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纹

发布时间:2014-11-12 15:04:18

莲花纹

莲花纹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中国的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立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中国的传统纹样艺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是中国设计艺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不是对历史的复归,而是发自对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传统纹样是用来传达信息的,在平面设计中,讯息的释放并非设计师一味主观的自话自说,他必须把受众作为诉求目标。对传统纹样进行解码,将传达的讯息转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纹样成了不同的意义,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在作品中得到无限延伸。 平面设计将各种表现元素,图形.色彩.文字等组成一个完整地表意系统。当平面设计的表现运用中着意强化了民族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作品既体现出当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民族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在创造,是升华.提升。是从传统纹样的造型在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纹样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是现代平面设计必不可少的。设计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而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 

造型,中国传统纹样遵循着构成变化的原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抽象结构与造型。传统纹样发展中,线作为最重要的元素一直延续至今,对平面设计有着丰富的参考.借鉴资源。线条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体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样化的线条形式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发挥传统线条造型特有的中国魅力进行设计创作。根据线的特性.构成以及虚实.主次关系,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打破固有布局设计的平面性.虚实性和意象性。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述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多样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文化的接合点,将传统文化中纹样的审美形式提炼住特有的中国设计风格。 

构图,回旋式构图是中国传统纹样中又一典型代表,与“线条”造型齐名,同为最具代表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构图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却能与笔墨相互生发,产生神秘的魅力。以少胜多,以空为有,给观众以在创作的空间。色彩,传统色彩具有民族性,悠久而质朴,在设计中能产生怀旧和自豪的民族情感。我们应该分析现代人的色彩观,考虑色彩与受众.环境等方面的关系,结合中华民族深厚的色彩文化,推陈出新,处理和运用色彩去表现相关主题,既恰如其分地表现对象,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凸显中华民族特色。现实生活中从中国传统纹样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换观察角度,旧元素依然会呈现崭新的视觉效果和美感,一切都有赖于设计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纹样中纹样的装饰艺术这种非常传统而又独具一格的装饰风格,不仅在佛教艺术中展现了其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装饰特点,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无论是作为一种灵感,抑或是一种设计元素,都好似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设计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和面貌。 

 

二、平面设计中纹样纹的应用 

纹样在标志中的应用是一种象征艺术,是具有特设意义的视觉传达符号,有着传达信息的功能。乍看起来,这个标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实际上该标志则是以莲花为原型并对其进行变形运用的。除实用价值外,莲花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标志以莲花为原型,是借莲花所蕴含的深层的涵义来传递标志所表达的意义。整个图形完整、优美,再饰以简洁明了的英文字母,既典雅又大方。 

  从其装饰手法上看是与中国的莲花以及莲花图案有关的器物。在设计时,对莲花图案作了变形应用,又将莲花图案与洁白的主体相结合,古朴、典雅而沉静,主题突出,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图形是现代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

 

 

心,其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信息的印象。在信息网络文化与其他高科技综合利用和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互融,越来越强化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针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性观,对现代图形艺术规律作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探究,日益成为平面艺术设计的焦点。 

 

三、纹样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传统纹样图案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如果将这些富有莲花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一)图像元素的应用的表现 

设计者对纹样元素的借鉴和运用,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如:在设计者的标志作品中的“双莲花”,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它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它代表着美好事物,代表着喜庆、吉祥。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代表着高尚的人品.在平面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设计者的标志是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希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标志吸引观众。我的设计紧紧扣住这一主题,采用一深一浅一前一后的两朵莲花组合图案加以表达,这种图案具有层次的结构,将“莲花”删繁就简,把纹样上的茎、叶、根等细节统统去掉,仅余下几瓣花代表整个莲花,达到了标志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的目的。又如设计者的工艺作品中莲花的形象结合中国绘画表达的技巧,把中国水墨莲花表现出来,用泼墨笔触和现代简洁的莲花形态表现其工艺作品,表达得很生动,其中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用笔技巧和我的创意结合,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独特的魅力。因此,纹样也可广泛运用于各种设计中。 

(二)色彩的应用的表现 

设计者的作品中应用了不同色彩,当然结合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和色彩整体的视觉感受,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色彩的对比和对视觉的引导作用对平面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一个作品完整和具有视觉冲击

 

 

