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种植技术规范流程

发布时间:2020-04-26 09:44:36

1 目的

为规范金银花标准化生产,保证金银花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河南、河北及相似环境条件下金银花的栽培管理。

3 术语

3.1 扦插苗

用扦插法繁育的苗木称为扦插苗。

3.2 基肥

也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栽前使用的肥料,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3.3 根外追肥

又称叶面喷肥,就是施肥不施在根部,而以叶面吸收为主的一种施肥方式。

3.4 主枝

从主干分生出来的大枝条。

3.5 副主枝

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较大枝条。

3.6 新梢

当年从主枝或主干抽生的枝条。

4 职责

4.1 金银花基地负责本规程的解释及修订。

4.2 种植技师负责本规程的宣导和实施。

4.3 生产者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5 流程图

6 内容及要求

6.1 适宜栽培地区

6.1.1 气候条件

北纬22°43°、东经98°130°(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外的其他地区均有种植)生长适温2030年光照时数1100-2600小时年均降水量1000mm左右,均可生长。

6.1.2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棕壤、褐土、潮土、姜黄黑土均可种植适宜土质为壤土、轻壤土,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PH5.57.5之间。土壤全盐含量0.5%以下。地下水位1.5m以下,无涝渍。

6.1.3 环境质量

6.1.3.1 农田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蔬菜标准。

6.1.3.2 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6.1.3.2 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旱地)。

6.2 品种确定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mb)为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多年生藤本灌木,公司基地用于生产、推广的品种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品种:四季花。

6.3 建园

6.3.1 园地选择

6.3.1.1 园地条件要求

新植金银花园地要建在符合本规程6.1条款要求的区域,同时还应符合《金银花基地选择标准》(RFNY/WI-ZLBZ-Y-01)的要求。

6.3.1.2 地势要求

新植园区选择在地势平坦地区或比较缓和的丘陵地带,坐向要求背风向阳,排、灌水良好,交通便利。在山地建园,坡度最好在25°以下,并开挖种植带。

6.3.2 园区规划

6.3.2.1 小区划分

新植园区要根据地形、地势、道路等情况划分若干个小区,平坦地块小区面积可稍大一些,坡地小区面积稍小一些,一般15~20亩为一小区。为了方便机械作业,小区以长方形为宜。

6.3.2.2 道路

园区内道路系统可分为干道、支道和小道。干道贯穿园区的大道,外与公路相通,内与支道相连,干道尽量设置在园地中心位置,宽度4~6m,能通过拖拉机或汽车为宜;支道与干道垂直,是干道和小道的联系通道,一般宽3m,小道是区分小区的界线,与支道和干道垂直,宽1~2m。园区面积较小,可不设干道。

6.3.2.3 排灌设施

排灌系统有喷灌、微喷、滴灌、砖混水泥沟灌、地下水管暗灌、土沟灌和穴灌等,最常见的为土沟灌系统。其多沿大小道路铺土沟可分为主渠和支渠,主渠外与水源相连,内与支渠相通,主渠规格根据园区实际情况确定;支渠一般沿着支道和小道来铺设,规格一般宽50cm,深40cm,并与园内的畦沟相通。

6.3.3 土壤改良

6.3.3.1 平地整地

在秋季对园地进行耕犁、耙平,在深耕前,每亩撒施充分腐熟有机肥1500~3000Kg,然后进行深耕,深度为30cm,然后耙平;最后做畦,畦宽1.8m畦埂高、宽均20cm要求畦面平整便于排灌。

6.3.3.2 缓坡地整地

缓坡地建园,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挖宽0.8~1.0m,深50cm的种植沟,挖沟时,表土和底土要分开,沟挖好后,将表土进行回填沟内20cm,剩余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匀后,再进行回填,回填后,灌透水,使土沉实。每亩施有机肥3000Kg

6.4 栽植方法

6.4.1 时间:秋季(9~12月上旬)、春季(3~4月)。

6.4.2 密度:平地:株行距2m×2m;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一年株行距可为0.5m×1m;第二年为1m×2m;第三年为2m×2m丘陵或山地:株行距1.5×1.5m

6.4.3 开挖定植穴规定的株行距确定定植点以定植点为中心,开挖定植穴,30cm×30cm×40cm(长××深)。

6.4.4 施肥:将挖出的土壤13回填种植穴内,然后每穴施有机肥1.5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0.2~0.3kg,与回填的土壤搅拌均匀,整成丘状,准备栽植。

