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白居易

发布时间:2018-11-26 19:04:58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白居易

诗人深入所描写对象的内心,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的情况下,独特的矛盾心理。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人,今山西人,唐代诗人。800(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盩厔县尉、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因此,目前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这样的说法很好:一是唐宣宗皇帝对白居易有诗仙的赞誉;二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唐代三大诗人,即指李、杜、白,可见,白居易早已与李、杜齐名;三是宇宙行星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命名者有23位,唐代诗人有两位,即李白、白居易。李白、白居易一个姓,一个叫,不仅在中国诗坛上齐名,在宇宙行星上也齐名,真是很有缘份!也许正是历史的安排!

总结:快割麦子,顾不上烦恼天气炎热,此句一方面写出了农民的疾苦,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同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细致刻画劳动阶级者。为了抓紧时间在长长的烈日里抢收麦子,心里只是想的只是幸好夏日长。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白居易,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解题方法

初一语文归园田居赏析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白居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