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

发布时间:2012-02-25 10:02:12

分享到

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

姓名:卢柯

贡献: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始创者及纳米孪晶铜超塑性和超强度的发现

单位:中国,沈阳金属所

上榜理由:先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三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之一的非晶晶化法的创造者,并且第一次真真意义上地做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的纳米铜样品,第一次真正的无孔隙的纳米材料样品的变形,真正告诉大家纳米材料是怎么变形的。

从出道以来一直工作在纳米研究的国际前沿,而且研究方向自始至终很专一,因而很有深度。

近年来在SciencePRL上发表的工作引起国际反响。不仅学术一流,组织能力也是一流,手下的弟子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工作做得很塌实,凝聚力很强

在人脉上也很突出,与众多院士关系密切。年纪轻轻,已经是国际级专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担任美国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国际Scripta Materialia 杂志编辑等等,未来的中国纳米材料第一人!



代表性文章:

1K. Lu, L. Lu, S. Suresh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Science,324 (2009) 349-352

2L. Lu, X. Chen, X. Huang, K. Lu

Revealing the Maximum Strength in Nanotwinned Copper

Science, 323 (2009) 607-610

3L. LU, Y.F. SHEN, X.H. CHEN, L.H. QIAN, K. LU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Science, 304 (2004) 422-426

4L. LU, M.L. SUI, K. LU

Superplastic extensi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at room temperature

Science, 287 (2000) 1463-1466



Last edited by yangruirui on 2009-5-20 at 21:54 ]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王中林

贡献:半导体纳米材料、纳米生物技术

单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上榜理由:王教授是国内外知名学者。他的第一本专着《Elastic and Inelastic Scattering in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Imaging(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5) American Scientists评论为具有卓越成就和极其价值的经典之作。他 1996 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pectroscopy for Surface Analysis》被英国 Analysis杂志和美国材料学会会刊评论为反射电子显微学唯一的和必读教材

1998 和康振川博士合着的《Functional and Smart Materials》被 Science Physics Today 评论为有关智能材料唯一的和最前沿的书籍

博士和他的同事 1998 年在Science上关于发现纳米碳管量子导电效应的文章被12家专业学会会刊和报社作为重大科技发现转载。他们1999年的Science文章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可以称单个病毒质量的纳米秤

他带领的小组在Science上报道了半导体氧化物纳米带结构的发现和合成为纳米级传感和敏感器以及光电器件打下基础。这一最新成果引起了纳米界的巨大反响被许多媒体如USA Today, Science News, Nanotech Alert,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等评论为纳米材料领域一重大突破。该文章是2002-2003年全世界化学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目前已被引用1100次。这一重大发现被德国的法兰富克报纸评论为可以和发现碳纳米管的意义可以比拟。

他们研制的利用纳米带做成的应用于扫描探针技术中的纳米悬臂梁被《自然》杂志以新闻登出(Nature, 423 (2003) 134. 教授领导的小组发明的低温无催化制氢技术被《Business Week》周刊在2003年六月三十日作为近期可投资项目而醒目刊出。20042005年,王中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得到具有压电效应的半导体纳米环和纳米螺旋结构. 这种新型纳米带可以应用于微/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 生物细胞探测, 是实现纳米尺度上机电耦合的关键结构。2006年,他首次发明了纳米发电机,该研究不但开辟了一纳米科技的暂新领域,同时为利用人体内的机戒能,流体能和振动能来发电,从而带动微型系统和器件来进行无线和自驱动的生物探测。该技术也在携带式民用和军用设备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这些重大研究成果都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该研究成果是继王中林2001年首次发现半导体纳米带结构后又几重大原创突破性成果。他个人也被亚特兰大最权威的报纸《Atlant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和《Atlanta Business Chronical》,《R&D Magazine, CNN 有线电视台等进行过个人专题报道. 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和纳米生物技术。

代表性文章:

1Direct-Current Nanogenerator Driven by Ultrasonic Waves

X.D. Wang, J.H. Song, J. Liu and Z.L. Wang Science, 316 (2007) 102-105

2Converting Ceria Polyhedral Nanoparticles into Single-Crystal Nanospheres

X. Feng, D.C. Sayle, Z.L. Wang, M.S. Paras, B. Santora, A.C. Sutorik, T.X.T. Sayle, Y. Yang, Y. Ding, X.D. Wang, Y.S. Her Science, 312 (2006) 1504-1508

3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s

Z.L. Wang and J.H. Song Science, 14 April 2006: 242-246

4Conversion of Zinc Oxide Nanobelts into Superlattice-Structured Nanohelices

P.X. Gao, Y. Ding, W. Mai, W.L. Hughes, C.S. Lao, Z.L. Wang Science, 309 (2005) 1700-1704.

5Single-crystal nanorings formed by epitaxial self-coiling of polar-nanobelts

X.Y. Kong, Y. Ding, R.S. Yang, Z.L. Wang, Science, 303 (2004) 1348-1351

6Exchange-coupled nanocomposite magnets by nanoparticle self-assembly

Hao Zeng, Jing Li, J. P. Liu, Zhong L. Wang and Shouheng Sun, Nature, 420 (2002) 395-398.

7Nanobelts of semiconducting oxides

Z.W. Pan, Z.R. Dai and Z.L. Wang, Science, 291 (2001) 1947-1949.

8Electrostatic Deflections and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nces of Carbon Nanotubes

P. Poncharal, Z.L. Wang, D. Ugarte and W.A. De Heer, Science, 283 (1999) 1513-1516

9Carbon Nanotube Quantum Resistors

S. Frank, P. Poncharal, Z.L. Wang, and W.A. De Heer, Science, 280 (1998) 1744-1746

10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Colloidal Platinum Nanoparticles

T.S. Ahmadi, Z.L. Wang, T.C. Green, A. Henglein and M.A. El-Sayed, Science, 272 (1996) 1924-1926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查尔斯.李波(Charles M.Lieber)

贡献:低维纳米材料/纳电子学/固态化学/无机化学/表面物理化学

单位: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

上榜理由: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Charles M. Lieber (中译名:查尔斯-烈波),长期从事原子力显微镜、隧道扫描电镜、高温超导材料、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活跃、最著名、年轻有为的纳米科学家和材料学家之一,对国际纳米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具有极高的造诣。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或他的研究工作。查尔斯o烈波教授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国际顶尖的纳米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站在学术最前沿,领导着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以2001年为例,一年内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就在ScienceNature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查尔斯o烈波教授在纳米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曾做出过一系列重大贡献,他曾发明了纳米镊子等纳米工具、P-N纳米二极管等;最近更是活跃在纳米碳管、纳米线的研究领域,去年他的研究成果被美国科技新闻评选为国际十大科学重大进展之一。鉴于查尔斯o烈波教授的卓越贡献,他获得了大量奖励。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获得纳米技术领域最高大奖-“费曼奖、国际材料学会杰出青年奖、美国总统奖、美国化学会纯化学奖、美国科学基金会创造奖等等。他在各种重要大型国际会议和美国化学会会议上所做的特邀大会报告就达40次之多。近年来,查尔斯o烈波教授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最权威刊物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41篇,在化学界、物理界最高学术刊物J. Am. Chem. Soc.Phys. Rew. Lett.上发表论文达40篇。

查尔斯o烈波教授早年从事表面物理化学研究,曾建立了电子扫描隧道(STM)的表面电子探针结构理论,奠定了STM的基础,为STM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哈佛大学直接聘他为正教授,现在他已成为哈佛大学最高终身马克-黑曼(Mark Hyman)教授,是极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国际著名教授之一。

查尔斯o烈波教授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培养了一大批国际著名的中国学者。他们都活跃在国际纳米科技研究的第一线,如现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洪杰教授、伯克利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培东教授、乔治亚理工的张忠菊教授(原复旦大学化学系学生)、北京清华大学“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计划成就奖获得者范守善教授等。

代表性文章(太多)

hyde841008 (站内联系TA)

姓名:钟香崇

贡献:耐火材料、炼钢冶金

单位: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教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顾问。

上榜理由: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1963年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现任长期从事耐火材料科技工作。解决了平炉硅砖和高炉砖等技术问题,为当时恢复提高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资源特点,组织指导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镁铝砖和高铝砖的研究开发,在平炉、电炉、高炉等推广应用,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进行了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的研究开发,显著提高转炉炉龄,解决了连铸板坯裂纹问题。研究开发了耐火纤维和绝热板,耐火纤维在窑炉使用节能2030%,绝热板提高了成材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高铝矾土和刚玉莫来石材料等高温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在科学理论上提出了新观点,为开发优质品种指明了方向和途径。1993年当选为国际联合耐火材料学会终生杰出会员。1998年当选为美国硅酸盐学会荣誉会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钟香崇院士从事耐火材料工作50余年,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的首席科学家。他在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高温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他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在内容和水平上居国际前沿。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文章太多了,论文集有好几本,代表型的主要有矾土方面的,尖晶石方面的,在中国知网上和EI上能找到很多



Last edited by hyde841008 on 2009-5-21 at 16:25 ]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杨培东

贡献:纳米激光器

单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化学终身教授

上榜理由:Peidong Yang教授9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化学系开始博士后研究,99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助理教授,2004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副教授。现任美国化学会纳米科学分会主席,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杂志副主编。杨培东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在纳米激光器件(Nanolaser)、纳米管流体场效应管(single nanotube nanofluidic transistors)的发现与发明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JACSPRLAngew Chem.NanoLettAdv. Ma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包括MRS Outstandin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各种科学奖励和荣誉称号。



代表性文章:

1. “Tunable nanowire nonlinear optical probe”, Y. Nakayama, P. J. Pauzauskie, A. Radenovic, R. M. Onorato, R. J. Saykally, J. Liphardt, P. Yang, Nature 447, 1098, 2007.



2. “Inorganic nanotubes: A new class of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J. Goldberger, R. Fan, P. Yang, Acct. Chem. Res. 39,239, 2006.



3. “Dewetting Induced Formation of Ordered Nanoparticle Stripe Patterns”, J. Huang, F. Kim, A. Tao, S. Conner, P. Yang,Nature Mater. 4,896, 2005.



4. “Nanowir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M. Law, L. E. Greene, J. C. Johnson, R. Saykally, P. Yang, Nature Mater. 4, 455, 2005.



5. “Ultralong nanoribbon waveguides for sub-wavelength photonics integration”, M. Law, D. Sirbuly, J. Johnson, J. Goldberger, R. Saykally, P. Yang, Science 305, 1269, 2004.



6. "Single crystal gallium nitride nanotubes", J. Goldberger, R. He, S. Lee, Y. Zhang, H. Yan, H. Choi, P. Yang, Nature 422, 599, 2003.



7. "Room-temperature ultraviolet nanowire nanolasers", M. Huang, S. Mao, H. Feick, H. Yan, Y. Wu, H. Kind, E. Weber, R. Russo, P. Yang, Science 292, 1897, 2001.



8. “Mirrorless lasing from mesostructured waveguides patterned by soft lithography”, P. Yang , G. Wirnsberger, H. C. Huang, S. R. Cordero, M. D. McGehee, B. Scott, T. Deng, G. M. Whitesides, B. F. Chmelka, S. K. Buratto, G. D. Stucky, Science 287, 465, 2000.



9. “Hierarchically ordered oxides”, P. Yang, T. Deng, D. Zhao, B. F. Chmelka, G. M. Whitesides, G. D. Stucky, Science 282, 2244, 1998.