6.4.5 栽植:金银花种苗放在土上,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土丘之上,扶正苗木,然后在根系周围填入表土,并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随后用脚踏实,使土根密接,最后填土至地面平齐,并保证所栽植的种苗根颈与地面相平或略高。栽后及时灌水,并封土保墒。

6.5 田间管理

6.5.1 中耕除草

金银花定植前两年,每年进行除草5~6次,分别在4月、6月、7月、8月和9月底,以后随着金银花逐年长大,可减少中耕除草的次数,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中耕时间在4月。深度10cm左右;11月份结合施肥翻晒园地一次,深度20cm,植株下15cm,注意不要伤及根茎。

6.5.2 树盘覆草

在春季土壤温度达到20时覆盖,覆盖材料可就地取材如绿肥、山青草、树叶、稻草秸秆等长草要铡短覆盖厚度为1020cm,离枝干10 cm间隙,覆草后表面压些土,防止大风刮起并有防火作用,待覆盖结束时,用浓度为1%的尿素肥液喷施所覆的覆盖材料,以利于调节碳氮比

6.5.3 深翻改土

金银花定植后前两年主要是以中耕为主,随着金银花逐年增长,可进行深翻改土,时间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幼树期(1~5年生)宜采用全园深翻,成龄数(5~20年)宜采用隔行深翻。

6.5.3.1 全园深翻

每年在定植穴外缘,呈环状向外深翻,深度在2025cm之间,内浅外深,深翻时表土放入,底土放在表层。

6.5.3.2 隔行深翻

成龄树每年隔行在行间进行深翻,深翻位置在原种植穴外沿处进行深翻,确保深翻沟与原种植穴相通,深翻深度20~25cm

6.5.4 排灌水

金银花虽然耐旱,但在花期若遇干旱将造成落花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一年中要浇足两次水一是春季萌芽水(发芽前后至新梢生长期)二是初冬封冻水(末茬花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布层(土层40~60cm)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以沟灌、喷灌为主灌溉标准以不漏灌,不积水为原则。

金银花花期要注意排水防涝,特别是78月份遇阴雨涝天,容易积水的低洼金银花园地,提前疏通和深挖园内排水沟,确保降雨时,积水及时排出

6.5.5 施肥

6.5.5.1 施肥原则

以基肥为主,适时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配合使用;以土壤培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按照GAP的要求,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量,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和粪便、硝态氮肥等。

6.5.5.2 施肥方法及使用量

6.5.5.2.1 基肥

金银花移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11月,结合深翻改土,每亩施有机肥1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Kg。方法:在距植株一侧30~50cm处挖40×30×30cm××的环状沟,将肥料与一半的坑土掺匀坑内,然后填入另一半土,踩实,并灌越冬水。下一年在另一侧以同样方法挖环状沟施肥如此交替循环进行。

6.5.5.2.2 土壤追肥

1 在金银花定植第一年,植株成活后,在5~6月间追肥一次,每株施尿素0.15Kg,采用穴状施肥法即在距植株20~30cm挖深度为15cm的施肥坑,施肥后,覆土,并浇水。

2 在金银花移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要追肥3~4次,第一次在早春萌芽前进行3月中下旬),以后在每茬花蕾采摘进行(6月、8月、9月)。肥料品种三元复合肥为好N:P2O5:K2O比例为10:8:5,也可以单质肥料按此比例配制成复合肥,每株施0.20.3kg采用穴状施肥法即在树冠垂直投影处挖56个深1015cm的小穴,施入肥料,填土封严。若土壤墒情差,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6.5.5.2.3 叶面追肥

每茬花的孕蕾前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喷施,也可用氨基酸液肥、螯合型中微量元素肥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要求喷洒均匀,以叶面湿润且不滴水为好。

6.5.6 整形修剪

金银花的修剪时期: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冬剪,即休眠期修剪,从12月份至翌年2月上旬均可进行;二是绿期修剪,即生长期修剪,从5月份至8月中旬均可。金银花修剪要遵循“因枝修剪、随墩造型、平衡墩势、通风透光”的原则。

6.5.6.1 冬剪

6.5.6.1.1 幼树修剪(1~5年生)

幼树修剪重点是以整形为主,结花为辅。要先整形后修剪,可利用拉枝的办法,调整骨干枝的伸展方向整形。重点培养好一、二、三级骨干枝,构成牢固的骨架,为以后的丰产打下基础。疏除多余枝条,然后在一级骨干枝上选留二、三级骨干枝。旺枝轻剪,留3~5节,弱枝重剪,留2~3节。金银花树形分为自然圆头形和伞状形,整成什么样的树型,要根据树势进行。

