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提要(劳动)》

发布时间: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提要
劳动
山西太谷师范学校阴子强编写(个人网站:http://yinzq.k12.net.cn

本《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提要(劳动)》原登载于《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提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一书。该书曾作为山西省晋中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功训练专用教材,本部分供劳动课教师使用。今经修订,提供作为教学参考。
作者注
20019

山西省晋中地区
《大纲》部分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劳动教学大纲》是依据什么制订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总目标和对小学阶段培养规格整体设计及其劳技教育的目标要求而制订的。它具体地规定了小学劳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和基本任务,编选教学内容的原则,知识技能的范围和结构系统,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程度,教学时数以及实施教学应注意的有关问题等。2.《劳动教学大纲》的作用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是编选劳动课教学内容、编写劳动教材、制订授课计划、设计课时教案、实施劳动课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考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等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和调控劳动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既具有权威的指令性,又具有灵活的指导性。
3.全日制小学为什么要设置劳动课?
答:劳动课是国家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成为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整体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素质教育”基本框架的一根支柱。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劳动教学大纲》指出: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以最终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学科“教学目的”部分中明确规定,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1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5.小学劳动教育的三项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学科“教学要求”部分中明确规定,小学劳动课的基本任务(即基本教学要求)是: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劳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劳动教学大纲》就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的编选,有哪些原则性规定?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中具体规定了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是:⑴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⑵教学内容应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生产劳动中最基本的,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⑶教学内容和劳动项目,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⑷教学内容要便于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⑸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⑹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其它学科所学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⑺教学内容要全面体现目的要求,注意各项劳动内容合理搭配,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灵活性。⑻教学内容要选择无毒害、无危险的劳动项目,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7.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包括哪几项组成体系?
答:《劳动教学大纲》中编选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包括四项组成体系,它们是:⑴自我服务劳动;⑵普通家务劳动;⑶简单生产劳动;⑷公益劳动。8.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劳动课分别主要设置哪方面的劳动教学内容?依据是什么?答:《劳动教学大纲》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龄阶段的接受能力,遵循获取知识技能必须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劳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作了不同的规定:
⑴低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
⑵中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普通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⑶高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简单生产劳动。
.《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不同年级阶段的劳动课在思想教育和品质培养方面有什么不同要求?答:《教学大纲》对小学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德育和品质培养方面提出了以下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阶段通过规定劳动项目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认识劳动光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耐心细致、认真负责、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中年级阶段通过规定劳动项目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光荣、进一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和关心集体、互助友爱、爱护劳动工具等优良品质。基本上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做,家庭的事情主动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
高年级阶段通过规定劳动项目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没有高低贵浅之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10.《劳动教学大纲》规定低年级阶段应会哪些劳动?答:要求低年级阶段会以下劳动:⑴自我服务劳动
学会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趾)甲等,能初步搞好个人卫生。能穿脱衣服和鞋袜,能穿、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学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等,能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⑵普通家务劳动
学会铺床、叠被、洗碗筷、洗茶杯、洗水果、扫地、擦桌子等,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⑶简单生产劳动
手工制作初步学会纸的折叠、载剪、粘贴等方法。
种植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农作物,能给树木、花草浇水。饲养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畜、禽等动物。学习饲养小动物。⑷公益劳动
学会擦黑板、抹桌椅、扫地、开关门窗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当好值日生,搞好室内外公共卫生。11.《劳动教学大纲》规定中年级阶段应会哪些劳动?答:要求中年级阶段会以下劳动:⑴自我服务劳动
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小件衣物;学习使用针线,会钉纽扣等。能注意保持学习用品整齐、美观。⑵普通家务劳动
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摘菜、洗菜、淘米等。会整理房间。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煮稀饭、热饭菜等。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电风扇和灯具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⑶简单生产劳动
手工制作学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初步了解常见的各种纸的基本用途,学会纸工和泥工的基本加工、制作方法。能制作简单的物品。
常用工具的使用认识并会使用锺子、钳子、改锥等常用工具,制作或安装、修理简单的学具、教具和其它用品。
种植认识当地几种农具,会使用简单的小农具;知道当地的农时季节。学习种植向日葵、蓖麻子等一些常见植物;学会浇水、除草、消灭害虫;学会当地的农林产品的采集、复收等简单劳动。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管理花卉和幼树。
饲养学习一、两种家禽(或家畜、鱼类以及其它小动物)的饲养方法。⑷公益劳动
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学校环境,帮助烈军属、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打扫庭院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劳动教学大纲》规定高年级阶段应会哪些劳动?答:要求高年级阶段会以下劳动:⑴普通家务劳动
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洗外衣、毛衣等衣物。
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学会使用普通的炉灶具,学习做简单的饭菜,能辨别生熟和鉴别变质食品。
认识并初步掌握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⑵简单生产劳动
木工、竹工、金工初步学会使用简易的木工、竹工、金工工具(如锯、斧、刨、铲、

3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锉、钻等)。能对损坏的课桌凳进行简单维修;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竹、木、金属材料制作简易学具、教具或其它制品。
工艺品制作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如毛线、草秸、竹条、藤条、塑料等)学习编织、挑花、刺绣或塑雕。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
缝纫学会手针的几种常用针法,使用手针缝补衣物和制作简单的布制品。
种植学习一点植物栽培常识,初步学习苗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能栽培一、两种花卉或种植、移栽瓜菜;适当地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科学知识;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农业机械。饲养了解一些动物科学饲养的常识,会按规定的比例配制混合饲料;掌握一种家禽(或家畜、鱼类等小动物)的饲养管理方法。
食用菌栽培认识当地几种主要的食用菌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一些菌类的栽培方法。
⑶公益劳动
继续参加中年级阶段安排的各项学校或社会公益劳动,并适当提高要求。13.《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劳动课的“教学时数安排”是怎样规定的?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明确规定:“大纲所列低年级的劳动课教学内容,应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每周安排1课时。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可增为2课时,所需时间从地方课时中解决。
14.《劳动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对实施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大纲对实施小学劳动课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九条具体要求:
⑴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⑵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教师要认真备课,注意选好场地,备好工具,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劳动课教学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对于不适合当地实际的劳动项目,可以适当变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安排不同的劳动教学内容;根据男女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安排不同的劳动项目。凡不具备种植和饲养条件的城镇小学校,可结合当地特点或校办工厂的生产项目,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加以补充。不管采取哪种做法,教学要求和教学时间必须保证。
⑷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店、农场、养殖场进行实地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参加劳动进行指导。
⑸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雕刻、缝纫、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实验等。农村小学也可和农忙假相结合,安排一定的劳动项目(如春播夏收、秋收秋种)。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兴趣和劳动技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⑹要加强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教育。学生参加劳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要做好劳动保护,照顾体弱的、有病的或有某些生理缺陷的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在劳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讲究劳动卫生,确保劳动安全。
⑺自己动手,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劳动课教学需要的场地、设备、工具等,除教育行政部门配备和学校购置外,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还要提倡由教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创建和制作,如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建立实验园地,利用废旧物资制作简易劳动工具等。⑻要充分发挥校办厂(场)的作用。校办厂(场)要为劳动课教学积极创造条件。

4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⑼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入操行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计入学生成绩册。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表现可以写入评语,但不要分等级。
15.劳动课教师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里的有关要求应重点把握哪几条?为什么?
答:应重点把握其中的第⑴、⑶、⑷、⑸、⑹、⑼条。这是由小学劳动学科的培养目标、基本教学要求以及劳动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动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整体培养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学科培养目标,圆满完成其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遵守一定的教学法则或按照其自身特有的规则运行。以上要求重点把握的几项内容,是小学劳动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规则,对教学活动起着最直接的指导作用,不重视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按规定培养目标顺利完成劳动教学任务。故劳动学科教师应着重把握这几项要求,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16.《劳动教学大纲》要求小学劳动课培养哪些技能?重点训练哪些技能?
答:综合考虑《劳动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科教学总要求和分年级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可归纳出,大纲要求培养的劳动技能主要有:⑴生活起居自理技能;⑵功课学习自理技能;
⑶日常家务清理技能;⑷衣物织品的清洗技能;⑸普通家用电器的使用技能;⑹普通炉灶、炊具的使用技能;⑺简单饭菜食物的制作加工技能;⑻简单常用工具的使用技能;
⑼简单的纸工、泥工、木工、竹工、金工技能;⑽手针缝纫技能;
⑾绒线编织、刺绣技能;⑿小手工工艺制作技能;⒀简单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能;
⒁家禽(畜)等小动物的饲养管理技能等。
在以上各项技能训练要求中,应重点训练的技能是第⑴~⑸项和第⑻、⑽、⑿项。17.《劳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重点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答:根据小学劳动学科的特点和义务教育整体培养规格对小学劳动学科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劳动教学大纲》规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18.小学低、中、高年级分别侧重培养哪方面的能力?依据是什么?
答:据《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劳动学科能力培养的总要求和各年级阶段所设劳动项目之特点,以及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准、行为能力的差异,遵循“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应侧重培养不同的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侧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观察能力”;中年级阶段侧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高年级阶段侧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及创造性能力”
19.高年级阶段安排的教学内容中,哪些知识技能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对高年级阶段所设置的各项教学内容【参见问题⒓】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知识技能项目如:“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的学具、教具和简单工

5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艺品等”。后者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极为有利。
20.《劳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规定了哪些“要求尺度”?依据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根据学科培养目标的需要,结合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劳动知识技能点在整体教学内容结构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程度规定了以下一些不同层次的“要求尺度”

21.怎样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要求尺度”的涵义?
答:《劳动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所规定的“要求尺度”可理解为:认识(初步认识)是对学习的低等级要求。要求“认识(初步认识)”的劳动教学内容,学生应有一般常识性概念或初步的感知(如常见农作物或劳动工具等的名称、外.............................观特征或构造特点、功能用途等,能在实际中根据提供的材料或实物识别辨认“初步................................认识”者则可在常识性概念上适度降低要求。
学习(初步学习)是对学习的较低级要求。要求“学习(初步学习)”的劳动教学内容,应在“认识”要求的基础上学点浅显的基本知识,进行初级的劳动操作练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印象或初级体验“初步学习”者则可在知识的识记和劳动操作的.................质量上适度降低要求。
了解(初步了解)是对学习的中等级要求。要求“了解(初步了解)”的劳动教学内容,应在“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能够记住所学内容的要点,知道“是什么,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或事实辨别是非,基本能按规程进行劳动操作“初步了解”者则可相应降........................低些要求。
学会(初步学会)是对学习的较高级要求。要求“学会(初步学会)”的劳动教学内容,应在“了解”要求的基础上熟悉所学内容,懂得劳动操作的一般道理,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可独立、正确地进行实际操作“初步学会”者则可相应降低些要....................求,做到“基本上”即可。
能(能初步)是对学习的更高级要求。要求“能(能初步)”的劳动教学内容,应在“学会”要求的基础上理解所学内容,既能注意到同类(或邻近)劳动知识技能间的..........................异同性,又能较熟练地将所学知识技能用于指导实践,并可独立、正确和比较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且有一定的质量保证“能初步”者则可适度降低些要求。..............掌握(初步掌握)是对学习的最高级要求。要求“掌握(初步掌握)”的劳动教学内容,应在“能”的要求基础上会灵活熟练地将所学知识技能用于实践,且在实际操作.......................上具有一定的质量性、技巧性乃至于创造性“初步掌握”者则可在灵活性、技巧性上适..................度降低些要求。
22.为什么说《劳动教学大纲》是构建“素质教育”基本框架的一根支柱?
答:《劳动教学大纲》是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总目标和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和调控小学劳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依据。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将其社会生存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延续传播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人类的总体素质起着决定作用。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的素质结构有着

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不同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整体要求,其中提到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除包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行为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外,还包括提高劳动技术素质。《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按此规定设计了符合培养规格整体要求的“素质教育基本框架”,把劳动技术素质的培养纳入其中,《劳动教学大纲》正是针对提高劳动技术素质而制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素质是人的根本素质,它在促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基础教育的根本转变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涉及教学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有相应的转变。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行这一转变,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完成这一转变,实施和推行《劳动教学大纲》对素质教育任务的完成将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
《劳动教学大纲》和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成为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整体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它已成为构建“素质教育”基本框架的一根支柱,起着促进“素质教育”模式形成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劳动实践有助于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并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故实施劳动教育、推行《劳动教学大纲》对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提高总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教学大纲》中对小学劳动技术素质的内容和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参见问题⒑~⒓和问题⒗~⒙】,并就劳动教育的实施规定了相应的法则和措施【参见问题⒍和问题⒕】,这就进一步为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质量作了基本保障。
《劳动教学大纲》强调从儿童入学起,就要加强劳动教育,并且对小学劳动学科的“素质教育”规定了明确的目的任务【参见问题⒋~⒌】。要实现这一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的教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做到以劳增智、以劳辅德、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使受教育者能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国家提供基本素质良好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劳动教学大纲》作为劳动素质教育的总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学校总体素质教育独档一面,必将是构建“素质教育”基本框架的一根支柱。23.为什么实施《劳动教学大纲》要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依据?答:《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遵照国家“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有关法规制定的指导和调控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纲。《劳动教学大纲》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分科大纲,实施过程中必然应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基本依据。
执行《劳动教学大纲》,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实施要求”部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显然,要全面地实施《劳动教学大纲》,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并以它为依据,从整体出发,才能更清晰地明确劳动学科在课程总体设计中的地位和在实现总体培养目标上的作用,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劳动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才能更科学地组织安排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也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劳动学科的培养目标,以保证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培养规格的整体质量。
24.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于执行《劳动教学大纲》有何意义?

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答: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以下问题,以利于在执行《劳动教学大纲》的过程中保证劳动教育的质量。
一、劳动教育与学校培养规格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计划》遵照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义务教育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必须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
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从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规定了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主体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之后,接着规定了小学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并进一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培养要求。显然,劳动素质教育是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一项基本要素........................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劳动课”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课程系统中,是一门必修课。《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强调:必修课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是学校保证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各学科要突出主体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要功能,注重体现整体意识,实现优势互补。显然,劳动课作为一门主体课程在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中显示了自身的独特功能承担了培养学生劳动...............................素质的使命,是义务教学整体培养规格要求的有机组成.......................
第三,在劳动课基本内容及其教学要求上,改革了以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为主的课程内容,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性技术教育内容,强化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因素。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主导思想,小学劳动课既是实现小学培养目标的主体课程,也为初级中....................学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奠定基础.............
第四,在课时分配比例上,《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调整各类学科的课时比例时,劳动学科予以了加强,从课时分配上予以了保证。同时,劳动技术教育又列为活动类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显然,劳动课在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中是一门加强的学科。
总之,《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规划的总体设计,是我们确定劳动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所处地位的依据。明确劳动学科的地位,则是实施《劳动教学大纲》要注意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因地制宜必须服从培养目标和学科目的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了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科的目的要求的同时,又提出:根据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国家对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提出基本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的基本要求,从本地实际需要出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告知我们,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学科目的要求“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带有强制指令性的原则法规。各地各校允许(也应当)从本地实际条件和现实需要出发,制订适应地方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安排教学活动,但因地制宜必须以“国家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不允打.............................任何折扣....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目的要求,是制订《劳动教学大纲》和编写《劳动课本》的基本依据,也是劳动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小学劳动学科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应使学生具备“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几方面的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这是对小学劳动学科培养目标(或培养规格)及其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或规定,这些项目的劳动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实现本学科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对于某些只考虑地方或

8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学校的实际、或任课教师从个人某种兴趣或特长出发,过多安排某类劳动内容而不能使各类劳动内容协调实现的畸轻畸重的现象,是不容存在的。
为了正确把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劳动教学大纲》对实行因地制宜做出具体要求【参见问题⒕⑶】的同时,又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必须全面体现目的要求,注意各项劳动内容合理搭配”的原则【参见问题⒍⑺】。故《劳动教学大纲》对实行因地制宜和执行国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摆平了依存关系。这对于我们执行大纲,合理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和安排劳动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劳动实践是实现劳动教育目的要求的基本保证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强调: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实现国家的基本要求。按照劳动学科的特点,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观...、劳动习惯、劳动知识技能只有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并开辟多方位的实践途径和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真正得以培养和提高,也才能真正保证劳动教育的质量,从而真正保...............................障实现《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劳动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此,《劳动教学大纲》从落实“国家的基本要求”出发,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劳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总体设计为依据,相应规定了“教学内容要便于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劳动实践”的原则,并针对劳动课的教学活动制定了:“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注意加强现场教学”“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家庭劳动实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课外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加强课外劳动实践”等实施要求【参见问题⒕】。以此与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相照应。
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基础,重在体现“教育”,关键在于“指导”。只有劳动实践而忽视实践指导同样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质量。为此,《劳动教学大纲》强调:“要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教育的总和(即思想品德的点拨,行为习惯的导引,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指导)。劳动实践的立足点应摆在实现劳动教育目的要求上而不能是放在完成某项劳动任务上,只重视学生实践而忽视教师指导或以示范演示代替学生实践操作都是畸形的教学方式。
总之,正确理解“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教学要做到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对于我们实施《劳动教学大纲》、科学地组织安排劳动课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科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阐述,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思想及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意图,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劳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总体设计为依据,落实学科地位,明确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科教学的实施原则,才能更好地实施《劳动教学大纲》25.《劳动教学大纲》具有哪些特点?答:《劳动教学大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不同年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劳动教学大纲》根据学科的总要求及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劳动教学项目、能力培养及思想品质教育方面均依不同年级阶段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参见问题⒏⒐⒙】。从这些不同的要求可以看出,随年级升高,劳动教学内容由简单劳动到较复杂的劳动,由自我服务劳动到简单的社会生产劳动;能力培养由生活自理能力到较高级的动手操作能力,由观察能力到思维想象能力直至创造能力,由知识技能学习到转化为自身固有能力;劳动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由建立意识到形成行为,从初步认识到形成意志情感。这样由低到高、逐步深化地发展,使学生在劳动教育及其实践中逐步获得劳动知识技能和养成劳动观念与习惯,最终实现劳动学科的教育目的。
⑵手工制作占有重要地位..........