力,色彩和图形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对学习和研究传统吉祥图案色彩并用之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十分重要。传统色彩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和禁忌。例如:汉族喜好红、黄、绿、青,忌讳黑色和白色,认为这是做丧事才用的;回族对黑白、蓝色、红色、绿色非常喜欢;藏族对白尤其喜好,认为它很尊贵,还有黑、红、桔黄、紫、深褐都是他们的最爱;维吾尔族喜欢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而对黄色比较反感;苗族对青、深蓝、墨绿、黑、褐色情有独钟,而忌讳用白、黄、朱红;彝族喜欢天蓝;满族喜欢黄、紫、红,对白反感。在设计者的设计中只有理解了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并且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才会避免因为不了解各自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才能真正做出适合设计对象的作品来。尤其是在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设计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各个民族的用色习惯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把自己的创意和民族的特色完美地结合,才会有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现代设计作品诞生。而设计者的纹样图形色彩主要应用了相对简洁明了的黑白色彩更加容易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 

(三)纹样的的表现 

纹样的意、形在设计者作品中的应用,是其独特的艺术构造、丰富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生活的直接性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到处都能看到传统纹样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传统纹样经过几千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象征模式并融人社会之中。比喻暗示是传统纹样常用的一种象征手法,在设计者的作品中莲花象征廉洁,清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这样的例子还有牡丹象征富贵;松鹤、桃子、灵芝象征长寿;葫芦、石榴比喻多子;竹象征平安;龙、凤象征祥瑞等。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设计作品上,它们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传统纹样中的比喻暗示的手法深刻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陈汉民先生设计的北京王府井饭店标志,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案“方胜盘长”吉祥纹样为本,经穿插组合成垂直和水平的经纬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传达了该饭店严格规范化管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热情迎来送往客人的新理念,中间的“王”字既是饭店的字头。又寓意该饭店在同行中翘首领先、傲视群雄的王者本色。此外在细节处理上也颇具匠心,把四角处的线有意断开,构成

 

 

“井”字,既突出该饭店所处王府井的地理位置,又表达了王府井饭店的客源如井水一样源源不断的吉祥美意。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节,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而设计者的标志作品中的“双莲花”,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它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它代表着美好事物,代表着喜庆、吉祥。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代表着高尚的人品.在平面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设计者的设计采用一深一浅一前一后的两朵莲花组合图案加以表达,这种图案具有层次的结构,将“莲花”删繁就简,把纹样上的茎、叶、根等细节统统去掉,仅余下几瓣花代表整个莲花,达到了标志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的目的。又如设计者的工艺作品中莲花的形象结合中国绘画表达的技巧,把中国水墨莲花表现出来,用泼墨笔触和现代简洁的莲花形态表现其工艺作品,表达得很生动,其中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用笔技巧和我的创意结合,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四、纹样在作品中的应用总结 

中国传统纹样的质朴、纯真的造型风格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和稚真的审美格调,是设计者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源泉,我们既要继承昨天的民族文化,又要发展和创造新的风格,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传统纹样纹样色彩的应用在设计者的作品中不是简单的分析作品和创作几幅作品就能完全通透了解的,设计者的作品要想很好的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传达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更加的努力。像设计者的作品中这种利用纹样的型,或是利用纹样所表达的意境来进行的设计,设计者只是了运用了纹样装饰这种装饰元素凤毛麟角。

莲花纹发展历史

 要】: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自春秋

时期即已出现于青铜器装饰上,到了六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莲花装饰逐渐成为陶瓷产品的主要装饰纹样,直至如今,人们对于莲花的喜爱程度不减当年。主要研究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传承历史,理清其发展脉络。

【关键词】:陶瓷,莲花,历史   

1  莲花纹样的来源

莲花,通称荷花,又名芙蓉、芙蕖、水芝、水花、荷华等,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发现荷花的有关化石遗存,因此我国自古即有爱莲花的习俗,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称颂,称它为“君子”花,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周敦颐更是赞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雅品格。

当然最早运用莲花纹样的并不一定是陶瓷产品,且这些莲花也并不一定是象征佛教含义的。在春秋时期就已有青铜器“莲鹤方壶”出现,据田自秉所著《中国纹样史》认为:“莲鹤方壶上的莲花纹样与飞鹤配合,表现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由此可见,早期的莲花纹样与佛教并无关联。