(1) 第一年定干修剪

栽植的苗木萌芽后,将主干基茎以上20cm(分枝带)以下的萌芽剪除,分枝带以上选留生长不同方向并有3-5cm间距的侧芽或侧枝3-5条,作为形成小树冠的骨干枝(树冠的第一层冠),于树高40-50cm处剪顶。侧枝保留3-5节剪去上部。在今后的管理中,经常把根部抽生的枝条疏除,以免扰乱树形。

(2) 第二年冬剪

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级骨干枝。头年修剪后,第二年在一级骨干枝上会长出6~10条健壮的枝条,自然圆头形选留3~6个枝条,伞状选留6~7个枝条,作为二级骨干枝,每个枝条留3~5个节剪去上部,其余枝条疏除。选留标准是:一是基部直径在0.5cm以上;二是分布均匀,错落着生;三是分枝角度30~4

(3) 第三年冬剪

重点培养二级骨干。级骨干枝基部抽生的枝条比较健壮,自然圆头形留7~11个枝条,伞状形留12~15个,每个枝条留3~5个节剪去上部,作为三级骨干枝方法及标准同上,其余枝条全部疏除。

(4) 第四年冬剪

第四年修剪一是培养三级骨干枝,二是利用新生枝条调整二级骨干枝。选留级骨干枝上长出的健壮枝条20-30个,保留其下部3-5节,剪去上部,培养成级骨干枝,其他枝条全部除去

(5) 第五年冬剪

植株骨架基本形成,重点在于促进植株多开花,要注意选留足够的结花母枝,并利用新生枝条调整骨干枝的角度,选留的结花母枝基部直径必须在0.5cm以上,每个二级骨干枝留结花母枝2~3个,三级骨干枝留4~5个。全株留80~120个,结花母枝间的距离保持在8~10cm,每个结花母枝仍保留3~5节,上部剪去,其他枝条全部疏除。

6 清理田园

每次修剪结束后,及时清理田园,剪除的病虫枝带出园内,并焚烧,壮枝可进行扦插育苗。

6.5.6.1.2 成龄冬剪5~20年生)

5年以后,金银花已完全进入盛花期,整形已基本完成,转向丰产、稳产阶段。这时的修剪任务主要是选留健壮的结花母枝。结花母枝需要年年更新,越健壮越好,只有强壮的母枝才能多抽花枝,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其次是调整更新二、三级骨干枝,去弱留强,复壮墩势。

修剪步骤:先下部后上部,先内后外,先大枝后小枝,先疏除后短截。留下的开花母枝进行短截,旺枝留4~5个节,中庸枝留2~3个节,并使其分布均匀,布局合理,枝间距保持8~10cm,选留的开花母枝基部直径必须在0.5cm以上。每个二级骨干枝最多留2~3个开花母枝,每个三级骨干枝最多留4~5个开花母枝,全株留开花母枝80~120个。修剪时疏除交叉枝、下垂枝、病虫枝、萌蘖枝及无效枝。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株形的的偏冠补正和冠层的补空。偏冠补正利用徒长枝,选择着生在主枝上的枝条于偏缺部位的1/3处短截;冠层补空利用中间枝,选择着生在侧枝上的枝条于树冠中间的1/2处短截,促发二次枝完成补型和补空。

6.5.6.1.3 老龄树冬剪(20年以上)

20年以后的金银花,植株逐渐衰老,这时修剪除留足够的开花母枝外,重点进行骨干枝更新复壮。修剪方法是疏截并重,抑前促后。

6.5.6.2 生长期修剪(绿期修前)

绿期修剪每年要进行2~3次,第一次修剪在头茬花结束后(6月上旬)、第二次修剪在二茬花后(7月中、下旬)、第三次修剪在三茬花后(8月中、下旬),重点是以疏枝短截,修剪时先疏除无效枝、病虫枝及徒长枝,然后再进行短截,壮枝留4~5个节,中庸枝留2~3个节,枝间距保持在8~10cm花后修剪主要是根据树势适当截留,保留花芽,保证下茬产量,树高去上留下,树矮去下留上使树体高度控制在便于采摘的高度

6.7 病虫害防治

坚持贯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环保方针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治;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药效试验,提高防治效果,将病虫害对金银花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叶斑病、炭疽病、根腐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金银花尺蠖、金银花天牛、斜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