9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手工劳动是“简单生产劳动”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手工劳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纸工、泥工、木工、竹工、金工、编织、刺绣、缝纫、塑雕等,学生可利用易于加工的材料(或易获取的及多种废旧的材料)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如教具、学具、玩具、模型、工艺品、家庭日用品等。
《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低、中、高年级阶段的手工劳动技能训练,在其“具体内容与要求”部分的“简单生产劳动”项目中均作了具体规定,并对其教学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尺度【参见问题⒑~⒓】。现行《劳动课本》中所编入的手工教学课目,基本上涵盖了《大纲》规定的相关内容,并在《大纲》规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中、高年级教材中的手工课要占简单生产劳动课目的45%以上,占全部教材课目的25%左右。
手工制作所以成为一项重要的劳动教学内容,在于它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且手工劳动的技能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也是技术性生产劳动的基础,能使学生初步熟悉基本工具的使用、各类材料的性能和多种物品的制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手工劳动比较简单,又是培养学生生产劳动基础技能的有效途径,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学校的教学需要。从目前全省各学校的条件来看,教育经费普遍紧缺,要大规模地把资金投入劳动教学是不现实的,而劳动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必须保障。手工类课开设投资小,设备要求低,有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廉价易得的材料就能进行操作实践,多能在课堂里进行,操作又较安全,所以手工课有广泛的适应性。
⑶注意培养质量意识........《劳动教学大纲》提出了使学生“初步树立质量观念”的要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劳动者的需要。
“树立质量观念”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或形成努力做好事情的意识和确保实践操作与劳动效果的质量双优意识。这种意识是转化为行为品质的原动力和基础,从儿童入学起就应开始培养这种观念。通过劳动学科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能按要求和规程完成数量和质量的劳动态度和行为习惯,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⑷强调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劳动教学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规定:“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其它学科所学知识的联系”。劳动学科作为一门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的课程,需要依赖于新学的或已学的,本学科的或它学科的各种知识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劳动课教学与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是密切联系的,与小学中的其它各门学科的知识技能也是息息相关的。在体现本学科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整体意识,以小学总的培养目标为龙头,努力与其它学科相辅相成,正确处理内容之间的交叉渗透,防止各课内容的机械重复。
⑸增大科技含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内容要“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也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列入《劳动教学大纲》中。我国把“科学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科技兴国”,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强国之列的基本保证。科技进步、教育为本,科技兴国、教育先行。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劳动课教学要重视劳动内容的技术先进性,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科技素质,是贯彻兴国战略、落实“三个面向”的实际性动作。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势在必行。
在劳动课教学中“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一是要增大劳动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引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志趣,提高学生科技素质是十分有益的,对素质教育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因此,在劳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

10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科技教育,防止那种只学习当前具有实用性的劳动技术内容而把一些先进技术搁置在一边的做法。
⑹充分体现了劳动学科的基本特点..............研究一门学科的教学,首先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入手。《劳动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劳动学科的基本特点:
实践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劳动教学大纲》把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定为劳动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主要实践途径,并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同时提出:“注意加强现场教学”“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庭联系,组织参加社会和家庭劳动”“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要求,这些都体现了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知识性劳动学科是依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横向学科的联系给学生以应有的劳动知识。《劳动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的知识技能总要求【参见问题⒌⑵】及各年级阶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参见问题⒑~⒓】,以使劳动学科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技能结构系统。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任何一科的教学都不能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技能培养不能脱离知识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劳动知识,才会增强劳动实践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劳动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育性《劳动教学大纲》从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出发,规定了学科思想品德教育的总要求【参见问题⒌⑴】和分年级阶段的具体要求【参见问题⒐】,并强调“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统一。这是劳动学科的教育性特点在大纲中的具体体现。26.为什么《劳动教学大纲》既有统一的指令性,又有灵活的指导性?
答:《劳动教学大纲》遵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对小学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作为指导和调控劳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既要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劳动学科教学总任务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又考虑到了我国各地区及城乡自然条件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坚持以国家基本要求为本,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顾及城乡差别、顾全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既有权威的指令性、又有灵活的指导性的教学法规,起到了统一要求下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了大纲的弹性和实用性,为一纲多本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设了极有利的条件。27.怎样正确理解《劳动教学大纲》的指令性?
答:所谓“指令性”是具有强制性的、必须遵照执行的行政命令性。劳动学科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依据《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确定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国家的需要和义务,也是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这个总任务是必须予以保障的。因此,作为调控劳动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必须相应制定保证完成劳动教育任务的指令性行政法规《劳动教学大纲》的指令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劳动学科的总的“培养目标”及其“教学目的”是完成劳动教育任务的总原则和总要求,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须保证实现的基本目标,具有统一的行政指令性。
劳动学科的总的“教学要求(亦即学科基本任务)【参见问题⒌】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学科培养目标的主体框架,其中的三项要求(即思想品质要求、知识技能要求、能力要求)是构成这个主体框架缺一不可的构件,是义务教育要求必须保证的基本要素,也是行政指令性的。
《劳动教学大纲》在其“教学内容”部分中规定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即“四

11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项组成系统”——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及各结构系统中选编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项目及其教学要求尺度”以及对分年级阶段规定的“思想品质内容及其要求”【参见问题⒐】等,是劳动学科培养规格的整体要求,均是完成劳动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实施劳动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业成绩的依据和标准。劳动课必须按规定要求完成这些基定内容的教学,并按规定尺度标准评定评价教学工作。同样具有行政指令性。
⑷劳动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参见问题⒍】和“教学时数安排”【参见问题⒔】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参见问题⒕】里的某些指示性条目,是保证劳动教学任务的完成,实现培养目标所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不容忽视的有效措施,也应作为行政法规来执行。
以上均是无地区、城乡差别的统一要求下的指令性行政法规,教学中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
28.怎样正确理解《劳动教学大纲》的指导性、灵活性?答:《劳动教学大纲》的灵活的指导性是以统一的指令性为前提的。大纲在制定指令..................性法规的基础上,为顾及地区、城乡差别,并给各地各校实施教学工作以一定的灵活性,以利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创设了一些便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大纲》在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里均明确指出,劳动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灵活性【参见问题⒍⑺和问题⒕⑶】,这无疑对学科教学起了明确的指导作用。但也同时强调“不管采取哪种做法,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必须保证”。显然,灵活性又是以指令性为前提的。..⑵统一的指令性中往往蕴含有一定的灵活性因素。如“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是指令性的,但具体选择什么项目的劳动教学内容,在不违背这些综合性原则的前提下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再如教学实施要求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参见问题⒕⑸】是劳动实践组织形式的基本结构,组织课外活动是指令性的,但具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则是因地制宜的。
⑶《劳动教学大纲》在其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的编排上,采取了分年级阶段安排的方式而不是按学期设置,有些劳动教学项目只是规定了大致的选择范围而未具体限定内容,表明,各项规定内容及其教学要求是在该年级阶段内完成即可,既可集中完成,也可分学期逐步达到要求。这种并非过细过死的规定不仅利于编写教材时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因时因地调整教材内容、授课顺序及教学要求提供了可循依据,给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显示了大纲对教学工作的灵活的指导作用。29.《劳动教学大纲》在其“教学目的”中提出:“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这里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指的是什么?《大纲》在其教学要求中是怎样予以保证的?
答:“劳动观念”是指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或看法。主要是针对学生是否尊重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尤其是针对是否尊重农业劳动和农民而提出的。《大纲》在其教学要求(即学科基本任务)中规定:“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劳动习惯”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行为品质而提出的《大纲》在其教学要求中规定:“从小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互助协作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应注意到,劳动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劳动观念放在首位。观念是意识形态,是形成行为

12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品质的原动力和基础,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对于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实现行为品质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故教学中要坚持以劳动观念教育为首、以劳动习惯和的知识技能培养为主的原则。
30.为什么劳动课教学要以劳动实践为主?答:《劳动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这是由劳动学科固有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劳动课教学的基本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劳动基础知识和掌握劳动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这些目的要求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这是因为:⑴劳动观念是对劳动的认识或看法,认识的形成基础是实践,学生只有在劳动实践中经过辛勤劳作并获得劳动成果,才能真正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劳动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劳动光荣,理解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人民之辛劳和伟大,从而产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动机,以真正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情感。⑵劳动习惯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且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这种稳定的行为品质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并得到强化。⑶劳动知识是形成劳动技能的基础,而知识和技能又是形成能力的基本保证。劳动技能属于动作技能,操作训练则是形成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学生只有在劳动实践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劳动技能,也只有经过劳动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劳动知识。同理,在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巩固强化的基础上也才能形成各种能力,并使这些能力得以发展。以上表明,劳动课教学必须以劳动实践为主。同时也表明,“实践性是劳动课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31.小学劳动课教学中通常可采取哪些教学形式?依据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就实施劳动教学作了相关规定:“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注意加强现场教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进行实地参观”“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根据这些规定,结合具体劳动项目的性质特点及其教学目的要求,劳动课的教学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⑴课堂讲授,当堂实践;⑵课堂讲授,现场实践;⑶现场讲授,当场实践;⑷集中讲授,分散实践;⑸组织参观,现场指导。
32.为什么小学劳动课要设置“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教学项目?为什么简单生产劳动是劳动课的主要内容?
答:小学劳动学科同时设置“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教学项目,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应具备的基本劳动素质,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培养要求出发而确立的小学生劳动素质结构。这一基本素质结构列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小学劳动课教学要求中成为指令性基定要求。它是小学劳动学科培养规格的基本框架,也是实现小学劳动课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劳动教学大纲》遵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应作了具体系统的规定。
四种类型的劳动教学项目在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上各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以其各自的特点发挥着劳动教育功能。“自我服务劳动”是指个人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方面的劳动,“普通家务劳动”是指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洗衣物、做饭菜等料理家务方面的劳动,这两类劳动能培养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养成从事日常劳动、爱整洁、讲卫生的习惯。“简单生产劳动”是指手工制作、木竹金工操作、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管理等基础的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这方面的劳动项目是劳动课教学的主

13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要内容,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尤其是轻视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者)的观念,能从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勇于创造、珍惜劳动成果等劳动习惯和行为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志趣,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公益劳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集体、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劳动,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乐于从事公共劳动的态度以及互助友爱、维护公共利益、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因此,从劳动素质的整体需要和国家对义务教育劳动素质培养规格要求出发,各类劳动都是必要的,四种类型的劳动教学内容对劳动素质的整体培养作用具有优势互补性,劳动教学中必须统筹谦顾。
在四种类型的劳动教学项目中,“简单生产劳动”是劳动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国家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和现代化需要的劳动素质,因此,“简单生产劳动”的技能培养自然是劳动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简单生产劳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品德以及学习生产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动手能力和劳动创造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劳动学科的培养目标也主要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故“简单生产劳动”是劳动教学的主要内容。33.在劳动课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哪些关系?答:应处理好以下各种关系:
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及培养能力间的关系;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品质教育间的关系;劳动课知识技能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技能间的关系;劳动课与其它多种形式劳动教育的关系;劳动技能训练与劳动兴趣培养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间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课内训练与课外巩固提高的关系;因地制宜与学科培养规格间的关系;
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之间的关系。34.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答: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是《劳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也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所谓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或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所谓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所谓能力,是指胜任某种任务或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个性心理特征。可见,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基础,技能又上形成能力的基本要素,能力既是知识技能水................................平的集中体现,又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在劳动课教学中,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
指导学生的劳动实践,以促使形成劳动技能,在此基础上的能力培养又是以促进技能的提高而创设条件保障的,故劳动课教学要立足于“训练劳动技能”。劳动技能是动作技能,操作训练则是形成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因而,劳动课教学必须给学生以充足的操作训练时空条件,以教师指导为首,以学生实践为生,做到“教”与“学”的统一。既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实践,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干而忽视知识传授和操作指导,也不能以教师演示示范取代学生的操作实践,更不能把劳动课上成朗读背诵课,让学生背操作程序了事。这些都是畸形的教学方式。故劳动课教学中一定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并同时注意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协调进行。
35.怎样正确处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品质教育的关系?

14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答:《劳动教学大纲》在其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部分明确规定了劳动学科思想教育和品质培养的基本任务【参见问题⒌】。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强调了思想品质教育的实施方式【参见问题⒕⑴】。劳动课教学要始终坚持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为主,以思想品质教育为重要内容,努力做到实践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劳动实践对于学生劳动观念和行为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劳动实践中的思想品质教育效果决不会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中自发地产生,而需要采取些有效措施予以保障。要求教师注重挖掘教学内容和劳动实践中的思想品质教育因素,准确把握思想品质教育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结合点,联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优良品质教育。但也要注意,劳动教学中的思想品质教育要能有机地渗透到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做到潜移默化,而不是给教学过程贴上一枚“政治标签”..36.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劳动知识技能与其它学科相关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劳动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其它学科所学知识的联系”。这是因为,劳动课与其它学科,特别是邻近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相当的联系性和互...补性。其联系性表现为,各学科的某些教学内容同时牵涉了某系统的科技知识,它们所牵..
涉的知识技能从属于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其互补性表现为,这些不同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在各自所属的学科中,分别侧重于认识该科技知识系统中的某个方面,各学科相关教学内容在所牵涉的知识技能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的格局。故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技能结构上,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性和互补性时常存在,这使得相关学科彼此间的知识技能在客观上建立起了相互照应、分工互补的关系。例如,劳动课和自然课都“做个不倒翁”这项教学内容所牵涉的知识技能的结构体系是:“扳不倒的科学原理,立不倒的条件,作品的构造特征,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两个学科都介入“做不倒翁”的知识系统中。但自然课倾向于科技教育,侧重于认识理解其原理和对不倒条件的研究探讨,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制作练习也是以巩固强化对原理、条件的认识为主要目的的;而劳动课则倾向于劳动教育,侧重于应用其原理和直立不倒的条件指导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制作练习是以学会制作方法、训练手工基本功为主要目的的。显然,这两个学科在同一内容上的分工互补,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技能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关系。
要处理好劳动学科知识技能与其它学科相关知识技能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各学科相关知识技能间的整体系统性及本学科知识技能在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注意到本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也要注意到各学科间在知识技能上的内在逻辑性,有效利用学生在其它学科中已获取的知识技能,以服务于劳动课教学。
37.怎样正确理解“课内课外相结合”?怎样正确处理课内训练与课外巩固提高的关系?
答:按照《劳动教学大纲》的有关指令性规定和指导性建议,对“课内课外相结合”可做如下解释:⑴课内初步训练,课外巩固强化;⑵课内完成教学,课外补充延伸;⑶课内讲授知识,课外现场实践或课外分散实践等。这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劳动课教学中比自然课等学科尤其突出,特别是第一种方式,对劳动课教学适用性更强。这是因为,大多数劳动课目的教学活动特别明显地需要延伸到课外,课堂教学一般只能解决其基本的操作方法、操作要领指导和进行初步的实践练习,真正的操作训练往往是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在劳动课教学中,要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要组织安排好课外实践的时间、空间及指导措施,重视发挥“家庭实践”和“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确保课外实践落到实处,以真正保障技能训练达到《大纲》要求标准。但也要注意摆正“课内”与“课外”的位置,切忌忽视课堂效果,重心倾斜课外实践的教学错位,使课外仅起补充延伸或巩固提高的辅助作用。

15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38.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因地制宜与学科培养规格的关系?
答:(略)(解答提示与参考:参阅问题2.⑵和问题2~2,实例如某些课目的设置意图【参见关于《教材》部分】
39.使用《劳动教学大纲》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要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思想以及对小学劳动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理解《劳动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准确把握《劳动教学大纲》的使用原则。
⑵要领会《劳动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大纲》制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基本教学要求等的内核,正确处理好它们间的纲目、制约、依存关系。
⑶要领会《劳动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明确大纲中的指令性条目和指导性因素,把握大纲所确立的“教学内容”中哪些劳动教学项目是指令性的,哪些是机动性的。
⑷要领会《劳动教学大纲》中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置意图及其要求尺度,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教学的深广度。
⑸要领会《劳动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的基本思想,联系客观条件因素,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增设替补、顺序调整、要求程度更改等。
⑹要注意《劳动教学大纲》与邻近学科(特别是自然学科)的《教学大纲》在一些相关教学内容上的联系性和互补性,也要注意与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的衔接,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交叉渗透,注意体现整体意识。
《教材》部分

1.《九年义务教育山西省全日制小学课本(试用)劳动》(以下简称《劳动课本》与《劳动教学大纲》的关系是什么?《劳动课本》的作用是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是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及小学劳动学科的培养规格要求而制订的指导和调控劳动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纲,《劳动课本》遵照《劳动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科总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而编写的具体系统地叙述教学内容的教科书。可见,大纲是编写教材之“纲”,教材是实施大纲之“本”;课本的编写受大纲制约,大纲的实施靠课本维持。
《劳动课本》的作用是为按义务教育要求完成《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及其具体教学内容,向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系统的教学素材,它是实施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依据材料。
2.小学《劳动课本》有何特点?它对劳动学科教师的素质有什么要求?
答:小学《劳动课本》的基本特点是:劳动项目普通实用,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牵涉知识五花八门,以劳动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熔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熏陶、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指导及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一体,鲜明地体现出小学劳动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知识性、教育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故此,劳动学科教师除应具备思想素质好、热衷于劳动课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组织教学能力

