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自律

发布时间:2020-06-15 21:35:34

冲动与诱惑前,如何做一个自律的人?

【导读】

你的身边是否存在这样一类人群:

即使在最初的热情褪去后,仍然继续完成一个想法或者工作项目;

即使非常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也还是起身去健身房锻炼;

即使百般困难,仍然每天坚持练习早起工作;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吗?因为自律

自律是指我们要有意义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一】

多少孩子抵挡不住棉花糖的诱惑?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他找来一些四岁大的幼童,把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然后,他告诉四岁的孩子,“我给你一颗棉花糖,然后给你15分钟。如果我回来的时候这颗棉花糖还在这儿,你会再得到一颗,这样你就会有两颗。”

说完后,教授随即离开了房间,两名隐藏的观察者开始计时,统计这些小孩在吃掉棉花糖之前会等待多久。

关门期间,三分之二的小孩把棉花糖吃了。然而,有的孩子忍住了,尽管才四岁,他们却已经懂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则,即“推迟享受”的自律能力。

十四年后,当这些小孩都18岁时,米歇尔展开了后续研究。研究发现:

那些几乎不能等待的孩子,都比较自大,在他人眼里是顽固、爱嫉妒、容易受挫的人;而那些能够管住自己直到实验人员回来才吃棉花糖的孩子,则具有更好的社交技巧、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可靠性,他们更坚定、更守信、学术成绩更好,中学毕业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较前者高出210多分。

演说家波沙达认为:即便是孩子,那些有自律精神的孩子,最终也会更容易走向成功。对于那些没有自律精神的孩子,就如同作家柯维所说:“他们就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从长远来讲,不自律使他们无法得到随之而来的独特技能和能力,比如演奏乐器的技能或者说一门外语的能力,因而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是缺乏自由的。

自律,或许是个讨厌的词汇,但是却意味着自由。

【二】

每七年拍同一群人,这部片说了什么?

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中,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他们中一些来自保育院,一些是工薪阶层之子,一些则是上流社会的后代。每七年,他们的生活都将被追踪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一直到第八个七年的56岁。

从影片可以看出,这些人在三十岁之前的变化并不大。七岁的孩子大都天真可爱;二十几岁时,女孩都年轻漂亮,男孩都英俊帅气。但是三十岁之后,他们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身材。

30岁之后,这14个人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分成穷人和富人两个群体。在富人群体中,包括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打拼后进入到富人群体的“穷人”,无一例外都保持着良好的身材,他们甚至比年轻时候的自己看起来更有风度,而他们的孩子中肥胖的也比较少。相反,在穷人群体中,大多数开始发胖变秃,面容憔悴,生活也越来越糟糕,他们的孩子年纪轻轻也已开始发胖。

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人的自律能力。在好身材的背后,是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控制饮食、按时运动、规律作息。年纪越大,维持一个好身材就越需要自律精神。这样的自律是一种上升力,需要强大的心智力量来支持。

作家meiya曾说过:“控制不了体重,何以控制人生?”那么,那些在体重控制方面成功的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就容易获得成功?自律的人懂得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地朝着某一个目标迈进,正是这些让他们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自律,从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基石。

【三】

你是用系统I,还是系统R进行思考?

既然我们能够从自律中受益良多,那为何我们总是难以做到自律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兰格曾做过一个实验,主要测试能否说服那些正在图书馆排队等待复印的人让他们插队。

实验中,一旦有人要使用复印机,研究人员就会一个箭步插到那个人前面,要求先复印。研究人员提要求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不好意思,我能不能用一下复印机?”

“不好意思,我能不能用一下复印机?因为我要复印东西。”

“不好意思,我能不能用一下复印机?因为我非常着急。”

实验结果显示:

当研究人员只提要求时,插队的成功率有60%;

当研究人员的解释毫无意义(因为我要复印东西)时,插队成功率上升到93%;

当研究人员使用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因为我很着急)时,插队成功率上升到94%。

看到这样的数据,你是否感到惊讶?对比后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我们所给的理由是否合理,是否有意义,我们得到的回应几乎是相同的,这表明实验对象根本没有意识地思考我们跟他们说的是什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揭示原因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大脑的两种思维系统。我们将冲动的思维活动命名为系统I。系统I可以让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现象背后发生的一切时,就迅速而机械地做出反应。它具有迅速、情绪化以及概括性等特点。相反的,深思熟虑的思维活动称为系统R。它是一种理性思维系统,总是不停地发问,又不停地寻求答案。

