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造反为何攻郑程步

发布时间:2016-12-06 13:35:57

商鞅造反为何攻“郑”_程步

?复网友,商鞅造反为何攻“郑”_程步_新浪博客

复网友,商鞅造反为何攻“郑”(2010-11-26 21:07:12)

标签: 杂谈分类: 《真商鞅》

梦仙阁先生又在我的博客留言,对《真商鞅》一些问题提出质疑,本不打算回复。后有朋友告诉我说:“百度程步吧有人替你认错,你应该出来说两句。”言之有理。程步被人指责不足为奇,让朋友替程步受屈则程步理应站出来力挺。

首先我要说,梦仙阁认为程步犯了低级错误,这是没有根据的。实则相反,是梦先生读书不细,对史料缺乏洞悉和分析。现将梦先生原文照录,与网友共同讨论。

梦仙阁:昨天去书店随便翻了翻程先生的《真商鞅》,又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漏洞很多,在意料之中,漏洞的低级,让人感到意料之外!先说几个主要的:

1、秦孝公派商鞅攻占魏国旧都安邑,安邑投降——商鞅真厉害,不战而屈人之兵!事后秦国居然主动把占领的城池,包括安邑和河西的城池都还给了魏国——程步先生真聪明呀!

秦孝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不就是夺回河西吗?怎么会轻易送还魏国呢?史记是参照秦国史书记载的,秦国史官是只记录得地,而不记失地的!并非秦孝公和商鞅想送还上述城池,而是魏国反击,把秦军打得惨败,“西围定阳”(参见《战国策》等书)。秦孝公没办法,只好派商鞅割地求和!——这才是历史真相!

2、公子卬投降秦国后因祸得福,被秦国重用,几年后还掉头攻打魏国,斩首8万——雕阴之战。——秦本纪的“公子卬”实际是“公孙衍(犀首)”之误,参见《苏秦列传》。而且,秦本纪的公子,应该是秦国公子,不可能是魏国公子。如果是魏国公子卬,应该说“魏公子卬”,或者“魏卬”。

——这个在史学界和网上不知被辩论过多少回了!

3、商鞅反叛,派兵攻“郑”——这个郑是郑县,在陕西华阴,郑国最初的封地。程砖家居然说是河南新郑的郑国!真是无语了!——看来程先生要多补补历史课了!

我们先来讨论第1个问题:秦国有没有可能把占领地主动还给对手?

回答是有可能的,史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王四年秦军攻占魏国的蒲坂,五年就还给了魏国。“四年,取蒲阪。慧星见。五年,魏王来朝应亭,复与魏蒲阪。”十五年攻占魏国的垣城,不久又还给了魏国

“ 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研究历史不能仅凭自己的一点粗鄙见识,就想当然地否定这否定那,还是用史料和证据说话为好。

另外,在否定别人观点时,也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擅自添油加醋,这是学术道德问题。

比如梦先生说:“事后秦国居然主动把占领的城池,包括安邑和河西的城池都还给了魏国。”这就是擅自添油加醋了,擅自加入了“河西的城池”。在《真商鞅》中,程步明确说,商鞅的这次军事行动只是迫降了安邑,没有占领“河西之地”,而且强调这次军事行动蹊跷。附录《真商鞅》原文如下:

秦孝公十年,升为大良造的商鞅,突然率领大军,突破魏国长城的防守,又成功地东渡黄河,并出其不意地一举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

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人,才能实施包围。商鞅能包围魏国的都城,其统帅的兵力应当不在少数。如果还能很快迫使魏国的都城投降,那就不仅是占有压倒优势的兵力,还应当具有十分猛烈的攻势。“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可是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魏国的都城投降了,魏惠王怎么了?也投降了吗?还是已经逃走?

安邑既然投降了,秦军占领安邑了吗?后来是否把它变成了秦国的地盘?

没有,攻打安邑的战役来得突然,去得蹊跷。

秦军拿下安邑之后,似乎并没有要占领和掠夺这个城池的意思。也没有以此为滩头阵地,在黄河以东开辟一块根据地,从而进一步东进消灭魏国。甚至连秦孝公朝思暮想的河西之地也没要(河西之地直到22年之后才取得。秦惠文君“八年,魏纳河西地”)。秦军如同完成了预定的任务那样,放弃安邑,离开魏国,西渡黄河撤回了本土。

如果是真诚的探讨历史问题,梦先生不该如此。

我们再来讨论第2个问题,公子卬是公孙衍(犀首)之误吗?

网上和学界确实有这种说法,但是一无史料证据,二无逻辑支持,基本属于胡扯。就如同有人论证桓齮就是樊於期,成蛟他妈叫韩夫人一样,不过是一些人,业余者不知该研究点什么,专业者要论文评职称,无事生非而已。争论到现在,连“犀首”是个官名还是个人名也没争论清楚,更不要说再扯上公子卬了。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不仅两者的年代有差异,进攻的国家也不同。《苏秦列传》的犀首是领兵攻打赵国,《秦本纪》的公子卬是领兵攻打魏国,两者能“误”到一块去吗?