10. "Nanorod-superconductor composites: a pathway to materials with high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P. Yang, C. M. Lieber, Science 273, 1836,1996.

wanders (站内联系TA)

Cyril Stanley Smith

著名的冶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

1903104Cyril Stanley Smith出生在英格兰的伯明翰。1924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冶金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来到美国。192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1926-1927年,在MIT做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



1927-1942年期间,他在美国黄铜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铜合金电导、热导、力学性能和磁性等方面的研究,获得过20 多项专利,发表过许多研究论文。他因其在研究工作中的独创性和洞察力而闻名。



1942年他应召来到政府在华盛顿的战争冶金委员会。短暂的工作之后(1943年),他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加入了由奥本海默领导的(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他负责领导制备用于原子弹的可裂变金属和核实验用的其它材料。因为他这方面工作的卓越功勋,1946年被授予美国总统奖章。



应芝加哥大学Robert Hutchings校长的邀请,组建一个新型的实验室来专门研究固态金属。1946年,Smith来到芝加哥大学,成为这里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etals)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所长。该研究所是美国第一个跨学科的材料研究机构。他曾经这样说到:曼哈顿计划使得冶金学家与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关联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R.W. Cahn教授在《走进材料科学》一书中曾介绍过这个研究所的兴衰)



Smith对无机物质性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从将简单的拓扑学应用于金属晶粒的形状开始,拓展到多层次结构的各个层次。他的一项非常著名的工作(发表于1952年)是将金属多晶与一个减小空气压力条件下的肥皂泡相比较,演示了晶粒生长动力学与泡沫生长动力学之间存有一定的相似性。提出晶界可以理解为具有界面能的表面,类似于肥皂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并分析了相互接触的多面体在角数、棱数、平面数之间的拓扑学关系,以及不同棱数多面体平面出现的频率分布。这些现象均可以在金属晶粒、生物细胞组织和肥皂泡中观察到。

1961年,Smith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一直到1969年退休。在MIT任教授期间,他的工作涵盖了对艺术与科学在不同尺度上基本结构特征的探索。Smith设立了在冶金系和人文学系双兼的职位,旨在鼓励通过对过去材料记载的科学研究来了解人类历史和人类活动。他利用材料工程师的方法来探索艺术和考古制品生产背后的技术。1967年,Smith MIT 建立了考古材料研究的实验室。十年后,该实验室发展成为考古与人类学的材料研究中心,成为在波士顿地区8所大学和博物馆开展相关研究和培养学生的一个联合体。



到他退休时,Smith拥有三个职称:学院退休教授、科学与技术历史退休教授和冶金学退休教授,标志着他在科学、技术、历史和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尽管他自己谦虚地认为,他在历史学上从未受到过专业的训练)。通常,在MIT 学院退休教授的头衔只授予那些在传统的系或者学科的边界地带能够取得成就的少数人。作为科学与技术史的退休教授,他被尊为是从人类历史开始到人们能够理解与应用材料之间历史关系的权威人士。他是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于考古制品研究的先驱者。作为退休的冶金学教授,他继续物理冶金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界面能和拓扑学在多晶体材料结构中的作用以及金相学在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Smith一生中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著有许多著名的专著,包括《A History of Metallography》(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60出版)、《From Art to Science》(MIT出版社, 1980出版)、《A Search for Structure》(MIT出版社, 1981出版)等。



1991年,因将固体物理应用于研究古代艺术以及人工重构其文化、历史与科学方面的先驱性工作 Smith被美国物理学会授予Gemant奖。他生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聘任为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最初的九个委员之一。担任过《原子科学家杂志》的编委会委员以及1955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美国代表团的成员。



1951年,SmithHerbert HollomonFrederick SeitzBruce Chalmers等人一起向美国金属学会提议创办(后来著名的)期刊《Acta Metallurgica》(现《Acta Materialia》的前身)。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Acta Metall.》于1953年春季开始出版。由Smith但任这一重要国际学术期刊董事会的首任主席。他在《Acta Metall.》首刊的序文中这样写道:现在,冶金学是那样广泛,任何人都不可能只靠自己的脑子就能够容纳它,必须吸引科学家们的兴趣,增加这样一些冶金工作者的数量,即他们能够部分地牺牲其与生产和管理问题的联系,以便更加关注作为冶金学发展基础的物理与物理化学

wanders (站内联系TA)

纪尧姆(Charles Édouard Guillaume1861-1938

瑞士冶金学家,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特性对精密计量物理学所作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项授予冶金学成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61215日,纪尧姆出生于瑞士侏罗山区的Fleurier。他的祖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离开了法国,来到英国伦敦经营制表业。祖父的三个儿子都继承钟表业,但纪尧姆的父亲Édouard后来仍回到了Fleurier定居。



纪尧姆在Neuchâtel接受了早期教育。之后在苏黎世技术大学(Zurich Polytechnic)获得了博士学位。1883年,他来到国际计量局担任局长助理,此前的一段短暂时间里在炮兵担任过军官。1902年,出任国际计量局副局长。从1915年起,一直到他1936年退休的21年里,担任局长。退休后他仍然是国际计量局的名誉局长,直至他去世。1938513日在法国的Sèvres去世,享年77岁。



服兵役期间,纪尧姆研究过力学和弹道学。在计量局里,他最初的研究是测温学。他对玻璃内水银温度计的校准进行过重要的研究。当时,计量局建立长度标准热膨胀所用温度计的详细标定工作由他来负责。他参与了制定国际米(单位)的早期工作,利用接触法测定出1公斤水的精确体积。



对于镍-铁合金膨胀系数的观察诱发了他对该系列合金的系统研究,并且发现了一种具有极低膨胀系数的合金 ——因瓦(invar)合金(1896年) 、一种热弹性系数为零(即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杨氏模量恒定)的埃林瓦(elinvar)合金(1920年前后)等其它具有应用价值的合金。因瓦合金也被称为殷钢,成分为36%镍,63.8%铁,0.2%碳。埃林瓦合金的成分为33-35%镍,53-61%铁,4-5%铬,1-3%钨,0.5-2%锰,0.5-2%硅,0.5-2%碳。



他首次制成殷钢后,便很快发现这种合金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钟表等精密仪器的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1897年,他首次将这种合金和其它镍-铁合金应用于钟表零部件,解决了钟表的校准问题。此外,他还制成了殷钢计量棒用于大地测量。

wanders (站内联系TA)

 师昌绪院士

192011月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抗战前他就读于保定师范。抗战初期,他又进入流亡中成立的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1941年高中毕业,他认为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工业,从而考入了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的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组成)矿冶系。1945年毕业后,做为全班第一名,他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1948年,利用1946年考取的出国资格,赴美留学。1949年,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又在欧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倍受鼓舞,那时他曾准备应北洋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由于抗美援朝,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1952年他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他与人合作的关于《硅对于超高强度钢的影响》的研究,对后来飞机起落架用钢300M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发表的“Fe-Mn-Al合金中恒温马氏体相变也是经典之作。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政府据此向美国提出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接着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中国留美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

  师昌绪院士于19556月回国后,长期在中科院金属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所学术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第四届主任、第五届顾问等职。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82年,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1984年,调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嗣后被聘为该会特邀顾问。

  师昌绪院士在金属所工作期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50年代,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他主持下,开展了钢中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参与建立了钢中夹杂物鉴定方法;为减少沸腾钢钢锭中硫的偏析,在生产条件下,他试验成功了加压凝固和振动凝固的新工艺;他领导科技人员,于大连钢厂在我国首先建立了小型倾斜式连续铸锭机。

  50年代末,金属所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主要力量转向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当时缺镍无铬,他领导的研究室研究了一系列可以节约和取代镍铬的新材料,19581966年,在他指导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铁基盘材合金-808,代替了用量很大的镍基合金。文革期间,他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70年代,为了808的推广,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科技人员长期驻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制成了几千个涡轮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又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铁基高温合金-761 1958, 还研制出一种不含镍的铬锰氮不锈钢,在尿素工业设备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蚀性,1964 年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在他领导下,还研制成功了完全不含镍铬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可用作低温钢、耐热钢和无磁钢,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我国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停止供应高温合金,致使我国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生产遇到很大困难。他奉命率领金属所小分队去抚钢参加变形高温合金攻关组,他不畏劳苦,早出晚归,来往于沈阳、抚顺之间,以致患了肾盂肾炎,他抱病坚持,GH30GH33GH37 GH44 GH47等镍基高温合金的试制和高温合金生产立足国内做出了贡献。

  他还重视研究材料在使用中发生的问题。1958年,他研究的高温合金的包套挤压工艺,为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研究探索了道路。1965年,他研究的喷丸再结晶处理,使410厂数千片GH33叶片免于因晶粒度不均匀而报废;1972年,在他指导下,金属所建立了低周疲劳,周期持久,振动载荷持久,有平均应力的疲劳等项测试技术,为高温合金在接近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开辟了新领域。

  他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并注意把基础研究成果用于新材料的发展。结合铸造合金,他提倡金属的凝固过程的研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91985年,朱耀霄等开展关于微量元素在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某些微量元素对高温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偏析作用, 从而发展出M17FDZ38GM38GM40等四种低偏析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他密切注视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及时组织力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他的倡导下,80年代初,金属所建立了大功率激光器和高速气体雾化急冷金属粉末技术和装置,后者在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 1987年,他又指导金属所开拓了高强深冲汽车薄板钢研究,研制出P1P2P3三种薄钢板,可以大量节约钢材和油料,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年来,他对科技管理工作地行过认真的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为金属所确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方针,并大力更新设备,对金属所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比较齐全,人才比较集中,技术装备配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应用、开发基地起了很大作用。他还提出要把腐蚀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为该所的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是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冶金材料专业组及材料学学科组的成员。他多次参与或主持了国家技术科学规划、材料科学规划及新材料规划的制定工作。1988年,他参与制定的科技长远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制定的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北京工作期间,作为专家组长,他主持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选拔和评估工作,是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特邀评估专家。他曾任国家发明奖及自然科学奖的评委,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他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工作中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个人专长和创造能力。几十年来,在他的指导下,晋升为高级职称的上百人。他一回国就参加研究生培养工作,1981年开始担任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他与合作者共同指导下,已毕业博士生24人,硕士生60余人。他还是清华大学、东北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北方交大等七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他热心科技出版事业,创办了《能源材料》、《中国金属科学与技术》 ( 英文版)、《中国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 (中英文版) 等刊物并任主编。 他是《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的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编委会副主任。 他还主编了《中国材料大辞典》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科学技术卷》。

  他热心我国学会工作,在中国金属学会成立一开始他就是理事及常务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现为荣誉会员。为了加强中国材料科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他创建了包括27个有关学会的中国材料联合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国际材料科学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受邀参加了1987 年日本东京大学100周年大庆召开的材料与社会讨论会并作报告;1988 年东京的新材料国际会议,芝加哥的世界材料大会。

  50年代,他曾先后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从1963年开始,曾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评为辽宁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沈阳市先进科学工作者。1985年,中科院沈阳分院授予他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师昌绪院士是《金属学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自然科学进展》、《材料导报》等学术期刊主编。多次主持国家材料及材料科学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立项与评估等。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出我国第一代航空发动机用多孔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歼击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针对我国当时缺镍无铬情况,50-60年代主持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代铁基高温合金、铬锰氮不锈钢、耐热钢及铁锰铝奥氏体钢,并推广到工业生产。发表论文300多篇,培养硕士及博士生近100名。曾获国家三大奖1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1998年获得国际材联(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iesIUMRS))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Innovations in Real Materials Awards)。20017, TMSMinerals, 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学会评选出2002年度TMS会员奖(Fellow Award),师昌绪院士是该年度国际上5位获奖人之一。此外,他还是首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并于20046月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wanders (站内联系TA)

叶恒强

贡献:与国外同时独立地发现传统晶体学不允许的五次对称性,进而发现并研究了二十面体对称、八次、立方对称等准晶相。

在国内率先用高分辨原子象对固体材料结构与缺陷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了在原子尺度研究材料精细结构的技术与理论,在高温合金拓朴密堆相发现多种新相及畴结构。用超结构象显示有序合金中不同种类原子的方法,确定了几种新结构,直观揭示合金非公度结构生成机制,对合金结构理论提出独创性见解。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项奖励,发表专著3本,刊物论文200多篇。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方天慧 (站内联系TA)

唐明述 院士

    唐明述(1929.3.31-)。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四川省安岳县人。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1956年南京工学院化工系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南京化工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硅酸盐研究室主任。从事水泥化学、水泥工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撰有论文《Ca(OH)2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编著《胶凝材料工学》。

  长期从事混凝土工程寿命的研究。对影响混凝土工程寿命的重要课题碱-集料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建的快速法已定为法国和我国标准,先后为众多大型混凝土工程鉴定集料碱活性,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案;研制的快速测定仪已获应用;近年来在京津等地发现大型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而破坏的实例,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所提碱碳酸盐反应的膨胀机理、碱集料反应分类等理论得到国际专家的重视;对用水泥处理核废渣、大坝用氧化镁膨胀水泥、钢渣微观结构的研究等在理论、生产、使用中均获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碱集料反应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keke11 (站内联系TA)

姓名:黄柏标

贡献:研发的高亮度红、橙、黄、黄绿发光二极管材料和管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及产业化水平

单位:山东大学晶体研究所

上榜理由:黄柏标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半导体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工作。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科技奖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五十篇。先后承担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大型基金项目、 "七五""八五""九五"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目前承担的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项目"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技术及管芯工艺",通过近二年的努力,已完成了研究开发任务。高亮度红、橙、黄、黄绿发光二极管材料和管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及产业化水平,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现形成了年产外延片4万片,管芯2亿只的生产规模并已批量生产,打破了我国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管芯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发展山东省高技术产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代表性文章:

1W.F. Yao, X.H. Xu, J.T. Zhou, X.N. Yang, Y. Zhang, S.X. Shang, H. Wang, B.B. Huang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of sillenite Bi24AlO39 crystals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12 (2004) 323–328

2Wei Feng Yao, Xiao Hong Xu, Hong Wang, Jing Tao Zhou, Xue Na Yang, Yin Zhang, Shu Xia Shang, Bai Biao Huang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of perovskite bismuth titanat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52 (2004) 109–116

3XueNa Yang , HongBin Wang , BaiBiao Huang , ShuXia Shang

La-substitution Bi2Ti2O7 thin films grown bychemical solution deposition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40 (2005) 724–730

