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

发布时间:2020-03-23 07:42:59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

1、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群体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也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王禹偁则更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2、晚唐体——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个诗人群体。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孤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但内容贫乏,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3、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4、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5、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且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合称“四灵”,曾有《四灵诗选》。四灵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调,不外于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但过分注重练字琢句,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意境却不够完整。“永嘉四灵”是南宋诗坛独树一帜的诗歌流派。对前人,他改造江西诗派,去除其弊端;对后来,他启动江湖诗派而再创新、发展。

6、太学体——一种流荡猥琐、迂僻险奇的文风,从而走上另一极端。一时士子竞相效法,号“太学体”。石介在反对杨亿的淫巧之文时,不适当的将杨刘的文学追求视为威胁儒家思想的异端,他在主讲太学期间,片面强调文体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陷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后来欧阳修等人促使这一文体转变。太学体既无古文的平实质朴,又乏骈文的典雅华丽,直以断散拙鄙为高,完全与骈体文唱对台戏,因此不值得称道。

7、江西诗派——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活法——1)产生背景:吕本中早年依傍黄庭坚和陈师道,学其瘦硬诗风,后学李白、苏轼,风格趋于自然。

2)基本含义:所谓“活法”说,即是他后期所提出的作诗主张。

3)主要特征:①江西诗派以奇峭僻涩为特点。而吕本中则有意用李、苏的疏畅自然补救其弊;②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奉守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等诗训,虽有规则可循,但亦极易受个束缚。

吕本中的“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美”的新途径。

9、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10、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因南宋 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之作者,大多为落第文人,穷愁潦倒,浪迹江湖,但各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分风格并不相同。其中成就较高者有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爱国情操,反映了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的精神。

11、山谷体——指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风。黄庭坚写诗推崇杜甫,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法,要求既做到“无一字无来处”,又能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为了达到新奇瘦硬的艺术效果,他在诗中造拗句,作硬语,押险韵,用僻典,形成一种精警奇崛、沉雄老朴的风格,对当世和后世的诗坛影响较大。因其自号山谷道人,故名。

12、半山体(荆公体)——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13、诚斋体——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淡谐,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生活小情趣的特定场景,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14、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15、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16、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17、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18、格律(风雅)词派——是南宋的一个严守格律的词派。此派以姜夔为首,其它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他们作此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

19、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在南末前期的诗人中,杨万里略晚于陈与义等诗人。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或“南渡四大家”,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比前辈诗人更具创作精神。这些诗人摆脱了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貌,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20、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21、诸宫调——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

22、辛派词人——指南宋词坛上与辛弃疾同时或稍后的词人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他们的创作都曾受到辛弃疾的影响,多表现爱国忧民的情怀,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苍凉豪放。在南宋中叶以后形成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23、稼轩体——⑴词体作者:辛弃疾号稼轩。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概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

⑵主要特征:

①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

A)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B)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

②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③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包罗万象”。

⑶主要影响: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24、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篡整理的小说话本。所谓“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是口头文学,所以是口语体,口气也是针对听众的。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小说话本,已是经过下层文人加工、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25、套数——散曲体式的一种,又叫散套套曲。通常同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成套,短的至少有三支曲子,长的多达二三十支,一韵到底,套末有一尾声。称【尾】或【尾煞】。

26、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个性狂狷,认为诗是个人情性的表现,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

27、元诗四大家——指元代中期四位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并称为“虞杨范揭”,语出清代宋荦《漫堂说诗》。他们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是题咏赠寄之类,内容较空泛,仿效唐诗,而风格各异。

28、后山体——即指陈师道的诗,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著有《后山集》。他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以摈弃华丽辞藻。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但因其缺乏华采而唯余瘦硬。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29、简斋体——即指陈与义的诗。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其诗学杜甫,又深受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他虽也重视句法,造语凝练,但并不株守江西诗派成规,能突破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主张“不可有意于用事”,以直致、浅语入诗,去繁缛,尚简洁,注重白描和诗歌的恢弘圆融,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为当时诗坛新添一格。他的诗歌被称为“简斋体”,对宋诗发展作出了贡献。

30、梦窗体——吴文英号梦窗,其词集为《梦窗词》。吴文英为南宋中后期清雅词派的作家。其思想内容多为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且往往融入哀时伤世的黍离之悲。其艺术风格多追求清丽工巧,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梦窗体的语言生新奇异。

31、以文为诗——⑴基本性质:这是苏轼诗歌的显著特色之一。

⑵基本含义:所谓以文为诗,即以写散文的方法来写诗,亦即诗的散文化。

⑶主要特征:①苏轼不仅在诗中融入散文的句式笔意和气格,而且在诗的整体上更多地吸取文章开阖变化,灵活丰富的特色。②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其生动丰富的想像力、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助其以文为诗获得成功。

32、以诗为词——⑴基本性质:即用作诗的本领来作词,这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

⑵主要特征:①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②并将词题和小序发展起来;③以诗人句法入词;④引议论入词,在词中大量使用经、史典故。

⑶成功因素:①在于把词与诗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②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入词,③突破音乐对词的束缚,将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体诗,使词由歌者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使词的面貌为之一变。

33、别是一家——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词“别是一家”说,就是说诗和词应该分家,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她认为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要求严格;如果说,诗要求语言的节奏美,则词不仅要求语言的节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时的音乐美,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

34、元杂剧——⑴基本含义: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⑵主要特点:①由“四折一楔子”构成;②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③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④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⑶代表作家: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⑷主要影响: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35、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体裁不同,但两者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为曲。因元杂剧成就最高,故又常以元曲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臧晋叔的《元曲选》,实际是元杂剧选集。

36、元曲四大家——指元代四位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马郑白”,见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分别的代表作为《窦娥冤》《梧桐雨》《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