6.7.1 农业防治

6.7.1.1 清理田园 于早春和晚秋清理金银花园被修剪下来的残、枯、病、虫枝连同园地

周围的枯草落叶。集中园外烧毁,消灭病虫源。

6.7.1.2 土壤耕作 早春土壤浅耕、中耕除草、挖坑施肥、灌水封闭和秋季翻晒园地,杀灭土层中羽化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6.7.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过程中,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限制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高污染的农药。

禁用农药见《金银花病虫害防治禁用农药清单》(RFNYWI-SCGL-Y-07

防治用药见《金银花病虫害安全用药表》RFNYWI-SCGL-Y-08

6.7.2.1 金银花蚜虫

危害金银花的蚜虫主要是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 (Takahashi)和中华忍冬圆尾蚜Amphicercidus sinilonicericola Zhang。以成、幼虫危害,多集中于金银花心叶或幼叶背面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发黄;受害花蕾畸形,严重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每年发生10~30余代,以卵在金银花枝条上越冬,早春越冬卵孵化,4~5月份严重危害金银花。10月间发生有翅雌蚜和雄蚜由伞形花科植物向金银花上迁飞。10~11月交配产卵于枝条上越冬。

6.7.2.1.1 防治时间 4月中下旬

6.7.2.1.2 防治指标 有蚜株≥25%,每个枝条有蚜虫>5头时,应予以防治

6.7.2.1.3 最佳防治期 蚜虫孵化期和无翅胎生蚜。

6.7.2.1.4 防治方法 金银花展叶、抽梢期使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5%啶虫咪1000倍液;5%除虫菊800倍液;1%苦参碱1200倍液全株喷洒,7~10天一次,连喷两次。重点是叶背、叶梢。

6.7.2.2 红蜘蛛

主要是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危害。叶片受害初呈现很多失绿小斑点,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削弱树势,影响花产量。每年发生6~9代,世代重叠,以受精雌螨在枝干缝隙内及干基附近土缝里集群越冬。每年干旱年份发生量大,多雨高湿的年份则危害轻。多在叶片基部的主脉两侧取食并拉丝结网,有集群现象,成螨多将卵产于网上。第一代历期约为25天,而夏季完成一代约10

6.7.2.2.1 防治时间 4月下旬、6月上旬

6.7.2.2.2 防治指标 田间有螨株达到20%以上;每片叶3~5头即达到防治标准。

6.7.2.2.3 最佳防治期 越冬卵孵化期(4月中下旬)、成虫活动盛期(6月上旬、8月上旬)

6.7.2.2.4 防治方法 金银花孕蕾前期、每茬花采收结束时;优先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如天气高温干旱,发生重,还可选用73%克螨特2000倍液防治。防治时,园地周围杂草一并喷施防治。

6.7.2.3 金银花尺蠖

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以幼虫取食叶片,影响花芽分化,造成金银花严重减产。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河南封丘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和蛹在近表土枯叶下越冬。越冬蛹次年3月下旬羽化。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相继羽化为成虫。成虫多产卵于叶被。初孵幼虫迅速爬行,吐丝悬垂借风分散。低龄幼虫取食叶片下表皮及绿色组织,使叶片呈现白色透明点,3龄以后食量增加。幼虫老熟后在枯叶下或表土下1厘米处结薄茧化蛹。

6.7.2.3.1 防治时间 5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下旬

6.7.2.3.2 防治指标 百株产卵率≥20%,株叶片有虫超过5%即达到防治标准

6.7.2.3.3 最佳防治期 卵期、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

6.7.2.3.4 防治方法 因害虫危害期距采摘期较近,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如2.5%菜喜(多杀霉素)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300倍液;危害严重时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其他菊酯类农药防治

6.7.2.4 金银花天牛

主要是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White 危害。以10年以上的金银花植株受害最重,5年以下的植株受害较轻。被害植株生长势衰弱,受害枝条大量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寄主枝干内越冬,以成虫占多数。越冬雌虫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9月上中旬成虫陆续羽化,并留在虫道内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幼虫6月下旬孵化并钻蛀危害,老熟后留虫道内仍以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先在木质部表面蛀食,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在枝条上咬成一圆形羽化孔,以最后的蛀道作蛹室化蛹。

6.7.2.4.1 防治时间 5月上旬、6月中旬

6.7.2.4.2 防治指标 百株危害超过2%即达防治指标

6.7.2.4.3 最佳防治期 初孵幼虫盛期

6.7.2.4.4 防治方法 在春季植株发芽前,在金银花植株根部撒3%辛硫磷颗粒剂50~150g,然后培土。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糖醋液诱杀(糖:醋:水:敌百虫1:5:4:0.1); 5~6月份成虫出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发现植株上有虫孔,可用棉球蘸80%敌敌畏乳油塞入虫孔,用泥封住,毒杀幼虫。

