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

发布时间:2016-03-16 21:38:48

浅析《狼图腾》的现实意义

[摘要]狼图腾》是一部影响广泛的著作,作品问世以来就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狼图腾》这部作品所表现的现实意义。一是《狼图腾》中狼的性格特征对现实中个体可供借鉴的现实意义;二是狼群体的团队意识对人类生存的启发;三是《狼图腾》体现出的生态意识对人类生存的警示。最后本文还尝试从文化反思的角度思考《狼图腾》中现实借鉴价值。

[关键词]《狼图腾》 个体 群体效应 生态意识

《狼图腾》自2004年出版发行以来,成为当时最有争议、反响最强烈的一部长篇作品。对民族图腾的探讨、对文化融合的反思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激烈的争论,同时引起了一股狼文化的热潮,狼的精神的崇拜、狼的性格的追求等都风靡一时。《狼图腾》描绘出了一个草原狼的生存灭亡和草原生态发展的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其中关于狼的性格特征的描写及表现出的草原生态危机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现实中个体对《狼图腾》中狼的性格特征的借鉴

狼或称为灰狼,为哺乳纲犬科动物,是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群居性极高,适应力强,森林、沙漠、山地、草原等都可见其踪迹。《狼图腾》中“飞狼”传说的狼的智慧和狡黠 、狼围捕黄羊群时的韧性、小狼被俘后桀骜不驯的野性等等,都展现了草原狼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正是其性格造就了狼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使之在草原上有着广阔的生活空间,并立足于草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而《狼图腾》中所展现出来的狼的性格特性及其各种行为对我们现实中的个体有一定借鉴意义。

周国平在《人生圆桌》一书中说: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对于自身的发展有关键的影响作用,而环境也是影响性格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额仑草原的艰苦环境决定了狼必须具有超强的耐力,这种耐力不仅表现为具有长途跋涉的好体力,更是精神上表现出的一种忍耐力和韧性。在狼群围捕黄羊的过程中,这种耐力和韧性表现的非常明显陈阵用望远镜对准一条狼,这条狼他已观察过好多次,他几乎像死狼那样的死在那里,半天过去了,他竟然一直保持同一姿势狼群似乎没有下手的迹象,陈阵对狼群的耐性几乎失去了耐心。他问毕利格老人:今天狼群还打不打围,它们是不是要等到天黑才动手?老人对陈阵的回答却是打仗没耐性哪成。天下的机会是只给有耐性的人和兽。只有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准机会。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道出成功的机遇需要积极准备才能有成功的把握,而准备就需要意志力。草原狼围捕黄羊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有耐心等待黄羊因贪吃而撑住后跑不动的时机的出现,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耐性。黄羊是草原上跑的最快的四蹄动物,最快的大狼和最快的猎狗在一般情况下都很难追捕到一只黄羊,这就要狼运用自身超强的耐力去创造和把握最佳捕猎时机,将猎物一举攻下。狼这种超强的韧性和耐性来自于额仑草原的艰苦生存环境。而对于在当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的每一位个体来说,坚韧的性格和意志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狼图腾》中所展现的额仑草原生存坏境是恶劣的。先头冷风稍停,风力达十级以上的草原白毛风就横扫过来。湖水倾盆泼向草滩,畜群倾巢冲决畜栏。风口处的蒙古包,被刮翻成一个大碗,转了几圈便散了架。迎风行的毡棚车,被掀了顶,棚毡飞上了天。雪片密得人骑在马上,已不见马首马尾。雪粒像砂枪打出的砂粒,嗖嗖地高速飞行,拉出亿万根白色飞痕,仿佛漫天白毛飞舞。这就是草原上最厉害的‘白毛风’。在草原上,人畜无不闻‘白毛风’而丧胆。这决定草原狼的生存竞争更为激烈。狼要与自然环境抗争,还要与人类进行生存竞争。在书中描写了这样的场景‘毕利格老人带领全组在一番热火朝天的起羊活动后,在收购站引起卖黄羊的热闹阵势,场部的外来户看的眼红便有要把狼留下的黄羊一网打尽的想法,狼要与草原争食,人占狼的便宜;狼在没食过冬时残忍的将马群围歼,而在围攻马群时不惜采用自杀式的攻击方式,将马群一举歼灭在泡子里。被马蹄踩死的狼和惨死在狼自杀式攻击的马群,都表现出狼誓死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一种可畏又可敬的精神力这种竞争方式残酷的,但它们也同样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今现实生活中为目标的奋斗的过程中同样困难重重这就要有无畏艰难的信念和懂得去牺牲或放弃而换取更有的成果。

以陈阵为代表的外来青年人产生了奇特的想法,决定抓几只狼崽来养,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而面对被俘小狼的行为他们都惊呆了:小狼被俘之后照吃照睡,不仅不绝食,反而没命的吃敞开肚皮的吃,吃饱睡足以后,便伺机逃命,以争取新的生命和自由。这身处险境时表现出来的坚强,为争取自由而暂时的“屈服”,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提供了生活的借鉴,狼一样先学会如何为自由保存自身,再去努力争取自由。

