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

发布时间:2014-06-12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的特点及区别? 答:1内容上,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难”,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遭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现杀敌立功,渴望与现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政策,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人民不幸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期,北方经历了多次战争消耗,政权内部矛盾,无力南侵,南宋主和派当权,也无意北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于是吟风弄月,饮酒赏花的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雅的词派,其代表作家有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2在风格上,前期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愤,所以其风格以豪放﹑雄壮为主,常常围绕表达的需要,冲破音韵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从而形成了南宋豪放派,南宋后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律之工﹑精究平仄音韵,讲究用物用典,精心锤炼字句,从而形成风雅诗派。7 简述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材上的异同?答:相同点:都是以爱情主题创作的历史剧。不同点:白的《梧》剧基本立显历史真实,以李﹑杨爱情悲剧,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至衰的转折,以此抒写作者的人世沧桑之感,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和重心所在,写战乱平息后,历尽磨难,失去权位的唐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现他走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心理感受。马的《汉》剧也源于历史,但与历史事实出入较大,是马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情感进行创造性改编而成,对汉元帝的昏庸贪色虽如实描写,但却受“君主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想影响,把悲剧的根源推到了奸臣毛延寿和满朝文武的身上,对汉元帝有较多的美化,对汉元帝失去王昭君之痛苦情感描写,亦多用文人骚客推度君子之腹,极尽渲染夸张之笔法,与历史兴亡之感。8 《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 答:《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有:1剧本和演示方式的改变2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9 述《西游记》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体现?答:《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想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2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10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特点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地表现生活本质的作用。艺术特点是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11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塑造人物的异同?答:1二者人物性格都具有类型化特征,《水》与《三》相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开拓了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一方面作品中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化典型倾向。2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主要特征是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如武松打虎c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林冲d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结合。12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的主要特点? 答:《水浒转》在人物塑造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重要特征: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13 《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答:《金瓶梅》继承了《三国演义》的网状结构形式,使之更加完美,采取了全方位的结网方式,把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扩展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14 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答:1艺术特征:可叙述性,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的过渡﹑装饰,韵文有以下几种情况:a书开场和收尾,以诗或词做和做结b每回开场,大都无诗或词,但结尾一般是两句七言诗c正文中也适当插入诗3叙事特征:注意听说关系a章回小说前有一个人话,叫“契子”b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c采用“卖关子”﹑“吊胃口”手法在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15 明杂剧与元杂剧的区别?答:1从数量上看,明代比元代相对减少2从质量上看,明比元相对蜕化,艺术水准与社会意义不及元3从形式上看,明比元有一定的演进,结构上打破一本四折一契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曲调上,元全用北曲,明兼用南曲,演唱方式上,打破了一个角度到底的模式,有对唱﹑轮唱﹑全唱,比较自由,题目安排上,元题目正名一般在一剧之后,明将其提到第一折前。16 《牡丹亭》在浪漫主义上的艺术成就?答:作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实绩表现。