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8-11-13 12:03:24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

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 (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香港流行歌曲在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主要代表歌星有:潘秀琼、崔萍、张露、姚丽等。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品有《情人的眼泪》(姚敏曲、陈蝶衣词);《南屏晚钟》(王福龄曲、陈蝶衣词)等;60年代后期,香港的流行歌曲开始衰退,台湾歌星迅速取代了香港歌星的位置,台湾流行歌坛异军突起,青山、邓丽君等台湾歌星成为华语歌坛的中坚力量。

3.“台湾时期”(1970-1981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词作家庄奴的《甜蜜蜜》、《小城故事》;作曲家左宏元的《月朦胧,鸟朦胧》;翁清溪《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大牌明星如: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邓丽君、蔡琴等。70年代后期,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内地流行歌曲的复苏。推动了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4.大陆流行歌曲的复苏、发展与繁荣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的大陆流行歌曲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1949年以后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严格来说1949-1979这三十年里,内地是没有流行歌曲的,大陆主要是以群众歌曲为主,满足当时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文化开始解冻,音乐方面不在强调政治性和革命性。八十年代初,在群众歌曲的基础上,我国歌坛开始出现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朱逢博演唱的《美丽的心灵》等。这些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1980一场“新星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宣告了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的诞生。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的流行歌曲发展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首先是台湾校园歌曲传入给大陆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流传甚广。这期间从港台传入的各种类型流行歌曲佳作,如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对大陆流行歌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内地很多歌手都是以模仿她的演唱方式走上流行音乐之路的,一大批音乐家也是以听邓丽君专辑中的歌曲,学会并掌握了流行音乐写作技巧的

1986崔健以一曲《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致使越来越多的尝试者开始从事摇滚乐的自娱演唱。一些摇滚乐队相继出现。如:“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等。可以说,摇滚乐是这一时期大陆流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 1988年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所谓“西北风”是指部分作品采用了陕北民间音乐的音调,实际上也包括了一批以北方民间音乐素材为本的作品。它真正地体现出民族文化对流行音乐的渗透。就如有位论者所说“西北风在某种程度上集中释放了在流行音乐兴起中崛起的青年一代词曲作家的能量,集中的表达了一代人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受,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重要代表性作品”。《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90年代,大陆、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出现三足鼎立的现象,音乐风格更趋多样化。流行乐坛新人辈出。如被称为“94新生代”的林依伦、老狼、高晓松等。九十年代的摇滚乐在以崔健的为代表的民谣摇滚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海外的重金属、朋克等。1994年还刮起了一股校园民谣热,涌现出《同桌的你》等一批优秀的校园民谣佳作。这一时期还有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孙浩的《中华民谣》等城市民谣;还有另类流行歌曲《阿姐鼓》等。总之,90年代是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繁荣时期。“好景不长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流行音乐整体上又进入了一个分化、探索、略显低迷的阶段,无论是作品还是歌手较少出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那样集体出场的状态”。流行歌坛开始趋于平静,留下的经典歌曲很少

5.新世纪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同步,2001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一炮走红,翻开了网络歌曲的第一页。网络传播流行歌曲的方式得到普及和发展,开拓了一个集听、下载和传播的平台。接踵而至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被大众广为传唱。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歌曲成了流行歌曲的分支。

近几年,华语乐坛开始流行一股“中国风”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歌曲中将中国元素与西方R&B说唱风格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总之,从我国流行歌曲的创造、发展来看,“中国的音乐文化,其内部形态自成多样体系,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交互动,产生相关的音乐功能即:音乐‘文治教化’的功能”。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