4Ying Dai, Baibiao Huang, Dadi Dai,

The role of dangling-bond, hydrogen and adsorbate in diamond surface conduction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2(2003), 15-19

。。。。。。。。。。。。。。。。。。。。。。

洗尽铅华 (站内联系TA)

柯伟,193212月生,原籍浙江黄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

  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20世纪60-70年代在中科院金属所参加中国第一代铁基高温合金及镍基铸造空冷叶片的研制,主持相关高温疲劳及使用性能的研究。70年代末,根据中科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协议到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发表了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首次实验观察结果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理论,受到国际上的好评。1982年归国,任金属研究所断裂研究室主任。1983年以后,在他的主持下先后成功地组建了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集中于材料在腐蚀环境中的化学-力学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分别在裂纹内部溶液电化学环境的变化、腐蚀疲劳寿命预测、耐蚀金属、新型涂料开发、多相流冲刷腐蚀以及工业装备环境断裂失效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结果。他发表论文150多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材料的环境行为和失效机理的建议人和专家组成员。他曾多次担任国际合作项目的中方负责人,是国际期刊《Material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及国内期刊《金属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的编委。他曾多次获得国家及部院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

洗尽铅华 (站内联系TA)

黄伯云(1945.11.24- )。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粉末冶金专家,中南大学校长。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粉末冶金材料以及其它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他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攻关项目等10余项,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其中,主持研究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制造,实现了某型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199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铁基、钨基复杂精细零部件注射成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为精密复杂零部件制造提供了整套关键技术,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的-钴和铈钴铜铁磁性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卫星的关键通讯器件;他还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长沙市首届科学技术创新贡献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和光召科技奖等奖励;并获得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4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发表EI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

  黄伯云教授1999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粉末冶金联合会主席,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

洗尽铅华 (站内联系TA)

胡壮麒,19298月生于上海。1952年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金属材料专家。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材料学会理事、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等职。中国材料学会理事、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东北大学、哈工大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他长期从事高温合金、非平衡合金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一级空心涡轮叶片材料及民航机长寿命叶片材料;研制成功抗热腐蚀定向结晶叶片、定向结晶钴基合金叶片及特种微晶粉末;研制成功我国直升机用第一个增压器;提出了约束性凝固过程中溶质的非平衡再分配理论。先后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其中发动机配套的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外发表论文411篇,国内发表论文366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5部,申请专利14项。培养博士生60名。先后获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荣誉优秀专家、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wanders (站内联系TA)

李述汤

    材料学家,化学家,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1947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1969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71年在美国Rochester 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74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741976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1976年-1994年在美国柯达公司任研究员。 1994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工作,任物理与材料科学系讲座教授及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至今。 200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教授及纳米有机光电子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有机发光材料,金刚石及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成果金刚石及新型碳基材料的成核与生长氧化物辅助合成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应用先后荣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成就奖、香港求搓基金奖、连续两次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国内外著名的化学及物理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二部、美国专利10余项。其中有5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期刊及英国的《自然》期刊。现任著名国际期刊《应用物理快报》(APL)和《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副主编,《固态物理》亚太区主编,德国《先进材料》编委,其学术水平在国际材料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为推动我国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wanders (站内联系TA)

张立同

19384月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航空航天材料专家,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中惟一的女院士,西北工业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工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材料学部咨询组成员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将一些重要的涡轮叶片生产由锻造改为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的工作面无需加工就可以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当时我国的熔模铸造技术还十分落后,即使增加抛光余量的叶片,报废率仍高达百分之三十,有时甚至高达百分之五十。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患意识,使张立同勇敢地承担起了高温合金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新工艺研究这一攻关课题。



1976年,我国引进了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但其中无余量叶片铸造用的模料等还需要另外花上百万美元进口,面对这一情况,张立同心潮难平。她与同事们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余量熔模铸造工艺的技术关键。最后筛选出了较为理想的新型壳材料——陕西铜川上店土。



1980年,用铜川上店土壳材料铸造成功了我国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无余量空心导向叶片。这一科研成果,荣获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在我国发展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她到处呼吁,四处奔走去争取经费,可是却没有得到支持。课题组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自制了一台热压机,1992年的冬天西安特别寒冷,为了调试热压炉,他们就在冰冷实验室里度过了春节。



正当张立同和同事们艰苦攻关的关键时刻,下海经商的浪潮又给张立同课题组带来了新的考验。于是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不能散火,既要做教授,还不能做穷教授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去赚钱,要稳定队伍、积累资金、等待机遇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



他们采取航空为本、扩大基础、重点突破、军民两用的发展策略,当年就在高温陶瓷材料的应用开发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她敢于开拓,亲自带领课题组南下,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帮助广东一家陶瓷企业攻克了技术难关,开发出新产品,获利20多万元,他们用这笔钱自行研制了一台设备,由此拉开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序幕。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快自有了进展,但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接踵而来。在把实验型技术与设备向工程型转化时,所遇到的难题几乎使张立同课题组对CVI工艺丧失了信心!1995年,国际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技术的技术鼻祖、法国波尔多大学的Naslain教授被邀请到西北工业大学,这位教授在看过他们研制的设备后,毫无表情地说:我们掌握CVI这项技术化了20年,你们至少也要用10



在后来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先后作了四代CVI设备,实验了400余炉次,又是一个一千个日日夜夜1998年底,第一批性能合格的式样终于制出了。接着,碳化硅陶瓷复合基材料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也相继被突破 ,材料的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六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体系,我国第一个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从此诞生了。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国家。



2001年,这位教授再次来到西北工业大学 ,当他看到大小各异规格不同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时感到非常惊讶。他在随后给张立同的信中说:上次回国后,我一直在关注着你们实验室的发展,我认为你们的实验室不仅是中国的重点实验室,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



19894月,张立同进入克利夫兰美国航空航天局空间材料商业发展中心。她是第一位获准进入这所研究机构的中国高级学者,承担了美国未来大型空间站结构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工作。她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一个一年没有进展的课题有了转机。他带着美国研究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研制出3种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通过了空间环境试验。该中心主任沃廉斯教授惊喜地说:教授的才能和工作效率令人吃惊



一位美国电子工教授请张立同剖析一种电子材料的功能故障,她很快就解决了,这位教授十分感激,要支付高额酬金,张立同婉言谢绝地说:我们中国人更注重友情,美教授称赞她:你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张立同说:伟大的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研制的世界一流的飞机,应该有一流的航空材料和制造技术,我愿意为这个理想奋斗终身。也正是这一崇高的理想推动我走到了今天,它还将推动我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如果说追求,这就是我的追求!

wanders (站内联系TA)

姚熹

我国材料学界的著名专家,同时又是国际知名的材料学家。他除了担任国际陶瓷科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铁电学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和UFFC铁电学委员会成员,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美国陶瓷学会会员外,还当选国际上多个学术职务:1989年当选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亚洲铁电学协会首任主席,1997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美国陶瓷学会会士。



江苏武进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1935年9月28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附中二院,被选入北京俄语专科学校二部学习,为后来选派苏联留学打下了俄语基础。后身体原因未能去成,根据教育部未被派往苏联留学的学生可任意选一所大学学习的规定,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1957年毕业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任助教、讲师。1979年秋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进修,1980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仅用20个月的时间,即完成了通常需要4年才能完成攻读博士学位工作。他的博士论文《铌酸锂双晶体与多晶陶瓷的介电、压电性质研究》,被评为当年美国宾州材料科学的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并获施乐(Xerox)奖,成为自该校1959年设立固态科学学位以来用最短时间取得博士学位者。姚熹获得固态科学博士学位后,他又在该校进行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1983年,姚熹回到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任副教授,次年被高等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此,他又成为我国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985年,姚熹筹建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任所长,同时开始筹建电子材料研究实验室。1988年,该所得到国家863新材料研究计划资助,同年由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八五期间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全国重点学科发展计划的7个重点(跟踪)实验室之一,也是211工程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他任实验室主任。1986年姚熹又开始筹建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任所长。姚熹先后还任西安交大电子工程系主任、电子材料研究所所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并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学校聘为兼职教授和名誉教授。1998年,姚熹又创建了上海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同济大学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陶瓷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机功能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和中国科学院酸盐研究所的兼职研究员。





1990年,姚熹被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固态化学研究所聘为高级研究员,1995年受聘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及国立大学访问教授和南洋教授



姚熹长期从事铁电体与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先后指导培养了50余名博士和10余名博士后。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对铁电体中的极化驰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他参与多项国家新材料论证研究工作。1984年,他参加了国家863计划第一次百名专家论证会。1987~1996年担任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时,参与国家高技术新材料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并任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方面专题与课题的责任专家,负责多层陶瓷电容器重大课题的论证与实施。七五八五期间兼任精细(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专题负责人。八五九五期间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陶瓷方面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所从事的电介质材料与器件、铁电、压电、热释电材料与器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与器件,机敏传感器与执行器等课题,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中由他发现的晶粒压电共振现象,1985年获美国陶瓷学会Ross-Coffin-Purdy奖;电介质材料超慢弛豫过程及其测试方法的研究获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铁电薄膜及热释电薄膜的研究,1997年、1998年分获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以其在铁电领域中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在中国电子陶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中国和国际铁电界的杰出贡献,被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授予IEEE铁电学成就奖。IEEE铁电学成就奖,每两年在世界范围内从铁电学术界和工程界各选出1人授奖。当年共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5人获得提名,最终由姚熹获得此奖。



此外,姚熹还获1995年度光华科技一等奖和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至今,姚熹已获中国、新加坡、美国专利1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多篇,编写教材、专著7本,起草两项国家标准。他是国际铁电学报、欧洲无机化学与固态化学学报以及国内许多学报的编委、顾问等。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家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工会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杰出访问学者奖。

dianzai (站内联系TA)

徐祖耀,男,19213月生,浙江宁波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历任重庆(南京)材料试验处助研,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金相热处理教研室主任、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1999年任马氏体相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任名誉委员;1987年起任国际贝氏体相变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报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原Metallography)国际顾问编委,1997-2003年任日本钢铁学会会刊国际版(ISIJInter-national)顾问编委,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六校名誉教授。曾应邀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多所著名大学讲学,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任特邀报告人,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和会议主席。

    他的学生徐匡迪院士在为《徐祖耀文选》作的序中所写:徐先生不完善了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解决了国际上计算Fe-C合金相变开始温度的难题;创建了铜基合金和ZrO2陶瓷马氏体相变热力学;修正了传统的动力学方程;引入孤立子研究动力学以及用群论研究晶体学获得巨大成功。几十年来不断进取,近年还组织力量率先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相变的研究,已有重要发现。他完善了铁基贝氏体相变热力学,创建了铜基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以实验和理论有力地证明了贝氏体相变属于扩散机制,在国际上独树一帜;近年来还发现ZrO2陶瓷中的贝氏体相变,对陶瓷的脆性研究有所突破。

wanders (站内联系TA)

丈夫柯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研究,是我国著名的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妻子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与金属材料学家,长期从事材料研究和制备工作。这中国几亿个家庭中,这样的院士、科学家夫妻杜口可谓凤毛麟角,堪称材料界的金童玉女。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两人的科学贡献。

  柯伟,193212月生,原籍浙江黄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

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20世纪60-70年代在中科院金属所参加中国第一代铁基高温合金及镍基铸造空冷叶片的研制,主持相关高温疲劳及使用性能的研究。70年代末,根据中科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协议到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发表了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首次实验观察结果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理论,受到国际上的好评。1982年归国,任金属研究所断裂研究室主任。1983年以后,在他的主持下先后成功地组建了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集中于材料在腐蚀环境中的化学-力学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分别在裂纹内部溶液电化学环境的变化、腐蚀疲劳寿命预测、耐蚀金属、新型涂料开发、多相流冲刷腐蚀以及工业装备环境断裂失效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结果。他发表论文150多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材料的环境行为和失效机理的建议人和专家组成员。他曾多次担任国际合作项目的中方负责人,是国际期刊《Material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及国内期刊《金属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的编委。他曾多次获得国家及部院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

   

李依依,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01998年任该所所长。早期在高Mn奥氏体低温钢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图与相鉴定方法,发现在低温下存在反铁磁转变,及FeMn合金中e - 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而未得到实验证实的难题。82年以来,连续主持四个五年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五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系列,负责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与相鉴定,并提出科学思想、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目前,主要从事特种合金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负责精密管材基地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共荣获省部级以上奖12项。其主要成就与贡献有:



一、在应用基础理论、实验、工程材料研究和实践中的许多新颖学术观点以及重要发明和发现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率先提出高压气相热充氢技术路线,创建了崭新的国内低温高压抗氢材料研究体系,在金属中氢的扩散与渗透行为、氢与低温对材料的交互作用、氢与低温对马氏体相变的相关性、微重力条件下合金相变行为和一系列新钢种的攻关等项研究中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科技成果。



