯,一时无人敢犯。此百里奚,千里马也,秦穆公,伯乐也。
  秦末,秦二世胡亥不思悔改,继续对民施以暴政,致使举国上下,民怨沸腾,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汉高祖刘邦自沛县举义,遍施仁义,广结贤良,萧何、张子房等欣然来归。及
  至后来,高祖声势日隆,成为霸王项羽心头之患。而此时的韩信,学的满腹兵法韬略,却无处施展。听闻霸王项羽率众几十万,声势浩大,有称王之气,于是归于霸王项羽旗下。然而项羽却不屑于乞食漂母、遭胯下之辱的韩信,只授予他执戟郎的官。韩信怀才不遇,郁郁不乐地在霸王那里做了几天官,就逃走了。路途之中,听闻汉王刘邦敬贤纳良。乃当世仁者之君。于是又投奔汉王刘邦。待去了,刘邦知道了韩信的底细,依然不予重用。韩信故伎重演,半路而逃。于是就发生了萧何夜追韩信的故事。追回韩信之后,萧何劝说刘邦:欲取天下,谋不可失张良,武不可失韩信。汉高祖终于采纳萧何的劝谏,金坛拜将,拜韩信为元帅,统领全军。此后,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兵法,并活学活用,终于辅佐刘邦打败了英勇盖世的霸王项羽,逼其乌江自刎,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此韩信,千里马也,刘邦,伯乐也。
  东汉之末,群雄逐鹿,三国鼎立。卖草鞋出生的刘皇叔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欲图大事。但那时英雄辈出:曹操文韬武略无所不通,麾下更是良臣名将无数,同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窥视汉鼎久矣。而东吴孙权,驻地富庶,又有长江天堑,宜守宜攻。而他,既无城池,又物军需粮草,所有的只是妇人之仁,以及关、张、赵而已。欲取天下,何其之难?可谓狼吃天鹅无处下口。此时有人举荐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备得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怀经天纬地之才,摧朽立新之志,文韬武略,胜曹操等人数倍。于是甚为高兴,以为是天赐良才。于是不辞劳苦,不耻尊严,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拜为军师,统领全军。以至在其病逝白帝城之时,仍托孤与诸葛亮,命后来乐不思蜀的刘禅事军师如父,如果不能辅佐,请诸葛亮取而代之,云云。而诸葛亮为报刘皇叔知遇厚恩,在追随刘备,以及刘备病逝之后,一直奉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使原本羸弱的刘备终于鼎立三国!此诸葛亮,千里马也,刘备,伯乐也。
  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曾经再一次某地举办的画展中发现过一位颇具绘画潜力的年轻人,认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遂刻意找到了他,给他阐述国画的精髓。后来,那位年轻人勤奋绘画,不断学习,终于在绘画界美名远播,他叫:陈光生。在后来拜谢徐悲鸿的时候,他畅言,徐悲鸿就是他的伯乐,而他,只不过是万千绘画界中的一匹千里马而已!徐悲鸿听后,很为感动,当即做了一副画《伯乐相马图》赠与陈光生留念!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关于千里马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富豪偶尔遇到了一匹千里马,便以重金购之。迁回家后,以精好的饲料喂养。但养着不用他觉得有些亏,就让那匹千里马去拉车运货。但千里马拉车太快了,常常把装载的货物都丢失了,于是他又让千里马去耕地。千里马还是太快了,耕断了好多犁具,地却没有耕好。这个人生气了,就不在供给千里马精好的饲料,而改为粗草杂粮,并让它与驴一块拉磨。刚开始千里马很快,驴就埋怨它。后来千里马想:吃的和驴一样,为什么要快呢?于是和驴一样慢慢地拉着磨,不再惹是生非了。这下富豪安心了。过了很长时间,某一天富豪突然患了重病,要赶到百里之外的医馆救治,但普通的马太慢了,他想起了魔道中的千里马,赶紧让家人去牵。千里马觉得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特长了。于是驼了富豪疾驰起来。但不久,它就汗如雨下,力不从心了:原来千里马长时间没有奔驰,而且吃着和驴一样的草料,它已经和普通的马一样了。当然,富豪没有被及时送往医馆而死在了半路上。
  千里马常有,但没有伯乐,它只是一匹普通的,甚至连驴子都不如的马而已。

伯乐与千里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