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19 20:59:08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近几年,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成绩骄人,演出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空前活跃。本文就天津茶馆的产生和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形成,以及相声市场的发展现状、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再次,对相声市场的发展困境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为天津相声演出的发展总结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天津;相声;发展



目录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1

1.国外研究综述 1

2.国内研究综述 2

三、天津相声的现状 2

1.天津茶馆的产生过程 2

2.天津茶馆相声的现状 3

3.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经营模式 4

4.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经营困境 6

五、天津相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

1.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 7

2. 逐步实现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 8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8

4.关注观众消费心理,培育观众群体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引言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西方,文化产业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传统产业,在规模和财富创造力上,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成为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目前美国、西欧一些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等)已经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25%,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在日本,这些年文化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早在1993年,日本文化产业的GDP就已经仅次于位居前茅的汽车工业,而其文化产品出口额更是超出了钢铁制品的出口。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反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

作为曲艺之乡的天津,自1998年恢复“相声大会”的以来,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终于迎来了春天。但天津的相声演出在管理模式、营销推广、品牌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制约了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发展。

本文就天津茶馆的产生和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形成,以及相声市场的发展现状、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再次,对相声市场的发展困境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为天津相声演出的发展总结了几点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在文化政策研究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而非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已经成为众多欧洲会议的主要议题。

Justino.eonnor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

NiehollaS.Garnham1983年将文化产业的概念引入地方经济政策及计划。根据他的定义:“文化产业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西方国家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科技与娱乐接轨导致大众文化消费增长迅速。无论是电影、电视、网络,还是移动通讯平台如手机等文化产品载体,都在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谋求更新换代,这些最终都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揭示了艺术作品同生产方式的联系,但这些都还没有上升到“艺术经济学”的高度,从而引起学术界对艺术经济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兴趣。艺术经济学不仅要求从经济学的观点开展对艺术经济问题的整体研究,还要求从艺术领域的各个部分出发研究经济问题,例如:电影经济、戏剧经济、艺术教育经济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各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系统的科学的艺术经济学理论体系仍在建立之中。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作为新型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学术界经历了由批判到发展,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周平远在《文化工业与文化策略》中的观点为,文学艺术的个性、独创性、不可重复性是通过文本的“原件”来体现的,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复制”速度的快与慢和质量的优劣以及复制成本的高低。

柯可在《文化产业论》中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产物,离不开与生产方式的联系。_在资本的全球化与高科技相联系十分紧密的当代社会,应该根据新的条件进行新的解释和运用,而不应该以自己的社会标准为准绳去衡量其他社会文化的好坏。

陶东风在《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一文中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基本上不适用于中国,也通过大量论证证明文化产业并非反文化。

三、天津相声的现状

1.天津茶馆的产生过程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原本是专门用来饮茶的,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曹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弩之,市人竞买。”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物质丰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因此茶馆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出现了。清代初期至中叶,由于商业繁荣、富贾云集,天津出现了一批商业性戏曲演出场所茶馆,当时的入园者基本上是以喝茶会友为主,听戏是作为娱乐与飨客的辅助手段,故管理者对入园者,只收茶资不收戏钱。

1870年后,天津被迫开埠,京津两地梨园界优秀人才涌现,促进了天津茶馆的发展。到清末天津已有书馆、杂耍馆、茶园数十家。较知名的有称为“十大轩”的宝和轩、东来轩、福来轩、三德轩、天会轩、四合轩、会友轩、万友轩、六合轩、西来轩以及北海楼、松风阁、同和楼、永宴茶楼、天泉茶楼和大同、德庆、万福、元升、兴华、凤鸣、富春、宴福、同乐等茶园。到1912年(民国元年)3月,南市的杂耍馆见于记载的就有天喜、丹桂、通海、绘春、权升、开明、富贵、华宾、西华宾、玉壶春、青莲阁、菊花、忠乐、大乐、润香、莲香、永和、东兴、锡山、燕乐升平等20余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天津作为曲艺之乡,随着戏曲和曲艺的发展,天津依然有很多经营良好、客流量稳定的茶馆。如:元升茶楼、中华曲苑、长寿园曲艺茶园、名流茶馆、中国大戏院小剧场、明月茶楼、谦祥益文苑、大金台茶苑、天华景茶楼、乐海茶社、金乐茶楼等。

