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两篇

发布时间:1714061359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会概括要点的方法
2、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3、体会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过去所走过的人生历程中,你一定遇见过或感受过许许多多的美丽的事物。那么,你认为世间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填充:
明确:妈妈的爱,朋友的情,宏伟的建筑,美丽的山水……,坟墓。二、明确中心意象: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中山陵和印度的泰姬陵美不美?为什么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金字塔--雄伟神秘美;中山陵--雄伟秀丽美;
泰姬陵--历史悠久美;托尔斯泰墓--朴素美。原文两处:1“这里,逼人的朴素……”2“人们重新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三、明确围绕中心进行描写的方法:
1、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那些语句描写了托尔斯泰墓的“朴素”?明确:①“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只有几株大树隐蔽。
②“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土丘,……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③“夏天,……;冬天,……;……包容着当时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2、请同学齐声朗读这三处文字,体会围绕中心意象(朴素)描写的方法。四、明确托尔斯泰墓为世间最美丽的本质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就在于“朴素”二字。那么,“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地坟墓,是否也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为什么?明确:不美
由此可见:坟墓之美,是在于墓中的人--伟大的人格。五、讨论“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1“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一句中,“启示”指什么?2、伟大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自己选择了这样一块墓地?
明确:因为以那样举世闻名,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的杰出人物,在他的墓

1

前塑像、树立纪念碑也是当之无愧、情理之中的,世人也大都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像托尔斯泰一样伟大的人们的,可是托尔斯泰墓除了树木萧萧风声飒飒之外一无所有,平常得就像那些流浪汉,无名氏的士兵一样,于是伟大的英名与其普通的坟墓之间,人们的心理习惯与客观现实之间就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冲撞,结果是无限敬意的凝聚和心灵的激荡。
六、请同学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朗读全文七、作业:自学《冬天之美》
冬天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2、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设想:本文虽然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要点,但本文实在是一篇优美的寓情于景的散文,艺术性很强,包含的鉴赏因素很多(这一点,《教师用书》说得也很明白),如果单单用来训练概括文章的要点,就失去了阅读本文更有意义的方面。故我采用鉴赏的教学方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冬天,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冷清萧索的;然而作为欧洲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作家之一的、法国著名的女小说家乔治·桑,却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冬天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鉴赏这篇抒情散文吧。(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
我们先一起将课文朗读一遍,看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发“美”获得“美”的感受。(读后正音以及评价读的效果——主要是是否包含感情)三、鉴赏课文(一)整体感知有了这一遍的朗读,想必同学们对“冬天之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鉴赏本文,揭开那“美”的朦胧面纱。1、补充题目
T:首先请看文章的题目——冬天之美,如果我们给“冬天”前面加上个定语,就更能准确地符合作者的倾向了。加上什么?M:乡村。2、文眼句子
T一篇文章中最拿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我们将它称之为这篇文章的——文眼,也就是文章心灵的窗口。本文的文眼句子是什么?M“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T:这句话当中有两个词语要读重音,哪两个词语?为什么?M“从来”需要重读,因为它表明“热爱”的时间很长;“乡村”也需要重读,它说明作者只爱乡村的冬天,不是随便一个地方的冬天她都热爱。(二)重点鉴赏1“美”在何段
T大家回答得很好。既然“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那么,“冬天之美”美在哪一段?

2

外国散文两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