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2 人民版(精美教案)

发布时间:2019-06-09 03:18:13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严重问题;年苏联宪法;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二、情感目标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通过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分析、评价,使学生认识到: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本节课的分析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焕发起人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能力目标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动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利弊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俄国从此进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请同学们结合第一节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面临的主要形势有哪些?.为巩固新政权,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背景

()苏联经济恢复后,但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

()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注: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苏联的缔造者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当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时候,列宁因病于年月日逝世。

、方针的制定

年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这次会议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从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工业化建设,如:年出现的斯达汉诺夫运动。

、成就

苏联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到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问题

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和理的经济结构。

注: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之处主要有:()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则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则是对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原因:第一,社会制度不同。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是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社会历史历程不同。资本主义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而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第三,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

、原因: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即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方针的制定:年月,联共(布)“十五大”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成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实施:

从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年,斯大林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农业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和纠偏。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结果:

到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的,集体农庄拥有的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

、影响: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也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斯大林模式的实质: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经济: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开展大清洗运动;

()思想文化: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它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本课小结】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中,苏联于二三十年代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在苏联的经济建设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及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病。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下面是板报网为大家分享的有关激励人的名言,激励人心的句子,希望能够在大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鼓励的作用。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的心作怪,这会令你思考发生短路。如果你不是步步踏实,学习确是件困难的事,但不怕不会,就怕不学,有谁生下来就是文学家,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学习同样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不经历这样的磨练,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我长大有写东西我们无能为力于是最后躲避最后的最后面对也只能面对,因为我们要活着。活着就不能被打败。这个季节梧桐大片大片的飘落花渐渐的凋零,没有声音。好象在编织着一个诱人的梦。也许是金榜题名的美梦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2 人民版(精美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