2.天津茶馆相声的现状

1艺术团概况

自从1998年,天津的相声老艺人候宝先生首次倡议恢复三四十年代的“相声大会”以后,众友相声团成立,1999年,哈哈笑相声社团成立。“众友”和“哈哈笑”的成立意味着绝迹数十年的“相声大会”重现天津茶馆。2005年,在茶馆相声风起云涌之时,九河相声社团又宣告成立。现在活跃在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团体除了以上三个相声艺术团之外,还有一批新成立的相声艺术团。

众友:天津相声团队“三大团”之一,天津资历最老、分量最重的相声演出团体,建团己超过10年,深受内行观众的喜爱,团队中黄铁良,尹笑声,修守本等人己成为茶馆相声的支柱。

哈哈笑:天津相声团队“三大团”之一,建团己愈10年,团队中既有裘英俊、于丹这样的高学历年轻演员,又有赵津生、刘文步这样的茶馆相声大腕儿,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九河:天津相声团队“三大团”之一,团内演员皆为科班出身经验丰富的演员,演出也被观众们广泛认可。

名流相声队:天津茶馆相声界比较独立的团体,名流相声队与名流茶馆完全一体,受众群体多数为旅行团,而且在官方媒介很被认可,名流老板的运作能力值得称道,名流也因此成为天津茶馆相声的另一面旗帜。

世源:年轻的相声团队,团内演员均为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演出也逐渐被观众们认可。

群芳:年轻的相声团队,团内演员多数为票友,并不乏优秀演员,并常有众友艺术团、哈哈笑艺术团的老先生助演。

高笑:年轻的相声团队,团内演员皆为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虽然在演出上略显稚嫩,但是很多大学生的新鲜笑料是其他团体所不具备的,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支持。

各相声队的主力演员都在20个左右。

2)经营状况

天津的相声茶馆一般以相声演出为主,在下午场会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等戏曲演出。茶馆的内部大多是仿古的桌椅,观众席的一侧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柜台,里面卖瓜子、果脯、茶点、饮料等。喝着茶,磕着瓜子,看身着长袍马褂的相声演员说传统段子,此情此景仿佛时光倒流。一般茶馆的卖票点设在茶馆的门口或者茶馆内的服务台。茶馆免费提供茶水,但点心等吃食要比外面贵上一倍,这也是茶馆的另一种赢利途径。

截止到2013年,与相声团体配套的形成规模的茶馆有13家,如:名流茶馆、名流茶馆(鼓楼)、新名流茶馆(古文化街)、中华曲苑、中国大戏院小剧场、大金台相声茶馆、金乐茶楼、谦祥益文苑、天华景茶楼、乐海茶楼、明月茶楼、滨湖剧院、中山公园小剧场。

茶馆的相声演出票房是很丰厚的。营业额最低的金乐茶楼一周的票房收入是15040元,基本上每周的营业情况差不多,一个月大约收入60160元,每到节假日观众人数会更多,这样算来,仅相声演出得收入就能达到将近80万元。生意做好的名流茶馆演出场次最多,每月的票房收入能达到202880元,每年能有两百多万元的进账,其他几个茶馆每年收入也在一百万以上。除去给相声团体的分红和茶馆的运营成本,茶馆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3.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经营模式

1)管理模式

天津的相声茶馆都是由私人承包经营的,业主自负盈亏,不隶属于政府文化部,也没有政府的拨款支持。因此普遍采取的是业主自行管理模式,即业主既是剧院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和管理者,最初有两种利益分配机制:一种是茶馆业主与相声团体合作,以出租茶馆场租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即相声团体在茶馆举办一场为期三小时的演出,茶馆老板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从票房收入中扣除,剩下的就是相声团体的演出收入。另一种是演员拿固定分子,不管茶馆赔赚的分配机制。第一种分配机制的不足在于,在一些地理位置较差,观众流量较小的茶馆,往往票房收入惨淡。有些名气较小的相声团体一场演出下来,不仅赚不到钱,还得自己出资支付茶馆场租。比较有名的三大相声团体由于有众多的老艺术家,加上成立时间较早,具备品牌优势。但就算这样优秀的团体在一些设施陈旧,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的茶馆的演出票房收入在付清场租后也所剩不多,每个演员也仅能得到很少的收入。这种状况对演出市场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导致有些茶馆找不到演出团体,只能被迫倒闭。

