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课: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发布时间:2012-04-14 07:13:15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浅谈《品德与社会》单元导入”的教学

『内容摘要』:浙教版的《品德与社会》的各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以及“单元评价”等5个部分。我们将“单元导入”独立成一个课时,让学生们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对本单元主题的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单元导入”的教学中,导趣、导学、导读,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同时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埋下铺垫。

『关键词』:单元导入

新课程的改革犹如一股清泉,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为核心的,在教材的编排上区别于以往的思想品德。是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浙教版的《品德与社会》尤其体现了这个特点,它的各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以及“单元评价”等5个部分。

“单元导入”是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提示内容,点明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诗歌或漫画故事、文学作品)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或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中。这是浙教版教材的特色和亮点,同时这样的编排构想也为品德教师上好单元的导课提供了教学素材。

长期以来,品德学科教学都是以“课”为单位,以单元中某一节课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教师与学生就在一节课内“打转转”,缺乏单元整组教学全程研究,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调节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往往会迷失方向,出现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以至于 “课”与“单元”脱离,因而从单元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

我们将“单元导入”独立成一个课时,让学生们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对本单元主题的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单元导入”的教学中,导趣、导学、导读,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同时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埋下铺垫。

导趣──唤起体验,激发兴趣

单元导入”的教学,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师以唤起个体亲身经历中所涌现出来的经验和体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来铺垫整组学习主题的底色。

如:教学 四下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

师:(出示课文中一张各民族的集体照,可以是各民族的邮票,也可以是各民族flash,)请说说你认识哪些民族?你了解他们吗?

生:根据已有的民族知识互相交流。

师:(引导大家一起看着书中的《爱我中华》唱一唱。)问这个曲子中让你了解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各民族的人都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0%,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我国分别建立了五个自治区。在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既有共同特征又有着独特之处的56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形成了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揭示课题《好大一个家》,并和学生一起学唱《好大一个家》。

又如: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师:(出示课文中四幅),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相互交流。

师:是呀,他们的皮肤颜色不同,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同,穿的服装不同,并且还有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出示课题),共同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什么活动是各国都要参与的。(奥运会)

师出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片断,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精神。

师:(出示:198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心手相连),读一读,唱一唱。

这些鲜活的、生气勃勃的、温暖亲切的经验与体验,真实地影响过个体的生活,也许还会继续影响个体当下与未来的生活,课标中提出: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的课堂教学是成为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

“单元导入”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意走进课文,乐意探究。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

导学──读好导语,渗透目标

“单元导入”中的单元导语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一两句成或一段话组成,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更直观,更形象它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单元导语处于单元的首席位置,正确而巧妙地运用单元导语是进行单元导入”的关键。

随着中年级孩子自主意识的觉醒,学习自主能力的增强,教师要利用好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思考,读出目标。

如:四下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导语: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皮肤的颜色不同,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同,穿的服装不同,并且还有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但是大家在同一个地球上。通过阅读导语,了解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我们要认识全球的三大人种,了解不同种族的语言、服饰、饮食、节日等文化。能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文化和传统。

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学习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随之大大增强。

导读──全面感知,全面铺垫

“单元导入”的教学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让大家心中有底,胸有成竹,明白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想怎么做,可以怎么做,我该怎么做,扩大学习的平台,与生活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①全面感知,整体接触

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许多老师会想,这一个课时感知了,把好滋味都先尝了,那后面的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我们认为,只要把握好导读的度,非但不会影响后面学习活动,而且更可以使知、情、意、行相统一。

如,四上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学生在导读基础上,了解本单元分为四个部分:“漫话邮政”“神奇的电话”“各种各样的传媒”“网络世界”, 读一读每个单元中的学习主题(提示和关键词),感受信息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以及现代通信手段。各种传媒和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整体感知,可以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邮政——电话——传媒——网络),体会到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对单元主题,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会感到得心应手。

②搜集资料,全面铺垫

一节成功的品德课,课前大量的准备必不可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由于品德课的不连续性,没有相应的作业本,以及任课教师是兼职老师的,因而经常会等到上课时才发现学生没有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课后学生不知怎样收集学习成果,因而在“单元导入”教学的时候,我们让学生了解学习准备以及作业要求,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为以后的课堂教学造好铺垫,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就会更有积极性

如:三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

三下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单元导入”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结合自己已有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并且为这一单元的学习做好各种准备,单元导入”课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为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埋好了伏笔。

导学课: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