二、系统研究了83-573K奥氏体合金的氢扩散系数及渗透率;系统开展了Fe-Mn合金中ε相和α'马氏体的金相鉴定研究,首创了可原位观察马氏体相变的金相低温台;并用低温电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测到马氏体形核长大的层错重叠过程的极轴机制;还测定了Fe-Mn-Al低温钢300~20K的性能及组织稳定性;与他人合作最早用电子探针和金相技术结合作出富铁锰铝相图,共十二个等温截面,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系统研究超低温高强无磁不锈钢,发现了在300~4K温区内Mn奥氏体钢中存在反铁磁转变点Tn,并找到Mn是唯一的既可提高Tn点,又可降低马氏体点Ms的元素,保证合金在液氮下磁导率低和奥氏体稳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1980年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三等奖。



三、组织承担"六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抗氢压力容器用钢",提出σ0.2200400Mpa的抗氢12号两种钢种的成分,创建了包括高压高纯热充氢、高纯氢分析、气相氢渗透扩散、裂变扩展及静载拉伸全新实验系统,确定了冶炼、加工、热处理全过程工艺制度,建立了试样的氢损伤评价方法,使其全面达到指标,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组织承担"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高强度抗氢脆钢",提出以高氮含量控制冶炼范围很窄的Fe-C-Ni-Mn-N钢为主攻对象,作出了氮化物等相的析出规律与相鉴定,提出了合理热处理制度,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问题,探查了工程厚度钢截面的氢分布规律,给出了高压充氢性能评价的数据,该成果分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组织承担"八五"攻关项目"沉淀强化抗氢脆合金"1995年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荣获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提出组织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低偏析合金工程"、兴建高新科技企业群和"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北方新材料研究与发展中心",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形成了高水平能攻坚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zyf0211 (站内联系TA)

都是了不起的牛人啊

顶啊

多为我国材料界做贡献

:D

zyf0211 (站内联系TA)

都是了不起的牛人啊

顶啊

多为我国材料界做贡献

:D

zyf0211 (站内联系TA)

都是牛人啊

顶啊

希望我国材料界人才辈出D

zyf0211 (站内联系TA)

都是牛人啊

顶啊

希望我国材料界人才辈出D

timoshenko (站内联系TA)

都是牛人啊

顶啊

希望我国材料界人才辈出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李亚栋

贡献: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合成方法,实现了贵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半导体等不同类型单分散纳米晶的可控制备

单位:中国,清华大学化学系

上榜理由:李亚栋,男,汉族,196411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教育部原子分子与纳米科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11月首批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曾先后获得9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99年柳大刚优秀青年科学奖、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论文奖励、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l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3年获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并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专项项目新型无机单晶纳米管、线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无机功能纳米结构的化学控制合成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等课题。近几年来,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Chem-Eur. J, Chem. Commun., Adv. Mater., J. Phys. Chem. B, Chem. Mater., Inorg. Chem. 等国际一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李亚栋教授近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多名优秀的青年学子,其中博士后9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各类基础和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学》、《固体化学》、《化学与社会》和《纳米材料与器件》等;积极组织教材的编写、翻译等工作,应科学出版社的邀请翻译出版了英国牛津出版社出版的“Instant Not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精要速览》)一书;为美国Kluwer出版社负责出版的“Nanowires and Nanobelts 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devices” (Kluwer Publisher,American, 2003)一书撰写过“Nanowires and Nanotubes of Complex Oxides (Chapter 10)”专题;还编写了《纳米材料和器件》(第三章:功能纳米结构的化学控制合成与组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连续多年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的殊荣。

代表性文章:

1.Peng Q, Dong YJ, Li YD*ZnSe semiconductor hollow microspheres, Angew. Chem. Int. Edit. 42 (26): 3027-3030, 2003



2.Sun XM, Li YD* Colloidal carbon spheres and their Core/shell structures with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Angew. Chem. Int. Edit., 43(5): 597-601, 2004



3.Liu JF, Li QH, Wang TH, Yu DP, Li YD* Metastable vanadium dioxide nanobelt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ngew. Chem. Int. Edit., 43 (38): 5048-5052, 2004



4.Deng H, Li XL, Peng Q, Wang X, Chen JP, Li YD* Monodisperse magnetic single-crystal ferrite microspheres, Angew. Chem. Int. Edit. 44 (18): 2782-2785, 2005



5.Wang LY, Yan RX, Hao ZY, Wang L, Zeng JH, Bao H, Wang X, Peng Q, Li YD* Fluorescence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biosensor based on upconversion-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Angew. Chem. Int. Edit., 44 (37): 6054-6057, 2005



6.Wang X, Zhuang J, Peng Q, Li YD*. A General Strategy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 Nature 437, 121-124, 2005



7.Wang X, Peng Q, Li YD*, Interface-mediated growth of monodispersed nanostructures, Acc. Chem. Res, 40, 635-643, 2007



8.Bai F, Wang DS, Huo ZY, Li YD*, et al., A versatile bottom-up assembly approach to colloidal spheres from nanocrystals, Angew. Chem. Int. Ed., 46, 6650-6653, 2007



9.Wang DS, Xie T, Li YD*, et al., Ag, Ag2S, and Ag2Se nanocrystals: Synthesis, assembly, and construction of mesoporous structures, J. Am. Chem. Soc. 130, 4016-4022, 2008



10.Wang LY, Li P, Li YD*, et al., Carboxylic acid enriched nanospheres of semiconductor nanorods for cell imaging, Angew. Chem. Int. Ed.,47, 1054-1057, 2008

蓝翅宝宝 (站内联系TA)

姓名:卓禧仁

贡献:目前主攻科研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1983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991年、199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和三等奖。已发表论文240余篇。

单位:武汉大学化学

上榜理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7月复旦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19571959年去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1983198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现任武汉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务,还担任《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副主编,Polymer International》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编委。目前主攻科研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1983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991年、199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和三等奖。已发表论文240余篇。1986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

文献贡献:《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副主编,Polymer International》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编委



Last edited by 蓝翅宝宝 on 2009-5-31 at 11:57 ]

tj001009 (站内联系TA)

姓名 刘维民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所长 研究员 博士

贡献    从事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材料化学研究

上榜理由

  一、个人简历简历  

   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62年生于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材料化学研究。期间曾于1993~1994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2000年起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在相关研究领域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合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五)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一)。取得授权(含合作)中国发明专利40件;发表(含合作)SCI收录论文200多篇;合著《齿轮传动润滑材料》一书。

  1998年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目前主要从事空间润滑材料及材料磨损和润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研究基金项目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和科技部973项目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

  2008年主持了神舟七号飞船应用系统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二、已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

  1.

  考察了固体润滑剂、无机和纳米填料及离子注入对多种聚合物的机械物理尤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及摩擦化学机制,提出了可以用填料/聚合物/摩擦副及介质间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作为填料是否有效的初步判据。为SCIEI收录,评价为国际领先,对解决火箭叶片及战机操纵杆和鸭翼轴承的润滑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阐明了多种润滑油添加剂的减摩抗磨作用和摩擦化学机制以及与添加剂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共轭性越高其摩擦学性能越好等观点;发现了含氮化合物对其它添加剂性能的影响规律,硫磷添加剂的合理配比及其影响油脂摩擦学性能的原因等;首次设计了添加剂摩擦降解气体的收集装置并建立了分析方法;发展了油浸试验研究方法并创造性的将划痕试验方法用于边界润滑的研究。为SCIEI收录,评价为国际先进或领先,对解决导弹气浮动压轴承的润滑及研制高性能齿轮润滑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制备了含硼、含氮杂环、含稀土元素的润滑油添加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制了用于避免积炭、降低排气污染、节油的燃料油清净剂及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清洗剂。

  上述成果获中科院及甘肃省一、二、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30多篇,EI收录50多篇),多次在国内外摩擦学会议上邀请做专题报告或大会报告,并应邀为Lubrication Science杂志撰写综述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件,已公开6件。聚合物领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外学者较高的评价(Wear杂志评述为该领域最重要贡献)。97年实验室评估专家组认为在聚合物摩擦学及添加剂摩擦化学领域的工作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参与领导的固体润滑开放室先后于1992年和1997年被国家评为优秀实验室。

 4

针对我国空间站、卫星、火箭、航空等计划及先进制造和信息等技术中所遇到的多种苛刻工况下的摩擦学问题,开展真空、高低温、原子氧、高负载、高速度、电磁场等极端条件下聚合物、金属及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与润滑失效机理研究,探索高强度耐磨损自润滑材料、超薄润滑膜及Phosphazine类合成润滑剂的制备技术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润滑和失效机理,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Last edited by tj001009 on 2009-5-31 at 13:53 ]

tj001009 (站内联系TA)

姓名    薛群基

贡献   他在聚合物摩擦学、陶瓷磨损与润滑、纳米材料和摩擦学、添加剂摩擦

         化学和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单位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      学会副秘书长、空间科学学会、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上榜理由   他先后参与或主持30余项国家重点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20余件。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和甘肃省劳动模范(1989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1994年应邀在著名的(美国)高尔登会议上作陶瓷材料摩擦化学大会报告。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亚洲摩擦学会第一届主席。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今年又斩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也是甘肃省近二十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唯一奖项。

主持、参加和领导完成了卫星星箭解锁机构、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长征三号、10A、斯贝、直九及109工程等航天和航空工业所需的多种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任务;主持建设了特种润滑材料研制实验室;领导并参加研制了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新型润滑和防护材料;研制成功了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稀士润滑材料及节能润滑材料;所研制的材料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领导的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特种润滑材料领域为国家重点工程解决了多项关键润滑技术难题;在国家组织的评审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在薛群基任化物所所长期间,按照创新理念,带领全所科研骨干深入调研国内外学科状态和国家需求,大幅度调整和凝练了研究所内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将原来比较固化和分散的学科,凝练成资源化学新材料化学生物学三大方向,研究所被中科院确定为国家西部资源化学与新材料创新研究基地,实践证明,这一科学决策和调整是正确成功的。二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学生刘维民、官得利、任天辉、王齐华等一道,从聚合物的摩擦化学与磨损模型、杂环添加剂电子结构影响、正离子理论、稀土化合物的作用机制、陶瓷摩擦化学到近年来的纳米添加剂和分子薄膜,形成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观点和成果。



部分代表性文献

中国摩擦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进展       科技导报-200823

燃烧合成熔化制备块体纳米结构材料和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摩擦学性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F01

MOSi2及其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摩擦学学报-20035



Last edited by tj001009 on 2009-5-31 at 14:52 ]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赵东元

贡献新型有序多孔性材料的微观组装和宏观控制,中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组装,生长及物化性质研究,新型微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合成设计,新型有序排列的纳米材料的合成。

单位:中国,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榜理由: 院士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6363日生。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位。1990年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沈阳化工学院精化系讲师、副授。1992 – 1993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1993 – 1994年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 – 1996年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6 – 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博士后,1998.12至今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曾获得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Feiberg博士后奖,美国化学会1998年度最佳博士后奖,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学者人才基金,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称号,教育部长江计划国家特聘教授称号。首创了多种大孔径分子筛新材料,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三篇,J.Am.Chem.Soc.四篇,获得美国专利 5 项。其论文被同行引用高达500余次。

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和结构、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0余篇,获美国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30项。研究结果曾被 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作为封面报道,美国材料协会、美国化学会等曾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发表论文的引用次数超过万次。2002年被选为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理事、秘书长,2004年被选为国际沸石协会理事,2006年再次当选为IMMA理事。现任国际刊物英国皇家化学会(RS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中国地区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的共编辑(Co-Editor),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美国化学会Chemistry of MaterialsDalton TransactionsNano等刊物的编委、顾问编委。2002年曾被 Advanced Materials刊物评为15年中48位顶级作者(Top Author)之一, 被国际ISI Web of Science公司列为近十年100名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排名65)。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杜邦奖(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上海科技英才;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奖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群体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大基金、重点基金以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基金等多项资助。



代表性文章:

1 “Anionic surfactant induced mesophase transformation to synthesize highly ordered large-pore mesoporous silica structures“, Chen DH , Li Z, Wan Y, Tu XJ, Shi YF, Chen ZX, Shen W, Yu CZ, Tu B and Zhao DY, J. Mater. Chem., 2006, 16, 1511-1519

  2 “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s with very large pores“, Fan J, Yu CZ, Lei J, Zhang Q, Li TC, Tu B, Zhou WZ, Zhao DY,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0794-10795

  3 “Three-Dimensional Low Symmetry Mesoporous Silica Structures Templated from Tetra-Head Group Rigid Bolaform Quaternary Ammonium Surfactant“, Shen SD, Garcia-Bennett AE, Liu Z, Lu QY, Shi YF, Yan Y, Yu CZ, Liu WC, Cai Y, Terasaki O, Zhao DY, J. Am. Chem. Soc., 2005, 127, 6780-6787

  4 “A Facile Aqueous Route to Synthesize 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Polymers and Carbon Frameworks with Ia3d Bicontinuous Cubic Structure“, Zhang FQ, Meng Y, Gu D, Yan Y, Yu CZ, Tu B, Zhao DY,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3508-13509

  5 “Ordered Mesoporous Polymers and Homologous Carbon Frameworks: Amphiphilic Surfactant Templating and Direct Transformation“, Meng Y, Gu D, Zhang FQ, Shi YF, Yang HF, Li Z, Yu CZ, Tu B, Zhao DY,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7053-7059

     6. Synthesis of Core/Shell Colloidal Magnetic Zeolite Microspheres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Trypsin.Yonghui Deng, Chunhui Deng, Dawei Qi, Chong Liu, Jia Liu, Xiangmin Zhang, Dongyuan Zhao*Adv. Mater., 2009, 21(13), 1377 - 1382

changle9139 (站内联系TA)

姓名:卢柯

贡献: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始创者及纳米孪晶铜超塑性和超强度的发现

单位:中国,沈阳金属所

上榜理由:卢先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三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之一的非晶晶化法的创造者,并且第一次真真意义上地做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的纳米铜样品,第一次真正的无孔隙的纳米材料样品的变形,真正告诉大家纳米材料是怎么变形的。从出道以来一直工作在纳米研究的国际前沿,而且研究方向自始至终很专一,因而很有深度。近年来在SciencePRL上发表的工作引起国际反响。不仅学术一流,组织能力也是一流,手下的弟子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工作做得很塌实,凝聚力很强。在人脉上也很突出,与众多院士关系密切。年纪轻轻,已经是国际级专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担任美国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国际Scripta Materialia 杂志编辑等等,未来的中国纳米材料第一人!