如果人们使用系统R思考,那么当研究人员解释 “因为我要复印东西”时,人们便会觉得很荒谬,无需置疑,复印机除了复印东西还能干什么呢?然而,如果人们运用的是系统I进行思考,那么这个解释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我们的行为大多受系统I驱使,这也正是我们难以自律的根本原因。

【四】

你有目标吗?目标合理吗?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计划好好锻炼,一天因为有事没有锻炼,于是,你就告诉自己:明天我会把今天所有的锻炼补上,并且会加倍;

你准备开始好好理财,看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于是,你就告诉自己:这是今天购买的最后一条裙子,以后三个月内再也不购物了;

你打算开始学习,可是周末有场非常喜欢的球赛,于是,你就告诉自己:我就最后堕落这个周末,星期一开始努力学习;

接着,新的一天开始了,只是你的计划终究是个计划,始终没有达成。

为什么我们会轻而易举地改动原本的计划呢?

因为我们缺乏目标,或是将目标设置的不合理。目标是在我们不能控制自己或想要偷懒的时候,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一想到“成功的喜悦”,浑身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反之,没有目标则会使我们丧失自我约束力,得过且过。

你的不自律是否源于缺乏目标,或是目标不合理?

【五】

我们竟是有意识地屈服于诱惑?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莫林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给两组学生各出了一组命题。

第一组命题:

命题一:大多数女人真的不聪明。

命题二: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而不是出来工作。

第二组命题:

命题一:有些女人不聪明。

命题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看孩子。

很明显,第一组命题带有明显的妇女歧视,所以引起调查学生的强烈反对;而第二组命题则相对中立一些。接着,分别参加了两组命题的实验人群,参加了同一个招聘面试。心理学家想看看哪组人招聘时会存在性别歧视?

按照常理,我们表达出一种态度后,更可能按照这种准则行事,即第一组更应该注重性别平等。但结果却与你想象的大相径庭,参加第一组命题猛烈反对妇女歧视的人,在聘用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性别歧视,很少录用女性;而参加第二组命题的人则表现出了中立。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道德许可”,第一组学生在明显表现出反对种族歧视后,觉得自己获得了道德许可证,从而会自我感觉良好。这时候他们会更愿意相信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做出有悖于常规准则的举动。

举个简单的身边例子。比如:你准备考研。第一天,你奋战了24小时;第二天,当你不想起床时,你会告诉自己:昨天我那么勤奋,那么早上多睡会也没什么。

当我们往一个目标开始奋进,每前进一小步,我们总会想让自己得到一些奖赏,获得一些补偿,也就是说,总会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的取得会让我们不会去质疑自己的冲动,从而忘掉自己的目标,不知不觉地向诱惑屈服,从而变得难以自律。当然,这也正是你步入深渊的开始。

你是否也在享用“道德许可”,从而陷入不自律?

【六】

你对自身的自律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吗?

似乎在不经意间,我们就陷入了不自律的境地,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自律呢?

要想变得自律,首先,你需要正视自己的行为。精读对此做了一个调查,截止5月22日调查结果如下:

从显示数据可以看出,只有23%的读者达到了合格线以上,其中只有5%的读者做到了充分自律。

问问你自己,你是那23%中的一员吗?

【七】

原来,我们自身竟是冲动的诱发源

当你清晰认识了自身的情况,如果你是剩下77%中的一员,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我们变得自律呢?

稍加观察,你会发现,超市的洗衣护理专区里,常常散发着一股清香的气味。这么做的原理在于,香气通过刺激消费者的联想的记忆,使商店给人更加亲切的感觉,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让他们在不由自主地购买更多的清洁剂。甚至,超市的经营人员还会在芳香的气味中加入声音的元素,增强客户的感官体验。例如,在清新的柠檬芳香加上折叠床单的声音效果,以此刺激冲动消费。

我们的感官系统自身就是诱发我们的冲动源,让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诱惑,变得难以自律。除了感官系统影响我们的冲动行为外,其实,我们的生理结构也决定了我们的冲动行为。

拿出你的手指,计算你的2D:4D值,就可以轻松地测试出你的冒险类型。这是剑桥大学教授科茨研究发现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对冒险行为的喜好程度可以通过比较两根手指的长度准确地推断出来。这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在于,人们冒险类型的差异是由大脑中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水平所致,其中包括催产素、血清素和睾酮素。而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手指的生长。

测试方法很简单,只需测试优势手(如果你是右撇子,优势手则为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如图)。计算出食指与无名指的长度比后,对比下列表格,即可得出你对采取危险行为的可能态度。

其实,我们自身存在着许多引起冲动的诱惑点。要想做到自律,你需要找出它们,并有意识的认识它们,以适时采取正确的行为,避免受其影响,使我们陷入难以自律的困境。

你注意到我们自身的冲动诱发源了吗?