6.7.2.5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拉丁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s),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和花。年发生45代,在山东和浙江经调查都是如此。以蛹在土下35厘米处越冬多在89月大发生。成虫夜出活动,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对糖醋酒等发酵物尤为敏感。卵多产于叶背的叶脉分叉处,以茂密、浓绿的作物产卵较多,堆产,卵块常覆有鳞毛而易被发现。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食,遇惊就会落地蜷缩作假死状。当食料不足或不当时,幼虫可成群迁移至附近田块危害,故又有行军虫的俗称。斜纹夜蛾发育适温为2930,一般高温年份和季节有利其发育、繁殖,低温则易引致虫蛹大量死亡。

6.7.2.5.1 防治时间 7月、8月、9

6.7.2.5.2 防治指标 百株有虫≥5%,必须防治

6.7.2.5.3 最佳防治期 卵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

6.7.2.5.4 防治方法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成虫,主要用黑光灯、糖醋液、杨树枝及甘薯、豆饼发酵液诱杀。卵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喷洒2.5%三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茚虫威3000倍液防治。

6.7.2.6 棉铃虫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在各金银花产区都有分布危害。幼虫先取食未展开的嫩叶、花蕾及花。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6代,以蛹在土下土室内越冬。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农作的、杂草等其它植物上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习性,初孵幼虫有群集限食习性初孵幼虫取食未展开的嫩叶和花蕾,2龄后钻入蕾、花内蛀食。棉铃虫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90%。第代、第对金银花的害最为严重

6.7.2.6.1 防治时间 6月、7月、8

6.7.2.6.2 防治指标 百株带虫量10头以上即可防治

6.7.2.6.3 最佳防治期 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

6.7.2.6.4 防治方法 捕捉大龄幼虫;插杨树枝,黑光灯诱杀成虫。苏云金杆菌300倍液;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5%甲维盐2000~3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2.5%多杀霉素1000倍液,喷洒全株防治。

6.7.2.7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幼虫共五龄,个别六龄。初龄幼虫在叶被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三龄后分散危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秆皮层,虫口密度大、缺乏食料时,幼虫可成群迁移危害。有假死性,稍受震扰吐丝落地。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老熟幼虫在4~9cm的土层内吐丝筑室化蛹。表土坚硬时,可在表土化蛹。一年发生6~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

6.7.2.7.1 防治时间 3月、4月、7月、8月、9

6.7.2.7.2 防治指标 百株带虫10头以上即可防治

6.7.2.7.3 最佳防治期 幼虫孵化期至三龄以前。

6.7.2.7.4 防治方法 黑光灯诱杀;晚秋或初冬翻土灭蛹;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幼虫1~2龄期喷施1%甲维盐1000倍液;25%灭幼脲500~1000倍液;15%茚虫威3000倍液;10%虫螨腈800~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交替防治1~2次。

6.7.2.8 白粉病

病原为忍冬叉丝壳Microsphaera lonicerae Wint.et  Rabenh全国各种植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病斑褐色,不规则形,上生有白粉;花扭曲,严重时脱落。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多雨潮湿季节或通风不良、株间荫蔽发病。施用氮肥过多,干湿交替发病重。

6.7.2.8.1 防治时间 3月份、7月份、8月份

6.7.2.8.2 防治指标 田间植株受害率≥5%,即可防治

6.7.2.8.3 最佳防治期 萌芽前、发病初期

6.7.2.8.4 防治方法 金银花3月份萌芽前喷布0.3~0.5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全株喷洒50%醚菌脂2000倍液;50%腈菌唑1000倍液;25%戊唑醇3000倍液;1.5%多抗霉素3000倍液交替防治。

6.7.2.9 褐斑病(及叶斑病)

病原为鼠李尾孢Cercospora rhamni Fack.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叶上病斑呈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直径5~20毫米.潮湿时背面生有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潮湿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生严重。多发生于生长季的中后期,8~9月为发病盛期

6.7.2.9.1 防治时间 6月、7月、8月、9

6.7.2.9.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率≥10%;单株发病叶片超过1/5

6.7.2.9.3 最佳防治期 发病初期

6.7.2.9.4 防治方法 70%安泰生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达克宁600倍液交替防治即可。