代表性文章:

1K. Lu, L. Lu, S. Suresh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Science,324 (2009) 349-352

2L. Lu, X. Chen, X. Huang, K. Lu

Revealing the Maximum Strength in Nanotwinned Copper

Science, 323 (2009) 607-610

3L. LU, Y.F. SHEN, X.H. CHEN, L.H. QIAN, K. LU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Science, 304 (2004) 422-426

4L. LU, M.L. SUI, K. LU

Superplastic extensi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at room temperature

Science, 287 (2000) 1463-1466

bringlee (站内联系TA)

姓名:戴宏杰

贡献:新型一维纳米材料与微米/纳米半导体结构的集成

单位: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

上榜理由:1989年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来斯大学博士后。后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后被评为终身教授,是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掺杂二维电荷密度波(CDW)系统中金属杂质对电荷密度波的影响;发展出了二维熔化过程的定量计算方法。(2) 研究了高温Bi系超导体中磁通晶格的结构及超导材料的面缺陷,点缺陷和人为产生的柱状缺陷对磁通的影响。对理解高温超导中的磁通钉扎和寻找提高高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3) 与当时在哈佛大学访问的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合作发展出了利用碳纳米管制备碳化物纳米棒的技术。研究结果为一维纳米碳化物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发表在《Nature》杂志,在纳米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4)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单根碳纳米管电学性质进行实验测量,发展出了利用导电AFM测量单根碳纳米管电导的技术,为解决纳米尺度输运性质测量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为AFM开辟了新的功能。发表在《Science》杂志。 (5) 发展了利用单根碳纳米管作为AFM探针的技术,解决了AFM针尖易损坏的的问题。同时可大大提高AFM垂直方向探测深度。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研究结果还有可能扩展到其它一维纳米材料,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6) 发展出了提纯和切断单壁碳纳米管的技术,可把单壁管切割成所希望的长度,获得类似于大的富勒烯分子的单壁碳纳米管。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 (7) 首次用四点法测量了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发现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行为象完美的量子线。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并被选为该期自然杂志的封面。

代表性文章:

1Jing Kong, Hyongsok T. Soh, Alan Cassell, Calvin F. Quate, Hongjie Dai. “Synthesis of Individual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Patterned Silicon Wafers” Nature 395, 878, 1998.

2  Shoushan Fan, Michael Chapline, Nathan Franklin, Thomas Tombler, A. Cassell, Hongjie Dai. “Self-Oriented Regular 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Functional Devices” Science 283, 512, 1999.

3  Thomas Tombler, Chongwu Zhou, Leo Alexeyev, Jing Kong, Hongjie Dai, W Liu, C Jayanthi, M Tang, S Y Wu. “Reversible Nanotube Electr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cal Probe Manipulation” Nature 405, 769, 2000.

4  Chongwu Zhou, Jing Kong, Erhan Yenilmez, Hongjie Dai. “Modulated Chemical Doping of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 Science 290, 1552, 2000.

5  Ali Javey, Jing Guo, Qian Wang, Mark Lundstrom, Hongjie Dai. “Ballistic Carbon Nano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Nature, 424, 6949, 2003.

6  Guangyu Zhang, Pengfei Qi, Xinran Wang, Yuerui Lu, Xiaolin Li, Ryan Tu, Sarunya Bangsaruntip, David Mann, Li Zhang, Hongjie Dai. "Selective Etching of Metallic Carbon Nanotubes by Gas-Phase Reaction" Science 314, 974-977, 10 November 2006.

7  Xiaolin Li, Xinran Wang, Li Zhang, Sangwon Lee, Hongjie Dai. “Chemically Derived, Ultrasmooth Graphene Nanoribbon Semiconductors” Science 319, 1229-1232, 29 February 2008.

8  Liying Jiao, Li Zhang, Xinran Wang, Georgi Diankov, and Hongjie Dai. “Narrow graphene nanoribbons from carbon nanotubes,” Nature 458, 877-880, 2009.

9  Xinran Wang, Xiaolin Li, Li Zhang, Youngki Yoon, Peter K. Weber, Hailiang Wang, Jing Guo, and Hongjie Dai. "N-Doping of Graphene Through Electrothermal Reactions with Ammonia," Science 324 (5928), 768 - 771, 2009.

03yibing (站内联系TA)

傅恒志



傅恒志院士

  

  傅恒志,男,1929年生,汉族。材料及冶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及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目录



    个人简历

    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

    论著成果

    在河南理工大学提议建立材料学科发展基金

    大胆创新 留苏期间获发明专利

    傅恒志院士担任21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





个人简历

  ◆1946年~1947年在焦作工学院学习

  ◆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

  ◆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1962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航空学会第四届理事长

  ◆19841992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受聘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每年来学校工作4个月,并创立河南理工大学院士基金,用于优秀教师和研究生奖励



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铸钢、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要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防预研项目的课题,并以大推力、超高温发动机为研究背景,自主开发耐热温度在1000℃以上的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无()接触电磁成形单晶定向凝固发动机叶片的制备技术。该技术的开发成功将使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材料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论著成果

  1961年研制出新型高温合金,用于生产。在合金非平衡定向凝固及组织控制的研究中,提出了非平衡溶质分配的新概念。撰有《高温合金非平衡状态的凝固特性》等论文。在非平衡凝固理论、亚快速定向组织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领导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的温度梯度可达1300°C/cm,超出当时国际最好水平达三倍之多;主持创建了枝胞转换及亚快速定向凝固的理论框架,开辟了单晶及定向组织超细化研究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电磁成形定向凝固新技术。

  傅恒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在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曾主持了多项型号研制任务,他提出的特种合金及其金属间化合物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液态无模电磁成形和超高梯度超细化定向凝固技术属世界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向推比10以上发动机方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工艺基础。

  傅恒志院士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始终站在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精辟的提炼出材料及其加工过程的科学问题,特别对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以其科学家的胆识和魄力,对促进材料和加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曾于1988年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傅恒志院士长期从事铸钢、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获得性能提高数倍的超细胞/枝晶定向组织.“ZMLMC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与装置199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此同时还获得包括《定向凝固超细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制》在内的多项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等专著4部、指导博士3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后10名。



在河南理工大学提议建立材料学科发展基金

  20053月,傅恒志院士受聘于河南理工大学。之后,他决定每年从该校给他的薪酬中拿出20万元,加上校方配套的10万元,共30万元作为资金来源,设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用于奖励河南理工大学师生。该发展基金于200510月建立,至今该校已有40余名师生受益。

  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该校材料学科建设,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奖励品学兼优的材料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激励他们在学业和研究工作中取得创造性成绩。



大胆创新 留苏期间获发明专利

  1938年抗战初期,全家逃难,辗转到西安。1947年,傅恒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这位热血青年,参加了青年团,担任团支部书记,1950年加入了共产党,同年毕业。1952年至1955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58年,傅恒志作为当时全国铸造学科唯一考取的留苏研究生,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师从苏联铸造界最有声望的权威聂亨齐教授,进行耐热合金的研究工作。

  那时,用于航空航天尖端技术领域的镍基高温合金,性能优良 但在世界上,此种合金都以高含量的铝、钛作为主要强化元素,必须在真空下熔铸,否则极易氧化。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这样的真空冶炼设备极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傅恒志想:能不能搞出一种既不含铝、钛,又不需真空熔炼,而其性能又与含铝、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合金呢?如果有了这种高温合金,不就解决了国内对这一高温材料的急迫需求吗?这可是一个破天荒的大胆设想!傅恒志小心翼翼地把这一设想告诉了自己的导师聂亨齐教授,得到了导师的大加赞赏: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具有创新思维。好!

  在导师的支持下,傅恒志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先后设计了60余种合金方案,每一种方案的性能测试都要在800的高温下持续做6000小时的实验。为了实验,他常常废寝忘食,通宵不眠。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筛选,在对镍铬钼钨铌合金系列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终于研制出了无铝、钛的镍铬基这一新型高温合金系列。傅恒志把这些研究成果写在论文《镍铬基铸造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里,在论文尚未答辩、合金尚未最后定型的情况下,他研制的镍铬基新型高温合金就被用在苏联航空发动机的导向叶片上。为什么苏联航空专家特别喜欢这种新型合金呢?因为该类合金虽然不含铝、钛,不需真空熔炼但却达到了当时世界上含铝、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的优良性能,即不但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填补了国际高温合金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当之无愧地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苏联科学技术发明专利。1962年,他从列宁格勒工学院物理冶金系研究生毕业时,获得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

  标新立异 勇攀高温合金研究高峰

  傅恒志1962年从苏联学成归国后,继续致力于高温合金的成份、组织、铸造性能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高温合金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发电、机床、石油和化工等工业中的耐高温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主要用于制作热端部件。他针对新型发动机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对涡轮叶片定向凝固和单晶技术的研究,在国内首创了以控制液固界面位置为基准的定向凝固稳态及非稳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晶向三维控制技术,显著改善了定向和单晶叶片的组织及性能,为我国叶片的定向凝固和单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此后,针对现行定向凝固温度梯度低、冷速小、组织粗大的缺点,他又提出了超高梯度定向凝固和组织超细化的新构思,成功地获得定向超细柱晶组织。在镍基和钴基合金中,所得到的结晶组织较HRS定向凝固这一通用方法细化4~10倍,高温持久性能超出同类合金1~2倍。他领导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其温度梯度超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3倍多。由于在高梯度晶体生长和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的研究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两项技术分获航空航天部一、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及国家发明二、三等奖。

  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对磁性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出的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极脆,很容易破损,无法制作出很薄或形状复杂的永磁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傅恒志教授以凝固理论、磁学理论和复合材料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引入塑性相的新构思和运用控制凝固过程的新手段,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第二代(钐-钴)和第三代(钕铁硼)永磁体的铸造组织、成分、凝固特性、晶体取向和磁性能的关系,发明了可加工的稀土钴永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车削,可以变形,也可以切削成仅0.2毫米厚的超薄磁片,从而突破了钐钴合金完全脆性、不可能加工的禁界;而且所获磁能积居当时国际同类材料的领先水平。已成功地应用于国产卫星的隔离器上,并获得了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三等奖。

  九十年代,针对航天工业的需要,傅恒志教授又领导开展了对超细石英纤维加工机制和析晶性的研究,所研制的高纯超细石英纤维,被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鉴定组确认为:其性能已相当于美国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高纯超细石英纤维已用于航天防热陶瓷瓦,其理论成果获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995年,傅恒志教授承担了单晶与定向叶片组织超细化与自约束成形综合技术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试图解决材料冶金技术上的两个重大难题:一是如何提高单晶及定向凝固技术装置的温度梯度;二是如何消除液态合金在成形过程中的污染。傅恒志教授致力于对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探索了提高定向凝固过程的温度梯度的途径,推出了超高梯度ZMLMC定向凝固方法,在实验室实现了高达1000K/cm以上的温度梯度,比德国Leybold公司生产的定向凝固设备的温度梯度整整高出10倍左右,达到了当今世界领先水平。这项成果因而获得了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类)。

  硕果累累 奋斗不息

  傅恒志院士献身科教事业硕果累累,业绩辉煌。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及发明奖4项,获部、省级特等及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上百篇被载入《美国化学文摘》、《国际宇航文摘》、《应用物理学报》等国际文摘和著名刊物。他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到国外讲学:先后在美国里海大学、美国国家标准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所做学术报告;他还多次赴前苏联及俄罗斯、乌克兰的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讲学。