1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以及健康的体魄外,还须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技巧、敏捷的思维和指导学生劳动实践和指导学生创造的能力。这是劳动学科的特点对任课教师素质提出的特殊要求。
3.怎样认识劳动教材内容的基础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答:可做如下理解:
基础性《劳动课本》中具体教材内容的编写遵守了《劳动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故教材所选编的知识技能均是日常生活....
和学习中所必需的,生产劳动中最基本的,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教学项目。体现在各课教材内容中的知识是“浅显”的,技能是“基本”的,劳动是“简单”的,所学内容是“一般”“常用”的,要求是“初步”的。同时要求教师必须适当地把握好教学尺度,不可随意拔高要求。
知识性学习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播。学生在劳动课上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知识,才会增强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劳动课本》在其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充分体现了这一常规,并依《劳动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所选的各个劳动教学项目,均常识性地介绍了一些劳动基础知识,它既是以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同时也是为提高学生综合智力奠定坚实基础的。教材编写中坚信“无知便无能”的哲理。要求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协调发展。
教育性《劳动课本》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遵照《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思想品质教育内容及其要求目标和思想品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在教材内容中巧妙地渗透了许多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因素。具体表现在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歌谣、劳动操作方法介绍等进行知识传播、技术指导的同时,进行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诱导,在知识技能的学习指导中把品质教育有机地熔入其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熏陶。并在“想一想、做一做”的实践作业要求中同时进行思想品质的启迪。这些都是教材内容中的思想品质教育因素,体现了知识性、实践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性。这是《劳动课本》的一大特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教材的教育性因素,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意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点拨。
实践性实践性是《劳动课本》教材内容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中的每项劳动教学内容,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德育因素,均须经过有指导性的学生实践活动才能落到实处——使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转化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品质,使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培训内容转化成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行为能力。除实践之外别无其它途径。为此,教材中对实践操作程序及操作要领均作了指导性说明(或以插图的形式进行导引),以突出实践指导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实践示范和实践指导的前提下,给学生实践活动以充足的时空条件保障,以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
4.劳动学科教师掌握教材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掌握教材的总要求是:熟悉小学《劳动课本》的全程教材内容,并能正确处理、熟练地驾驭教材。
5.“熟悉教材”应熟悉些什么?答:应熟悉以下内容:
熟悉全套教材①各类劳动教学课目(指“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的教学课目)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分年级阶段(指小学低、中、高年级阶段)《劳动课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所占的比重;②劳动知识技能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编排体系和结构安排特点,即全套《劳动课本》中的各教学课目间相互构成哪些知识技能系统,哪些课目间相互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

1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知识技能系统,各系统教学课目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编排方式、分散状况和教学要求的梯度;③各系统教学课目的知识技能在全套教材中的横向和纵向联系;④全套《劳动课本》中的能力结构。
熟悉分册教材①该分册《劳动课本》中包含有哪些类型的劳动教学项目,各占多大比重;②该分册在全套《劳动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即该分册的各教学课目牵涉了(或从属于)哪些知识技能系统,各教学课目在所属技能系统中与前后各分册教学课目间的衔接关系及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③该分册《劳动课本》中的各教学课目间在知识、技能、思想品质方面的相互联系性;④该分册《劳动课本》中的能力结构及重点培养的能力;⑸该分册《劳动课本》中,哪些课目的知识技能难易繁简,哪些课目与地方特色更密切,哪些课目是重点,各教学课目中分别重点训练什么技能和重点渗透什么思想品质教育。
熟悉各课教材①该教学课目的具体内容(劳动知识、操作步骤、方法要领和思想品质导引说明)和教学目标(知识的学习程度、技能的训练程度、能力的培养方向、思想品质的形成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②该教学课目的知识技能与前后教材(本册、全套)乃至邻近学科相关内容的衔接或互补关系;③该教学课目的设置意图,即是为实现某项指令性培养目标以落实技能训练为目的而设置还是可因地制宜以地方实用为目的而设置;⑷该课目实施教学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此外,对以上“熟悉全套教材、分册教材和各课教材”中需熟悉的方面,均要求熟悉其与《劳动教学大纲》间的联系,以《大纲》对小学劳动学科的总体设计为依据去理解教材,明确《劳动课本》与《劳动教学大纲》基本内核间的依存关系,才能真正做到“熟悉教材”
6.各类劳动教学课目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布局有何特点?在全套《劳动课本》中分别占多大比重?在分年级《劳动课本》中各占多大比重?
答:小学全套《劳动课本》共十册,总计1个教学课目。经对各课目归类统计,其中“自我服务劳动”课目为34课,占全程教材总课数的1.7%;“普通家务劳动”课目为60课,占总课数的3.9%;“简单生产劳动”课目为70课,占总课数的4%;“公益劳动”课目为8课,占总课数的4%。
在分年级及全套《劳动课本》中,各类劳动教学课目所占的比重统计结果列入下表(见表1)

表1:各类教学课目在《劳动课本》中所占比重

自我服务劳动普通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公益劳动
一年级教材二年级教材三年级教材四年级教材五年级教材全程教材

统计结果显示,各类劳动教学课目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分布有如下特点:⑴全套《劳动课本》中,“简单生产劳动”课目所占的份量最大,表明,《劳动课本》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以及“生产劳动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主要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实现的”的劳动教育原则和劳动教育规律。

18
43.7%31.3%19.5%5.5%2.8%19.7%
25.0%28.1%33.3%41.7%44.4%34.9%
21.9%25.0%47.2%52.8%52.8%40.7%
9.4%15.6%4.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⑵全套《劳动课本》中,各类劳动教学课目(指四大体系的课目)向年级阶段的倾.........................斜梯度很鲜明“自我服务劳动”课目主要向低年级倾斜,且低年级阶段也主要以“自我......................服务劳动”课目的教学为主,其次是“普通家务劳动”课目,随年级升高,“自我服务劳动”课目的比重逐渐减小;“普通家务劳动”课目和“简单生产劳动”课目主要向高年......................级倾斜,且高年级阶段也主要以“简单生产劳动”课目的教学为主,其次是“普通家务劳...
动”课目,随年级升高,“普通家务劳动”课目和“简单生产劳动”课目的比重逐渐加大,且后者加大的梯度更鲜明。这种某类劳动教学课目鲜明地向年级阶段倾斜的特点充分表明:《劳动课本》遵照执行了《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低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普通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高年级阶段主要安排一些简单生产劳动”的教学内容设置原则【参见“《大纲》部分”问题⒏】。也体现了《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主导思想。
⑶中、高年级《劳动课本》中的“公益劳动”课目已与某些“简单生产劳动”和“普................通家务劳动的教学课目熔为一体(表中统计数字不能说明中、高年级教材中不设置公益..............劳动课目),且随年级升高,“公益劳动”课目的比重及教学要求的尺度趋于加强。这一特点表明,《劳动课本》既注重“公益劳动”的鲜明的教育性,也注重“公益劳动”中知识、技能、行为品质的并行发展。
以上各类劳动教学课目在《劳动课本》中的分布特点,与《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劳动学科的总体设计可称得上“纲”“本”相投。
7.全套《劳动课本》中的各教学课目间相互构成哪些知识技能系统?各系统分别包含哪些课目?
答:全套教材中的各教学课目,依其劳动性质特征和技能特点,相互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知识技能结构系统,各系统及其所包含的教学课目列入下表(见表2)
表2:小学《劳动课本》中的技能系统技能系统
包含的课目
《穿衣服》(一·上)《脱衣服》(一·上)《穿鞋袜》(一·上)《穿鞋带、系鞋带》(二·下)《使用衣刷和鞋刷》(二·下)《使用体温计》(五·下)
生活起居
《洗手洗脸》(一·上)《洗脚》(一·上)
自理
《刷牙濑口》(一·上)《梳头》(一·上)《剪指甲》(二·上)《洗头》(二·下)《洗澡》(三·下)《擦自行车》(四·下)《背书包》(一·上)《整理书包》(一·上)《削铅笔》(一·上)《叠格或打格》(一·下)
功课学习《橡皮的使用》(一·下)《包书皮》(二·上)自理《放好学习用品》(二·上)《裁纸》(二·下)
《订本子》(二·下)《保管好学习用品》(三·上)《修补图书》(四·上)《修理自来水笔》(五·下)《洗手绢》(一·上)《刷鞋》(二·上)《洗小件衣物》(二·上)《洗毛巾》(三·上)
洗涤衣物
《洗刷鞋》(三·下)《洗书包》(四·上)《洗衣服》(五·上)

19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技能系统
日常家务清理
炉灶具和炊具的使用钟表使用家用电器的使用
简单面食品的制作
简单菜食品的制作加工(凉拌、热炒、腌制)
手针缝纫手工编织纸工及工艺品制作
包含的课目
《铺床》(一·下)《叠被子》(一·下)《叠小件衣物》(二·下)《叠放衣服》(四·上)《扫地》(一·上)《打扫庭院》(一·下)《开关门窗》(二·上)《擦玻璃》(二·上)《擦洗家具》(二·上)《整理房间》(三·上)《墩地》(四·上)《擦玻璃》(四·上)《晒被褥》(四·上)《房间布置》(五·上)《洗茶杯》(一·下)《洗碗筷》(二·上)《盛饭端菜》(一·下)《饭前饭后该做的事》(二·下)《烧开水》(三·上)《加热饭菜》(三·上)《怎样使用铝制器皿》(三·上)《灌暖水瓶》(四·上)《生火炉》(四·下)《使用蜂窝煤炉》(四·下)《安全使用液化气灶》(三·上)《怎样使用小闹钟》(三·上)《钟表的使用与保养》(五·上)《认识几种家用电器》(一·下)《给收音机换电池》(三·上)《安全用电》(三·下)《使用收音机》(三·下)《灯具的使用知识》(三·下)《擦洗电冰箱》(四·上)《收录机的使用》(五·下)《电视机的使用》(五·下)《淘米》(二·下)《加热饭菜》(三·上)《煮稀饭》(三·下)《煮面条》(三·下)《煮面条》(四·上)《焖米饭》(四·下)《和面》(五·上)《包饺子》(五·上)《煮水饺》(五·下)《认识几种蔬菜》(一·上)《洗水果》(一·上)《择菜洗菜》(二·上)《削马铃薯皮》(二·下)《洗菜》(三·下)《切菜》(五·上)《糖拌西红柿》(三·下)《学做凉拌菜》(五·下)《做凉粉》(五·下)《煮鸡蛋》(二·下)《加热饭菜》(三·上)《炒土豆丝》(四·下)《炒白菜》(四·下)《做腊八醋》(一·下)《腌辣萝卜条》(四·上)《腌黄瓜》(五·上)《腌酸菜》(五·上)《做松花蛋》(五·下)《腌制番茄酱》(五·下)《穿针引线》(二·下)《钉扣子(一)(三·上)《钉扣子(二)(三·上)《缝沙包》(四·上)《缝椅垫》(四·上)《怎样补衣服》(五·上)《编网袋》(五·上)《编筐》(五·上)《绒线编织的起针和收针》(五·下)《绒线的上针和下针编织法》(五·下)《糊纸袋》(一·下)《叠格或打格》(一·下)《裁纸》(二·下)《做朵小红花》(二·下)《剪刀的使用》(三·上)《扎彩灯》(三·上)《制作生日卡》(三·下)《修补图书》(四·上)
20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技能系统
手工小制作
木工工艺制作
植物的种植与管理
农作物复收
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校内公益劳动
包含的课目
《制作风斗》(四·上)《糊窗缝》(四·上)《做彩练》(四·下)《做风筝》(四·下)《气动火箭》(四·下)《剪纸》(五·上)《做绒线球》(三·上)《制作毽子》(四·上)《做风筝》(四·下)《做蝇拍》(四·下)《做墩布》(四·下)《布贴》(五·上)《修理鸡毛弹子》(五·下)《制作小太阳灶》(五·下)《自制小木偶》(五·下)《认识几种工具》(二·上)《锤子》(三·下)《钳子和螺丝刀》(三·下)《用螺丝刀上木螺丝》(四·下)《认识和使用锯,,刨》(五·上)《小黑板的制作》(五·上)《修理课桌凳》(五·上)《认识几种蔬菜》(一·上)《认识几种农作物》(一·下)《认识几种树》(二·上)《认识几种农作物》(二·下)《认识几种小农具》(二·下)《铁锹》(三·下)《浇花》(一·下)《除草》(一·下)《消灭害虫》(一·下)《保护小树安全过冬》(二·上)《给盆花浇水》(三·上)《清理花坛》(三·上)《给小树浇水》(三·下)《保护小树过冬》(三·上)《砌花池》(四·下)《锄草》(四·下)《种蒜》(一·下)《种向日葵》(二·下)《种蓖麻》(三·下)《种植大丽花》(三·下)《种花》(四·下)《花卉的扦插》(四·下)《植树》(四·下)《采集树种》(三·上)《拾麦穗》(三·下)《割饲草》(四·上)《红薯的收藏》(四·上)《摘棉花》(五·上)《割麦》(五·下)《怎样挑选西瓜》(五·下)《认识几种家畜》(一·下)《养兔》(三·上)《养小鸡》(三·下)《养羊》(四·下)《喂猪》(五·下)《养金鱼》(五·下)《积圈肥》(五·下)《扫地》(一·上)《擦课桌》(一·上)《打扫庭院》(一·下)《擦黑板》(二·上)《开关门窗》(二·上)《当好值日生》(二·上)《扫雪》(二·上)《擦玻璃》(二·上)《拣石子》(二·下)《清理花坛》(三·上)《保护小树过冬》(三·上)《给盆花浇水》(三·上)《给小树浇水》(三·下)《墩地》(四·上)《生火炉》(四·上)《砌花池》(四·下)《修理课桌凳》(五·上)
表注:⑴《课本》中的个别课目因同时具备两个不同技能系统的属性(如《修补图书》等
课目),为维持这些技能系统的相对完整性,故这些课目分别归入不同技能系统中;⑵课目名称后括号内标示该课目所在的分册〔如(一·上)示一年级上册〕
21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8.全套《劳动课本》中各技能系统课目的编排方式有何特点?怎样认识这种特点?答:各技能系统的教学课目,在《劳动课本》中的编排方式并非象数学、语文教材那样,或象初中《劳技课本》那样,采取以“系统单元”的方式集中编排,而是大体上按各教学课目的劳动技能难度及《劳动教学大纲》对各年级阶段的要求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充分考虑了各技能系统内的知识技能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遵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持续巩固”的教学原则,采取相对集中、互相穿插、总体分散、难度递...............、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的。....
劳动教学课目之所以能这样编排,是因为本技能系统内的各教学课目间尽管有一定的关联性或一定的逻辑结构,但并非象数学那样具有极强的逻辑关系或依存关系,劳动教学课目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然而,这种编排方式,从逐步培养学生的总体劳动素质,使学生在多方面的劳动技能上平行发展,倒有相当的好处。
9.怎样理解各系统知识技能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性?
答:从本系统内各教学课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上看,各项知识技能间存在一定的逻辑结构,它们相互构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相对完整的技能体系,在全程《劳动课本》中的分布顺序形成了循序渐进、逐步完整的技能系统,实现了技能一体化,发挥着本系统特有的技能训练优势功能。成为完成劳动学科培养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各系统的教学课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在《劳动课本》中的分布特点来看,从属于不同技能系统的各教学课目间围绕技能训练这一中心相辅相成,实现着相互协调、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之作用,使得不同技能系统的课目间能形成以其各自所特有的技能训练优势功能,发挥其以此促彼、协调发展、稳步提高整体劳动素质的协作模式。成为完成劳动学科培养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低估的有效方式。总之,各技能系统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技能训练模式,利于发挥《劳动课本》的劳动教育功能。
10.从各技能系统的教学课目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编排方式体现出教材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答:(略)(解答提示:据各系统及其教学课目的技能特征和所具备的能力培养功能以及在全程课本中的分布状况,从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各项能力在各技能系统的横向、纵向上分别认识理解教材的能力结构。
11.“处理教材”需要处理哪些方面?答:需要处理以下事宜:
⑴针对分册《劳动课本》中的教学课目,按照《劳动教学大纲》对分年级阶段规定的总要求和各项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制定的学期教学计划及课时设置,准确确定该分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技能结构”“课目设置”“重点教学课目”“教学难点和关键技能”“教学基本设想”等。
⑵根据教学需要和客观条件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即:“教学课目的变更(删减或增设)“教材课目顺序的调整”等。
⑶针对具体教学课目,按照《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等,准确确定该课教材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关键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
12.正确处理教材的前提是什么?答:正确处理教材的前提条件是:
⑴要熟悉教材不仅要熟悉本课目教材,也要熟悉全册、全套教材【参见问题⒌】,关键是本教学课目在全册、全程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功能,以及在所属技能系统中与前后课目的关系。
⑵要熟悉大纲明确《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分年级阶段的培养目标和