《牡》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汤显祖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1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决定了它必然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进行富于细想的艺术构思,在情节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惊梦” “冥刺” “魂游” “回生”等情节。2者本人的抒情诗人般的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色彩,充满诗的意境,他以抒情诗的手法,揭示人物内心感情,剧中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界。17 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答:鲁迅曾对《红》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总结道:“自有《红楼梦》出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集大成而化之,翻新再造,在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小说史上巅峰的状态。1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到《金瓶梅》为止,中国小说完成了从传奇,神怪题材向写实题材的过渡,《红》对世情小说写实精神的重要贡献,就在于认真总结了《金》和后来猥亵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的失误教训,提出了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2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金瓶梅》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逐渐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但《金》的产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红》则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3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性格交待,《红》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地方式,将这一任务交给书中人物去完成,借用人物地眼和口来描述环境,交待背景和介绍人物。4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红》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则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以宝黛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它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种矛盾和人物。从以上诸多方面可以看出《红》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18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答:《桃花扇》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有三个方面:1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2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作者以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剧的贯穿线索3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1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结构特点?答:《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从而取得了与西方十七世纪瓜里尼等人的悲剧理论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悲喜混合的艺术实践异曲同工的艺术成就,以范进为例。《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1、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1王禹偁在宋初作家
中成就较大,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2)诗风方面:其诗取法白居易,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他尤其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他的诗主要反映民生疾苦,具有很强现实性、人民性。促进了宋初诗风的改变。3)文风方面:提倡古文,继承韩愈文从字顺追求平易自然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4)王禹偁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王禹偁在文以传道之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 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传道外提出,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贡献。 2、西昆体的特点 ⑴与宋初的白体、晚唐体相比,西昆体诗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的特点,往往能就一事一题兼虚实而涵古今,讲究措辞寓意之深妙和轻峭感怆。(⑵西昆体诗人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情感性,颇具李商隐沉博绝丽风。⑶资书以为诗,主要表现为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是宋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对宋代后起的诗人有深刻的影响。⑷西昆体的弊端也是明显的。诗人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过分推敲字句而不注重实际内容,有些诗甚至仅靠对典故的重新组织而成诗,产生以文字为消遣而毫无内容的应酬作品。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即北宋诗文革新,以韩、柳文章为号召,以复古为旗帜,以反西昆流弊为主要目标,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倡导者与领袖地位的是欧阳修。在他身边团结了一批诗人,如梅尧臣、苏舜钦,后学如王安石、苏轼、曾巩等。2贡献:在诗文两方面,确定了宋代文学基本风格。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代表了当时诗歌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他的散文,摒弃了韩愈文章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 。