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发布时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衢江区杜泽镇中心小学杜幸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神话故事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请学生讲其中三个神话故事
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2、导入课题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教学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课件播放图片)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一课。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师: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
故事: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

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获得了成功。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

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失败”、“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②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③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1交流调查情况。
师: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与水库防洪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免洪

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通过这些非工程的措施,可以避开、预防洪水侵袭,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以减轻洪灾损失。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课件播放图片)4、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大禹学习,并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小大禹”。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设计说明】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这一线索,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指导法和情境教学法,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创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质疑交流,指导朗读,引发思考、合理想象、充分理解、体会提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老师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条小河,同时课件播放: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这是小河正唱着欢快的歌曲呢!
小河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生气的时候,当天气变化,连续不断地下大雨,河水暴涨就会形成了可怕的洪水,大家请看:(此时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画面)大家看到的这个画面是1998年,特大洪水暴发的场景,看了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轻松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更乐于投入新课的学习。)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介绍大禹的名字并解题,此处的“治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的意思。
二、充分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1先请小朋友轻轻把书打开到第15课,我想听听小朋友是怎么读书的。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读书。)2、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出示生字词)看看谁能读准了?特别注意把生字的音要读准了。
3把这些词语请回到课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它。
4、请4名同学分读四段,师生从准确、连贯、通顺上评价读书小能手。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都读懂了,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做就是“治理洪水”呀?
(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本着《课标》中识字教学应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字不离词的原则,这个环节只对重点字词加以指导。)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2、指名读第一节。
3、引读,抓关键词:这洪水,一路咆哮,真是洪水,它来到田野,农田被,它来到村庄,房屋被,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4、再指名朗读。
5、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6、朗读第一自然段。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插叙:讲述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坝的方法治水的故事。2、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3、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是多不容易啊!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比较鲧和禹不同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而感受到禹的智慧。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五、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又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他的邻居,13没见他回过家,你又会怎么想???
7、朗读这一段。
8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让学生体会到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像感人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表达出来。一连串的追问,典型场景的渲染,关键时候老师的引导,一次次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六、学习第四段
1、(出示图片)过渡:在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后,结果怎么样了?与洪水泛滥图形成鲜明的对比。理解“制服”、“安定”。
2、、大家对大禹会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3、指名朗读。
4小结:洪水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抓住“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大禹顽强治水的英雄形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亚里斯多德也曾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寻求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七、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著名的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课题中的“大禹”,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何人们称他为“大禹”呢?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在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子。)
八、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扩大阅读面,增加积累,延伸语文课堂的宽度。)
作业设计
1写出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这样的词,越多越好:
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2有兴趣的话,想办法找一找、问一问:
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实实在在的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板书设计】





治水前--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15大禹治水治水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三过家门不入造福人类
治水后--百姓安定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2011-11-1917:12:5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
先来复习一下生字,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治理洪水害人百姓地形挖通制服伟大
无家可归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代代相传2,这里的水指什么水呢?(洪水)
洪水你们遇到过吗?
3,大家请看屏幕,洪水来啦。
多媒体放映
4、你觉得这洪水怎样?(凶猛)。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5、书上是怎样写洪水的凶猛的呢?请你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语
体现了洪水的凶猛?。*交流(滔滔、淹没、冲倒)
*理解无家可归(老百姓因为洪水没有住的地方,多可怜啊)
*谁愿意读,读出洪水的凶猛,和那些可怜的老百姓。
(感受到洪水的凶猛了吗?再凶猛些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洪水录像的观看和对课文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等重点词语的品
读,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凶猛,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危害。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
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大禹看到这情景,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齐读,读好下决心
2、治理洪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禹的父亲花了九年时间都失败了,那么大禹又是
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我请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第2小节。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个问题。
3、说说大禹做了什么事?
出示句子(---吃尽了千辛万苦-----
指读、齐读。
4、看图片,理解水流地形
水流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到地势低的地方,地势的高或者低就叫地形。
5、如果我们要查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得爬高山,过大河,非常辛苦!有一个词
讲大禹爬过的山特别多,趟过的河特别多,是哪个词?
千山万水齐读
看图片,近处,远处,都是山,数也数不清!这其中还有无数条河!谁再来读读这个词?6出示句子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这就叫