  在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及莫斯科航空材料研究院,他的关于晶体定向生长及单晶高温合金问题的讲学受到高度评价。圣彼得堡技术大学教授、苏联功勋科学家、科学院院士哈洛沙伊洛夫认为,傅恒志教授关于定向凝固溶质再分配的讲学,是合金相变理论中的一个突破

  他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他在第五届国际大学联合会上被推荐为理事会成员;1992年被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同年由美国传记研究院提名并获世界终身成就奖;1993年成为我国首批入选由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组成的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95年初被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间又荣幸地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桑梓情深 愿为家乡多奉献

  76岁的傅恒志院士乡音未改,见到家乡的亲人,心情激动,特别热情。他说,我是河南人,热爱河南,人老了,更加关注家乡,迫切希望为家乡做些贡献。1986年,我在苏联留学的同学何竹康担任河南省省长,我的学生赵地担任河南省委副书记,我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受他们的盛情邀请,我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几位领导从西安来到郑州,洽谈如何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尽力。在赵地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洛阳等几个发展比较快的城市,来到洛阳工学院,受到学院领导的热情接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赵地同志回西北工业大学参加校庆,再次谈起为河南办点实事的问题。最后选中了洛阳工学院。1998年牡丹花会期间,我再次来到洛阳工学院深入考察,双方开始合作。河南科技大学成立以来,聘请我为共享院士,兼职教授,专设了办公室。我感到责任在肩,时刻牢记在心,虽然这几年,我每年都要到河南科技大学两次,做场学术报告,指导一些工作,但,总希望工作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希望河南科技大学的发展更快一些,为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傅恒志院士担任21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

  以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11次学术讨论会于20039232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

  本次学术讨论会旨在以材料发展为背景交流总结凝固理论与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讨论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预测该学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探讨依靠先进凝固技术研制新型材料的可行途径。

  会议聘请西北工业大学傅恒志院士和清华大学柳百成院士担任执行主席,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代表共有7位院士和3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我国著名材料专家师昌绪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亲临本次会议并作了特邀报告。傅恒志院士作了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的主题评述报告,11位专家作了中心议题报告。按计划雷廷权院士将作熔石英SiO2析晶动力学的研究的中心议题报告。上海大学毛协民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郭景杰教授将作定向凝固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中心议题报告。

  在三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23个单位的35位专家从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冶金、晶体生长、材料科学、空间科学、计算科学以及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多学科、多领域对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先进技术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探讨,提出了微纳液滴凝固磁致凝固软物质多尺度多场量耦合计算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等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涉及的材料从金属到化合物、陶瓷、高聚物等非金属、从传统合金到金属间化合物、非晶和纳米晶等新兴合金,从钢铁等结构材料到液晶、II-VI半导体光电晶体、高温超导等功能材料,涉及的技术从一般凝固加工到激光熔覆、燃烧合成、声悬浮等超常凝固,涉及的应用领域从普通铸件()生产到航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以及高性能单晶铜线的制造。

  可以认为,这次会议不仅促进了凝固科学技术在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相互交叉合作研究,而且推动了应用凝固科学技术进行各种传统材料的制备加工改性和新材料的开发。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凝固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科学,而且同现代科学和工程以及各个工业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一致建议:一、应充分认识凝固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性。二、应紧密结合材料发展需求。三、加强新兴与超常凝固过程的研究开发。四、注意凝固过程的模拟仿真。五、关注大凝固科学的诞生。凝固已不局限于铸造和焊接领域。从历史演进,从材料发展,从学科交融,从基础理论以及从凝固本身的内涵与客观需求考虑,凝固应作为大科学(Big Science)对待,强调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工程性、前沿性与创新性,从更高、更广阔的角度来要求它,发展它。

03yibing (站内联系TA)

温诗铸

  机械学专家。江西丰城人。1950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完备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工程中有关弹流润滑问题的设计方法,导出了普适性最高的润滑方程。提出以纳米膜厚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状态,从理论与实验上论证了纳米润滑状态的形成机理与形特征,提出了弹流润滑、薄膜润滑、边界润滑三者转化的关系及状态判别准则,并在纳米尺度上揭示出材料的微摩擦磨损特性。在粘塑性和粘弹性流变润滑理论、润滑膜失效及屈服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陶瓷涂层磨损机理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重要成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zhao02 (站内联系TA)

姓名:潘际銮



贡献:中国焊接界泰斗级人物,主要研究围绕弧焊过程控制,焊接电源,焊接跟踪,焊接温度场,焊接冶金等领域。



单位:中国,清华大学



上榜理由:参与创建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长期从事焊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并建设成功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1987—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主持研究成功并获奖的成果有:“QH—ARC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联合授予的新产品创造二等奖(1965年)。此外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中国焊接最高荣誉奖(2001),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及三等奖(2001)。代表著作有《Arc welding control,《现代弧焊控制》、《焊接中热裂纹》、《焊接手册》等。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有《GMA焊接的自适应控制》等。获国家专利10余项,美国专利一项。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再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分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简历:

1993-      南昌大学校长,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2001-      湘潭大学名誉校长   

1994-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尤蒂卡分校荣誉教授

1988-199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荣誉理事

1986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焊接系客座教授  

1982-1985  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  

1964-1986  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1980-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8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1959       前苏联巴顿焊接研究所访问学者  

1955-      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荣誉委员等

1953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8       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

1944-1946  国立西南联大学机械系学生



代表性文章:

1. 潘际銮等,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电焊机, 20059

2. Pan Jiluan et al., Crawl-type robot,  Welding Journal of AWS,  2005 January

3. Pan Jiluan, Arc welding control, 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Cambridge England  2003

4. Pan Jiluan et al., Arc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weld seam tracking (I) ----Mathematic model,  Science in China, Ser.E2001, No.03

5. Pan Jiluan et al., Arc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weld seam tracking (II) ----Signal processing, Science in China, Ser.E2001 No.04

6. 潘际銮, 现代弧焊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7. 潘际銮,弧焊过程控制,特邀报告,第八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一集,1997 pp.35-50

8.张华,潘际銮等,以ICCD为传感器的温度场实时检测,(1)温度场分区处理的原则及方法.中国科  .1997(10),Vol.27(5)

9. 张华等,潘际銮,以ICCD为传感器的温度场实时检测 (2)波长优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中国科学.1997(12),Vol.27(6)

10.J-L Pan, Arc welding process control, Joining of Materials,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Joining of Materials, Vol. 4, No.4 Dec.1992

11.潘际銮,大陆机械工程科技发展与未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双月刊(台湾),190期,1992

12.潘际銮等,机械热加工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潘际銮等,MIG焊接的熔透控制,焊接学报,第12卷,第1期,19913月,pp.53-58

14.Pan Jiluan, Arc welding and control theory,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Japan Welding Society, 1990, Vol.11, pp.1033-1035

15.潘际銮等,电弧传感器物理数学模型研究,第六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六集,1990, pp.106-110

16.Pan Jiluan, "Adaptive control GMA welding - a new technique for quality control" Welding Journal (USA), March 1989, pp.73-76

17.Pan Jiluan et al., Future direction of welding structure production,TransactionsofJWRI(Japan),Vol.17,NO.1,1988,pp.177-184

18.Pan Jiuan et al., Metall - Inertgas -Impulsl ichtbogenschweissen mit Feedbacksteuerung,Schweissen und Schneiden(West Germany),No.4,1985, pp.163-166

19.Pan Jiluan et al.,Development of a two directional seam tracking system with laser sensor,Welding Journal (USA), Vol.62, No.2

20.Pan Jiluan , Welding arc control system, Invited lecture,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Japan Welding Society, Fundament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the Reliability of Welded Structure, 1982, Vol. 1, pp.23-28

21.潘际銮等,Z-80单板微处理机控制的晶体管弧焊电源,焊接学报,第3卷,第4期,1982pp.179-187

22.Pan Jiluan et al., Eine neue Methode der Steuerung des Schweisslichtbogens,Schweissen und Schneiden (West Germany),No.10, 1981,pp.523-527

23. 潘际銮等,新型自动焊跟踪系统,机械工程学报,1980 No.1,pp.1-14

24. 潘际銮等,新型逆变焊接电源的研究,第三届全国焊接年会论文,19736,Doc.H-XII-024-79

25.潘际銮等,用电磁搅拌细化焊缝结晶的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6351965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26.潘际銮等,金属在脆性温度区间内破坏行为的某些问题,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599,1965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27.潘际銮等,金属在脆性温度区间中的力学性质,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598,1965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28.潘际銮,焊接中的热裂缝,机械工业出版社,1958



Last edited by zhao02 on 2009-6-4 at 10:16 ]

03yibing (站内联系TA)

曾苏民——铝材专家

西南铝  中南大学



  曾苏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2月出生,湖南省双丰县人,西南铝加工厂厂长高级科技顾问,教授级高工,1999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50年代从新风加工厂职工业余大学毕业。1950年任东北重工业部有色局技术员,1953年至1955年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任工艺组组长、车间副主任、工程师,1966年起至今在西南铝加工厂工作,历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厂科协主席等职,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他主持研制成功新产品100多种,累计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9项。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运用多学科基本原理不断创造新工艺攻克国家重点工程关键技术难关。

  1960年,因苏联中断供货,国家急需轰六、歼八等8个机种的特大型铝金模锻件,他运用塑性成型力学

  原理,减少承压面积和降低金属变形流动阻力,创造出"分部、高温、多次横锻"新工艺,在一万吨水压机

  上研制成功了苏联在三万吨水压机上生产的H8122种特大型铝合金锻件,为国家节约外汇约1800万美元。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2项,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4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1971年,返回地面卫星及火箭急需高镁铝合金大环,当时在三万吨水压机还没有安装的情况下,他综

  合多种压力加工方法,创造了"锻造+热轧"新工艺,攻克了特大铸锭锻造裂纹等5个技术难关,研制出优质

  铝合金大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又成功地研制出规格更大,性能更高的超强铝合金优质大环,用

  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战略武器火箭""巨浪一号"上。

  1976年,331工程急需超宽铝合金薄板,超出国内外冷轧机能力。他用轧管原理,创造"分段多次旋压"

  新工艺,成功研制出该超宽薄板。

  长二乙(捆)、长三甲,长三乙(捆)急需3.13.5米的高强铝合金锻环,他综合多种锻造方式的特

  点和变形规律,创造三镦两扩新工艺,成功研制出特大锻环,比航天部原钢环方案产品重量大为减少。用

  此锻环已进行50次火箭发射,累计减少发射费1亿美元,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71工程需要3平方米的模锻件,按正常工艺需要6万吨级的水压机才能生产,他通过控制金属塑性流

  动的摩擦状态,研究出"预薄高温模锻"新工艺,在3万吨水压机上成功地锻造出特大型精密铝合金模锻件。

  1979年承接了涡喷13发动机用TC11钛合金模锻件的研制任务。这种钛合金在热变形中变形抗力大且存

  在相变,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他试验研究了在模锻温度区间TC11钛合金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动态规律

  后,成功地创造出"预薄、空心、快速模锻"新工艺,攻克了变形死区、变形不均匀条件下的ab相的形貌

  、大小和数量配比的控制技术难题,为我国钛合金模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约

  外汇550万美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花了3年多的时间,做了100多次试验,

  其间,因过度劳累,急性肾炎又发作了,然而他在住院治疗期间,仍经常去现场指挥研制工作。凡是他主

  持的刘题,无论是否身体有病,他总是亲临第一线,直到完成课题。

  在涡喷131410A、长征四号发动机GH698GH169高温合金涡轮盘模锻件的研制中,他应用等温变形

  和在高应力球张量条件下变形的原理,创造"复合包套模锻"新工艺,从而攻克了横锻理裂纹、晶粒粗大、

  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难关,此种工艺又成功地应用于烟气轮机GH132合金大型涡轮盘等28种高温合金模锻件

  的研制中,创经济效益56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造精密模锻技术体系,获波音锻坯、锻件生产许可证。

  1986年工厂签订了向美国出口波音锻件的合同。美方要求锻件高精度,高金属纯洁度、高电导率、

  高力学性能、高顺低倍流线。他用模拟均匀变形的相似理论,创造出"同步成型"等新工艺,研制了新型

  润滑剂,成功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波音锻件,并获得美国波音公司颁发的锻件和锻坯生产许可证。已实现

  十几个品种批量生产

  创新铝合金工艺因素相关强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关键产品的研制。

  DF31工程高性能铝合金大型整体锥形锻环是用于制造火箭末修舱的重要锻件,要求力学性能高于国

  标20%。他利用不同磨擦阻力和不同温度对金属变形流动的影响,以及工艺因素相关强化技术,创造出"

  锥两特"的新工艺,成功地研制出大型整体锥形锻环。经用户试验,末修舱整体抗破坏负荷大幅度提高,

  火箭射程大大增加,显著提高弹着精度。

  高性能铝合金三角锻环用于制造发射22颗卫星的卫星座,要求力学性能高于国标40%,残余应力极小,

  精加工变形小于0.015。他不顾60岁的高龄,不避高温酷署,坚持深入现场,夜以继日分析研究,创造了大

  变形量、超长时间固溶、超长时间高温时效的"一大二长"新工艺,成功研制出纵横向性能相等的锻环,使

  高强铝合金达到了超强铝合金性能,经美国复验,质量优良。他在这次研制中,因高温季节连续超负荷工

  作,体重减轻了10多斤。

  近年来将铝合金固溶处理的多因素相关强化技术上升为理论,使之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取得显著的应

  用成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运用铝合金内部能量变化规律,将13个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偿的因素构成一个关系式,定

  量描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规律,运用该规律采用现有的设备和特种工艺,使铝合金达到晶粒超细化、组

  织超均匀化、强度提高10%--60%,塑性提高30%--90%,不均匀性减少30%---80%。超级全面综合性能显著

  提高,基本达到了日本正着手实施的现有铝合金性能提高0.5倍的目标。运用这项技术:(1)解决了出口

  70756061铝合金予拉伸厚板的横向力学不合格等问题,性能超过美国标准的要求;(2)优化新型卫星用

  LY12CZO优质特薄淬火板最终冷变形率与固溶处理的工艺,使板形好,力学性能高且均匀;(3)将"30工程"

  用耐蚀铝合金919CS超大管材的产品力学性能提高了30%;(4)提高了出口美国的6063合金电杆用有缝管的

  挤压焊缝性能,超过了美国无缝管的先进水平;(5)大幅度减少了LD2CS挤压型材粗晶环。这些技术在生

  产中推广应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3yibing (站内联系TA)

对不起,由于网络不好,重复上传了同一个帖子,现在删掉了!