另一种分配机制的缺陷则是业主和团体谈妥给演员的固定分子后,演员演完后就完成任务,可以去领包银紧接着就去赶下一场演出。这种结果导致了演员只想多演几场,无法保证演出的质量,观众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基于上述原因,茶馆业主改变了经营方式,也就是现在各个茶馆都在用的票房分成方式。票房分成方式就是在演出前业主和相声艺术团达成协议,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票房收入。票房分成方式在不同的茶馆和不同的相声团体之间是不同的,比如说,如果有名气的相声团在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较好,环境舒适的茶馆一般采取四六分,即茶馆业主拿四成和相声团各拿一半。如果是去位置较差,设施相对陈旧的茶馆则可能采取四六分成,即茶馆分得40%,相声团分得60%。相应的,名气较小的团体去较有名的茶馆演出,一般茶馆要60%,团体要40%。去名气较小的馆演出则会采取五五分。这种分配收入方式一经运用,其他茶馆就纷纷效仿,除了名流茶馆之外,其余茶馆都采取这种利润分配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演出方和经营方共同进步,繁荣了相声演出市场。相声团体下大力气提高演员的技能,推出相声新段。经营方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名流茶馆,名流差馆是小茶馆、大品牌,她秉承几代曲艺名流所积淀的人脉,经过十几年的惨淡经营、精心打造,终于成为天津茶馆文化的一座地标、天津茶馆文化的品牌。名流茶馆与天津文艺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天津曲艺团、哈哈笑相声团、众友艺术团、九河艺术团等常年在此进行演出。使名流茶馆成为天津民间相声演出的旗舰。

2)营销模式

天津的茶馆经营比较落后,就营销模式而言,大都沿袭着旧时的传统,虽然在传播媒介发达的今天,茶馆也没有充分运用这些先进的推广方式。名流茶馆在营销推广方面优于其他几个茶馆,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会把名流场馆相声演出的广告随同旅行项目一同散发到游人手中,从而使得来天津旅行的外地人必定来听名流茶馆的相声,因此,名流茶馆不仅在天津很出名,在北京河北等地也有一定知名度,在名流茶馆有很多观众都是从外省市慕名而来观看相声演出的。

由于天津的相声茶馆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文化现象,人们认为茶馆的存在很普遍,没有什么稀奇的。天津的主流媒体很少涉及茶馆的相声演出,对天津茶馆的宣传更是少之又少。相声茶馆也很少在电视、报纸上做广告,除非在重大的节日有比较隆重的演出才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做宣传。茶馆自己对节目的安排也仅仅是在茶馆门前挂水牌(告示牌),上面有一周的演出安排和每场是由哪个相声队演出的,

然后采取“姜太公钓鱼”的方式,等着观众自动上门。有了网络这种便捷的工具,茶馆的老板们在把茶馆的演出信息在网络上发布,这极大地扩大了相声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而且天津有很多资深相声迷,他们会把在某茶馆观看相声的具体感受、相声团的表演情况和茶馆的基础设施状况写到自己的博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相声茶馆的广告。

4.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经营困境

1)节目粗制,缺乏品位

面对巨大的压力,人们的心态需要放松。而以相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声产生于民间,属于通俗文化,相声段子多取自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通俗文化”,格调不高倒也无伤大雅,但是个别演员往往打着娱乐性强的幌子说荤口。虽然各个相声团都强调严格限制演员说荤口,但是个别演员还是会用诸如讽刺妇女的段子活跃气氛。台下有很多女性观众,听着着实让人不舒服。笔者在现场还听到了很多以“互相当爸爸”为基础的笑料,比如说:“你打我一下,我就是你爸爸”等等。这些都是演员为了得到台下观众的响应而使用的,这种粗糙制作、缺乏品位的低级笑料严重伤害了相声艺术。

因此,要保证天津相声艺术的品牌,天津相声界就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必须拒绝荤口的污染。

2缺乏创新,后继乏人

艺术发展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过程,要是没有新颖的东西出现,艺术也早就消亡了,继承是手段,创新才一是目的。如果落实到具体的艺术门类,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两个方面。

虽然三大艺术团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但相声的现状还是很让人忧心。相声创作跟不上观众的需求,新的东西太少。随着影、视、歌、小品等其他艺术门类的逐渐走强,相声创作人员出现分流,有的改行写小品,有的改写电视剧,相声创作的酬金也明显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有的相声作品甚至没有酬劳。

天津茶馆的相声演员薪酬较少。随着“超级女生”、“快乐男声”等制造明星栏目的火热开展,有些年轻演员受到了电视媒体成名快、报酬高的影响,不能安心学艺。茶馆里有些年轻演员急功近利,还没有练到火候就登台表演,基本功还很不扎实。现在茶馆起支撑作用的“台柱子”,大都是老艺术家,而等这些老艺术家们不能再登台时,茶馆相声便后继乏人。

3)管理模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文化领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目前茶馆的传统经营模式束缚了相声市场的发展,并由此派生出了许多问题。无论从业人员的观念还是实际运行,都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僵化机制的制约,茶馆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更无法把天津的相声演出推向全国各地。