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呢,你会填吗?
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禹炎热的夏天,烈日当头。禹的双脚一直泡在水中,所以
7、师(动情讲述):传说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由于走的路太多了,他两条腿上小腿的毛全部磨光了。小腿上划出了一道道的血痕,由于过的河太多了,得了严重的腿病。更

厉害的是,由于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他两只脚上的趾甲全部被泡掉啦,露出了鲜红鲜红的肉。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拄着拐棍,一步一步地坚持走遍了这千山万水。你们说,大禹吃
的苦多吗?书上用了哪个词?
8、出示句子读千辛万苦(指导读好)(板书)
9、这其中的每一种苦他都吃过、都尝过,这就叫吃尽(文字点红)
10、这些词语读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读好,练习读句子,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二)同学们,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大家往下读一读(出示
句子)看屏幕,指名读。
1、这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同一个数字。哪一个字?(齐答):九条大河,九座大山2、是不是就指九座大山九条大河(是指数量很多,数也数不清。(齐读,读出数量
多)
3、挖通九条大河是怎么回事?明白吗?(边看图边讲解):这儿是一条大河,这里还有一条
大河。挖通就是指把这两条大河给连通。你知道为什么要把2条河连通呢?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这条河装不下这么多的洪水,于是,通过这儿流到了这条河,这条河如果还是装不下,那就流到另外一条河,最后流入了大海。挖的这部分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4、老师在黑板上这样一画看起来很容易,真挖起来就不轻松了,猜一猜这两条河之间有多
远?大胆地猜一猜:
5、教师介绍:老师查了一下资料,两条河之间有九十多公里,相当于九万多米的距离,要把这么长的距离挖通是多么辛苦啊!同学们一条河就这么长,更何况有很多河呢?辛苦吗?6、比这辛苦的还有呢,如果遇到大山,画图,如果河与河之间有一座大山,(板画:大山)那还得劈开大山。劈开大山明白吗?来,再看老师画。(师边板画,边讲解)挖河挖到这,遇到山了,过不去,那就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挖,把这座山分成两半,让河水从这条河流到这条河。远远看去好像是劈开的,其实是被挖开的。同学们都知道古代有没有车?是阿,没有车,他们还得把这挖下来的成千上万的石头一筐一筐地挑到远处去。多辛苦啊!劈开一
座山已经是万分辛苦啦,他们要劈开多少座?
7、这其中的苦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吗?(不能)这种苦我们就叫它——板书:千辛万苦(生
齐答)
8、师:是啊,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能把大禹吃的苦用过朗读读
出来?(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大禹治水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感悟大禹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利用简笔画,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象地展现出来,
更为直观。
三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1、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快拿
起书本读一读第3自然段!
2、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
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3、请你们再细细地去读读这段话,看看从这些数字中读懂了什么?
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
(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家人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老百姓,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
他抓紧每分每秒,争取能早日把洪水制服。
4、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个故事,非常的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板书:三过家

门而不入)
5、大禹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三过家门
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读的时候请注意这些数字)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数字中感受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崇敬的品质。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一幅图片(风平浪静的湖面)
1、图片说话经过十三年的千辛万苦,洪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洪水被什么样了?
2、出示片段:第4自然段。谁来读好它?齐读。
3、人们还到处流浪,无家可归吗?这样的日子就叫:----------的日子(读安定)谁来读好
它?齐读!
4、是谁给老百姓带来了这安定的生活?
513年后,大禹终于制服了洪水,终于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乡亲们知道后,都出来迎接
他,孩子们也都围上来想看看这位治水英雄。
现在你们就是乡里的孩子们,你们想对大禹叔叔说什么呢?老师就是大禹叔叔。*大禹叔叔啊,你治理洪水吃了很多苦,真是一位勇敢顽强、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为了使乡亲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再苦再累也值得。为老百姓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6、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顽强、一心为公的
伟大英雄----大禹!齐读最后一小节。


大禹治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