22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具体要求及对本项教学内容的要求尺度。关键是《大纲》对本项教学内容的设置意图及要求尺度。
⑶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结构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该项教学内容的兴趣性。重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此外,地方或学校的天然条件(含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学校教学条件等)也是处理教材时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且往往是很重要的因素。
13.怎样确定课目的“教学目的要求”?答:“目的要求”是指行为活动预计得到的结果及为实现此结果而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可见,“目的”和“要求”从概念上讲是有区别的,但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常合二为一,称之为教学的“目的要求”,非特定强调时不予以严格区分,也无十分的必要。确定某课目的“教学目的要求”的原则是:
⑴必须遵守《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和“基本教学要求”以及《大纲》本文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中规定的教学要求尺度。
⑵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年级阶段所具备的接受能力(由其知识技能结构所决定的)⑶必须重视该教学课目在整体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教学目的要求一般包括知识授受、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品质教育等四个方面。关于教材各课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目的”《劳动教学大纲》在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参见“《大纲》部分”问题⒑~⒓】中一般都作了明确规定(注:大纲本文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要求”,对于大纲来讲是规定了“劳动教学项目和该劳动项目的教学要求尺度”,而对于教材来说是指规定的“劳动教学课目和该课目的教学目的”。劳动学科教师在确定某课目的“教学目的”和
具体“教学要求”时,要严格执行《劳动教学大纲》的指令性规定,并按以上“确定课目教学目的要求的原则”合理地确定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对于《劳动教学大纲》中末作直接规定的课目或末直接限定教学要求尺度的课目或自行增设的课目,要确立它与《劳动教学大纲》所规定教学项目的从属或邻近关系,在熟悉全册(或全套)教材知识技能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遵照以上原则正确确定其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
14.怎样确定课目的德育教学要求?
答:各课目德育内容的教学要求一般包括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行为品质等三个方面。各课目教材中通常仅编入劳动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的材料,而《劳动教学大纲》在规定教学项目(亦即教材课目)时,并末针对课目具体规定德育要求,仅是在“教学基本任务”中规定了学科德育总要求,并在分年级阶段“具体内容和要求”中规定了阶段性德育要求。劳动学科教师在确定具体课目的德育要求时,应在《大纲》所规定的德育总要求及阶段性要求的约束下,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和实践活动,挖掘其中的符合大纲要求的德育因素,恰当地提出该课目教学中的具体德育内容及要求,但要注意所提要求不可脱离劳动课特点,以免将劳动课混同于思想品德课。
15.确定课目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答: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内容中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点。所谓“关键点”是指对顺利学习其他教材内容或顺利完成该项教学任务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技能点。教学重点和关键点的准确确定,对于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活动,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确定某课目的教学重点,原则上需要总体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⑴大纲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和“基本教学任务”以及分年级阶段规定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点在其中所承担的职能。
⑵该教学课目的自身属性、教材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劳动技能的整体结构,知识技能点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或是否是教学的突破口。
⑶该课目教材内容与前后教材(全册或全套)在知识技能上的衔接关系,知识技能点在其中所扮的角色或是否是其交接点。

23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确定某课目的教学关键点,原则上需要分别考虑以上后两种因素。
学科教师应在掌握《劳动教学大纲》和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能准确确定各分册教材的重点课目和各课目教材的教学重点及关键点。
16.怎样确定课目的“教学难点”?
答: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较难获取的或较难培养的知识技能。小学劳动课的教学难点,一般多表现在操作技能的形成方面。确定课目的教学难点须综合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⑴劳动操作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劳动作用对象的要求精度;⑵学生的知识水平、劳动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总体劳动素质以及对该项劳动的兴趣度。劳动学科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劳动操作及其动作要领有充分的认识和感受,并了解学生的整体能力和心理特点,才能正确确定教材的难点。
17.删减某一教学课目时需注意什么?
答:我省现行的小学《劳动课本》是城乡通用本,其中编有反映城乡不同特色的教学课目(或乡土教材),给不同地区学校的使用提供了一定量的机动选学课目。按照《劳动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对课本中的某些教学课目允许因地制宜适当调整选用,但同时强调规定:“不管采取哪种做法,教学要求和教学时间必须保证”【参见“《大纲》部分”问题⒕⑶】。因此,选择或删除某些课目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各地学校在实施劳动课教学中,按照《劳动教学大纲》有关规定正确选择设置学期教学课目,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材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删减某课目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适合地方乡土实际的课目可以删减;
⑵学校教学条件经努力仍不能具备的课目可以删除;
⑶与《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关系密切,删去会较大程度影响学科教学任务完成的课目不能删减;
⑷影响教材整体科学系统的或对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具有延续性(特别是承接延续性)的课目不能删减;
⑸《大纲》指令性规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及基础性的课目不允许删减;
⑹删减后的课目必须用别的劳动教学项目补足,以保证教学要求和教学课时。学科教师须在掌握《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并领会课目的设置意图的基础上,全盘考虑以上各注意点,合理处理教材。防止过多地考虑地方实际而忽视整体培养目标的畸轻畸重倾向。
18.增设某一教学课目时需注意什么?
答:按照《劳动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劳动教学课目允许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设《劳动课本》以外的内容【参见“《大纲》部分”问题⒕⑶】。以作为补充延伸或替补不得以而删除的某项必学课目。
增设某项劳动教学内容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必须符合《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⑵应适合地方乡土客观实际或适应某种教学意图,同时考虑年级阶段的目标要求;⑶学校现有的(或经努力创设的)教学条件能予以保障;
⑷牵涉的劳动知识、技能训练尽可能与教材课目有衔接性或互补性,但不能突破《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⑸完成全程教学实践所需的时间要适中;⑹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生理特点;
⑺应将增设教学课目的具体内容(有关知识、操作方法步骤、操作要领、操作注意事项及课后实践作业等)打印成文,作为补充教材提供给学生。....
学科教师应全盘考虑以上各点,合理处理教材。防止不注重实际,虚于应付的倾向。
19.调整《劳动课本》中教学课目的授课顺序时应注意什么?

24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答:各分册课本中编选的课目,《劳动教学大纲》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对授课顺序作适度调整。在不打乱教材中知识技能的科学结构,遵循获取知识和训练技能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可据某种需要调整课目的授课顺序。如:
⑴属于同一劳动技能系统的课目可以集中连续进行;
⑵简单农业生产劳动的课目(如种植、复收系统的课目)可与农时季节相适应;⑶手工制作系统的课目可与节日庆典活动的准备工作相配合;⑷公益性劳动课目可与社会政治活动等需要相配合;等等。
这样调整课目有利于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0.怎样恰当掌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答:掌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教师驾驭教材的重要条件。准确把握课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简单地说需要熟悉教材、熟悉《大纲》、熟悉学生。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基础性、知识性、实践性、教育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参阅问题⒊】
要认真研究《劳动教学大纲》搞清《大纲》的基本思想内核和总体设计意图,《大纲》规定的总要求和分年级阶段的目标要求以及对该课目教学的具体要求尺度,并对《大纲》中的各种“教学要求尺度”的涵义有准确的理解【参阅“《大纲》部分”问题2.
要认真研究《劳动课本》,搞清各技能系统的教学课目在本分册《课本》中的安排,特别是要搞清本课目所属技能系统在各分册《课本》中的分布【参阅问题⒎】,明确《劳动教学大纲》对本技能系统各教学课目的具体教学要求尺度及本课目在所属技能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知识技能结构和整体能力水平。
劳动学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和全盘考虑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才能在处理教材时把握好课目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1.如何处理不同分册课本中密切关联或相互交叉的课目?
答:在小学《劳动课本》中的不同分册课目间,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甚至课题全同。如:《洗小件衣物》(二·上)《洗衣服》(五·《保护小树安全过冬》(二·上)《保护小树过冬》(三·上)《煮面条》(三·下)《煮面条》(四·上)。处理这样的教材内容,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弄清不同课目中知识技能的结构,相互之间的共性、联系和差别以及大纲对不同年级阶段的相关课目有何不同的要求尺度,并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结构及其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正确区别和确定它们各自的教学目的、具体教学要求及其重点倾向,理清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层次梯度,避免在内容上前后冲突和教学中的机械重复,使不同阶段的相关或交叉课目间呈现层次分明、衔接得体、结构完整、循序渐进的格局。
22.怎样认识课文中系列插图具有的功能?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插图?
答:学生认识事物起始于直觉感知,尤其是视觉感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取知识的效率,视觉为8%,而听觉仅为1%;引起注意的效率,视觉为8.%,而听觉为5.%;形成记忆的效率,视觉为37%,而听觉为16%。由此说明,认识事物无论是从引起注意、获取信息还是形成记忆,视觉感知是最为有效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而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对彩色画面很感兴趣且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课文内容以系列性插图的方式将劳动常识、操作程序、方法要领及应具备的行为习惯等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作为模仿的样榜,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着导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画面的感染导行功能,并注意以下几点:⑴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相应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课文插图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使从中受到启迪或熏陶,以助于学习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正确的操作模仿;⑵借助插图让学生在理解知识、领会操作方法及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把静态画面想象得有

25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声有色,并配合教师的示范演示和学生亲自实践,使其从简单模仿升值为动作技能;⑶借助插图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行为榜样适时地进行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点拨,以利于付诸实践。23.《劳动课本(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劳动(一·上)〕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3。
表3:《劳动(一·上)》知识技能学习要点
课序课题学习要点
《劳动光荣》《背书包》《整理书包》《削铅笔》《穿衣服》《脱衣服》《穿鞋袜》《洗手洗脸》《洗脚》
⑴使学生认识“人人都需要劳动,人人都要学会劳动”的道理。
⑵了解学习《劳动》的意义。
⑴使学生懂得正确背书包的意义。⑵了解“背书包”的正确姿势。⑶学会双肩背书包的方法,能按正确姿势背书包。⑴懂得整理书包的意义。⑵学会整理书包的方法,能初步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⑴了解削铅笔的两种工具。
⑵学会使用小刀、铅笔刨削铅笔的方法,并懂得操作要领。⑴懂得能独立穿衣服的意义。⑵了解穿衣服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并能独立穿衣裤。
⑴懂得能独立穿、脱衣服的意义。⑵了解脱衣服、脱鞋袜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并能自己脱衣服和鞋袜。
⑴了解穿鞋袜应注意的事项。⑵学会穿鞋袜的方法,并能自己穿鞋袜。⑶初步学会穿、系鞋带的一种方法。
⑴懂得洗手洗脸讲卫生的意义。⑵初步了解些卫生常识和护肤常识。⑶了解洗手、洗脸注意事项。⑷学会并能正确地洗手、洗脸。⑴懂得天天用热水洗脚的好处。⑵了解洗脚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并能天天睡前洗脚。
⑴懂得刷牙漱口的重要性。⑵初步了解一点口腔卫生常识。⑶学会刷牙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⑴懂得梳头的重要意义。⑵认识几种梳头所用的工具。⑶学会梳头的方法要领,能自己独立梳头。
⑴懂得水果必须洗净再吃的道理。⑵认识几类常见的和地方特产的水果。⑶学会洗水果的一般方法。
⑴了解洗小件衣物所需的工具用品。⑵通过学习洗手绢,步了解洗涤小件衣物的一般程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⑴认识清扫卫生的常用工具。⑵了解清扫卫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洒水、扫地、撮垃圾的方法。⑴了解擦洗桌、椅应注意的事项。
⑵学会擦洗桌、椅的一般程序和具体方法要求。
⑴认识常见的一些蔬菜的外观特征,知道其产于什么季节,可否生食。⑵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方法。
10《刷牙漱口》11
《梳头》
12《洗水果》13《洗手绢》14
《扫地》
15《擦课桌》16
《认识几
种蔬菜》

24.怎样认识《劳动(一·上)》在全套《劳动课本》中的位置和作用?答:《劳动(一·上)》主要编入了“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方面的最基础的劳动

2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课目(共计12课,占全册课目的75%),也适量编入了最简单的家务劳动和学校公共劳动的课目。该分册课本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技能,并初步学习一点最简单的家务劳动和校内值日劳动技能,在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中,初步树立爱劳动的观念和初步养成讲卫生、爱整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我能行”的勇气。该分册课本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由此看来,该分册在全程《劳动课本》的相关技能系统中,无论是知识、技能方面,还是思想、品质方面,均处于最基础的位置,对后续分册中各系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思想观念、劳动习惯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
25.低年级各分册课本在教材编写方式上有何共同特点?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劳动课本》(共四册)在各课目教材内容的编写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特别注重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使劳动知识、操作程序、方法要领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教学熔入系列性插图中,并注重将教学内容编成学生易于记忆的“歌谣”。此外,在课文后的“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及课后的“作业”中,均注重了知识性、实践性、教育性以及对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启迪性。这种特点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
26.怎样上好《劳动光荣》这一课?答:《劳动光荣》是小学劳动教学的第一课,也是劳动学科的启蒙教育课。上好这一课,对于以后顺利完成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人人都需要劳动,人人都应学会劳动”;了解学习《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课的作用。要求学生初步建立爱劳动的观念,初步懂得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劳动有什么好处,我们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学会劳动。教学这一课,对初入学的小学生不可以进行抽象的说教,而必须通过具体直观的事实进行启迪性教育。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介绍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抓住孩子对家长的深厚感情讲一点做好这些事的简单道理,围绕这些劳动讲一些生动活泼的、饶有情趣的童话故事等,使学生从故事中领略到“人人都需要劳动、人人都要学会劳动”的道理,并产生学习劳动的欲望。教师随之便可告诉学生:“我们的劳动课就是要让大家学会劳动,在以后的各课中,我们将要学习各种各样的劳动本领,如„„。以此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劳动发生兴趣,做好努力学习劳动本领的思想准备。
27.怎样确定《穿鞋袜》一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依据是什么?答:按照《大纲》规定,低年级阶段学生要求应“能穿脱衣服、系鞋带”。从《穿鞋袜》一课的教材内容来看,包括穿袜子、穿鞋、系鞋带三个组成项,而同年级阶段的《劳动(二·下)》中又有《穿鞋带·系鞋带》一课,这两个课目在“穿系鞋带”上属交叉内容。考虑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尺度是针对全年段(即低年级阶段)提出的最后要求标准,并考虑到初入学不久的小学生所具备的技能水平和接受能力,依据《大纲》统一的指令性和灵活的指导性精神,对《穿鞋袜》一课的教学目的可确定为:“能独立穿鞋袜,了解并初步学会穿系鞋带的方法”;教学要求为:“使学生知道穿鞋袜应注意的事项;通过训练使学生领会穿鞋袜的方法要领,并可做到独立、正确且较熟练地穿鞋穿袜;记住一种穿系鞋带的方法,并可独立、较正确地穿系鞋带”;教学重点为:“穿鞋带、系鞋带的一般方法”至于穿系鞋带的各种巧道及要求的熟练程度,将在后续课目《穿鞋带·系鞋带》中予以保证。
28.《刷牙漱口》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中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答:该课的教学重点是“刷牙的正确方法”。在教学“刷牙”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画面的“刷牙分解动作导引图”以充分发挥其感染导行作用,又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演示功能,更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可适当介绍点口腔卫生常识和正确刷牙的重要性及刷牙方法不正确的危害性,借助口腔牙床模型(可自制)做好刷牙方法的示范演示,讲清动作要领,并实际示范刷牙的姿势。让学生在懂得方法要领及其一般道

2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理的前提下当堂进行正确的、反复的实践,教师要作好刷牙的动作指导,使学生切实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此课教学最好采取课堂讲授、当堂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若分散回家实践,必须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29.《认识几种蔬菜》应从哪些方面去认识?从中注意培养什么能力?
答: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认识:⑴仔细观察,认识其外观特征(形态、色泽);⑵进行对比,认识相互在外观特征上的差别;⑶联系生活体验,认识其分别产于什么季节,哪些可生食,哪些须熟食,其分别具有什么味道;⑷展开想象,认识其食用方法。在以上认识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初步建立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0.《劳动(一·下)》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4。

表4:《劳动(一·下)》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
《叠格
或打格》《橡皮
的使用》《铺床》《叠被子》《洗茶杯》《盛饭端菜》《打扫庭院》《浇花》《除草》
学习要点
⑴了解叠格、打格需注意的事项。⑵学点纸张规格(开)的初步
知识。⑶初步学会小米尺的使用和纸的折叠、打格子的操作方法。⑴认识几种橡皮并了解其用途。⑵学会橡皮的使用方法并能擦净字迹。⑶认识并会用改正液涂抹错字(增加项目)
⑴懂得自己铺床的意义。⑵了解铺床注意事项及其道理。⑶学会并能自己寝前铺床。
⑴懂得自己天天铺床、叠被的意义。⑵了解叠被应注意的事项及道理。⑶初步掌握叠被的方法,能叠好被子。
⑴知道为什么要洗茶杯。⑵学点茶具(餐具)卫生常识。⑶初步学会洗刷茶杯的方法、步骤。⑴了解盛饭、端菜应注意的事项。
⑵学会盛饭菜的方法要领和端碗端盘的规范手势。
⑴认识打扫庭院的意义。⑵了解清扫庭院的注意事项。⑶进一步认识几种清扫卫生的工具。⑷学会扫帚的使用,步掌握喷壶的使用和洒水的要领,能独立收倒垃圾。⑴懂得养花的好处和浇花的意义。
⑵认识几种常见的花卉,学会给盆花和花坛浇水的一般方法。⑴知道杂草的害处和除草的意义。⑵认识小锄、小铲并学习其作用方法。⑶了解除草时的注意事项,能辨别草和苗及花草和杂草。⑷了解或初步学会锄、铲、拨几种除草方法。⑴知道消灭、防治害虫的意义。⑵了解什么叫害虫,并认识几种常见的害虫。⑶学会蝇拍、喷雾器、毛刷的使用方法。⑷初步学会消灭、防治害虫的方法。
⑴认识蒜的特征、用途。⑵知道盆土种蒜所需的工具材料。⑶学习或初步了解盆土种蒜的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学会使用土铲。⑴认识腊八醋的食用价值。⑵知道做腊八醋所用的工具、材料。⑶学会腊八醋的腌制方法。⑴学会折纸的方法要领。⑵初步学会使用胶水、浆糊进行粘贴。⑶初步学会纸袋的制作工序。
28
10《消灭害虫》11
《种蒜》
12《做腊八醋》13《糊纸袋》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⑴认识几种家用电器的名称、外观特征、构造特点、功能用途。⑵初步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类型及其新品种。⑴认识牛、马、骡、驴的特征和用途。⑵会根据其特征区别马、骡、驴。
⑴认识小麦、水稻、玉米的植株、穗、种粒的外观特征,知道其
《认识几种
16分别产于什么季节。⑵了解小麦、水稻、玉米的主要用途。
农作物》
⑶会分辨小麦粒、大米粒、江米粒。
14
31.《叠格或打格》一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怎样突破其难点?答:该课的教学重点是“叠(格的操作方法”,难点是“保证格子均匀”。应该清楚,对折叠格法或冒打格法是很难保证格子均匀整齐的。怎样才能保证格子打(均匀呢?正确的做法是,按所需格子的宽度先在纸的两边等上米尺画出等距离的点,且要使纸两边对应的点与纸的上(边距离相等,然后以纸两边对应的点为准,等上尺子用笔划出格子线(或以纸两边对应的点为准,将纸对折)便可保证打(或折出均匀整齐的格子。要求教师教学时在黑板上逐步示范,并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且逐步引导学生实践,直到学生掌握方法要领。教学打格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操作习惯。32.《打扫庭院》一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答:要使学生从“以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校院的整洁卫生”中认识到劳动光荣,培养学生爱劳动和公共卫生人人有责的劳动观念,认真负责、不怕脏和累的劳动态度,爱护劳动工具等公共设施、互助友爱的行为品质。在劳动实践中要注意点拨诱导,促使观念的形成,这是很要紧的,否则将起不到思想教育效果。
33.怎样教学《除草》一课?要求学生在实践除草时注意什么?
答:该课宜采取“现场讲授、当场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农村小学或有实验农场的城镇小学可利用农田为教学现场,无此条件的学校可借用校院花坛或草坪作为教学现场。学中要注意抓三要素,即依据知行统一的理论,把劳动知识、行为训练、良好习惯三位一体化。⑴抓“知道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学习的自学性和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⑵抓“劳动实践的训练”,要求操作规范化,按照操作规程和正确的操作技法去做,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⑶抓“劳动习惯的养成”,要求认真负责,注重作业质量等,并辅助于检查。通过抓以上三要素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按三阶段进行。⑴讲授阶段介绍杂草的害处和除草的意义,除草工具(小锄、铲)的使用方法,草和苗的特征区别及除草时需注意的事项等,并注意做好示范操作;⑵学生实践阶段这个阶段要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要适时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既要注重技能训练也要注意品质引导。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始终明确:当前正在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的劳动,要将目的摆在教学生“学会除草”的位置上而不能是摆在让学生“完成除草任务”的位置上,故要象课堂教学那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双边活动;⑶总结评价阶段针对学生实践谈点成败与得失,进行表扬与鼓励。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求注意以下几点:要正确辨认草和苗,或认清花草还是杂草;⑵要注意保护好花草或幼苗;⑶除草可用锄、铲、拨的方式,注意将草连根除尽并清理出地外;⑷下锄的动作姿势要正确,用力平稳。
34.《消灭害虫》一课的教学要注意什么?
答:从知识内容方面要注意:⑴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害虫;⑵帮助学生理解“对人类有害”的涵义——凡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作物、危害树木花草、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等都属于对人类有害;⑶引导学生认识苍蝇、蚊子、天牛等几种害虫,并知道它们的主要危害对象和危害方式;⑷启发学生从“蚊子等是有害于人类的昆虫”联想到昆虫不都是