二、狼群的团队意识群体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狼图腾》中的草原狼的生存坏境及自身的食决定了要更好的生存必须加强团队合作,以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有效地群体效应。群起而攻之——正是狼群的团队意识及行为表现的如实写照,也是狼在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时所必须选择的。狼在面对庞大的黄羊群时,在狼王的率领下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围捕,俨然如一场紧张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狼群每个个体的超强韧性,更关键的是取决于井然有序绝对服从狼王领导的团队意识故狼群在打仗的时候,表现出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当有同伴受伤,狼绝对不会独自逃跑,会以死血洒疆场,即狼群围捕马群时狼用自杀式的攻击方式表现出的高度的团队服从和协作意识。当头狼仰天长嚎时,不管是老狼小狼,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都会以高低大小各自不同的声音来应合,形成使人闻风丧胆的群嚎。作为头狼,它会高屋建瓴,制定一个统一行动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并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在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中,头狼会精心利用团队里的每一匹狼,为他们展现各自的能力一个机会也便于考查新人,吸收培养刚成年的一岁两岁狼,锻炼它们的战斗力机智灵活的少年狼负责放哨侦察,有着丰富战斗经历和战斗技能的成年狼作为主力捕杀猎物,老狼瘸狼负责掩护,便于狼群撤退和声东击西等战略战术的实施。陈阵经历了这样一场激烈的“战斗”第二天凌晨,陈阵就跟着老人来到西南大山的一个山坡上埋伏下来……狼群有了些动静两人急忙把镜筒对准几条抬头的狼,但狼很快又低下头不动了。狼群似乎还没有下手的迹象,陈阵对狼群的耐性几乎失去了耐性。他问老人,今天狼群还打不打围?它们是不是要等到天黑才动手?老人压低声音说:打仗没耐性哪成天下的机会只给有耐性的人和兽……突然,狼群开始总攻最西边的两条大狼在一条白脖白胸狼王的率领下,闪电般地冲向靠近黄羊群的一个突出山包,显然这是三面包围线的最后一个缺口。抢占了这个山包,包围圈就成形了。这一组狼的突然行动,就像发出三枚全线出击的信号弹。憋足劲的狼群从草丛中一跃而起,从东、西、北三面向黄羊群猛冲……狼早已把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木桶理论(即影响木桶盛水量多少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为了增加盛水量必须补齐或加长那块木板)运用自如,而这也正是我们团队合作所要取鉴的。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当狼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它会选择细心地观察,等待对手露出破绽,然后抓住机会,给予对手重要的一击。如遇到有强壮的儿马子保护的马群时,狼是不会轻易出击的,如果实在找不到破绽,狼会夹起尾巴,溜之大吉无论如何,狼不会做无谓的牺牲,不打无把握的仗。只有它确定马倌长期离开马群,有身边无母马看护的小马驹时,才会快速地无声地去偷走一匹。它遵守一个原则:有效率的活力,有智慧的勇敢。即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而死缠烂打,过度的牺牲是最不划算的。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鲁莽的跟对手去火拼只有死路一条,要瞄准对手的弱点或软肋,建立自己的局部竞争优势。

狼靠自己的智慧与狼性争雄草原,在狼王的领导下建立一支强大的高效率的执行团队,取得最终的胜利。其实,所有这些,狼都是为了生存在不断地培育自己种族的核心竞争力。狼突出的奔跑能力,高超的捕杀技术,和谐的团队精神,深厚的家族观念,在抗争中生存,在抗争中发展壮大,所有这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使得狼成为了草原人心中的图腾、神灵。

狼的团队意识及群体效应在社会竞争对于每个大大小小的团队都有一定借鉴意义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领导之间,在团队前进的过程中都应携手合作,而作为团队的领导人需要审视全局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和明确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分工,使个体在团队中发挥真正的价值,使团队成为狼群发挥出应有的群体效应。