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他的散文开一代风气,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4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由挥洒,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且句式多变,以散行单句为主,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⑵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在描写难以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苏轼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或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或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而妙趣无穷。⑶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苏轼为文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处处有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 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苏轼才气横溢、文思如潮,以散文句式入诗,翻新出奇,这其实是以才气为诗的重要表征。体现为善于用一连串想象丰富的比喻来表达生动丰富的想象力,使物无隐形,本相毕现;此外,凭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将日常生活里的许多平凡事物写得富有新意,引人入胜。⑵以才学为诗是苏诗的另一特色,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寓哲理于意象,以理趣见胜,耐人咀嚼。(⑶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风格多样,既有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又有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体现出一种高风绝尘的潇洒韵致和审美境界,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 6苏轼词的多样化风格 ⑴以诗为词,尽显豪放本色。苏轼的以诗为词,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打破了词不能描写广阔题材的限制,由比较狭窄的花间酒下的男欢女爱,扩大到文人士大夫的雅思理趣等方面。其次是将诗词视为文学体式上的殊途同归,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这种因题材和创作理念改革而带来的写作风格上的变化,必然将词体由原先的软性文学解放出来,引向旷达豪放的一面。⑵以词还词,不失秀美风流。苏轼一面革新词体,一面又维护与保持词的特点,完其本色。故其词作不仅横放杰出,也尽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在苏轼的词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刚健含婀娜因而他的词不能以豪放囊括,也不能以婉约标称,而是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圆转者有之,奇艳绝丽者有之,风格是多样化的。
7山谷体的艺术风格特征
⑴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黄庭坚作诗,力避流俗。为此,他常常使用拗句,改变句式,打破平仄,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不讲究声律谐协和词采鲜明,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力避柔辞滥调的作法,是山谷体生新瘦诗风的重要表现。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黄庭坚提倡以学问为诗,铁成金脱胎换骨之说。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上,就是力避陈熟,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翻新出奇,营造新意境。⑶工于炼字,好奇尚硬,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黄庭坚作诗,常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瘦硬是其诗风脱俗的表现,铅华洗净,隽旨独标,以生出新,以涩作健。但也有写得自然晓畅之作,追求自然简易的浏亮风格,趋于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 8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 ⑴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首先,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到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情景兼容,层层铺叙,一笔到底。这种以赋为词的手法,使长调慢词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柳永开拓宋词艺术表现力的主要手段。⑵其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柳永创造性地将赋法移植于长调慢词后,便可用铺叙递进的方式,对事情发生场面和过程进行逐层的描绘,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的不同情感心态,从而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和词境的容量。这在柳永的羁旅行役词里表现得很充分,被苏轼誉为减唐人高处 9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⑴创体。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由于他大量地创作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逐渐进入慢词阶段。长调慢词较之小令,篇幅增长,词体恢张,可开阖变化,有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士大夫可藉词抒写浩气逸怀,其性情抱负能充分表现于曲子中。同时也使词在社会上广泛流行,遂有与传统五、七言诗争胜之势。⑵创调。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柳永慢词多用新调。今存宋词880多个词调中,约有100多个为柳词所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始备。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⑶俗色。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其俗词不仅在表述风格上浅近俚俗、词语尘下,并且大大拓展了宋词的题材,将都市风貌与都市生活纳入词的表现范围,赢得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手法。柳永不仅擅长写俗词,亦擅长写雅词。其雅词在艺术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赋为词,创造性地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二是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⑸影响。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他对慢词艺术的创制和推动,为后代许多词家的创作提供了取效的法门。 10、周邦彦词的艺术特