天津市还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高效的丈化市场;演出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对演艺产品的推广策划和市场运作乏力,具有专业水准的演出经纪人、制作人、策划人、代理人十分稀缺;而且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传统经营模式导致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五、天津相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相声演出的火热升温,北京也出现了像德云社、嘻哈包袱铺和周末相声俱乐部这样的相声艺术团体。也有了专门举办相声演出的天桥乐剧场、广茗阁和东城区文化宫这样的演出场所。现在天津的相声茶馆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观众对演出场所和演出节目的选择性增强的情况下,天津茶馆应该做出新的战略思考,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茶馆应该考虑和艺术团友好协商,把艺术团的管理纳入茶馆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实现场团合一,统筹规划。

1.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

天津的相声茶馆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首要的是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要利用现有的文化产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严格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全新的运行方式摆脱原来事业体制在运行中的种种束缚。只有这样,天津的茶馆才能真正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 逐步实现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

在营销模式上,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对市场需求和观众的文化消费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找准市场定位。要改变过去市场被动接受的状态,树立积极进行宣传营销的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优势,建立起一体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宣传营销网络。加强产品的策划、包装、推介和销售,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善于借助社会文化中介机构力量,提高艺术产品的销售率。建立严格的营销责任制和灵活的营销机制,营销方式高度市场化,比如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栏目中设有固定的广告,建立渗透各地的营销员队伍,破除“等、靠、要”的懒惰观念,勇敢面对市场、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用演出创效益。转变思想,开拓思路,改被动“等米下锅”的传统经营办法为主动“找米下锅”的新型营销思路。

在营销策略方面,要充分发挥演出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公司结合,拓展艺术产品的传播渠道,促进艺术产品通过流通领域实现其艺术价值。天津相声茶馆应该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对相声进行大幅度推广。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创作者和懂经营的管理人才。天津市文化部门应该以优化艺术教育环境为根本,全面推进天津文艺曲艺学校的建设,培育开发文艺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塑造一支优秀文艺人才队伍。从基金资助、奖励制度、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对杰出演艺人才进行激励,适当投入一些资金来提高演职人员的收入水平,使演员们心无旁鹜的专注于相声表演。一个好的相声作品能够在舞台上立足,除了好的脚本,也离不开演员的二度创作。只有经过演员专心的反复琢摩,相声才会焕发活力,相声艺术才会繁荣发展。

现有的曲艺文艺团体普遍存在缺少新节目、创作力低下,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天津相声市场的发展。天津市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声作品创作人才的扶持和培养。_建立创作基金,可以通过出台对艺术种类从业人员的保障措施等办法来发挥专业创作人才的积极性,推动相声创作繁荣发展。各艺术团体也要认真研究市场,切实了解观众偏好,在继承优秀传统作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一些新颖高质量的相声作品,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蓄,只有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传统的民族文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关注观众消费心理,培育观众群体

茶馆经营者要将“顾客”,概念引进体系,增强艺术生产的市场意识,提高生产的针对性。注意观众每一阶段的心理活动,在广告的设计,相声演出节目的安排和剧场的环境方面都要煞费苦心。针对消费者不同的性格、素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相声观众进行细分,增强艺术生产的目的性,找准市场和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针对性的创作出更多的雅俗共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相声精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影院、剧场的服务设施,服务人员的态度,场内、外的环境是影响观众流量的重要因素。在服务质量上也要加倍注意,将员工的待客态度、与消费者交往的技巧、文化产品知识等作为考核、培训营业员、服务员的基本内容。并从掌握消费者心理特点、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文化设施的建设,力求从总体上提高天津市相声茶馆的服务质量。使整个相声演出从创作到营销的全过程,都要面向市场,满足群众对演出欣赏的需求,达到演出市场和观众满意的双赢局面。

结论

天津市相声演出市场要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必须严格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学会辩证地运用这两种尺度。也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相声演员、创作人才和演出经纪人;关注观众消费心理,培育观众群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使天津的传统艺术能够走出天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曼娜,杨月华.近代天津堂会经营模式探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9(03)

[2] 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 东岳论丛. 2009(02)

[3] 梅文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09(02)

[4] 陈曼娜.天津近代戏剧艺术产业化初探——以茶园戏曲经济为个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5] 李冬,娄成武.解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 杨长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4)

[7] 李中华.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3)

[8]柯可主编.文化产业论[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4-41

[9]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产业[M].广州人民出版社,2001418-420

致谢

天津相声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