【八】

你愿意付1000元的“违约金”吗?

F同学是一名大学教员。他暗下决定,决定在正式上岗前拿到专业博士学位。因此,F同学写论文的动机十足,当然包括考上博士带来的福利方面的动力。但是,直到F同学毕业,他也还是没有完成论文。因此,学校只给了他一个讲师的职称,这意味着学校每年为F同学将少缴纳数千元的保险。F同学内心当然知道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必须尽快完成他的论文。然而,他的行为总会被许多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所吸引,致使他的论文一拖再拖。

这时,他的同事前来与F同学谈话,两人达成了如下协议:如果F同学在这个月没有完成他的论文,那么次月月初,F同学必须支付1000元的现金给他的同事,以此类推。同时,他同事也承诺这些现金将用于举办Party,但不会邀请F同学参与。结果,F同学在几个月内就完成了他的论文。

为什么这一方式会如此奏效呢?这是因为F同学认为:他同事拿着自己的钱请客,却连自己都不邀请,其恼人程度要远远大于他丢掉额外福利的难过程度。

人人都希望做出最好的选择,然而充满诱惑的世界总会使我们的行为不由自主地做出并不太好的选择。这时,通过邀请外援加强你的自制力将是不错的选择。就像面对海妖塞壬的歌声诱惑,英雄奥德修斯也要通过使用蜡封住耳朵,才得以安然度过。借助外力,可以起到约束自身行为的作用。

仔细推敲“束”字由来(如下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金文、篆文、隶书和楷书),你会发现,“束”中间的“口”像是打圈的绳子,它缚着树木,将树木捆绑起来,令树木站立,即约束。

试想,如果没有外力将树木捆绑起来,零散的树木有何以站立?外援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要想做到自律,你需要学会借助外援,共同督促达成目标。

【九】

你有“雨天专用账户”和“享受专用账户”吗?

影星哈克曼和霍夫曼在早年曾是患难的朋友。

哈克曼告诉人们,有一次,他来到霍夫曼的公寓,发现霍夫曼正在向房东借一笔钱。但是,当他们来到霍夫曼的厨房时,发现灶台上摆放着几个泥坛子,每个里面都放满了钞票。其中一个坛子上写着“出借”,另一个写着“公共设施”等。

哈克曼弄不明白,霍夫曼的坛子里有这么多钱,他为什么还要去借钱呢? 这时,霍夫曼指着一个写着“食品”的罐子给哈克曼看——里面什么也没有。

霍夫曼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悖于经济学理论的“金钱可替代性”的思维会计,这种方法有效的原因是账户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有助于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这正符合了现代一些家庭的账户分类管理,例如将金钱分配成:儿童教育、度假、养老等,从而避免盲目行为带来的危害。

想要抵制外界的诱惑,做到自律,你需要启动大脑中的R系统,分类设置你的“雨天专用账户”与“享受专用账户”,让他们时刻提醒我们哪些钱需要节省,哪些钱可以花费享用。

要想做到自律,你需要学会启动R系统,理性地思考问题。

【十】

你做到自律了吗?

了解了养成自律的方法,你做到自律了吗?假如你正在与自律做斗争,想要养成早起的好习惯。那么,你会如何做?精读对此做了一个调查,截止5月22日调查结果如下:

从显示数据可以看出,有53%的读者在闹铃响起后,无法做到立刻起床。

如果单独依靠一个外力培养自律是不够的。在这方面,一些聪明的公司会设计出独特的产品以强化外力,比如,会跑的Clocky闹钟。这种闹表能够在你到点不起床时,随处乱跑并将自己藏起来,直到你找到它并将其关闭。自然,等你找到它时,你的睡意也已消失了。

此外,培养自律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R系统、设计好目标和步骤,一步步改善来实现。例如,闹铃响起后,你还需要启动R系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督促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培养自律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你做到自律了吗?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何做到自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