⑴周邦彦词的情思多藉景表达,意境浑厚,兼以气韵雄浑,声调激越,用笔拗怒奇恣,遂呈现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⑵清真词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的长处。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用俗语入词而通畅明白的优点,舍弃了部分柳词俗滥尘下的短处,做到了能雅能俗,亦清亦丽。⑶他关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此前的词人偶尔也以诗句入词,但多率意为之,周则潜心研会,就字面和意境两个方面进行融化,发展成了一种完备的作词的语言运用艺术。⑷周妙解音律,工于倚声填词,用歌词自身的节奏变化体现燕乐乐音运动的旋律,以文字这声律应和乐曲的音调,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 1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⑴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她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浅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明明白白地写出来,而且能化俗为雅,善用从口语中提炼出来的寻常语创造不寻常意境,清新工巧,明白省净,富于表现力。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李清照以独到的功力,把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
约词,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⑶易安体傥有丈夫气。李清照作词,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既便是一些感时伤怀的低徊沉吟,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中也流动着一种爽逸之气,无脂粉气,无闺阁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的词风异趣而独树一帜,亦非一般意义上的婉约二字所能概括。
12、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多面性
陆游的诗歌诸体皆备,不论是古体诗,还是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艺术风格多样。⑴古体气势磅礴。陆游是一位具有战士情怀的诗人。其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诗作素无长篇,也不采用一韵到底的习见方式,而是转韵较多,又摆脱固定的句法,使用杂言的形式,顿挫跌宕,跳跃律动,自具一种苍莽之感。⑵七律悲壮慷慨。陆游于律诗致力最勤,今律诗第一之誉。他的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且对仗工整而自然圆转;很少运用僻典,主要力量安排在中间的四句,通常是景一联,情一联,于景联多有佳句。⑶七绝清新秀逸。陆游晚年写了大量清新秀逸的闲适诗。他的绝句小诗,以七言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领会当前景物的曲折情况,写得清新细腻、简练自然,极有丰神远味,而且明白如话。此外,他还更多地发挥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在绝句诗里抒发感慨,用平易流畅的语言表达爱国思想,言简意深,带有散文化特征。13、陆游诗的爱国精神 ⑴陆游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他的近万首诗中贯穿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对国家命运的无限关怀、对祖国土地、人民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在他的创作活动中始终占据着主要的地位。⑵渴望恢复中原、渴望自己有机会歌颂胜利,是陆游创作的主要动力,而他对这种愿望与现实政治局势之间的矛盾有深刻体会,不能不产生一种悲愤的感情,但并不消沉。发为慷慨悲壮语,或沉痛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或斥责主和派大臣们出卖祖国土地的行径,或控诉投降派排斥抗战将领、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失地的夙愿。爱国热情至死不减,形成其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特色。
14、姜夔白石词清雅的艺术特色
白石词风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清空骚雅并可进一步概括为二字。⑴就清而言: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无论是咏怀、酬应、咏物,还是写恋情,都选择与的情思相应的景象事物,遗貌取神而寄托遥深,呈现出以清虚为而空灵淡远的风格特征。⑵就雅而言:姜夔作词于周邦彦多所取法,精通音律,注重修辞,避俗求雅,但词风的清刚疏宕则与辛弃疾声气相通。他运质实于清空,以诗的笔法、而且是江西诗的瘦硬笔法入词,以健笔写柔情,古雅峭拔,刚柔并济。于宋词的豪放、婉约之外,别立清雅词一宗,形成南宋中后期独树一帜的重要词派。白石词既不同于婉约词的偏于阴柔,又不同于豪放词的过于阳刚,而是以洗练空明的语言,清新刚健的笔调,来写他低徊不尽的心境。其词如深潭静水,微风吹过即起涟漪,但也不复有长江大河的滔滔气概了。 15、吴文英词的艺术特
⑴注重格律修辞,求雅忌露。吴文英作词讲究用事和修饰字面,强调协律、典雅、含蓄、柔婉。吴文英在词中的修辞,总是使用一些情绪性、装饰性极强的组词,色彩鲜丽,错彩镂金,炫人眼目;而且喜用僻典和代字,字句的组合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但凭自己的感受而不依循惯见习知的方法,形成深幽密丽的语言风格。他的词最长于修辞和隶事,以纤丽为工,以奇彩为妙,运意深远而用笔幽邃,蕴藉而不刻露,能灵活地运用借喻、暗示等修辞手法,再加上主语的省略,将现实感觉和心理活动的意象巧妙重叠在一起,构成一种局部形象鲜明而总体意境朦胧的画面。⑵章法曲折绵密,结构方式近于意识梦窗词在叙述方法上多依赖感情的联系而不是逻辑的连接,时间的跳跃和空间场景的切换较为随意,有所谓际转身之说;词意似不连贯而潜气内转,不同时空场景浓缩杂糅在同一时空中,想象丰富,联想奇特,意境扑朔迷离,情思脉络隐约闪现而无迹可求,强化了艺术创造的巧妙性。⑶辞深意曲,失于晦涩。由于过分注重格律和修辞,词章结构方面又往往缺乏必要的过渡和呼应,加上用典过多,因此,梦窗词有晦涩难晓的一面。
16、刘克庄在江湖诗派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⑴转益多师,融会众作,自成一家。刘克庄早年诗歌创作从晚唐体、四灵体入手,刻琢精丽,风格轻清简淡;中年逐渐摒弃四灵诗风,转而尚古体,尊韩诗,学陆游;晚年创作更是有意识地追踪陆游、杨万里的大家气度,笔力雄健,布置阔远,能融会众作而自成一体。此外,他还受杜甫、李贺及晚唐诗人的影响;学习张、王乐府等,从唐诗中多方面地吸收艺术营养,并熔铸了宋诗的时代内容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成为江湖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⑵调和众派,提携后进,极大促进江湖诗派的发展。刘克庄在艺术创作上,能兼取各家之长,又尽力调和各家之短。如他觉得江西派资书以为诗失之腐,而晚唐体捐书以为诗失之野尝试着将江西和晚唐加以调和,能于四灵、晚唐体之外自成新体,不局促于一家一派,超越了江湖习气,具有大家气度,在当时诗坛上名气很大。刘克庄又喜欢提携后进,受到江湖诗人的追谁,在江湖诗派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7、严羽妙悟的含义
