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19-01-28 03:12:3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基本特征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基础教育变革趋势在关注人面对未来问题解决的品格培育和关键能力培养。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课程概念,必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高中课程改革的新一轮推进,从高中开始,高屋建瓴,倒推、倒逼基础教育整体以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标准修订的创新点和突破口,为解决课程和教学改革关键问题找到了切入口。为教学改革突出重围找到了发力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凸现目标性、彰现整合性、呈现选择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基本特征

举国推进的第八轮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跋涉,执著前行。在课程改革10年之际,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2011版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在突出能力培养方面,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并强调“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明确了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这一轮“看上去很美”的课程改革,的确在改变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生态。社会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加关注,但大家期待的教育价值取向由“应试”向“素质”的转轨并没有预期的满意度。虽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承担着育人的使命,但学校教育却蒙受着更多的指责。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改革停步不前的理由。因此,有必要针对改革之初制定的目标,反思问题所在。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在”应试“的阵痛下经历了深刻的反思,教育改革经历不断的试错与调整,如今正往“核心素养时代”前行。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基础教育变革趋势在关注人面对未来问题解决的品格培育和关键能力培养,面对新时代对人的素养要求的新变化。 2014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肯定了第八轮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明确了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反思到“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是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意见》在“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部分,把“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排在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之首位,第一次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成为以高中为龙头的课程改革攻坚的基础性工作。 

2016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综合的发展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它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所构成。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究将“再出发”:我国课程改革走向深度国际化,进一步构建我国素养本位的课程与教学新体系。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课程概念,必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高中课程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涉及到高中学校的定位、高中课程方案的调整、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等具体改革。从高中开始,高屋建瓴,倒推、倒逼基础教育整体以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伴随核心素养研究的进展,学科专家对“本学科最有价值的核心素养是哪些、具体内涵是什么、对学生成长的特殊贡献是什么、这些素养在不同年级或水平上的表现特征是什么、学生不同素养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标准修订的创新点和突破口,为解决课程和教学改革关键问题找到了切入口。为教学改革突出重围找到了发力处。

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在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凸现目标性

针对现有课程标准文本过于强调学科体系逻辑,过于重视内容标准的倾向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过于热衷知识训练、应对高考的弊端,专家们对如何解决“育人为本”问题,提出学生学习了各学科课程后,到底留下了什么?每个学科究竟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应做出哪些独特的贡献?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学科要依据学生核心素养,提炼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来修订课程标准。

现行课程标准缺乏对教学的指导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学业质量可培养、可达成、可观察、可评估的细化专业标准。现行标准关于“教师教学应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的标准界定比较抽象,同时,受到升学竞争的负面影响,课堂教学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规范性亟待重建和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各学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再次的结构设计,对应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将具体教学目标也进行水平划分,并详细描述不同水平的学习行为表现,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显性标准。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根本依据是以核心素养为纲修订后执行的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把握和理解,应围绕课程标准的理解、分解和实施。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基本特征是目标性是否凸现。这对经历了第八轮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传递。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本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应是课程改革的一贯主张和专业经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是对十余年来课程改革的颠覆和否定,而是改进、聚焦,进而科学和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彰现整合性

人的核心素养,它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关键品质。

对核心素养完整的理解,应包含跨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科内核心素养和学科间核心素养。这两个部分的核心素养才能构成人的完整核心素养。基教学实现也首先在学科内知识和技能衔接、过程和方法联接、情感态度价值观系统整合方能实现。即纵向整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课程改革以来做得最多,教学法和专业经验较为丰富的。

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中亟待学科间的联动整合培养。熟悉教学的人都清楚,课程实施时不仅仅是课程编制者意图的体现,还往往表现出比这些意图更多的东西。对学科教材知识点的授受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学科间的真实、完整、综合的学习活动和经验,这些活动使教材中某些内在的课程潜能得以实现。选择需要呈现的课程潜能通常取决于教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把握,有整合目标意识的教师方能主动发掘教材内容的核心素养培养价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能、必要、必需发展学科间的核心素养发展价值,而不是仅仅盯着学科内本身。这个经验,需要新的教学实践积累、创造和生成,即实现学科育人的学科内育人视野和学科间育人视野的完整构建。这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专业智能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呈现选择性

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取向真正实现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在教学中实现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公平发展和提高个体学习质量的共振。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生态,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共性的学习设计和实施是前提,也是多年来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的有力保障。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性上,关注个体学习差异,提供个体学习的选择性将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处。在选择性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难度、学习活动、学习伙伴、学习成果等方面着力实现差异教与学。选择意味着对学习发展的认同、理解、参与、实现,不同的选择意味着教师教学策略的需要丰富、多元、专业,这是进入新课程以来上下知晓,但实现困难的教学改革难处。有选择性的学习支持突破,核心素养发展才能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真实、可靠的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终身持续学习。

随着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即将走进我们的专业生活,走进师生共长的课堂教学,期待目标性、整合性、选择性的课程教学生态不断涌现,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直至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真正培育能够应对在21世纪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新问题、新情境、新危机中生存发展的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辛涛,姜宇,刘霞.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 顾月华. 学校责任、核心素养与大数据[N]. 江苏教育报. 2015-02-06 (006)

[3] 张连彬.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09)

[4] 钟启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1)

[5] 汪瑞林. 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N]. 中国教育报. 2015-05-13 (010)

[6] 汪瑞林.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N]. 中国教育报. 2015-05-26 (009)

[7] 胡金波. 正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J]. 江苏教育. 2014(03)

[8] 滕珺. 国际组织人才十大核心素养[N]. 中国教育报. 2015-01-29 (003)

[9] 马东明,郑勤华,陈丽. 国际“终身学习素养”研究综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01)

[10]钟启泉. 课堂转型的挑战[N]. 中国教育报. 2015-03-16 (008)

[11]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 陈敏; 吴宝莹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04-2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基本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