29
《认识几种家用电器》《认识
15
几种家畜》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害虫,有些昆虫是益虫,并知道几种常见的益虫。⑸知道害虫要消灭也需要防治。
从传授知识(或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方面要注意: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接受能力,符合认知规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画面(或标本)认识苍蝇、蚊子、天牛等几种害虫,并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人们厌恶它们的原因,然后带着这种情感及所认识的几种害虫去学习理解正文主题知识,随之有发挥性地联想到昆虫中的益虫,使知识结构系统化,最后便形成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害虫要消灭防治,益虫应加以保护。这样的认知方式既有利于学生顺理成章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技能训练方面要注意:要让学生切实学会蝇拍、毛刷、喷雾器的作用操作,以实践训练为目的,创设实践机会进行现场实践。如用蝇拍、喷雾器到校内侧所实践灭蝇,用毛刷和石灰水粉刷校院围墙或树杆等,既训练了学生工具的使用操作,又搞了公共卫生,美化了校院环境。
35.《种蒜》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什么?答:《种蒜》与自然课中的《种大蒜》一课同系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课目,这两个课目的知识技能属于跨学科的交叉相关内容,从两学科教材中课目的编排顺序看,自然课中《种大蒜》的教学又领先一步。故教学《种蒜》时要特别重视两学科在“种蒜”的知识技能上的交叉性和互补性,重点立足于种植技术的训练,防止发生冲突和重复。具体注意以下方面:
基础知识方面,在自然课中介绍了蒜的栽培及生长发育知识,由于自然课的《种大蒜》属于选学课目,故学生选学过时,劳动课上仅作回忆性提示即可,以免不必要的重复。否则,劳动课上可作些补充介绍。
栽培用品方面,要求学生自备:蒜头、小花盆(可用罐头筒等代替)、瓷瓦片、小土铲、熟土(可集体统一提供)、木棍、小喷壶(或小水杯)。栽培工具等可因条件而宜,只要能满足种蒜的技能训练要求,可用别的物品代替。
盆栽方法步骤方面,两学科间既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如:盆内“加土”前,自然课教材中未强调“选种”和盆底“堵孔”两步操作;“点种”操作中,劳动课教材中未强调蒜瓣芽要向上点种;“点种”后,自然课教材中未强调“培土”而劳动课教材又未强调将蒜瓣周围的土压实;“浇水”时两学科都未强调首次浇水要浇透。故教师要特别注意两学科在栽培操作方法上的以上不同点,注意其种植操作的互补性。由于自然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其生长,对规范的种植步骤方法并不十分强求,而劳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种植技术、培养栽培技能,注重严格的科学种植方法,故教学中要重视种植的规范性,使学生学到正确而系统的操作技术。
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种蒜》宜采取室外现场教学方式,并注意加强操作指导,让学生懂得每步操作的道理和要领。36.《认识几种家用电器》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什么?
答:应注意以下几点:
能让学生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几种家用电器的外观特征叫出其名称、说出其功能用途。
能知道些各种家用电器的类型,如电视机有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有按键式和遥控式电视;洗衣机有单缸机和双缸机,有普通型和全自动型,有干洗机和水洗机;收录机有单卡收录机和双卡收录机,有磁带式及磁盘式收录机;电冰箱有立式冰箱和卧式冰柜等。
能知道些其它品种的家用电器,如:录放像机、VCD影碟机、电热淋浴器、排油烟机、电饭煲、电熨斗、电热水器、等等。
通过各种家用电器的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并进行科技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37.《劳动(二·上)》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5。

30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表5:《劳动(二·上)》知识技能学习要点


课题
《包书皮》《放好学习用品》《刷鞋》《洗小件衣物》《洗碗筷》《剪指甲》《擦黑板》《开关门窗》《当好
值日生》《扫雪》
学习要点
⑴知道包书皮和学习包书皮的意义。⑵了解包书皮所用的工
具、材料,会选用书皮纸。⑶学会剪刀的使用方法。⑷学会包书皮的全程操作工序、各步操作要领,并知道其一般道理。⑴懂得有条理地放好学习用品的意义。⑵学会整理书桌、写字台的具体方法要求,能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合理地放置。⑴了解洗刷鞋所需的工具、用品。⑵学会鞋刷的使用方法。⑶学会洗刷鞋的全程操作方法、具体方法要求及动作要领,并了解其方法要领的一般道理。
⑴了解洗衣物所需的工具、用品。⑵学会使用搓板,初步了解洗衣粉的性能和用法。⑶学会洗衣物的全程操作、具体方法要求及动作要领,了解其方法、要领的简单道理。
⑴懂得洗刷餐具的意义,学点厨房卫生常识。⑵了解锅刷、钢丝球、洗洁净的性能,学会其用法。⑶了解洗刷碗筷的注意事项。⑷学会洗刷碗、筷、勺、锅等餐具和炊具。
⑴懂得勤剪指(甲的意义。⑵认识各种指甲刀。⑶学会使用指甲刀剪指(甲的正确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小剪刀剪指(趾)甲。⑴认识几种黑板擦(毛刷型、毛毡型)⑵学会使用黑板擦擦黑板的方法。
⑴知道开关门窗的意义。⑵了解开关门窗的有关注意事项。⑶学会并能正确地开关门窗。
⑴懂得当好值日生是自己的义务。⑵知道值日生该做的事。⑶强化训练开关门窗、擦黑板、擦桌凳、洒水、扫地、撮垃圾、摆放课凳等劳动操作。
⑴知道清扫积雪的意义。⑵了解雪的有关常识。⑶学习铁锹、铲、箩筐的使用。⑷学会清扫积雪的方法。⑴懂得擦玻璃的意义。⑵了解擦玻璃应注意的事项。⑶了解或初步学会擦玻璃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方法,并知道其简单道理。⑴知道蔬菜为什么要择洗干净。⑵了解择洗蔬菜的一般方法。⑶初步学会择洗小白菜、韭菜、豆角。⑴了解擦洗家具的一般常识。
⑵学会擦洗家具的具体方法,会处理其表面的油污和积垢。⑴认识“锤子、斧子、钳子、改锥”的外观特征、构造特点和功能用途。⑵会辨别锤子与斧子。
⑴认识“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的树杆和树叶的特征区别。⑵在校内或学校附近等树种较多的地方实地观察树木,认识几种常见的树。⑶采集几种树的皮、枝、叶、种籽,学习种树标本的制作(增加项目)
⑴知道保护小树过冬的实际意义。
⑵学习用稻草、草绳包扎小树树杆的操作方法。
31

10
11《擦玻璃》12《择菜洗菜》13《擦洗家具》14
《认识
几种工具》《认识
几种树》《保护小树安全过冬》
15
1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38.《包书皮》的技能与教材前后哪些课目相联系?教学中应注意到什么?答:《包书皮》一课中的某些操作技能项(如:纸的对折、包边、折角等)在《糊纸袋》(一·下)《叠格或打格》(一·下)课目中已分别出现过,而该课操作工序中的各项技能将会在后续有关纸工工艺课目中(如:《裁纸》《扎彩灯》《做风筝》等)常常用到。教师需要清楚的是,在后续各项纸工教学课目中,只是提出做这步操作,而具体怎样操作或其技术要领已不再是(也不能再是)这些课目中要求解决的内容,故对这些操作项目的技术要领训练必须在《包书皮》一课的教学中得到保证。可以这样讲,《包书皮》一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学会包书皮”,也要续一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纸工工艺课铺垫”。教学的技能要求是:“通过训练包书皮,使学生懂得每步操作的动作要领和一般道理,并能独立、正确地完成包书皮的全程操作”。这个要求尺度必须保障。
39.怎样把握《刷鞋》《洗小件衣物》这两课的教学要求尺度?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答:此两个课目是“洗涤衣物技能系统”中继《洗手绢》(一·下)后的再学习项目,与此两课相关联的后续课目还有《洗毛巾》(三·上)《洗刷鞋》(三·下)《洗书包》(四·上)《洗衣服》(五·上)等。如果说《洗手绢》一课要求学习洗涤衣物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的话,那么,这两课则对洗涤衣物的各工序环节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及操作要领,而后续相关课目中将介绍一些清洗衣物的窍门以保障清洗质量和速度。由这些不同阶段所设置课目的内容特点看来,其技能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难度逐步加大,现了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教学原则。根据《劳动教学大纲》对低年级阶段洗涤衣物的技能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一般程序性技能基础,故本册教材中应当要求学生“学会”《刷鞋》“学会”《洗小件衣物》,即要求学生记住全程操作工序,每步操作的具体方法和动作要领,懂得这些方法要领的一般道理,并能独立、正确地按要求完成全程操作。但不能过高地强调熟练性和质量性及洗涤窍道,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个要求尺度。
为保障按要求完成其技能训练任务,教学宜采取在校初步实践与校外巩固提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切忌课内讲授“怎么做”,学生背诵“操作法”,放学回家“去实践”的教、学脱节,这是不符合劳动课教学规律的。教师应当清楚,提高课内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式,把主要教学活动内容推向课外是教学一忌。劳动课教学以实践为主,课外实践仅是劳动课实践活动的辅助方式而非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故使用“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时定要正确理解、谨慎从事。
40.《扫雪》一课的教学宜在何时进行?怎样教学这一课?答:《扫雪》一课是一项有实际意义的公益劳动课,具有鲜明的教育性,但技术性并不强。若教师只为按授课计划进度顺次完成教学而在课堂上讲《扫雪》,自然会失去其意义,也不能达到其教学目的。因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基础,无实践的时空条件作保障则非劳动课。故此,教学此课可选在下雪后,既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也可占用雪后的一堂劳动课进行现场教学。
需要明确,目的不是去清理积雪,而是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正确理解“公益劳动课”与“公益劳动”在概念上的区别,单纯的公益劳动是不会完成其教学任务的,而仅会完成劳动任务。因此,课前精心设计教法和课中精心组织教学对于完成《扫雪》一课的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时,把学生带到现场,在学生们欣赏雪景的同时,讲点“雪”的常识和下雪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不便,使学生知道清理积雪的意义(即两项意义:创造行路方便,利用雪水灌溉)。进入主题后,介绍并示范所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清理积雪注意事项,学生实践中,要随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工具使用的规范性,引导学生的行为举止,点拨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紧凑而又有序的劳动中按预定计划实现教学目的,定时结束劳动。这样的教学,既参加了劳动、培养了劳动观念,又学到了有关知识和训练了工具使用技能。可以说是一堂正规化的劳动教学课。

32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41.怎样上好《认识几种树》这一课?
答:“实践”是劳动课的基本特征,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和认识之源。教学《认识几种树》时,应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进行实地观察,通过对实物的整体观察,仔细辨认其特征,才能真正达到“认识树”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学可在校院或学校附近的田野、林场、公园等树种较多的地方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树种的树叶形状、叶脉纹络特征,树皮的色泽、性状特点等,以使学生获取直接而真实的观察材料,同时也认识了当地常见的树种。也可要求学生在观察认识树种的同时,采集每种树的树叶、树杆表皮,树种籽制作成种树标本。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在生动活泼的自然环境中学到有关树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以及培养制作标本的技能等均有极大的好处,能真正发挥劳动实践的价值。教学中要防止只读书本了事的做法。42.《劳动(二·下)》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6。表6:《劳动(二·下)》知识技能学习要点
课序课题学习要点
《裁纸》
⑴了解裁纸应注意的事项。⑵了解纸张大小规格的知识。
⑶学会对开折纸,并初步学会使用小刀裁纸的方法要领。⑷会识别纸的正反面,学会整理(叠摞、墩齐)纸张的方法。⑴了解订本子需注意的有关事项。⑵知道订本子所用的工具,学会铁夹、直尺、锥子、订书机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习使用手针。⑶学会订本子的操作工序、方法要领,知道其一般道理,会用针线或订书机装订本子。
⑴知道做“小红花”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初步学会使用剪刀裁剪纸的操作方法。⑶学会或初步学会“小红花”的制作步骤和基本方法,懂得剥花瓣和整理花型的操作要领。⑴学点“针的型号规格”知识。⑵懂得穿针线的方法要领及其道理。⑶学会穿针线。⑴懂得整理叠放衣物的意义和要求。⑵学会正确叠小件衣物的方法。
⑴懂得勤洗头发的好处。⑵了解点洗发香波的使用知识。⑶学会洗头的正确方法,会扎小辫。
⑴了解饭前饭后自己应做些什么事。⑵知道做这些事需注意什么。⑶学会并能正确地做好这些事。
⑴知道穿好、系好鞋带的重要性。⑵学会两种穿鞋带、系鞋带的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穿系好自己的鞋带。
⑴初步了解马铃薯的食用常识。⑵初步学会加工马铃薯的操作工序和削皮、挖芽根的方法要领。
⑴初步了解挑选、蒸煮鸡蛋的常识。⑵初步学习炉灶、铝锅、漏勺的使用方法。⑶学习或初步学会煮鸡蛋的方法、步骤。⑷会剥蛋皮。
⑴了解淘米的有关常识和注意事项。⑵初步学会淘米的步骤、方法。
⑴认识几种衣刷和鞋刷,了解其用途。⑵懂得刷衣与刷鞋,刷布鞋与刷皮鞋应分别使用不同刷子的道理。⑶学会衣刷和鞋刷的使用方法。
33
《订本子》
101112

《做朵小红花》《穿针引线》《叠小件衣物》《洗头》《饭前饭后该做的事》《穿鞋带·
系鞋带》《削马铃薯皮》《煮鸡蛋》《淘米》《使用衣刷和鞋刷》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⑴懂得拣石子的意义。
⑵能熟练地清理操场的石子和杂物。
⑴了解向日葵的用途和种植向日葵的意义。⑵懂得学习种植向日葵的目的。⑶初步了解向日葵的种植季节和播种方
14《种向日葵》
式。⑷学会使用铁锹、学会给农作物浇水。⑸学习向日葵的播种方法步骤和幼苗管理。
《认识几种⑴认识“锄、镰、耙”的外形特征及其用途。
15
小农具》⑵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⑴认识“谷子、高梁、糜黍”的植株、穗、种粒的外观特征,
《认识几种
16知道它们分别产于什么季节,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农作物》
⑵会分辨“谷”与“黍”及其它们的种粒。13
《拣石子》
43.《订本子》的教学中教师需注意什么?答: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技能的教学范围,仅限于装订操作,至于装订前应具备的技能(如纸的裁割、直尺的使用、穿针引线)应在该课前的相关课目中完成训练。
注意技能要求的深度,仅限于学会装订,要求学会装订的操作程序、方法要领,知道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可顺利地按程序做,至于能否做好,只要求努力而不强求保证质量。
注意做好操作方法、动作姿势的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针线装订中的操作指导,以学生实践为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44.《饭前饭后该做的事》一课的教学怎样与家庭教育协调进行?
答:该课的教学实践活动空间只能是家庭,那么,怎样确保该课的教学训练目标得以落实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画面,了解自己该做些什么,通过谈话讨论知道做这些事需注意到什么和怎样才能做好这些事,使学生在校内课堂建立做好这些事的知识基础,把具体实践训练任务布置给家长(这方面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指导既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为保障实践与指导落到实处,可制作一份“技能训练联络表”(见表7),以督促家庭按项目要求进行训练,家长要对各项内容的实践质量作出评价。
表7:《饭前饭后该做的事》家庭训练联络表
实践评价实践评价
饭前准备饭后整理
优良较好一般优良较好一般
摆设桌凳收拾碗筷分放碗筷擦桌收凳盛饭端菜洗刷餐具
平均得分
实践评语:
家长签字:
:1.实践评价分值“优良”记100~90分;“较好”记8
一般”记7分。.家长要做好实践指导,并根据孩子的平时写出评语。

