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地球引力]

发布时间:2018-07-01 07:40:54

教案示例[地球引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有引力,并能利用“地球引力”这个词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3.初步具有对地球引力现象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地球引力。

  教学难点:

  利用“地球引力”这个词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1.小塑料球、橡皮、石块、气球。

  2.地球仪、用硬纸剪的小人、橡皮泥或胶带。

  演示材料:地球引力向着地心的录像带或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

  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又想了解些什么知识?

  3.学生回答:想了解一些关于地球引力方面的知识;知道了牛顿是研究地球引力的科学家;等等。

  4.教师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地球引力。(板书课题:地球引力)

  二、学习新课

  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了解地球是有引力的。

  (1)教师讲述:在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实验材料,有:橡皮、小塑料球、石块、气球等,你来试着用一用,看你能够从中有哪些发现?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记录下来,让同学们一起来和你研究、讨论。

  (2)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有的同学把小塑料球抛起来;有的同学吹鼓气球后松手,看有什么现象;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拿在手中,然后松手;等等。

  (3)学生开始进行汇报各种实验现象。

  (4)教师提问:你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5)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讲述:这种实验现象就是地球引力。人、果实、小球、石块、橡皮是不同的物体,当它们跳起来、被扔起来或脱离树枝之后,都毫无例外地落在地上,这说明它们受到了一个同样的力--把它们拉向地面的力。地球上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个把它拉向地面的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

  2.利用实验材料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引力的方向。

  (1)师生谈话:各种力都有它的方向,你们知道地球引力是向着哪个方向吗?(学生猜测:向下。)

  (2)教师讲述: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得到验证,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在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地球仪、用硬纸剪的小人、橡皮泥或胶带,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来使同学感受到地球引力的方向吗?你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3)学生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都感受到地球引力是向下的。这时教师不要否认,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问一问“它们都是朝着什么方向落下的?”,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达到学习的目的。)

  (4)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地球像一个大圆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谁也不会感到自己是头朝下,人们都把头顶的方向叫做“上”,把朝地的方向叫做""

  (5)动画演示:地球引力的方向

  (教师板书: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6)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作一个思考。

  (1)教师提问:你能举出所知道的关于地球引力的现象的例子吗?

  (2)学生回答:苹果落地、梨落地、飞机上撒传单落在地面、宇宙飞船起飞、鸟儿飞不出地球、人跳不起来、物体有重量……(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3)(为了反复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维的视野,教师再一次举了两个例子。)

  教师讲述:地球周围裹着大气,人是稳稳地站在地球上。

  (4)学生回答:房子不倒、电杆直立、植物的根越扎越深、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汽车总在马路上奔跑……

  (5)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学生新奇的答案。

  教师讲述:我现在表扬“植物的根越扎越深”及“汽车总在马路上奔跑”这两个学生的答案。他们想的非常好,不过关于“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地球引力的结果,老师也不能明确肯定,同学们可以去查查资料,或去问问一些专家,也可以自己去研究。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的。

  (这样,教师把学生新奇的思维,变成学生探索的动力。因为没有奇特新颖的大胆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师肯定学生的这个答案,无疑给学生注入了创造思维的活力。这一貌似“画蛇添足”的教学,把课文内容拓展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文传授的新知,更领略了发散思维的奇妙。)

  板书:

教案示例[地球引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