用这样一知半解的无稽之谈来来理直气壮地否定别人的结论,不免可笑。

我上小学时有个同学,专爱挑老师的白字以显自己能耐。一次上课老师念呆(癌)板,他举手说,老师,那个字应该念呆(dai),老师念白字。

老师说,这个字与“板”相连就念癌。

他不信。老师就让大家回家查字典,果然念癌。

过了几年,又一个老师上课,又是这个词老师念呆(dai)板,他又插话,老师错啦,应该念癌板。

你什么老师。

人家老师不急,心平气和地说,这位同学说得不错。过去这个词是念“癌板”,不过去年国家语委正音之后,它念呆(dai)板了。

我们赶紧查字典,新版字典果然改过来了。我们都夸老师有学问,可他没事人一样既不认错,也不感激老师。

若干年之后,我们都上班工作了,一次吃饭,包间的电视上央视主持人念稿又念到这个词,人家念作癌板,他又嘴一裂说,“什么他妈央视主持人,尽念白字,那字念呆(dai)板,没文化。赶明儿我教教你。”在座的同学正好有个搞语言学的,老同学不客气地说:“你闭嘴吧,又改过来了。你这自以为是的毛病该改改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挑别人的错是可以的,但首先要把别人的文字读懂吃透,再把自己的证据理清夯实,还要看看别文不对题,不然也是白费力气。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第3个问题就是如此。

第3个问题,商鞅攻“郑”了吗?

梦先生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有点根据的,但可惜文不对题。程步在《真商鞅》里多方举证,明确否定了“商鞅谋反攻郑”的这一记载。无论是攻郑国还是攻郑县,不过都是秦惠王和司马迁的谎言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退一步,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究竟是郑国还是郑县,以便决定派谁去补补历史课。哈哈!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这里有两个“郑”字,第二个“郑”毫无疑问指的是郑国,因为“黾池”原属郑国。依照文法,第一个“郑”在没有其他修饰的情况下应等同于第二个“郑”,指的也是郑国。这是司马迁《史记》的原文原意。

可是很显然,商鞅谋反发兵去攻打已经灭亡的郑国,最后在渑池被杀死,讲不通,所以后世学者就站出来替司马迁圆。

徐广就在《史记?集解》中说,“这个‘郑’是位于京兆的郑县。”

可是这样没法解释后面商鞅被杀死在郑国渑池的记载,总不能商鞅攻打郑县,然后再到郑国被杀,打定主意了要死磕一个“郑”字。这就和钜鹿之战项羽从山东安阳发动进攻,到河南安阳结束战斗一样可笑了。

于是徐广又扯,说后一个“郑”指的也是郑县,只不过“渑池”可能指的是彭池。“徐广曰:黾,或作彭。”可是为什么可能是彭池?徐广没有提供证据。

张守节大约认为,徐广你不能这么毫无根据地把渑池扯成彭池,于是他在《史记?正义》里解释道:渑池离郑县三百里。秦兵在郑县打败商邑的军队,商鞅向东逃跑至渑池,被擒杀。

张守节虽然没有像徐广那样毫无根据地把渑池扯成彭池,但却避免不了

文法上的矛盾和郑县打仗郑国被擒的笑话。

综合上述文字的矛盾之处,程步在《真商鞅》里便没有采用唐代人漏洞百出的解释,而是直接分析司马迁的原文原意。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如果在一本书里要把《史记》的所有注疏连同今人网络学者的所有说法都解释到了,怕是一百万字也打不住,不但没人看,还会被人骂作凑字数骗稿费。

总之程步认为,无论商鞅发兵攻打郑国还是郑县,都是站不住脚的。郑县与商鞅的封地直线距离有100多公里近300里,其间还要翻越熊耳山。山道崎岖在那个时候可谓是不远数千里。商鞅如果想谋反,应该直接攻打咸阳,跟远离咸阳的郑县撒不着气。如果想逃亡,也不应该奔西北方向的郑县,而应该向南向东。

更何况,按照司马迁的描写,这个时候商鞅已成丧家之犬,外出逃亡住不进酒店,到了魏国因为商鞅是逃犯魏人不让入境,万般无奈这才返回封地。在这种情况下,商地却没有人把商鞅逮捕送交朝廷,窝藏罪犯是要受到处罚的。商鞅发兵,商地人竟然跟随,这也是灭门的死罪。如果真有这么多人冒死追随商鞅,干嘛不直接去攻打咸阳,或者干脆利用商地险要联络受秦国威胁的诸侯,割地为王?

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如《真商鞅》所分析的那样:《商君列传》自赵良来访之后的文字,基本都是司马迁的文学创作。它们与《史记》中其他的零碎一样,是司马迁为引导读者得出他所希望的结论而杜撰的,因此也与“项羽钜鹿之战”一样漏洞百出,程步不予采信。

商鞅造反为何攻郑程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