34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学生持有这份联络表,既可促使学生自觉实践,也可督促家长协作指导,以确保该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反馈信息又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践效果和本课目教学要求的落实情况。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其它须在家庭实践的劳动教学内容,以能真正保障学校与家庭的相互协调。
45.怎样教学《穿鞋带·系鞋带》?
答:该课是本册的重点教学课目,曾在《穿鞋袜》(一·上)一课中学过一种穿系鞋带的方法,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巩固原有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其它穿系鞋带的方法。并在操作熟练程度上适度提高要求。
穿系鞋带(特别是变花样穿系鞋带)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于合理的引导和强化实践训练,故教学中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画面的操作导引图进行模仿外,教
师做好示范演示尤其重要。可在课前制作一个鞋帮(图1鞋帮演示架)演示架(见图1)用一条细绳作鞋带在课上进行示范。教师应边示范边要求学生在下面跟着做,之后让学生们独立去做,直到按教师设计的穿系法学会为止。随后可用几个鞋帮演示架让几个学生当众比赛或当众设计新花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激发学生的创造
才能。本课教学要求学会两种以上的穿、系方法。46.怎样教学《煮鸡蛋》?
答:该课教学宜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课堂教学中绝不能没有实践内容,只是大面积的实践活动需延伸到家庭,在家长的指导下训练巩固。
为发挥课堂教学效益(但又不可能在课堂上人人都来煮鸡蛋),教师可准备一套工具材料:小电炉或煤油炉、小铝锅、漏勺、小盆、水和若干个鸡蛋(预先磕破两个)。课堂上在引导学生逐步观察课文画面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挑选鸡蛋的常识和煮鸡蛋应注意的事宜,并就“为什么不能把有裂缝的鸡蛋放入锅里煮?”和“煮好的鸡蛋为什么要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不必予以解释)。在此基础上,由一位学生来实践“煮鸡蛋”,大家都来观察他做的是否正确,操作规范不规范?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来初步训练学生煮鸡蛋的操作,大家观察的过程,也是与自己对照学习的过程,给自己回家亲自实践形成一定的影响作用。
此外,在该同学实践“煮鸡蛋”时,教师有意当众向锅里放入一枚磕有裂缝的鸡蛋,蛋煮好后让大家看结果,并取一枚用冷水浸泡过的鸡蛋和一枚刚出锅的鸡蛋分别让两位同学剥皮,看谁剥的又快又净。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自然会明白以上两个讨论题的道理,以能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引起注意,并也懂得了必须执行劳动操作规程的道理,同时又可使学生感受到劳动需要知识、劳动中也能学到知识。
47.教学《认识几种农作物》应注意什么?答: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认识各自特征在课堂上要分别展示这几种作物的实物(植株、穗)或其标本及其种粒,让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去认识每一种作物的外观特征(形态、色泽),并使其“植株、穗、种粒”间联成一个整体概念,如见到小米便能联想到谷粒、谷穗、谷株及其它们的形态特征。
⑵认识相互区别通过对比不同作物的植株、穗、种粒,辨清相互间的特征差别,能让学生分辨清谁是谁的穗、谁是谁的种,特别要注意辨别“谷”与“黍”的差别及“小米”与“粘米”有何不同。
⑶认识各自的用途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主要认识各种作物的种粒(果实)给人们提供的各种不同的食物,同时也应知道些别的用途,如种粒可用于繁殖作物,种瓜得瓜、种

35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豆得豆;再如清扫卫生用的大笤帚,黄笤帚各是利用哪种作物制作的等。
此外,在认识作物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以及进行爱惜粮食的品德教育。48.《劳动(三·上)》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8。
表8:《劳动(三·上)》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学习要点
⑴懂得分类整理和保管好学习用品的意义。⑵学会系统性有
《保管好条理地分类整理、保管学习用品的方法。⑶能经常保持书
学习用品》
包、写字台、书架、书柜整齐,用品放置得体而美观。⑴懂得整理和保持房间清洁条理的重要性。
《整理房间》⑵了解整理房间的具体内容和保持房间整洁的具体要求。
⑶学会按步就班、有条有理地整理房间的方法。
⑴懂得学习钉扣子的必要性。⑵认识扣子的种类,学点针、线
《钉扣子(一)常识。⑶了解钉好扣子的基本要求和保持美观结实的具体措施
及其一般道理。⑷学会确定钉扣位置和钉单眼扣的方法要领。⑴学会钉扣的全程工序、方法要领。⑵初步掌握钉扣子的
《钉扣子(二)基本运针法。⑶了解钉四眼扣的常见类型,学会钉双眼扣,
并会用三种方法钉四眼扣。
⑴知道使发粘变硬的毛巾恢复清利柔软的措施。
《洗毛巾》⑵学会处理发粘、变硬毛巾的具体方法。
⑶初步学习煤炉(或蜂窝炉)的使用方法。
⑴认识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剪刀,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用途。
《剪刀的使用》⑵了解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
⑶学会“家用剪”的使用方法和运剪要领,会剪直线和曲线。⑴知道做绒线球所用工具、材料。⑵学会用剪刀剪圆片、挖
《做绒线球》圆孔的技巧。⑶学会系绳结的几种方法。⑷学会制作绒
线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要领,并能较熟练地完成全程操作。⑴知道学习“扎彩灯”的意义和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会“扎
《扎彩灯》灯架、裱糊纸、用彩线或彩纸做吊穗”的操作技术。⑶初步
学会扎彩灯的一般方法。⑷会用绘画或贴画的方式美化彩灯。⑴了解使用小闹钟的基础知识,知道各个旋扭的功能及其使用
《怎样使用注意事项。⑵初步学会走时快慢的调节。⑶学会闹钟的使用方
小闹钟》
法及操作要领,会上弦、定闹、对时,能正确完成常规性操作。⑴了解电池的简单知识(品种、型号、正负极)
《给收音机
10⑵了解收音机电池盒的构造常识和装电池应注意的有关事宜。
换电池》
⑶学会给收音机装电池的正确方法。
⑴懂得学习烧开水的意义。⑵了解烧水时应注意的事宜。
11《烧开水》
⑶学会使用水壶烧开水,会判断水是否烧开。
⑴知道加热饭菜的常用方法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⑵认识“蒸、炒、烤”所用的几种炊具。⑶了解“蒸、炒、烤”
12《加热饭菜》
需注意的事项。⑷初步学会识别饭菜是否变质。⑸学会利用“蒸、炒、烤”加热饭菜的方法。

3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⑴认识几种常用的铝制炊具和餐具。⑵了解铝制器皿的简
《怎样使用
13单知识和使用维护一般常识。⑶了解清洗铝制器皿应注意
铝制器皿》
事项及简单道理。⑷学会正确使用和洗刷去垢的方法。⑴懂得给盆花定时定量浇水的意义。⑵了解盆花管理的一般常
14《给盆花浇水》
识。⑶学会给盆花正确浇水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管理盆花。⑴懂得经常清理花坛的重要性。⑵了解清理花坛需做些什
15《清理花坛》
么?应注意些什么?⑶能正确完成清理花坛工作。⑴知道采集树种的季节和采集树种的意义。⑵知道采集树
16《采集树种》种所用工具,学会做构竿。⑶了解采集树种需注意的有关
事项。⑷学会树种采集、凉晒、收藏的方法。
《保护小树⑴记住包裹法、培土法防树冻的基本要求。
17
过冬》⑵学会并初步掌握护树过冬的两种方法。
⑴了解家兔的经济价值和养兔的意义。⑵学点家兔饲养管
18《养兔》
理知识。⑶学习或初步学会家兔的饲养管理方法。

49.《劳动(三·上)》分册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有何特点?
答:该分册在课目设置和教材内容的选编上有以下明显特点:⑴知识技能结构倾向于较高要求的家务劳动和手工制作基本功的训练与提高;⑵重视操作方法训练的同时,特别注重劳动知识对劳动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与低年级阶段教材相比是最明显的突出点;⑶教材内容在编写方式上以文字叙述为主,文中插图仅起画龙点睛作用,这与低年级阶段教材相比又是一大差别;⑷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感染力不及低年级教材那样鲜明直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和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德育因素予以强化。
50.怎样确定《钉扣子》两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答:关于“钉扣子”的技能训练本册连续设置了两个课目,从各课具体内容来看,各有侧重。按《劳动教学大纲》规定,中年级阶段要求“会钉钮扣”。这是总的要求目标,而具体到各课,则应在训练的目标、要求的尺度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以符合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考虑到学生已有使用针线的技能基础(《穿针引线》和《订本子》两课中已作过训练),故两课《钉扣子》的目的要求侧重点区分如下(见表9)表9:《钉扣子》两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钉扣子(一)《钉扣子(二)
⒈初步掌握钉扣子的运针法;
⒉学会各种扣子的不同钉法;
⒈能按钉法要领正确而熟练地使用手针缝钉扭扣,并能保持美观结实。⒉能按要求独立、正确地钉双眼扣和四眼扣,并能完成四眼扣的“×”“口”“=”形钉法。
⒈钉扭扣的运针方法要领。⒉四眼扣的“×”形钉法。方形(口形)钉法的运针法钉扣子的基本运针法。
⒈了解钉扣子的一般常识;⒉学会钉扣子的基本方法;⒈知道常见扭扣的种类,懂得钉扣子的基本要求(美观、结实)和保证钉
教学要求好扣子的具体措施及其一般道理。
⒉会确定钉扣位置,能按要求独立、正确地钉单眼扣。⒈钉扣位置的确定。
重点
⒉单眼扣的正确钉法。
难点找准钉扣位置。关键点领会操作要领。
51.《洗毛巾》一课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该课教学活动要特别注重课外实践?答:该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知识性和实践性,而其实践性不仅表现为技能

3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性,更突出地表现为对知识的验证性。是一课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典型教材。由于该课的教学实践具有“验证性”这一突出特征,而整个实践过程(从洗涤到见效)又需若干小时,故该课的教学活动特别明显地需要延伸到课外,且学生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亲自体验到课文知识的正确性、可信性,进而将书本知识和操作训练内容借助实践与体验这一载体转化成自身能力,故该课的教学活动要特别注重课外实践,且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证。其好处也还在于经过实践和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重要作用,形成学习劳动知识技能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必须特别重视该课的实践活动。
52.怎样确定《做绒线球》《扎彩灯》《怎样使用小闹钟》三课的教学要求尺度?答:关于课目教学要求尺度的确定已在本部分的“问题1”中作过一般原则性说明,现就具体到这些课目的教学要求应该定个什么尺度,提供点参考建议:
⑴《做绒线球》属手工制作技能系统,大纲在手工制作部分未直接规定这一项目,但大纲规定,中年级阶段要“能制作简单的物品”“绒线球”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确系简单物品,故该课的教学要求尺度应定在“能”的层次级别上;
⑵《扎彩灯》属手工制作技能系统,此课目在大纲中也未作直接规定,但由于其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应算作简单物品,考虑到其牵涉的多项技能在低年级阶段便要求“初步学会”,故该课的教学要求尺度可定为“了解”或“初步学会”
⑶《怎样使用小闹钟》大纲中对此项目既未作具体规定,也没有它的从属位置,但与它邻近的技能项目是家用电器类,参照大纲在中年级阶段对家用电器的学习要求,结合此课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则该课的教学要求尺度可定为“学会”或“能”的层次。53.《扎彩灯》的教学中,怎样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答:该课蕴含了竹工、纸工、美工等多种工艺技能,是一项综合性手工技能训练课,不仅利于训练学生手工操作基本功和培养动手能力,且对于培养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极有利,教学中应予以重视。那么,怎样向这方面引导呢?
教学时,可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文彩灯的构造特征、了解其基本制作工序和方法要领的基础上,从“扎灯架、裱糊灯、装饰面、挂灯穗”几项工序上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使学生在教材所介绍的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如:
⑴扎灯架除做成课文中介绍的方型灯架外,也可用细竹条等先弯曲制作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圈,再用几根直竹条将竹圈连接成圆柱型灯架(见图2)。或者先制作两个大小相同的五角星支架,再用几根短竹条将其连接成五角星灯架。在扎灯架中,使学生又懂得了扎不同形状彩灯的关键是改变两个灯架面的形状。
⑵裱糊灯笼彩灯面除用单色彩纸裱糊外,若选用带有彩图图案的画纸,便可同时完成(或部分取代灯面的绘画装饰。此外,灯面裱糊材料也可用红纱布或用透明塑料膜等。
⑶灯面装饰灯面除题字、作画外,可选择些大小和式样适宜的现成图案、剪贴画或剪纸花边进行粘贴装饰,这对于绘画能力较低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有实际价值。
⑷挂灯穗吊穗除用彩线制作外,也可用彩纸剪成窄纸条制作。
通过以上方面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并能灵活地、有创造性地学习扎彩灯。54.怎样使用铝制器皿》一课的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对正确使用铝制器皿的重视?
答:该课教材在介绍“铝制器皿”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的同时,要求学习铝制器皿的正确使用及清洗污垢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会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引起注意。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正确使用和有效维护铝制品的重视呢?关键在于懂得或能感受到错误的使用所带来的危害性。

38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教材中介绍:“铝制器皿的表面有一薄层氧化膜,对铝制品起着保护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缩短铝制器皿的使用时间”“铝制器皿中不能较长时间盛放碱性、酸性或咸的食物,以免腐蚀损坏”,铝制器皿表面积有的污垢“不能用炉灰、砂布擦除,也不能用碱水煮洗,以免铝制器皿表面的保护膜损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正确理解对于在生活实际中合理使用铝制器皿具有重要作用。
为使学生有效接受课本知识,以能真正重视对“铝制器皿”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养,学中建议配合小实验,方法是:取四块小铝片,其中一块用砂布打磨表面以除去氧化膜,另两块分别用食醋、碱水(苏打水)置于试管中煮一煮,以破坏表面氧化层,而后再用水洗净。之后将这四块铝片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加热,便会看到,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和用酸碱水煮过的铝片放在水中,铝片表面不断冒气泡(告诉学生铝片正在被腐蚀)。而另一未破坏表面氧化膜的铝片则不然。通过观察这个小实验,学生自然会感受到铝制器皿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的重要作用,懂得使用铝制器皿时不能让这层保护膜受到损坏,而磨擦、煮酸碱性食物都是会损坏这层保护膜的。懂得了这些,便可在使用铝制器皿中对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引起重视,使课本知识真正发挥其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也使学生能有效接受课本知识,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劳动实践。55.《劳动(三·下)》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1表1《劳动(三·下)》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课题学习要点1011

《洗澡》《洗刷鞋》《制作生日卡》《洗菜》《糖拌西红柿》《煮稀饭》《煮面条》《安全用电》《使用收音机》《灯具的
使用知识》《锤子》
⑴了解勤洗澡的好处。⑵了解洗澡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淋浴
器的使用操作,能正确调节好水温。⑷能独立洗池浴和淋浴。⑴知道洗刷鞋所需的工具用品。⑵能顺利完成洗刷全程操作,并能确保洗刷干净。⑶了解洗刷鞋的一般常识。⑷能针对不同类型的鞋采取适宜的晾干措施。⑴知道制作生日卡所用工具材料。⑵巩固训练基本纸工技能。⑶知道生日卡的基本格式,学会制作方法,并能力求制作精美⑴了解一些蔬菜作物知识和洗菜常识。⑵学会择洗各种蔬菜的方法。
⑴了解糖拌西红柿的食用价值。⑵学习使用菜刀。⑶初步学会糖拌西红柿的制作方法。⑴了解煮稀饭的注意事项。⑵学习或初步学会使用炉灶具。⑶学会熬米汤,了解或初步学会煮八宝粥。
⑴了解挂面和刀切面在煮法上的区别及其不同要求的道理。⑵初步学会使用炉灶和简单炊具。
⑶初步学会煮挂面和刀切面的一般方法。⑴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⑵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处注意用电方法。⑴了解使用收音机的注意事项。⑵熟悉收音机各个旋扭的名称、功能、用途。⑶学会开关、选台、调音亮、更换电池。⑴认识各种照明灯具。⑵了解家用灯具的使用和保养常识。⑶学会并能正确使用家用灯具。
⑴认识锤子的构造特征和种类,了解其主要功能用途。知道锤子和斧子的区别。⑵练习使用大铁锤的方法,动作姿势。⑶学会小铁锤、羊角锤的使用方法。
39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⑴了解钳子和螺丝刀的构造特征、种类、功能用途。
《钳子和
12⑵了解钳子和螺丝刀的使用注意事项。
螺丝刀》
⑶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钳子、螺丝刀的方法。
⑴了解铁锹的构造特征、种类,功能用途。⑵了解使用铁
13《铁锹》
锹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习使用铁锹的动作姿势、方法要领。⑴懂得种植蓖麻的意义。⑵了解蓖麻的种植季节和播种
14《种蓖麻》方式。⑶学习选种、浸种、穴播的基本方法及其道理。
⑷学习种植的全程操作,会使用铁锹挖坑穴。⑴懂得管理、保护小树正常生长的意义。
15《给小树浇水》⑵了解管理小树的基本常识和浇树应注意的事项。
⑶学会浇树的正确方法,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管理小树。⑴了解栽植大丽花的适宜季节和繁殖方式。⑵学点大丽
16《栽植大丽花》花的分根种植和生长管理知识。⑶学习盆栽大丽花的一
般方法,并会按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管理。
⑴知道拾麦穗的意义及所用工具。⑵了解拾麦穗的注意
17《拾麦穗》
事项。⑶能按要求拾净农田里的麦穗,会扎捆、系绳扣。⑴了解小鸡的饲养、管理常识。
18《养小鸡》
⑵学习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会正确喂小鸡。56.《制作生日卡》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做好生日卡的关键是什么?教学中要注意什么?
答:从该课教材所牵涉的知识技能来看,“制作生日卡”是一项综合性技能训练课,既有纸工技能内容也需要有美工知识技能基础,从学生所具备的技能来看,本课所牵涉的纸工技能学生在课前已有基础,而所牵涉的美工技能又不可能在几次课上训练到位,故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会生日卡的基本制作方法”上。
做好生日卡的关键是“生日卡封面的设计与装饰”,此也是该课教学的难点。做好封面设计,需要具有劳动课的纸工技能,美术课的绘画技能和鉴赏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创作才智。故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创作导行作用的生日卡样本以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注意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指导点拨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智慧,注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正确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致。总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57.怎样创造性地进行《糖拌西红柿》的教学?答:《糖拌西红柿》是“菜食品制作加工技能”系统中的一项基础技能课,课本中介绍的制作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已没什么难度,技术性因素也不十分突出,教学中若能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熔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则会更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这也是劳动课教学所要求的培养方向和目标。那么,怎样有创造性地学做“糖拌西红柿”呢?比如,将其制作方法的第二步操作改为:“剥皮后,用小刀削掉西红柿蒂,再将外层肉质皮用小刀从上向下划割成瓣(注意别割通),小心地将肉质皮瓣向下掰开成花瓣状,轻轻放入干净的盘子里。入盘后,周围再摆上些黄瓜片(请同学们想一想,黄瓜片怎样摆放更好看些?),一盘漂亮的‘西红柿莲花拼盘’就做好了”。这样改,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兼有了小菜制作和手工工艺制作双重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58.《锤子》《钳子和螺丝刀》的教学要求与《认识几种工具》(二.上)有什么不同?答:这三个课目都是关于“锤子、钳子、螺丝刀”的教学内容,但它们在具体教材内容的深广度及教学要求的尺度上却不同。低年级阶段课本中的《认识几种工具》仅要求做到“认识”,即对这些工具要求建立一般的常识性概念,知道锤子、钳子、螺丝刀的外观

