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发布时间:2018-07-14 13:40:28

《囫囵吞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位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由于不思考、不分析主人的话而盲目作出决定,让别人笑话的事,告诉我们囫囵吞枣的原意,就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结果毫无收获。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那就是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囫囵吞枣”的原意,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课后搜集一则成语故事,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教学重难点:

1、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抓住“两全其美”一词,反复品读人物对话,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猜谜激趣,揭题导入。

(一)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瓜最灵活。

【设计意图: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智力游戏。谜底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同时猜谜的过程就是一个开动脑筋、思考分析的过程,这与课文的寓意也有一定的联系。】

课件出示谜面:

1、黄包袱,包黑豆,尝一口,甜水流。(打一水果)

2、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希奇。(打一水果)

学生说谜底,并介绍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揭开谜底:梨、枣)

(二)这梨和枣怎么吃,地球人都知道。可是,古代有个人却因为吃梨和吃枣的事闹出了笑话,还流传出一个成语叫“囫囵吞枣”。(板书课题)

(三)理解什么叫囫囵吞枣”。

1、观察字形,发挥想象,理解“囫囵”和“吞”的意思。

“囫”“囵”外面都有方框,两个字合起来表示完整、整个的意思。“吞”字下面是个“口”,意思是不嚼或不细嚼,整个或成块地咽下去。联想其他含有“吞”字的成语,如“狼吞虎咽”、“人心不足蛇吞象”等。

【由字形联想字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来理解新词。】

2、“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把枣儿整个吞下去。)

(四)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想。如果都不会讲,就让学生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读通、读顺课文。

2、课件出示四组字词,请学生认读。注意观察字形,发现特点。

⑴梨、枣儿、枣核

“梨”“枣”“核”都含有“木”字,和树木有关。

⑵牙齿、脾胃、肚子

“脾”“胃”“肚”都有月字旁,和人体部位有关。脾胃是两种消化器官。

⑶咽、嚼、吐、咬、吞

都有“口”字,表示口部动作。

让学生找出本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词和意思相反的词。

近义词:咽—— ——

反义词:咽—— ——

⑷囫囵吞枣、若有所悟、两全其美、前仰后合

说说这几个成语的意思,并介绍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可以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的意思;“若有所悟”和“前仰后合”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理解。

【词语分组呈现意在渗透归类理解和识记的方法。教学中应注重学法的指导。】

三、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二)课件出示提示,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补充提示中的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热情的主人请他

,并告诉年轻人 ,于是,年轻人决定

。他自以为这个办法 ,可在场的人却笑得

(三)指名回答,大家评议,进行纠正或补充。

四、独立观察,书写生字。

(一)读准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二)认真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件出示田字格生字,交流。

1、上下结构的字:

若:要与“苦”区别记忆。

2、左右结构的字:

抓:右边不是“瓜”。

接、待、悟、咬、肚:左窄右宽。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理清线索,引导质疑。

(一)指名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理清人物活动线索:

————“悟”——愧(板书)

结合学生的叙述,把年轻人的人物活动过程用四个字加以概括,使学生对课文线索有更清晰的把握。】

(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提些问题来考一考大家。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再把问题还给学生,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读懂对话,理解课文。

(一)过渡:这个年轻人自作聪明,想出一个“囫囵吞枣法”,还自以为两全其美。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想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年轻人想出的办法就是想做到“两全其美”,抓住“两全其美”这个词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课件出示语段:

主人见了,客气地说:“适量吃些梨对牙齿有好处,要是吃多了会伤脾胃的。”

主人见了,又告诉他说:“吃枣儿对脾胃倒是有益处,但吃多了会伤牙齿的。”

1、指名读主人劝告年轻人的话,大家思考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学生谈体会。如吃梨吃枣对身体有好处,但多吃也有坏处;主人是为年轻人的健康着想(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劝告的语气);联系上文可体会到年轻人贪吃、不讲礼仪等等。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让学生抓住一些具体词句来自读自悟,凸显浓浓的语文味;在评价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体现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年轻人听了有什么表情?(愣住了。)

假如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愣住”了?

(想不到梨和枣吃多了还会对身体有损害。)

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可能在想:我该怎样吃梨和枣,才能使它们只对身体有利,而不对身体带来伤害,做到两全其美呢?)

【让学生转换角色,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4、从年轻人的想法来看,你认为他听懂主人的话了吗?

(没有。他没有分析主人话的意思。主人劝他要适量吃,他却是在想怎样才能多吃。)

(二)那么他到底想出了什么两全之策呢?课件出示语段:“哈哈,我有办法啦!……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1、教师引读:忽然,他若有所悟地叫道——

2、给最后的反问句换个说法。

(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指导朗读,让学生说说应读出年轻人的怎样的语气。

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分角色表演。

1、就近找合作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登台表演。台下可以充当在场的人。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场采访“旁观者:

你觉得这个年轻人可笑在哪里?

你想对这个年轻人说些什么?

采访“年轻人”:听了大家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四)启发明理: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学生畅所欲言。

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加深理解。

三、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参照板书,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讲到人物对话部分要进入角色,体现出人物当时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课后实践。

(一)向父母讲述这个故事。

(二)搜集其他成语故事,练习讲述。语文活动课开展一次成语故事会,并评选故事大王。

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课后延伸,通过实践活动激发讲故事的动机和欲望,提高其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囫囵吞枣》这篇课文较长,生字也较多。读起来可以说是有难度的。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前一天留了预习的作业,要求学生把课文读读通顺。把不懂的字词画下来,查字典弄明白。 我想,如果学生按着预习要求认真的去做,第二天的课讲得也会顺利多了。

语文课上,先板书了课题,因为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所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囫囵是什么意思?课题为什么叫囫囵吞枣?我认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却给了我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们踊跃的举手,叫起来一个后,大声的回答说:因为课文里有一个年轻人叫囫囵,他吃的枣,所以叫囫囵吞枣!我问:他这样回答对吗?孩子们齐声说:对!

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这就是回家预习的结果?是没把作业当回事儿?

我说:下面,你们认真的读一遍课文,告诉老师课文中哪里写着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孩子们大声的读起来,读完后,再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的?王鑫伟站起来读到:吃枣只咽不嚼,这不成了囫囵吞枣了嘛!原来如此,她们不是没好好预习,而是理解上出了偏差,不明白囫囵是什么意思,就把它当成了人的名字。

我说:先不管这个答案对不对,拿出字典来,大家查一下囫囵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查完后大声说:是完整的,整个的意思。再问:它是人的名字吗?孩子们一起回答:不是!接着问:根据它的意思想一下囫囵吞枣应该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答:是整个的把枣吞下去。我再接着说:那好,大家再仔细读一遍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儿?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看来,孩子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方式有时很简单,有时很独特,在引导他们理解知识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想为主导,要多想一想,孩子们会怎么想,多问一问,他们在想什么,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再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劲儿才能使在刀刃上。

囫囵吞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