三、《狼图腾》中显现的生态意识及生态反思

《狼图腾》中以狼的性格特征、草原狼与人的生存关系为主线,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草原生态的危机意识。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早期的内蒙古草原既受狼害又与狼不可分离,既恨狼又敬畏、崇拜狼,所谓学狼,护狼,拜狼,杀狼的图腾崇拜和精神悖论描绘了几十次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人狼战争,写了能够在几天几夜里把几千匹马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瓦解的蚊灾,也写了黄灾、白灾、鼠灾等许多自然灾害。在暴烈的血色场景的间隙,作者用另一笔调,描绘了让人心旷神怡的草原之美,那翡翠般的聚宝盆,那美丽的天鹅、野鸭、大雁、那色彩斑斓的大鸟小鸟,那娇艳欲滴的白芍药,那满地的无名野花,那清苦的草香,令人沉醉,让人心旷神怡。《狼图腾》在内在精神上,贯通了草原古老神灵腾格里与千年草原大地的血脉,毕利格老人对草原的神圣的爱统领全书,乌力吉、巴图、陈阵、杨克等人在政治灾难笼罩草原时睁大识别善恶的眼睛。作品展现了内蒙古草原在外来人口压力、极左政策胁迫下,面积一步步缩小、质地一步步恶化,走向沙化、荒漠化、废墟化的严酷现实。全书关注的是草原生命的天理:如果人能顺应天理,人必然蒙福如果人之理与天之理一致,大自然馈赠给人的精神福分和物质财富就多得不可测度但是,倘若人之理违背天之理,则草原的毁灭就在劫难逃了。毕利格老人说因为狼会使旱獭、野兔、黄羊、羊、马等威胁草原存活的动物的数量与草原的承载量相协调,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可是场领导包顺贵们却说,这可是个政治性问题啊,一定要为党和国家把狼彻底干净地消灭光,于是,把狼斩尽杀绝的运动开始了:传统围剿的办法、为草原大忌的放火方法草原人前所未见的雷管、机关枪、卡车联合作战的方式等等,都肆无忌惮地踏入草原,是草原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陈阵说,新牧场的天鹅可不能杀、那些鸟蛋可不能给糟蹋了,领导包顺贵们却说,这可是政治性问题啊,什么天鹅不天鹅的,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不把《天鹅湖》赶下台,《红色娘子军》能上台吗?,于是所有飞的鸟被杀了,所有鸟的蛋被煮了。毕利格老人说千万不能开垦草原,因为土层非常薄,生命层非常脆弱,一开垦就必然沙化。且不谈是不是关乎政治性问题,这些所描写的都是以狼为主线表现出来的生态精神,与相对应的是作者对生态意识的显现。人可以杀死一只动物,但是人无法改变他在这个死去的动物面前的无知状态。这也许是《狼图腾》中给狼一个独立存在地位的最好理由也是如实的展现了当时额仑草原的生态现状和人类无知的破坏行为。

受以上《狼图腾》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生态意识的启发,我们不得不对人类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一,当前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观念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中?就地球生态系统而言,人们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去对待人、环境和其他生物?人类是否依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之上,惟我独尊,认为人具有裁决、并重新安排一切的权利,以一种强者的姿态去拯救和保护弱者——自然,谋求缓和人对自然环境破坏、污染的进程,以期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各种享乐消费欲望,人类当从历史上朴素的生态平衡中受到启迪,从传统——例如草原文化观念中汲取一种大智慧,将人放在整个地球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去权衡。

第二,在人类生存与生态平衡、人口发展及人类的需要与生态资源之间,究竟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生态链、食物链其中一环。从完整链条来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过大也不能缺失,否则,整个链条就会因失去平衡而导致断裂。当前,世界总人口已经超过65亿,任何一个人又都有追求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的权利。那么,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物质欲望的急剧膨胀,原本有限的生态资源肯定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

第三,生态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的文化观念问题。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是否应该从单纯生态物种的保护上升到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层面,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濒危动植物保护的层面上?单纯濒危物种保护,实质上是把濒危物种放置在一个没有围栏的动物园里,并没有恢复其原来的生存环境,生态食物链。它是在被喂养,而不是自然地生存;它们的自我生存能力在逐步退化。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似乎达到了防止一些物种灭绝的目的,但事实上该物种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能力与天性,发生了变异,如同动物园中的狼就少了《狼图腾》中草原狼的那种野性。从另一种角度上看,这只是出于强大的人类对处于灭绝边缘的动植物的一种怜悯和恩赐,这不是真正的人类与他们的和谐共生。那些被保护幸存下来的物种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与人类及其他强势物种和谐共生,随时面临灭绝的威胁。如果人类将自身纳入到地球生态乃至宇宙生态的链条之中,维护生态的平衡,就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保护一种动物,不仅要保障它有健康繁衍的必须数量,而且要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保护它的生存空间,保护它充分完整的食物链。

《狼图腾》通过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蒙古族人对狼图腾的崇拜以及表现出来的草原生态危机意识,为我们展现出草原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狼图腾》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就在于:对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甚至现代文明进行了重新认识,促使人们对时代的主流文化进行反思。草原文化研究的勃兴,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优越于草原文化这一传统论断的质疑。《狼图腾》中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额仑牧民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草原文化的精髓,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代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狼图腾》所揭示出来的传统草原文化精神,为当下的保护生态促进和谐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江松:《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M]兽类 ,科学出版社, 200312月,第84页。

姜戎:《狼图腾》[Z]第二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群体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温勒提出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借以表现草原狼在特殊环境中的一种团队合作精神,以集体的力量表现出群体效应。

李剑华 任继如:《基于木桶理论的企业团队建设》[J/OL] 中国论文网 20091月。

王电武:《让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和谐 [J/OL] 中国论文网 200912月。

何同彬:《文明与野性的畸态和解——关于〈狼图腾〉的文化症候》,《文艺争鸣》[J] 2006年第5期。

老树:《草原尽头的狼风景——<狼图腾>与生态文化》,《森林与人类》[J] 2004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人生圆桌》[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姜戎:《狼图腾》[Z]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陈红:《狼道与人道》[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陈洁 罗丹:中国草原生态治理》[M]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

狼图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