40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特征,构造特点及其功能用途,并能在实际中识别辨认出这几种工具即可。而中年级阶段课本中的《锤子》《钳子和螺丝刀》,则要求做到“会用”,即要求进一步认识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锤子、钳子、螺丝刀,并能经过实践训练后学会它们的使用方法,且能在实际中正确选用和合理保养。这也是《劳动教学大纲》在中年级阶段所要求的训练目标。可见,后者在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按大纲规定作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尺度。
59.教学《种蓖麻》时应特别注意哪两点?
答:⑴要注意把握教学尺度,大纲规定的要求尺度是“学习”,故只能要求学点浅显的种植知识和种植方法的简单道理,只能要求进行初级的种植练习,而不能要求做到独立种植。⑵要注意与《种向日葵》(二·下)在种植知识、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防学生形成种什么都一样的错误做法。60.《劳动(四·上)》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1
表11:《劳动(四·上)》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学习要点
⑴知道保持书包清洁的重要性。⑵学会或初步掌握刷洗书《洗书包》包的方法,能洗刷干净。⑶懂得洗刷帆布或革制书包的不
同要求及其道理,能正确洗刷、晾干书包。
⑴能熟练地完成擦玻璃的全程操作。⑵初步掌握玻璃污垢、
《擦玻璃》油迹的清除方法技巧。⑶能正确较熟练地针对不同污迹作
适宜的处理,确保擦洗又快又净。
⑴懂得墩地的意义。⑵了解墩地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道理。
《墩地》
⑶学会墩地的方法步骤和动作要领,能墩净地面。
⑴懂得维护和修补图书图书的意义。⑵知道修补图书所用
《修补图书》的工具材料。⑶初步掌握修补图书各部位的方法措施,能
正确补修并能保持美观。
⑴知道缝制沙包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会手针缝纫的一种常
《缝沙包》用针法。⑶了解布料正反面特征,学会使用剪刀裁剪面料。
⑷初步掌握缝制沙包的方法。
⑴知道缝制椅垫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会手针缝纫的一、两种常用针法。⑶学会按特定要求裁剪布料的方法步骤。能
《缝椅垫》
识别布料的正反面。⑷了解制作椅垫的注意事项及其道理。⑸初步学会缝制椅垫的方法步骤。
⑴了解“毽子”的构造特征,知道制作毽子所用的工具材料。
《制作毽子》⑵学会手针缝纫的一种常用针法。⑶学会鸡毛毽子的制作
方法步骤,并会灵活选用其它材料制作毽子和修理毽子。⑴知道风斗的用途和制作风斗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初步掌
《制作风斗》握纸工裱糊技能,学会竹条弯曲技术。⑶能按规格要求完
成风斗制作和美化斗面,并能采取一些灵活方法进行制作。⑴懂得糊窗缝的意义。⑵初步掌握纸的折叠、裁剪、裱糊
《糊窗缝》
技术。⑶学会正确裱糊窗缝的方法要领。
⑴懂得晾晒被褥的好处。⑵知道晾晒被褥应注意的事项及
10《晒被褥》
其道理。⑶能经常晾晒家里的被褥等用品。

41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11《叠放衣服》12《灌暖水瓶》1314
《生火炉》《煮面条》
15《腌辣萝卜条》16《擦洗电冰箱》17
《割饲草》
18《红薯的收藏》
⑴懂得叠放衣服的意义。
⑵学会规范折叠衣裤的方法,并能叠放平整。
⑴了解热水瓶的使用知识。⑵懂得灌热水瓶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道理。⑶学会用水壶烧开水和用水壶灌热水瓶的方法。⑴了解生火炉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道理。⑵学会生火炉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方法。
⑴了解煮面条的注意事项。⑵学会使用普通炉灶和简单炊具。⑶学会煮面条的一般方法。会据需要定量下面。
⑴了解“辣萝卜条”的食用价值和腌制季节。⑵了解腌制辣萝卜条所用材料及工具。⑶初步了解菜刀的使用操作技法。⑷学习腌制辣萝卜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操作方法。
⑴知道擦洗、维护冰箱的意义。⑵懂得擦洗冰箱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道理。⑶学会擦洗冰箱的外壳和内胆。
⑴认识并学会镰刀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⑵了解割草应注意的事项。⑶学会使用镰刀割草的方法和动作要领。⑴了解红薯的食用价值和其它主要用途。⑵学点红薯的复收贮藏知识和有关注意事项。⑶学习红薯的复收、贮藏方法。
61.《劳动(四·上)》分册的重点教学科目是哪些?它们有何共同特点?答:该分册课本的重点教学课目是:《洗书包》《擦玻璃》《修补图书》《缝沙包》作毽子》《制作风斗》。这几课的知识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除具有《劳动(三·上)》分册所具有的各项特点【参见问题6.】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劳动操作的综合性、操作手段的技巧性和操作效果的质量性。这也是《劳动教学大纲》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提出的技能要求目标。
62.怎样认识教材设置《修补图书》一课的意图?答:《修补图书》一课从其技能训练的性质特点来说,属于纸工技能系统;从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来说,既是学习自理方面所必需的基本技能项目,又是纸工制作方面所应有的基本操作功底;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属于“动手能力”系列。教材设置此课的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日常学习中常见的图书修补问题为服务对象,目的也还在于训练手工制作中的纸工(如折纸、裁剪切割、粘贴裱糊等)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顺利完成纸工工艺品制作的教学铺垫。故高年级阶段的纸工基本功训练内容均应向“学会”以上的要求尺度努力,尽可能地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作品的精细度。63.为什么《劳动(四·上)》分册中要连续设置《缝沙包》《缝椅垫》两个课目?
答:《缝沙包》与《缝椅垫》两个课目从其所属技能系统看,都属手工制作系统中的缝纫技能系列;从制作产品类别看,都属“简单的布制品”;从教材具体内容来看,尽管制作产品不同,制作方法步骤有差别,但制作程序和操作要领大同小异,且操作主体手段都是手工缝纫;再从《劳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尺度看,要求在此年级阶段“学会手针的几种常用针法,使用手针缝补衣服和制作简单的布制品”。看起来,这两课安排的技能项目基本重复,但由于缝纫技能是学生手工制作技能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家务劳动中的实用性技能,又是《大纲》规定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且该项技能又有一定难度,分支点又较多(几种常用针法),考虑到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复训练和稳步递进,故本册教材连续设置这两课内容重复性较大的课目,其目的在于及时巩固、重复强化、稳步提高,确保技能训练按要求到位。因而,这种重复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这种重复的重要性,它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针对基本针法训练目标要求有特定意图的,决不可误认为是简单重复课目而舍一择一。

42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缝沙包》与《缝椅垫》同系一个等级的技能训练项目,对培养学生的手针缝纫技能和布制品制作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缝沙包》更贴切小学生实际,其作品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余活动,因而学生对做沙包的兴趣更浓。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追求的动力,也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做沙包更能借助学生心理热情有效提高技能训练效果,所以,从利于培养学生的手针缝纫技能和布制品制作能力出发,将《缝沙包》列为重点训练课目。
64.《缝沙包》与《缝椅垫》的教学中,怎样体现技能训练的差异性?答:其技能训练的差异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体现:
缝沙包中对布料的裁剪需同时考虑面料大小和沙包的大小,因此存在一个合理配料的问题;缝椅垫对布料的裁剪只能从椅子坐板的大小和形状出发,因此存在一个量“体”裁“衣”的问题。两种布制品的制作在开料方法上具有不同特点。
缝椅垫中要同时训练“絮棉花”的技能,这是与缝沙包的又一区别。但要注意,该项技能的训练要求可定在“学习”层次上。
据《大纲》规定,要“学会手针的几种常用针法”,故可在两课教学中分别训练不同的针法,如:《缝沙包》可重点训练“码边缝合法”《缝椅垫》可重点训练“攻针缝合法”或“回针缝合法”。以两课采用不同的针法训练,完成大纲规定的这一教学要求。
65.《制作毽子》的教学中要教学生掌握什么制作要领?为什么要体现选材、制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答:“毽子”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项手工制作,其选用材料并不一定要限于课文中所述的哪几种,制作方法步骤也并非须按照课文介绍的那样进行,教学中要注意在学习教材所述制作方法的同时,要有发挥、有创造性地进行授课,使学生在认识毽子构造特征的基础上,掌握“上轻下重、头大底平、轻重适宜、落地平稳、兼顾美观”的制作原则,要教学生学会灵活选材,因材而宜进行制作,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精神。“毽子”是属于小手工工艺品制作系列,《大纲》要求:“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故教学中要注意灵活选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对于落实大纲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66.怎样认识《制作风斗》一课的设置意图?答:“风斗”对于大多数室内生煤炉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地区)来说有其相当的实用性。它的制作兼有竹工和纸工等综合性工艺,其作品属于工艺品系列,与中年级阶段的《扎彩灯》(三·上)的制作工艺相仿。《大纲》规定,高年级阶段应“能利用竹、木、条、金属材料等制作简易学具、教具或其它制品”;中年级阶段就应“学会纸工的基本加工、制作方法”。从《大纲》对高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来看,教材设置《制作风斗》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为解决家庭对“风斗”的需求问题而让学生学会做风斗,而在于借助风斗的制作,在已有《扎彩灯》的初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训练,以保障学会竹工和掌握纸工的基本加工技能,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技能制作工艺品或进行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从教学需要出发,为落实《劳动教学大纲》规定的技能训练目标而设置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其课目设置的本来意图,而不应以“风斗”在本地区是否实用来决定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制做风斗》。当然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做别的物品,但应当完整体现该课的技能特点。总之,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而正确理解课目的设置意图是决定该课目是否可按“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取舍的要素。
67.怎样确定《灌暖水瓶》的教学目的要求?
答:此课属于“炉灶具和炊具的使用技能系统”课目。关于该课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尺度,《大纲》未作直接具体规定,只是对其所属范围从操作技能角度定了一条“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并对中年级阶段有规定:“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热饭菜”。考虑到该课..所牵涉的技能项目有“炉、壶、暖瓶的使用”,均是简单炉灶具和炊具的使用技能,并考

43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虑到高年级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其教学目的可定为:“了解热水瓶的使用知识,学会灌热水瓶”;具体教学要求是:⑴能记住热水瓶的使用知识要点,懂得灌热水瓶应注意的事项及其简单道理;⑵通过训练可独立、正确地用水壶烧开水和灌热水瓶。重点是:“会用水壶灌热水瓶”
68.为什么要设置《腌辣萝卜条》一课?怎样确定此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答:“辣萝卜条”是多数人喜爱吃的一种家常小菜,其腌制法是家务劳动中很普通而又实用的一项技能,《大纲》要求高年级阶段要“学习做简单的饭菜”。故“辣萝卜条”作为一种简单菜食品,其制作既是《大纲》所要求学习的技能,也为后续分册中进一步学习《腌黄瓜》(五·上)《腌酸菜》(五·上)《学做凉拌菜》(五·下)《做松花蛋》(五·下)等课奠定基础。按照《大纲》对学做简单饭菜的要求尺度,该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学习辣萝卜条的腌制方法”。具体教学要求是:⑴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辣萝卜条的腌制操作方法;⑵能够记住腌制辣萝卜条的几种原辅材料,对其用料配比有粗略的印象;⑶能够大体上说出腌制操作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操作要求。教学重点是“腌制操作练习”69.《劳动(四·下)》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12。表12:《劳动(四·下)》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
《做彩练》
学习要点
⑴知道做“彩练”所用的工具、材料。⑵了解各种彩纸的
性能。⑶巩固基本纸工技能,了解制作彩练的注意事项。⑷学会并初步掌握做彩练的方法要领。
⑴知道学做风筝的意义及制作所用的工具材料。⑵了解做风筝应注意事项及其道理。⑶学会竹条的弯曲、风筝对称骨架的组合装配、风筝纸面对称图形的裁剪、风筝面部图案的彩绘、风筝整体平衡点的确定等操作方法技巧。⑷能初步完成风筝制作。⑴知道做“墩布”所用的工具及材料。⑵巩固锤子、钳子等工具的使用技能。⑶初步学会“扎墩布”的操作方法。⑷会用所学技能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拂尘”
⑴知道做“蝇拍”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习使用小钢锯,巩固手针的基本针法。⑶能较熟练地完成制作蝇拍的全程操作。⑴知道制做“气动火箭”所用的工具材料。⑵了解“气动火箭”的动力原理。⑶能独立正确地完成制作和“升空”实验。⑷会用两种以上的动力方式作“升空”试验。
⑴了解蜂窝炉的构造及各部位的功能。⑵知道蜂窝沪的特点。⑶学会其“生火、用火、封火”的方法并能正确使用蜂窝炉。⑴了解“燃气灶及气源”的种类。⑵了解液化气灶的组成系统及各组件(气瓶、减压阀、灶具)的功能,懂得气瓶和灶具的构造及各构件的功能用途。⑶懂得液化气灶的使用操作步骤、方法要领、注意事项及其道理。⑷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液化气灶。⑴了解焖米饭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常识。⑵学习焖米饭。
⑴了解炒家常菜的一般方法、步骤。⑵了解炒菜常用的各种调味作料。学点简单的烹饪知识。⑶学习使用菜刀、炒瓢等常用炊具。⑷学习炒土豆丝的全程操作方法和要领。
44
《做风筝》

《扎墩布》《做蝇拍》《气动火箭》《使用蜂
窝煤炉》《安全使用液化气灶》《焖米饭》《炒土豆丝》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⑴懂得炒菜的基本方法和常用作料。⑵进一步练习菜刀、炒瓢等灶具的使用。⑶学习炒白菜的全程操作,能分辨生熟。⑴知道学习“砌花池”的意义及所用的工具材料。⑵了解砌
11《砌花池》
花池的方法步骤和作业要领。⑶学习砌花池的操作方法。⑴了解播种法栽培花卉的一般常识。⑵知道“撒播法”与
12《种花》“穴播法”的不同特点。⑶学会播种法种植花卉的基本操
作程序及其方法要领,并能用撒播法和穴播法种植花卉。⑴了解花卉栽培的常用方法类型。⑵了解“扦插法”栽培花
13《花卉的扦插》卉的一般常识。⑶学习扦插栽植花卉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有关
注意事项,并具体了解“菊花”的扦插栽培方法要领。
《用螺丝刀⑴认识各种木螺丝,知道其用途。
14
上木螺丝》⑵学会用改锥上、卸木螺丝的操作步骤、方法要领。
⑴懂得擦自行车的意义,学点自行车的保养常识。
15《擦自行车》⑵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主要部件的名称。
⑶了解擦车应注意的事项。学习或初步学会擦车的方法。⑴知道植树的意义,知道我国的植树节。⑵了解栽树的
16《植树》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⑶学会使用铁锹挖树坑。
⑷学会栽植小树的方法要领,能管理小树。⑴了解锄地的基本常识和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
17《锄草》⑵学习锄头的使用方法、动作姿势。
⑶了解锄地的注意事项。学习用大锄锄草的操作方法要领。⑴了解羊的科学饲养常识。⑵学会合理搭配饲料供给的方法。
18《养羊》
⑶会饲养和管理圈羊。