不过,到了六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使得传统的莲花纹样因其在佛教中被赋予特殊含义而继续盛行。在《无量清净尘经》中认为:“无量清净佛,七宝地中生莲花上;夫莲花者,出尘离染,清净无暇”,也就是说莲花是“净土”的代表。另有传说认为佛祖释迦牟尼生在七宝七茎莲花上,佛教故事说在蓝毗尼花园中,释尊降生于摩耶夫人的右肋,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后来当佛在菩提树下成道起座后向北,东西行绕树,称为“观树行经”,当时一步一莲花,计十八莲花。因此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例如佛座为莲座,佛眼为莲眼,佛经中也有妙法莲华经等。

基于佛教的盛行,我国人民崇尚的莲花便自然成为一种理想的装饰,以刻、印、绘的浮雕,堆、贴等不同的手法出现在瓷器上,但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渐渐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

2  莲花纹样兴起的原因

《中国纹样史》中说过:“莲花纹样……随着佛教的兴起大量应用在石刻、彩画以及陶瓷、金工、刺绣等装饰上”,因此虽然莲花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题材,然而

众所周知南北朝青瓷上流行的莲花纹饰却是受佛教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从何而来呢?邓禾颖在《佛教与中国陶瓷文化》一文中指出:“佛教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展,是和东汉以来的社会情况分不开的”。仔细研究后可以发现这一时期莲花纹样的兴起主要可能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及其动乱的一个时期,自西晋以来阶级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受尽苦难的平民为求得精神上的慰籍,加深了对佛教的信仰;而上层社会面对混乱的政治现实也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借助佛教来加强政治统治,故而从六朝时期开始原本在汉代流行的三纲五常、阴阳五行等题材开始为佛教中的莲花、忍冬等纹饰替代。

另一方面,根据李纪贤的研究认为:“莲花作为佛教艺术的圣物之所以受到佛教信徒的崇拜,除了花色、香味之外,大概还有取其地下茎藕之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含义”。

3  莲花纹样运用于陶瓷装饰中的历史

在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以莲花为装饰纹样的陶瓷艺术产品。例如:河北省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罐就是南北朝时期(420589年)莲花纹饰运用的典型器物。它集中运用印贴、刻划和堆塑等艺术手法,在器身上下遍施纹饰,其中腹部凸塑成上覆下仰的莲花:上段覆莲共分三层,每层依次增长,第三层莲瓣最长,瓣尖向外微卷,每瓣还加饰一片下垂的菩提叶纹;下段仰莲为二层,丰满肥壮。器腹以下收缩为向外微撇的高足,也堆塑两层覆莲。器上有盖,同样有莲瓣装饰。罐体腹部的贴塑莲瓣是莲花罐的重要造型特征,正是向外伸展的莲瓣使得莲花罐的俯视造型呈现出佛门圣花莲花的风采。根据霍华、尤叶勤在《六朝青瓷器物图像研究二题》一文中的研究认为:“莲花罐的俯视造型恰似曼荼罗(Mandala or mandala,在印度佛教中曼荼罗是一种象征神秘宇宙的形式,一般形式采取一个圆形围绕着一个方形,通常伴有与之对称的众神”。这样,中国传统的莲花纹样开始慢慢的与佛教中的某些象征物相互融合,虽然在外形上并没有与之前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内在上来看莲花纹样此时已经成为一种绝对显著的佛教象征。

六朝时期的陶瓷装饰中除了贴塑莲瓣纹之外,莲花纹样还常常用刻划花的方式表现。最早运用刻划莲花纹样的应该是越窑。

东晋时期的越窑青瓷上出现了象征吉祥、美好的莲

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发展历史

  

(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   333000

收稿日期:2008-5-6

陶瓷艺术

文章编号:1001-9642200808-0065-02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2008  8 

66│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2008(44) 8 

花图案。1956年在浙江萧山县董窑出土的东晋青瓷上发现有刻划莲花瓣纹的标本,其特征是将莲瓣纹刻在碗的外部、盘的里面或壶身上部,线条极细,刻划方法较以前的压印和印贴方式不同,是用尖锐的金属工具刻划的,这是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近年来在江苏镇江网中桥东晋遗址出土的越窑瓷器中也发现了莲瓣纹样,在一个直口深腹、饼状实心足碗的外壁刻有仰莲瓣纹,但线条显得较生硬,应是莲纹装饰的初始阶段。