Last edited by 03yibing on 2009-6-4 at 17:21 ]

03yibing (站内联系TA)

孙伟,女,1935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即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5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兼任中国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委员会和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报》副主编,中国《建筑材料学报》编委,英国《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学报编委等职。

    孙伟院士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是我校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她先后承担和负责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十五 “863”“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京地下铁道、长江三峡大坝、江苏高等级公路、南京长江二桥、苏通大桥、国防军工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近40项。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一系列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防护工程中土木工程材料的许多理论难题和关键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孙伟院士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80多篇,被SCI收录39篇、EI收录 88篇,被SCI引用100多次。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1部,参编专著等4部,主编、参编国家和省部级规程6部。1篇博士论文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培养博士生28人,硕士生31人,近年来她曾获全国先进女职工、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科技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硅酸盐学报》优秀编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king36500 (站内联系TA)

李依依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新材料及制备工艺应用研究。















李依依,女,中共党员,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193310月生于北京,籍贯江苏苏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1998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一九五七年七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



李依依自六十年代以来,连续承担了国家重要科研攻关任务,至今共研制了十余种新钢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她七十年代初从事Fe-Mn-Al合金的研究,首次用电子探针和金相技术作出了该合金系富铁角的相图和相鉴定方法;观察到Fe-Mn合金中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发现了奥氏体钢中存在着反铁磁转变点,为发展Fe-Ni-CrFe-Ni-Cr-Mn超低温高强无磁钢提供了科学依据。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承担了抗氢压力容器用钢高强度抗氢钢沉淀强化抗氢合金均质化合金精密管材研究”“中国与英国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863973等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先后提出了钢种的成分、工艺路线、建立起氢实验室及系列氢损伤评定方法,成功地通过了重大国家试验,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余次。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指导和培养了四十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申请及授权专利28项。



    1986年到1990年她任一届党委书记及19901998任两届所长,在国家科研经费减缩期间,她坚持实行一主两翼的办所模式,组织大家争取经费,注重全所的整体科技与人才优势。组建了国家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均质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北方新材料研究与发展中心、国家精密管材研究生产基地,科金新材料开发总公司和提出了建立国家材料《联合》实验室的初步设想。建议引进百人计划材料制备工艺的计算机模拟。使该所在中国科学院每年的评价指标均处于前列,在全院的研究所分类中列为第一类,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首批八个基地之一的东北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发展基地按计划启动。她与历届领导班子一道注重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创造条件使他们早期登上国内、外学术舞台,一批年轻人已经承担重任,起到了金属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在国内、外崭露头角。

    她自1985年以来,长期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共产党第14大及15大代表,辽宁省及沈阳市科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及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国际深冷材料学会理事以及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模拟》杂志编委等职务。她是国内外著名的金属材料科学家。1982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辽宁省、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辽宁省十大杰出女杰。19966月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荣获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1997年又荣获著名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十大女杰称号。她为国家科学技术规划的制定做出了贡献:六五及七五期间承担国家冶金新材料专业组工作,任低温材料专业组组长;九五期间为国家973立项,制定出最初的材料学科方向及项目,担任国家973顾问委员会委员;十五期间作为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承担的国家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化规划组副组长,作出了新材料产业化规划;2003年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规划成员,参与制定关键材料与器件组的规划。

    目前,主要从事特种合金研制的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材料制备的计算机模拟,参与主持中英国际合作项目。现任中国科协常委,国际低温材料学会委员,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模拟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中长期规划材料科学组及关键材料与器件组成员,国家金属材料发明奖和进步奖初审组组长,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材料组评委。

king36500 (站内联系TA)

柯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环境失效和腐蚀疲劳研究









柯伟,男,19321230日生,汉族,籍贯浙江黄岩,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19791982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访问进修。1983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疲劳断裂研究室主任、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导师。他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国际腐蚀理事会ICC 理事。担任英国 Materials Scince and Technology 编委及国内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主编以 及金属学报、航空材料学报、材料保护全面腐蚀控制等期刊的编委。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早年他参加高温合金及强度研究,首创喷丸氩气联合处理工艺改善高温合金蠕变疲劳综合性能,工业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与戴森博士合作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模型,发展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理论。近年来,他发展局部化形变与腐蚀交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在腐蚀疲劳领域取得进展;他完成多项耐蚀合金和 术的开发、失效分析及寿命评估工作,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石油化工, 西 输、 等重 大工 用。2001-2003年他主持完成的 项目《中国工业和自然环境腐蚀调查与对策》 院,在    生起 影响。他先后多次担任重要国际合作的中方负责人。他在 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和部以上奖励10多项,1990年曾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99年他指导的论文获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目前他直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4/8-2008/7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规律和行为预测研究,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4/1-2006/12微观缺陷对TiAl-Nb-B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课题负责人



3.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2004-2006)合作协议项目“Development of Process to Produce Cost Effective Ti-Al-Nb-B”Automotive Valves”项目中方负责人

king36500 (站内联系TA)

曹楚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科学研究











曹楚南,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后所在实验室并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科学研究,1982年任研究员。1987年调入新组建的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任中科院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改称中科院院士)。1993年兼任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领导小组组长,1994年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建立电化学实验室,从事应电化学研究。1995年任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常委,19995月被聘任中国科学院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所级学术顾问。19998月兼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曹楚南现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编委会主任、《电化学》和《材料保护》编委会副主任《Corrosion Science》、《金属学报》、《化工机械》等刊编委。

    曹楚南在中国领导和开拓了腐蚀电化学领域,专著《腐蚀电化学原理》从平衡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多电极系统和多反应耦合系统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等方面论述了腐蚀电化学的特殊规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将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应用于腐蚀科学中,研究了最深腐蚀孔深度统计分布和腐蚀活性点平均密度统计推断等问题,从理论上导出了概率公式和电化学噪声的谱功率密度方程式;提出了利用载波钝化改进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思想并为国内外实验证实;将定态过程稳定性理论引入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使EIS理论有重要发展;发展了研究腐蚀过程和监测腐蚀速度的电化学理论和方法。

    曹楚南于1987年、1992年和1998年分别担任三个为期五年的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主持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材料在我国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数据积累及规律性研究主持人兼子课题材料自然环境腐蚀预测及相关的基础研究负责人。

    他和他的合作者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他本人曾获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1983年)、吉林省劳动模范(1983年)和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

闻立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表面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









闻立时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和主要成就如下:

  姓名:闻立时 性别:男 出生:1936 3 23

  民族:汉 党派:中共党员

  籍贯:湖北省浠水县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地址: 沈阳市文化路72110016; Fax/Tel: (024)23843436

  E-mail:lswen@imr.ac.cn

  专业或专长:表面工程、纳米科技



  国标学科代码: 430·55



主要学历:

  起 系(专业) 学位

  1952.9-1952.10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 肄业

  1952.10-1953.8 南开大学物理系 肄业

  1953.9-1954.8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 结业

  1954.8-1960.2 莫斯科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 冶金工程师

  1979.11-1981.12 马普金属研究所

  粉末冶金实验室 博士后访问学者



主要经历:

  起止年月           职称      职务

  1960.6-1979.10   中科院金属所    研实员 助研   课题组长

  1982.1-       中科院金属所     副研   副主任 室主任

                      研究员    博士导师

  1988.8-10; 1989.8-10

          奥地利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访问学者

  1994.9-1994.10 德国夫琅和费表面和涂层物理所      访问学者

  1996.9-12:   美国ANC Ion Coating, Inc. 总工程师兼科学顾问



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

    起止年月     单位名称       兼职职称

  1983.5 以来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理事

  1991.12 以来  中国金属学会       理事

  1993.8 以来   中国真空学会      理事

  1987 以来   Surfacc Engineering  国际顾委

  1998.11    Asian Interfinish  国际委员会成员



主要成就:

   提出了纳米复合电磁功能薄膜的微观物理模型和基本理论框架,利用该原理研制出多种纳米复合多功能薄膜, 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第一)。



  在研制热喷涂耐高温涂层和热喷涂涂料复合耐高温涂层过程中,建立了电弧等离子喷涂设备和工艺技术,研制成耐高温抗冲刷隔热涂层系列,其抗热震、抗冲刷、隔热和性能稳定性等指标达到技术要求,获1977年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电弧等离子体发生技术及其在表面涂层上的应用)。同时,根据卫星再入的工况条件,提出等离子喷涂陶瓷层与磷酸盐粘结陶瓷涂层复合防护层方案,针对天线形状不规则改进喷涂工艺,研制成返地卫星回收天线耐高温涂层,防护效果良好,保证了卫星返回地面过程中的通讯联系,获1977年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制出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工业型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膜机和等离子体增强直流和中频磁控溅射镀膜机;研究成功低温沉积工艺技术;研制出氮化钛铝、碳氮化钛、氮化钛/碳氮化钛硬质膜,氧化铟锡和氧化锌铝透明导电膜,钛钼合金抗腐蚀镀层;进行了镍铬铝钇抗热腐蚀镀层、钛/氮化钛抗盐雾腐蚀镀层、锌铝合金件上低温沉积氮化钛装饰镀层、内燃机活塞环上低温沉积复合耐磨镀层中试;实现氮化钛铝、碳氮化钛和镍铬铝钇等镀层工业化生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完成了气相生长金刚石辐照场和流场传热模拟计算、实验验证及工业反应器设计原理研究,申报专利三项,已公布,在国家验收中评为特优。



培养毕业获硕士学位21人、获博士学位13人、博士后3人、现有在学硕士生3名、博士生5名。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编写了固体材料界面、物理化学等研究生课程讲义及表面界面物理、薄膜物理、纳米微结构物理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讲义及资料汇编。总计公开发表论文280余篇,专著5本,译著1本,1987年以来共撰写内部研究报告11篇。



  闻立时同志理论基础扎实,学风正派,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精神,踏实肯干,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获得863七五先进个人、国家突出贡献特殊津贴、中科院重大项目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专家等多项表彰。

夏幼南 纳米牛人

夏幼南 65年出生,8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化学);90年获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96年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M. Whitesides教授,论文题目是“Soft Lithography: Micro- and Nanofabrication Based on Microcontact Printing and Replica Molding” 96-97. 7做博士后研究,97. 7起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他的课题组目前承担研究项目5项,经费达32万美金。已在《Science,Nature,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刊物上发表了50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24篇,其中包括在《Angew. Chem. Int. Ed.》及《Annu. Rev. Mater. Sci.》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六篇特邀综述论文。文章发表后,引用八十余次。1997年因科研成绩突出在美国1997年在美国获Dreyfus New Faculty AwardICI Student Award Finalist奖。主要研究领域是纳米结构材料,发明和发展了软刻技术,使用弹性材料作为模子或印章来制作纳米及亚微米结构。