70.《劳动(四·下)》分册中的教学课目设置有何特点?答:该分册教材所设置的18个课目中,有12个课目属于简单生产劳动系列,占全册课目总数的2,在12个课目的简单生产劳动项目中,又有5个课目属于手工制作技能系统,占全册总课目数的2.%。可以看出,本册教材课目设置的特点是:倾向于简单生产劳动方面的技能训练,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中的手工制作技能是训练主体。
71.为什么说《做风筝》是一项综合性、技巧性工艺制作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答:做“风筝”所牵涉的技能项目有:竹条的弯制,风筝骨架的装配,纸的折叠、裁剪和粘贴,风筝面部图案的设计、绘画、色彩调配,风筝整体平衡点的确定等。这些技能项又分别从属于劳动学科的纸工和竹工,美术学科的绘画鉴赏,自然学科的物体平衡等。筝制作中的技巧性主要表现为:风筝骨架对称结构的组合技巧、燕形风筝面的对称性剪裁技巧和风筝平衡点的确定技巧等。此足以说明,《做风筝》是一项技巧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工艺制作课。
全程制作中的各个操作环节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多数项目学生已分别在劳动课、美术课、自然课中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故教学中要在进一步巩固强化各环节技能训练的同时,注意进行操作的技巧性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性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教学中也要注意下水作品的导行作用,以此激励学生的创作兴致和引发学生发挥想象,去制作其它形状的风筝或彩绘优雅别致的图案,以充分诱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72.《做风筝》的教学中重点训练什么技能?做好风筝的关键是什么?
答:该课教学实践中,应重点训练“竹条的弯制技能”和“风筝架对称结构的组合装10
《炒白菜》

45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配技能”。因这两个技能点是做好风筝的基础,也是《劳动教学大纲》规定要求训练的竹工加工的基本功。做好风筝的关键,一是总体对称,二是掌握平衡。因为前者是维持风筝整体平衡的必备条件,后者是确保风筝正常飞行的必要条件,二者对于风筝的正常飞行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3.《劳动(四·下)》中设置《扎墩布》和《做蝇拍》的意图是什么?
答:从这两个课目教材内容的性质特点来看,制作的产品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物品,制作所用的材料均可采用一些废旧物资或易获取的材料,制作工具主要用到一些金工、木工、竹工工具(如:锤、钳、钢锯、刀、剪、砂纸等)。再从《劳动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所规定的技能训练要求来看,应“初步学会使用简易的木工、竹工、金工工具,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竹、木、金属材料制作简易学具、教具或其它制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技能要求和教材内容的性质特点不难看出,教材设置这两个课目的意图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扎墩布”和“做蝇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制作实践过程,进一步巩固或培养这些基本加工工具的使用技能,培养利用废旧物资制作简单物品的能力和学会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以形成就地取材、利用简易加工工具制作或修理简单物品的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从该课目在全程《劳动课本》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来看,其所牵涉的技能(如金木工具的使用技能、手针缝纫技能等)既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巩固强化,又为后续五年级教材课目(如《怎样补衣服》《修理课桌凳》)的学习摆平通路。74.怎样在课堂上完成《扎墩布》一课的技能训练任务?
答:在课堂上教学《扎墩布》显然是不现实的,因其体积较大,学生都来在课堂上实践做墩布,时间和场地都不允许。考虑到该课技能项目(即训练锤子和钳子的使用、扎墩布的操作)的实用性和落实《大纲》规定训练内容的必要性,为使在课堂上能按教材要求完成其技能训练任务,我们可以把制作的产品微型化,使制作“墩布”变为制作“拂尘”,同样可达到训练其制作方法和工具使用技能的目的。学生可在课堂上借助“做拂尘”来实践“扎墩布”的全程操作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同样达到了相应的技能训练要求,在课堂上学会了“做拂尘”,回家实践“扎墩布”就轻而易举了。可以说,对教学内容作如此处理,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扎墩布”,也学会了创造。
75.气动火箭》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科间知识技能的渗透?答:该课目的教学目的是:⑴了解“气动火箭”的动力原理;⑵学会“气动火箭”的制作;⑶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教学具体要求是:⑴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独立正确地完成“气动火箭”的制作和实验;⑵使学生知道“气动火箭”的动力及其形成原理;⑶引导学生发挥思维想象力,去改进“气动火箭”的动力方式并进行实验;⑷懂得劳动需要科学知识,劳动中也能学到科学知识。
教学制作“火箭”时,可从以下方面体现学科间知识技能的渗透:
利用学生在数学课上建立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制“火箭”的箭身和箭头的形状,以指导学生正确制作。
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中学过的“食醋和碱面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有压力”“气体占有一定体积”,以及在数学课中建立的“容积”的概念等知识,来帮助学生认识“气动火箭的动力是怎样产生的”
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中学过的“推动力”的有关知识,来使学生认识“气动火箭是靠什么力冲出去的”
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中学过的“反冲现象”及其实验技能,来启发引导学生去改造“气动火箭”的动力方式,设计制作靠反冲作用推动的气动火箭。例如,在“气动火箭”的箭身圆筒内装一只充气气球,借助气球放气时的反冲作用为动力,推动火箭升空。
通过以上学科间知识技能的渗透,既利于本学科有关知识技能的教学,也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并能真正领会“劳动需要知识,劳动中也能学到

46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知识”
76.高年级教材中为什么要设置《炒土豆丝》和《炒白菜》的课目?这两课的教学要注意什么?
答:《劳动教学大纲》规定,高年级阶段要“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能分辨生熟食品”“炒土豆丝”和“炒白菜”是两种家常菜,炒法较简单,辅料调配随意灵活,是学习炒菜的基础技能。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点简单的烹饪知识和技能。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使学生知道炒菜有法而炒无定法,辅料调配随意灵活,两种菜可用一种炒法,一种菜也可有多种炒法,可据各人的口味喜好确定。切不可让学生去比较两种菜在炒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是无意义的;
⑵要做好课堂演示示范,无劳动课专用教室的学校,教学时可带小电炉及简单炊具等在各班教室进行示范讲授,切不可忽视课堂示范而让学生只在课上背方法,这是不符合劳动教学规律的畸形教学方式,不能算作劳动课;
⑶要重视学生的家庭实践,采取一定的督促手段保证家庭实践训练落到实处,以能真正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77.《劳动(四·下)关于花卉的种植设置了《种花》和《花卉的扦插》两课,为什么要将《种花》一课列为重点?
答:按照《劳动教学大纲》要求,高年级阶段要“学习一点植物栽培常识,初步学习......苗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能栽培一、两种花卉或种植、移栽瓜菜”。考虑到《种花》一课介绍的是“播种法”,分别具体介绍了“撒播”和“穴播”的有关常识和种植方法要领,而这种种植法又适用于一般的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作物种植,是普通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方法,比“扦插”等种植法适用性更广。从《大纲》要求的教学尺度及种植法本身的实用性考虑,均应将《种花》列为重点课。78.《劳动(五·上)》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13。表13:《劳动(五·上)》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学习要点




⑴懂得洗涤衣物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道理。⑵掌握洗涤衣物的
《洗衣服》基本方法。⑶学会并初步掌握洗衣物的一些技巧,能针对不
同衣物采用正确方法进行洗涤。⑷了解晾晒衣物的科学常识。⑴了解缝补衣服应注意的事项和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会使用顶针,巩固裁剪布料的方法要领。⑶了解“藏针法”的针
《怎样补衣服》
法特点和运针要领。⑷学会缝补衣服的基本方法,能保持针码线脚细致均匀、补丁平整美观。
⑴了解布置房间的一般常识和原则。⑵学习室内布局设计。
《房间布置》⑶能有条理性有艺术性地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从美观和实用
出发点缀室内环境。
⑴了解剪纸艺术的一般常识。⑵了解纸张的性能,知道剪纸
《剪纸》所用的工具、材料。⑶学会刻刀的使用方法技巧。巩固剪刀的
使用技能。⑷学会剪纸作品的“剪”“刻”制作方法要领。⑴了解贴画艺术的一般常识。⑵知道做“布贴画”的意义
《布贴》及所用工具材料。⑶学会临摹贴画的基本方法步骤。
⑷学习布贴画的制作。
47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10
11
12131415161718
⑴认识网袋的构造特征和用途。⑵知道编织网袋所用的工具材料及编织注意事项。⑶学会编织网袋的方法要领,能编好网袋。⑴知道学习编筐的意义。认识箩筐的编结特征。⑵知道编筐所用的工具材料,了解柳条的性能。
《编筐》
⑶初步学习编筐的方法。⑷按照其编结方法学习用细条或其它材料编结小箩筐、小花蓝等工艺品。
《钟表的使⑴懂得机械钟表的使用保养知识。⑵掌握钟表的使用方法,用与保养》能正确上发条、对时、定闹、调走时快慢。会合理保养钟表。
⑴了解“锯、斧、刨”的构造特征、种类规格、功能用途。
《认识和使用
⑵知道使用“锯、斧、刨”应注意的事项。⑶初步学会其使用
锯、斧、刨》
方法、动作姿势、操作要领,会在实际中合理选用适宜的工具。⑴了解制作小黑板的工具、材料。⑵初步学会使用木锯、平
《小黑板
刨,学会使用木工尺、直角尺、锤子、毛刷等工具。⑶学会
的制作》
制作小黑板的操作步骤、方法,能初步按要求完成其制作工序。⑴懂得修理课桌凳的意义。⑵进一步学习木工常用工具的
《修理课桌凳》使用技术。⑶了解修理桌凳的简单知识,能对损坏的课桌
凳进行简单的维修。
⑴了解“切菜”的基本常识及有关注意事项。⑵学会切菜的
《切菜》动作姿势和运刀的方法要领。⑶懂得切菜的原则要求,会据
蔬菜品种和烹调需要切段、切片、切丝、切条、切丁等。⑴学点面食知识和“和面”的基本常识。
《和面》
⑵学习或了解“和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⑴了解一些“饺子”的常识(分类、形状特征)⑵知道包
《包饺子》饺子的工具材料及基本步骤。⑶学习搓条、(或揪)面团、
擀皮、包馅的方法要领及操作注意事项。
⑴知道“腌黄瓜”的口味特点。⑵了解腌制黄瓜条所用的
《腌黄瓜》
工具、材料。⑶学习腌制黄瓜条的基本方法。
⑴初步了解腌制白菜的一般常识及有关注意事项。⑵知道腌
《腌酸菜》制酸白菜的工具用品。⑶学习腌制酸白菜的基本方法及发酵
管理方法。⑷了解酸菜的食用方法。
⑴知道适时采摘棉花的意义和采摘需注意的事项。⑵了解棉花
《摘棉花》
采摘、晾晒、收藏的一般常识。⑶学习采摘棉花的方法要领。⑴知道猪的生活习性和养猪的意义。⑵学点猪的饲养管理常识。
《喂猪》
⑶学习猪饲料的配制和喂食。《编网袋》
79.《怎样补衣服》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中如何强化这一重点内容?答: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训练手针缝纫基本针法中的“藏针法”。教学中,教师要在讲清藏针针法的运针方法要领,并做好示范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布料进行课堂实践,即在大布块上用藏针法练习打补丁,要求尽可能做到针脚细致均匀,补丁平整美观。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的运针手势、缝合针码质量等方面作好正确指导以保证训练效果。80.《怎样补衣服》一课中所说的“藏针法”是一种什么样的针法?
答:“藏针法”(又叫暗缲针)是手针缝纫工艺中应用最广的基本针法之一,特点是缝织线码藏于布边下,外面基本上不露线迹而显得整洁美观。那么,什么叫暗缲针法?它的运针方法如何?这是教学中必须弄明讲清的首要问题。

48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暗缲针法是一种将布边的折叠部分与布面缝合在一起,且正反两面都不露明显线迹的针法。此针法适宜于打补丁或缝合衣服的下摆和袖口等的贴边,所以缲针又称缲边或扦边。缲针法有明缲和暗缲两种,教材中所说的“藏针法”实际上是指暗缲针法。暗缲针法的运针方法要领是:在上层布边出针的地方,原位挑起下层布面的一、两根布丝,然后以0.米的针距向上层边沿的布缝挺进,从上层布边缝入并出针后,再在原位沿布缝挑起下层布面的布丝,依次逐步向前缝合,缝合后的衣料正面、反面都不露出明显的线迹。缝合时,针码要求均匀且拉线力度要适中,以免布面出现“吃针”打皱现象。
81.《剪纸》一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与美术课的分工互补职能?答:“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其图样的“造型设计”还是作品的“剪刻制作”,均是美术学科所注重的。但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对“剪纸”作品的欣赏和图案的造型设计指导。故在劳动课上,《剪纸》一课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剪刻制作上,要求重点训练学生的剪工、刀工技能,学会剪纸工艺中的“刻漏法”和“折叠剪口法”。课堂教学中,为体现这一重点,并确保重点的落实,可以给学生准备(或让学生课前自备)好已绘制成的剪纸图样,以保证在课上能重点训练其“剪”“刻”的制作技能,而把图案造型设计的训练放在美术课上予以保证。课后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剪纸图样,并分别用刻漏法和折叠剪口法制作两种剪纸作品。通过以上方法,以使美术课的侧重艺术性和劳动课的侧重技术性得以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
82.怎样认识教材设置《布贴》一课的意图?答:“布贴画”是属于美术创作。从本课目自身属性及其教材内容特点来讲,其艺术性含量大于技术性,而劳动课则是以训练技术性能力为主的课程。那么《布贴》又为什么作为劳动课目设置呢?按照《劳动教学大纲》的基本教学要求:“通过劳动课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性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联系该课目的具体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尽管该课的艺术性因素强于技术性,但它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手脑并用能力以及对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等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动课本中设置此课目的意图主要不在于培养学生的作画技能,而是以落实《大纲》要求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为目标的。教学中要注意别将该课上成美术课,而要充分体现出劳动课技能训练的特色。
83.怎样在课堂上教学《编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编筐》的教学实践理应带学生到竹筐编织场进行现场教学,但这对于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城市地区)的学校来说,难得有此条件。如果将其编制产品微型化,即将该课教学由“编大筐”改为“编小筐”或“编小篮”,使得编工具筐改为编工艺筐,则可将《编筐》一课的教学活动从现场搬进课堂,整个教学与实践过程均可当堂进行。这种做法是,基本不改变课文介绍的编织方法,只是将编织材料“柳条”改换成细而坚韧的“麦秸”“高梁秸杆皮”或“细竹条”等,编织前,要将这些材料用水浸透,以增强其韧性。这样,课堂上可按照教材介绍的编织方法来编一只小花蓝或小萝筐工艺品。
这样做的好处是:⑴可有效地提高该课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不仅适合于农村学校,同样适合于城市学校,解决了由于缺乏现场教学条件而难于进行教学实践的弊端,材料来源也很广泛;⑵既按要求学会了编筐的基本操作,又培养了学生的手工工艺品制作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84.怎样把握《认识和使用锯、斧、刨》一课的教学尺度?教学中要注意什么?答:“锯、斧、刨”是木工的基本工具,也是家庭常备工具。《劳动教学大纲》要求,高年级阶段应“初步学会使用简易的木工、竹工、金工工具”。教学中可在这个要求尺度下,针对教材具体内容作出合理的定位:⑴工具认识方面,要求学生记住每一种工具的基本构造特征,它又具体分为哪些不同的规格品种,各具什么功能用途;⑵工具使用方面,要求学生知道使用操作应注意什么,并进行初级的操作练习,学会其使用的基本方法、动作

49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http://www.k12zy.com提供
姿势、操作要领,学生只要懂得怎样正确使用便可,至于做工的质量不必要求。对感兴趣的男生可适度提高要求。
教学中要注意:⑴课堂上必须向学生提供相关品种规格的工具实物(每类工具应至少提供两件不同品种规格的实物);⑵课堂上要做好工具的使用操作示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其功能用途及用法要领;⑶课堂上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进行初步练习,得初级的感受与体验;⑷要组织课外木工小组,通过课外活动,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训练指导,提高技术水平,以体现因材施教。
85.《劳动(五·下)》各课的学习要点是什么?答:本册各课的知识技能及学习要求见表1表14:《劳动(五·下)》知识技能学习要点课序
课题
《修理自来水笔》《修理鸡毛弹子》《制作小太阳灶》
学习要点
⑴了解钢笔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⑵了解钢笔的常见
故障及其原因。⑶懂得钢笔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能针对具体故障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简单修理。
⑴了解鸡毛弹子的制作方法。⑵会修理鸡毛弹子。⑴了解“小太阳灶”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⑵知道制作“小太阳灶”所用工具材料。⑶初步了解“小太阳灶”聚热作用原理,⑷知道制作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及其制作关键。⑸学会“小太阳灶”的制作方法要领,并能有效进行聚热实验。⑴知道制作“小木偶”所用的工具材料。⑵学习“识图制作”的技术方法。⑶学会并能根据其“结构原理图”进行制作组装。⑷学习牵线木偶的操纵表演技术。
⑴了解绒线编织的一般常识。⑵学会绒线编织中棒针的持针手势。⑶学习并初步学会起针和收针的基本编织针法。⑴了解棒针编织针法的一般常识。⑵学习并初步学会上针和下针的基本编织针法。⑶初步学习上、下针交替编织的方法要领。⑷学点花样编织等针法
⑴了解体温计的使用常识及人体体温的知识。⑵学会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及测量体温的要领。⑶能正确读数。⑴懂得使用收录机的注意事项,了解其保养常识。⑵熟悉各按键和旋扭的名称、功能、用法。
⑶初步掌握收音、录音、放音的系列操作,能正确熟练地完成内录、话筒录音、双卡磁带转录、倒带、快进、放音、音响调节等操作方法。⑷会正确保养收录机。⑴懂得正确使用电视机的意义及使用保养常识。
⑵熟悉各按键和旋扭的名称、功能、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⑶初步掌握使用全程操作,能正确熟练地完成开机、频道选择、节目搜索、帧频调节以及亮度、对比度、色彩、音亮的调节等系列操作。
⑷学会或初步掌握遥控器的正确使用(增加项目)⑴了解挑选西瓜的基本常识。⑵会用所学知识识别西瓜的品质。⑴了解煮饺子的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⑵学会煮饺子的方法,能辨别生熟。
50

《自制小木偶》《绒线编织的
起针和收针》《绒线的下针和上针编织法》《使用体温计》
《收录机的使用》
《电视机的使用》
10《怎样挑选西瓜》11

《煮水饺》

《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训练提要(劳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