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提倡,使得佛教在我国广泛流行,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南方佛教发展的最好写照。佛教纹饰在当时广泛作为日用生活器的越窑青瓷上得到了充分发展,莲瓣纹是这一时期越窑青瓷上的主要纹饰,而且装饰手法已相当成熟。江苏镇江湘阴窑出土的一件南朝时期越窑青瓷盘上,刻划着繁密的莲花纹,莲花中刻有莲子,线条相当流畅,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蓬;在浙江绍兴庙屋山南朝遗址出土的越窑青瓷上也出现了许多莲花装饰的器物。

其余如:北朝时期的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莲瓣罐,北齐李云墓出土的黄釉绿彩莲瓣罐,都是莲花纹样装饰的典型器,罐腹上部有四系、六系和八系等,从肩至腹部堆塑成凸起的丰肥莲瓣,有八瓣莲或六瓣莲不等,有的器物是刻划莲瓣纹,可以说莲瓣装饰是当时的主流。

总的看来,六朝时期的莲花纹样多为二方连续形式,除了作为主题纹饰之外,还可作为辅助纹饰使用,此外还有刻划于器物肩部和腹部的仰覆莲纹;到了宋代在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等窑口还可见刻画于碗心的单独适合莲花纹样,流畅的刀法使得莲花纹样在釉面下似乎随着水的波动而摇曳;元代以后,莲花纹样便常以青花及其他绘画的形式出现于陶瓷装饰中,此时的莲花纹样种类更多,除传统的二方连续缠枝莲纹外,还出现了“一把莲”、折枝莲、莲塘鸳鸯等单独适合纹样,其中元代的陶瓷装饰中出现了一种变形的莲瓣纹样八达码,这种纹样一般出现在青花和刻划纹样中,通常装饰于瓷器的腹部与足部之间,是传统仰覆莲纹的变形。

除了日用陶瓷装饰有莲花纹样以外,莲花纹还见于建筑陶的装饰中。从隋唐到五代以及北宋早期,莲花纹成为瓦当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早期的莲花瓣突起,而且是双瓣,晚期渐低平,多为单瓣,到五代宋初,莲瓣纹变成长条状,和菊花颇为相似。唐代莲花瓦当除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现外,在新疆的一些地方和云南南诏的遗址中也有出土。

当然,在万长林的研究中指出:“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已逐渐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这种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市美领域逐渐摆脱宗教意义和神化思想的束缚,而以自然花草为欣赏对象,获得思想上的解放”。可以看出,莲花纹样不但在佛教经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中也因其平易近人,便于安排的特点成为重要的装饰纹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花纹样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宗教意味,莲花纹样在今天的陶瓷装饰中主要是为了满足欣赏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因此,当今很多陶艺家都积极使用莲花纹样进行装饰并在传统的表现技法上加以改进。比如,弱化原有莲花纹样严整规矩的装饰特征,改为以纯粹自然的曲线弧度及色彩来表现;利用刻绘结合的方法,在三维与二维的综合空间中表现莲花纹样的立体质感;利用色釉的窑变效果,安排不同釉色在熔融流淌的过程中形成莲花的造型,这种方式表现的莲花纹样在似与不似中表现出一种淋漓的水墨效果,且因其难以模仿的特征而价值不菲;也有利用陶瓷的某些烧成缺陷(如缩釉或彩料的剥脱)来表现残败的莲花纹样,获取一种颓废的真实感;还有一些陶艺家打破旧有的一成不变的重复骨架,利用平面构成中的“突变”方式寻求统一中的变化效果,如夸大花头的体量时相应地缩小莲叶的体积,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反差效果,使得莲花纹样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4    

莲花纹样自奴隶制社会时期已经被人们运用于工艺美术产品的装饰中,六朝以后随着佛教的盛行而大量的出现于各种工艺美术门类,在陶瓷装饰中因其易于刻画、平易近人、雅俗共赏的特性而沿用至今,其生命力是强盛的,当然,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莲花纹样所表现的具体内涵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不过,这种转变正是一种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所在。

         

[1]田自秉.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邓禾颖.佛教与中国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7卷第四期

[3]李纪贤.融造型与装饰为一体的南北朝青釉莲花尊.中国古陶瓷研究,12

[4]霍华,尤叶勤.六朝青瓷器物图像研究二题.中国古陶瓷研究,12

[5]万长林.交融与图新.中国陶瓷,20068

莲花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