主要工作创新点包括:(1)将图形化技术发展到功能高聚物的加工与应用。使用具有连续网状的管道结构的弹性模板,制备不同图形的聚合物无支撑薄膜,文章发表在《Nature》上。(2)用弹性模子作为模板制备出多元的微米、亚微米光学表面,可用来制备具有比常规方法更小周期的衍射光栅;制备平面或曲面的有梯度的闪烁衍射光栅,其周期随位置连续改变。可以在接近半球体的表面上制备图形化的结构。可以制备正交的微透镜阵列。这些多元的图形化的微结构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备。工作发表在<>上。(3)发现了一种新的控制生长微观图形化的定向阵列的介孔(mesoscopicSiO2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在非导电性的基片上制备定向排列的、具有任意微观结构的介孔管(mesoporous channels)。文章发表在《Nature》上。(4)发展了一种新的微刻(microcontact printing)方法。将微刻技术发展到亚微米范围而不需高分辩率的光刻技术,利用反应液在固体表面可控制的活性扩展,降低通过微刻技术制得的结构的尺寸。文章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软刻技术能制作的最小结构在30nm, 而目前用光刻能制作的最小结构在于250nm左右,因此这种技术可望用于末来的纳米电子元件的制作,将提供更小的,更快的三极管及其它电子元件。另外,此技术还可以用于曲面结构的制作和其他材料微加工,这对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对信息工业和微电子、光电器件的制备具有非法重要的意义。

 

2001年首次组织出版了《Advanced Materials》(中国专辑),以五星红旗为封面,集中展示了我国材料科学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个好像不大正确,应该是 1999, 11, No. 13,一共18篇文章。

日美国化学会宣布,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学系教授夏幼南因其在化学、物理以及纳米材料应用方面的卓越成就,荣获2005年度贝克兰奖。今年贝克兰奖颁奖宴会将于1110日在新泽西州茉莉山庄的朗讯公司总部进行,夏幼南教授将受邀出席,并在颁奖座谈会上做主题演讲。



  贝克兰奖用于奖励纯粹化学或工业化学的杰出成就,该奖仅包括五千美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奖金虽微薄,奖章却成色十足,被认为美国材料化学界最高荣誉。根据美国化学会资料,夏幼南是六十年来第一位获贝克兰奖的华人化学家。



  荣获贝克兰奖之前,夏幼南已获得多个学术界奖励,他1997年因科研成就获德雷福新教授奖(Dreyfus New Faculty Award);1999年,获得美国化学会拉梅尔奖(Victor K. LaMer Award);2000年,他连续获得斯隆研究奖(Research Fellow)、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杰出青年教授奖(Faculty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帕克基金会(the 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科学工程研究奖(Fellow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夏幼南的一位学生接受采访时称赞,夏幼南对于科研趋势有着非同寻常的敏锐,是一位严格而仔细的教授,也是挺好的导师,特别关心学生夏幼南教授一直关注祖国科技发展。夏幼南作为国际著名的怀利(WILEY)出版公司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编委,组织出版了该刊物的中国专辑,以五星红旗为封面,集中展示了我国材料科学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2005年作为中国科大为引进依托单位的微尺度物理化学研究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称号。

太空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院士



姓名:  林兰英  性别:   

出生年月:191827   民族:汉  

毕业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专业:物理    最终学位:博士



研究学科:半导体材料物理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林兰英半导体材料科学家。女。福建莆田人。 毕业于莆田市第一中学, 1940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5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半导体科学事业开拓者之一。先后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根硅、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镓等单晶,为我国微电子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负责研制的高纯度汽相和液相外延材料达到国际先水平。近年来,与兰州物理研究所达道安所长一道开创了我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林兰英-研究成就   

1959-1964,直拉硅和区熔硅晶体生长,主持

1977-1980,高纯VPELPE GaAs外延材料生长,主持

1985-1990,LCS SI-GaAs晶体生长,主持

1987-1994,空间GaAs材料生长和性质,主持  



林兰英-获奖情况   

19801981,4K16KDRAM及提高成品率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1982,高纯LPE GaAs生长及性质,晶体生长杂志,

1989,太空GaAs制备与性质,材料科学文集,

1993,林兰英论文选,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05,太空GaAs生长及性质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198605,砷化镓材料质量提高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80年代,她开创性地提出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拉制砷化镓的设想。19878月,我国终于在第九颗返回式人造卫星上拉制出了第一块高质量低缺陷的砷化镓单晶。因此被誉为太空半导体材料之母 

w381805837 (站内联系TA)

姓名:戴宏杰(Hongjie Dai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一维纳米材料、纳米传感器)

所属单位:美国斯坦福大学

研究简介:1.个人简历:19665月出生于湖南邵阳

1984-1989 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通过CUSPEA考试赴美留学。1989-199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1994 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

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 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员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员 美国材料研究协会(MRS)会员

2.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89.9-1994.6

  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跟随C.Lieber教授从事博士论文工作: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二维电荷密度波系统的结构和随机杂质钉扎效应 Tc超导体中的磁通结构和缺陷钉扎效应 低维固体材料的化学合成

  1994.9-1995.9

  在哈佛大学Charles Liber教授的科研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 单个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

  1995.9-1997.7

  在Rice大学跟随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E Smalley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富勒烯为基的纳米技术 富勒烯纳米管的合成、提纯、表征和应用 单根碳纳米管用作原子力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

  1997.9至今

  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科研方向为:

  新型纳米材料的化学 利用新型探针和新的成像机理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其应用 新型一维纳米材料与微米/纳米半导体结构的集成 发展新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尺度的固体物理研究

  3.主要学术成绩及创新点

  (1)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掺杂二维电荷密度波(CDW)系统中金属杂质对电荷密度波的影响;发展出了二维熔化过程的定量计算方法。代表性文章有: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6, (1991) 3183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9, (1992) 1567

  (2) 研究了高温Bi系超导体中磁通晶格的结构及超导材料的面缺陷,点缺陷和人为产生的柱状缺陷对磁通的影响。对理解高温超导中的磁通钉扎和寻找提高高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文章有: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2(1994) 748 ●Science,265(1994)1552 ●Nature,371(1994)769

  (3) 与当时在哈佛大学访问的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合作发展出了利用碳纳米管制备碳化物纳米棒的技术。研究结果为一维纳米碳化物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发表在《Nature》杂志,在纳米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4)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单根碳纳米管电学性质进行实验测量,发展出了利用导电AFM测量单根碳纳米管电导的技术,为解决纳米尺度输运性质测量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为AFM开辟了新的功能。发表在《Science》杂志。

  (5) 发展了利用单根碳纳米管作为AFM探针的技术,解决了AFM针尖易损坏的的问题。同时可大大提高AFM垂直方向探测深度。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研究结果还有可能扩展到其它一维纳米材料,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6) 发展出了提纯和切断单壁碳纳米管的技术,可把单壁管切割成所希望的长度,获得类似于大的富勒烯分子的单壁碳纳米管。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

  (7) 首次用四点法测量了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发现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行为象完美的量子线。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并被选为该期自然杂志的封面。

本文转自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bbs.ok6ok.com,☆文献互助、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

w381805837 (站内联系TA)

Chad A Mirkin (Small的创始人和主编,生物纳米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大学化学系教授,纳米领域尤其是生物纳米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生物探测、标记和诊断方面具有高超的研究水准,牛得一塌糊涂。他的研究小组从无机到生物通吃,每个方向都有 Science, Nature级别的文章,堪称为生物纳米领域的一面大旗。他的idea往往都能刺激出一个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不管是否真正实用,但是紧接着都能在JACSAngew之类看到后面大堆跟屁虫。最近刚被奥巴马看中,选为“The membership of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论文及获奖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我只贴一下今年的文章,其他可以参看http://chemgroups.nort ... itations.html



Jeon, Y.-M.; Armatos, G.; Kim, D.; Kanatzidis, M. G.; Mirkin, C. A. “Troeger’s Base Derived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 Microparticles,“ Small 2009, 5, 46-50.







Wei, W.; Li, S.; Millstone, J. E.; Banholzer, M. J.; Chen, X.; Zu, X.; Schatz, G. C.; Mirkin, C. A. “Surprisingly Long-Range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on Au-Ni Multisegmented Nanowires,“ Angew. Chem.  2009, in press.







Seferos, D. S.; Prigodich, A. E.; Giljohann, D. A.; Patel, P. C.; Mirkin, C. A. “Polyvalent DNA Nanoparticle Conjugates Stabilize Nucleic Acids,“ Nano Letters 2009, 1, 308-311.







Giam, L. R.; Wang, Y.; Mirkin, C. A. “Nanoscale Molecular Transport: The Case of Dip-Pen Nanolithography,“ J. Phys. Chem A 2009, in press.







Olson, M. A.; Braunschweig, A. B.; Fang, L.; Ikeda, T.; Klajn, R.; Trabolsi, A.; Mirkin, C. A.  Grzybowski, B. A.; Stoddart, J. F. “A Bistable Polycatenane Forms Nanosuperstructures,”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1792-1797.







Millstone, J. E.; Hurst, S. J.; Metraux, G. S.; Cutler, J. I.; Mirkin, C. A. “Colloidal Gold and Silver Triangular Nanoprisms,” Small 2009, 5, 646-664. .







Hill, H. D.; Hurst, S. J.; Mirkin, C. A. “Curvature-Induced Base Pair “Slipping” Effects in DNA-Nanoparticle Hybridization,” Nano Letters 2009, 9, 317-321.







Chen, X.; Li, S.; Xue, C.; Banholzer, M. J.; Schatz, G. C.; Mirkin, C. A. “Plasmonic Superfocusing in Rod-Sheath Hetero-Nanostructures,” ACS Nano 2009, 3, 87-92.







Banholzer, M. J.; Qin, L.; Millstone, J. E.; Osberg, K. D.; Mirkin, C. A. “On-Wire Lithography: Synthesis, Encoding,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Metal Nanodisks and Segmented Nanorods,” Nature Protocols 2009, in press.







Lytton-Jean, A. K. R.; Gibbs-Davis, J. M.; Schatz, G. C.; Mirkin, C. A.; Nguyen, S. T.; “Highly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Peptide Nucleic Acid-Linked DNA-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 and Comb Polymer Aggregates,” Adv. Mater. 2009, 21, 706-709.







Hill, H. D.; Millstone, J. E.; Banholzer, M. J.; Mirkin, C. A. “The Role Radius of Curvature Plays in Thiolated Oligonucleotide Loading on Gold Nanoparticles,” ACS Nano 2009, 3, 418-424.







Ulmann, P. A.; Mirkin, C. A.; DiPasquale, A. G.; Liable-Sands, L. M.; Rheingold, A. L. ”Reversible Ligand Pairing and Sorting Processes Leading to Heteroligated Pd(II) Complexes with Hemilabile Ligands,” Organometallics 2009, 28, 1068-1074.







Giljohann, D. A.; Seferos, D. S.; Prigodich, A. E.; Patel, P. C.; Mirkin, C. A. ”Gene Regulation with Polyvalent siRNA-Nanoparticle Conjugate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2072-2073.







Thaxton, C. S.; Daniel, W. L.; Giljohann, D. A.; Thomas, A.; Mirkin, C. A. ”Templated Spherica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Nano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384-1385.







Braunschweig, A. B.; Senesi, A. J.; Mirkin, C. A. ”Redox-Activating Dip-Pen Nanolithography (RA-DPN),“ J. Am. Chem. Soc. 2009, 131, 922-923.







Spokoyny, A. M.; Kim, D.; Sumrein, A.; Mirkin, C. A.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 nano- and Microparticle Structures,” Chem. Soc. Rev. 2009, in press.







Jang. J.-W.; Sanedrin, R. G.; Senesi, A.; Zheng, Z.; Chen, X.; Hwang, S.; Huang, L.; Mirkin, C. A. “Dip-Pen Nanolithography Generated Metal Photomasks,” Small 2009, in press.







Chen, X.; Braunschweig, A. B.; Wiester, M. J.; Yeganeh, S.; Ratner, M. A.; Mirkin, C. A. “Spectroscopic Tracking of Click Chemistry Generated Molecular Transport Junctions,” Angew. Chem. 2009, in press.







Chen, X.; Zheng, G.; Cutler, J.; Jang, J.-W.; Mirkin, C. A. “In-Wire Conversion“ of a Metal Nanorod Segment into 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Small 2009, in press.







Goluch, E. D.; Stoeva, S. I.; Lee, J.-S.; Shaikh, K. A.; Mirkin, C. A.; Liu, C. “A Microfluidic Detection System Based Upon a Surface Immobilized Biobarcode Assay,”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9, 24, 2397-2403.







Farha, O. K.; Spokoyny, A. M.; Mulfort, K. L.; Galli, S.; Hupp, J. T.; Mirkin, C. A. “Gas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balt(II) Carborane-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s As A Function of Morphology,” Small 2009, in press.







Jones, M. R.; Millstone, J. E.; Giljohann, D. A.; Seferos, D. S.; Young, K. L.; Mirkin, C. A. “Plasmonically Controlled Nucleic Acid Dehybridization with Gold Nanoprisms,” ChemPhysChem. 2009, in press.







Daniel, W. L.; Han, M., Lee, J.-S.; Mirkin, C. A. “Colorimetric Nitrite and Nitrate Detection with Gold Nanoparticle Probes and Kinetic Endpoints,” J. Am. Chem. Soc. 2009, in press.

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