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与传统人性善恶观点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07 06:59:21

自由意志与传统人性善恶观点的比较
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善恶的研究,无论性善、性恶还是性无善无恶都有各自的道理,性善着眼于人有向善的可能性;恶着眼于人有作恶的可能性;性无善无恶把善恶归结为后天的教育。这些观点都忽视了人的自由意志,也就忽视了人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自由人,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只有立足在承认人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再吸收我们传统文化中注重后天教育的合理因素,从而重建起我们的道德乃至法律体系,才能解决目前出现的“道德危机” 关键词:性善;性恶;自由意志;道德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明确提出人性本善。
为什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呢?因为他认为人天生有善端,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把这“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所以人只要能保存自己的本性,自然就能行善!
那么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恶行,孟子又作何解释呢?他说这是由于人们“放心”所致。何为“放心”?“其所以放其心者,亦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即人之善心就像山上的树木一样,顺其自然,它必定要长成茂密的树林;如果每天用斧头去砍伐,以牛羊去啃食,那么山必然会变得光秃秃一片。人的善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因此,社会出现的诸多丑陋现象都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自己
善的本性使然。
与孟子针锋相对,荀子提出“性恶论”。他在《性恶》篇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伪”是人为的意思,荀子主要是指人的“群”与“分”,而群与分是由于“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人为了胜物不得不采取的手段,正是“群”与“分”的社会群体性生活秩序的建构导致了人的善。
以上是关于儒家思想中性善与性恶两种观点的简要介绍,那么在这两种观点之间还有一种性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观点,如《孟子》一书中告子的观点与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篇论述的即是。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可见告子把性看成是人禀赋于自然而来的材质,这种材质是无分善恶的。
出土不久的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认为,“凡人虽有性„„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好恶,性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笔者认为《性自命出》的作者最完整地继承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的思想,他认为四海之内的人都有性,而这个性是一样的,都是人的
生命的特征,而人的生命又是天赋予的,这样一来,就把性推论成最终是由天赋予给人的这样一样禀赋,这种禀赋自然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具体而言就是“喜怒哀悲之气”“喜怒哀悲之气”是人喜怒哀悲的基础,它是内在的、本质的,发乎外就是人喜怒哀悲之情,所以作者才说“情生于性”。每个人都具有喜怒哀悲之情,喜怒哀悲无所谓善恶,只是人的自然状态,它导源于每个人都一样禀赋于天的无善恶的“性”,那为什么人有善恶呢?作者说这是“教使然也”,即教育是否得当决定了人后天的善恶。
通过比较儒家关于性的善恶之辩的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孟子与《性自命出》作者都把人的恶归结为后天环境对人的污染。这一点荀子的观点与他们出入较大,荀子认为人的恶来源于人“好利、疾恶”的本性。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认为后天教育教化能让人为善,所以两千年的中国文化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跳出如何“为善去恶”的圈子,可以说中国哲学最主要的主体就是关于道德的学问。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研究之多世所公认的,但是两千多年的研究始终没有突破儒家对人性问题的基本观点,无非是在性善、性恶或性无善无恶的基础上推衍出去而已。当然由于孟子被视为道统正宗,所以性善论无庸置疑在传统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连荀子都被认为是儒学末流,遑论告子、《性自命出》作者等观点了。
在性善论的主导下,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讲究修养,孟子要求其放心,要养浩然之气,到程朱要存天理、灭人欲,无一不是要回归自己善的本性。
笔者认为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说人性本善,其中一个重大依据

自由意志与传统人性善恶观点的比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