6.7.2.10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有时也侵害嫩梢或枝干病原菌主要是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盘长孢属(Gloeosporium)和丛刺盘孢属(Vermicularia)的真菌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并逐渐扩大为暗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发病后期病斑颜色产生不规则轮纹并伴有黑色小点粒。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的粘稠物,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病症。炭疽病会造成叶片的枯死和脱落。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条件通风不良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都易引起炭疽病

6.7.2.10.1 防治时间 4月、7月、8月、9

6.7.2.10.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超过10株;单株病叶超过1/5

6.7.2.10.3 最佳防治期 发病前期、发病初期

6.7.2.10.4 防治方法 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50%丙环唑1000倍液;2%武夷菌素2000倍液交替防治,7~10天一次。

6.7.2.11 根腐病

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真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土壤或种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平原地区5年以下树龄的地块发病率在10%~15%5~10年树龄的地块发病率约在15%~25%10年以上树龄的发病率多在30%,个别地块达50%。金银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根腐病,7~8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田间郁闭,草害重,管理粗放,蔓延快危害重。对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严重制约金银花的生产和发展。

6.6.2.11.1 防治时间 7月、8月、9

6.7.2.11.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3%,即需挑治

6.7.2.11.4 最佳防治期 发病初期

6.7.2.11.5 防治方法 疏松土壤,合理排灌;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有控制病害发生。雨季防止田间涝渍发现病株及时防治。抗茬宁亩施1~1.5kg拌入细土或有机肥料撒施到植株根际;32.7%威百亩300倍液土壤消毒;30%恶霉灵3000倍液灌根。

6.8 采收

6.8.1 采收时间

以三青期和大白期采摘的质量最好。

6.8.2 采收工具

竹筐、竹篮、竹篓,要求工具干净。

6.8.3 方法

手工摘除,叶片、枝条、幼蕾采摘时注意不要带入;开放的花蕾要分开放置。

6.8.4 存放时间

金银花鲜品存放不要超过4小时,应及时运去晾晒或烘烤。放置时应摊开避免发热降低品质。

6.9 加工

金银花加工分为热风干燥自然晾晒两种方式。

6.9.1 热风干燥

6.9.1.1 烘干设备:烘箱或烘房

6.9.1.2 温度指标:40~60

6.9.1.3 干燥时间:15~20小时

6.9.1.4 干燥指标:金银花含水率在10%以下

6.9.1.5 库容量:70%~80%

6.9.1.6 干燥方法

6.9.1.6.1 烘烤前,烤房(烘箱)预热至35,托盘上架。

6.9.1.6.2 金银花鲜品放入托盘内,厚度为3cm左右,摊放厚度均匀一致。

6.9.1.6.3 托盘上架后,关闭门窗,使温度升至40~45保持4~6小时,每隔2小时打开通风口排湿一次(可风机自然排湿)然后温度升至50左右,维持10小时期间4~5小时要排湿一次

6.9.1.6.4 当水分降至二、三成时,温度升至55~60,直至烘干

6.9.1.6.5 打开烘房门窗使温度降至35以下,取出托盘。把金银花倒在干净的篷布或聚乙烯薄膜上晾至常温状态即可装袋。

6.9.2 自然晾晒

6.9.2.1 晒场要求 干净、周围无污染,向阳

6.9.2.2 晾晒方法 将金银花均匀的摊在托盘上,厚度以2cm为宜,放在晒场上进行晾晒,晚上要及时收回,约2天即可晒干。晾晒过程中禁止用手翻动未晒干的金银花,避免晒出的干品发黑。当晒至7成干时,可用木棍把稍厚的部分摊薄一点,以利充分晒干。

6.9.2.3 装袋 晒干的金银花装入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聚乙烯薄膜袋,扎紧袋口,按等级分开储存。

6.9.2.4 处理 晒干的金银花,一段时间后会,这时选晴天再晾晒一次,即可达到安全贮存标准。

6.10 贮存

加工好金银花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贮存时,房间要清扫干净、堆放垛底要有垫板,包装金银花距地面15cm,同时检查包装金银花的聚乙烯薄膜袋是否有破损,若有要及时更换或粘补

7 相关文件

7.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7.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7.4 《金银花基地选择标准》RFNY/WI-ZLBZ-Y-01

7.5 《金银花病虫害防治禁用农药清单》RFNYWI-SCGL-Y-07

7.6 《金银花病虫害安全用药表》RFNYWI-SCGL-Y-08

8 相关记录

《金银花种植生产记录》RFNY/RE-JSGC-Y-03

金银花种植技术规范流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