妙悟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又含之意。它一方面指在学习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要靠对诗歌妙处的把握才能得其精华;另一方面在诗歌的创作中,只有在对自然和社会的直观中顿悟,才有创作的灵感,才是兴趣是指诗歌作品给人的美感,属于主观的审美经验。与诗歌自身的意境含义不同,兴趣是指外物形象直接兴发出来的审美情趣,是感性的直接触发,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18、文天祥爱国诗词的风格与感人的爱国热情 文天祥的爱国诗歌,是他国破家亡、身陷囹而决不屈服的壮烈誓言和内心独白。无论诗、词,都是用血泪书写成的,情辞哀苦而意气激昂,反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虽兵败被囚,而精忠浩气充塞天地间,风格豪迈,骨气凛然,其境界已远非一般的诗情词意所可比拟,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放异彩。 19、为什么说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作家。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的大家,身上兼备了北方民族的豪健英杰气质和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底蕴。⑴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是一位有着明确创作追求和理论自觉的诗人,其《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他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颂扬魏晋风骨,形象而准确地把握唐代著名诗人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而对宋代诗歌,特别是江西诗派进行中肯的批评,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点。⑵他的诗歌创作,在金代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他的最感人的作品是在金亡之后所写的丧乱诗。这些诗歌,抒发了他的深悲巨痛,但笔力雄健,具有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其诗擅长各体,尤长于七律和七绝。他不愧为金代诗人最杰出的代表。⑶元好问的词不但在数量上为金代词人之冠,而且在艺术上成就也引人注目。其词以豪放为主,是苏、辛之后豪放词的一代高手,同时他又能于疏快豪放之中表达深婉的韵致,形成清雄顿挫而又深婉明丽的成熟风格,成为辛弃疾之后,宋、金词坛上的又一大家。元好问以其杰出的诗词创作登上了金代文学的峰巅,标志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和独特价值,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他是金代最杰出的作家。
20试论白朴《梧桐雨》和马致远《汉宫秋》的不同特色。
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虽同为历史剧,但却有着不同的特色。白朴的《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已有很大不同。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李、杨荒淫误国的揭露,淡化了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并将全剧的重心放在表现唐明皇晚年失去贵妃、失去权位的孤寂生活和心理感受,借剧中人物来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但作者却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故事作了创造性的改编,与历史史实出入颇大:毛延寿因阴谋败露而卖国投敌;昭君不是汉元帝主动赐给呼韩邪单于,而是匈奴大兵压境强行索要;昭君并未嫁到匈奴,而是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突出的不是昭君和蕃,而是借昭君之恨抒发了作者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由此可见,两剧在对历史事实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融入作者主观感受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但表达的现实感受则有明显的不同。
21、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剧作,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首先,从情节安排和结构技巧上看,剧情曲折,结构巧妙合理。全剧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其次,从体制上有突破。它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连台本戏;并且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在若干折戏里采用了旦、末轮唱的方式。这种突破与创新,对安排剧情,刻画人物都起了很好作用。其三,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
形象。作者主要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人物,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加巧妙合理地结合,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其四,优美的词章,高度的语言技巧。作者精心安排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使人物语言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唱词,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口语为主,适当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本色而富于文采、雅俗兼具、浓富诗意的语言风格,对创造戏剧氛围,表达人物的深层次感情,起了极好的作用。 22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中李逵的形象
答: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写李逵疾恶如仇,极富正义感,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在杏花庄酒店,当他听店主说有两个自称是宋江和鲁智深的强人抢走其女儿后,立即赶回山寨,要为民伸张正文.他摩拳擦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嘲讽奚落宋江等人,进而拨出板斧,要砍倒写有替天行道救生民的杏黄旗.他决不能容忍梁山伯有无天日.不允许任何人为非作歹,寨主也不例外。为此,李逵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用头颅打赌并立下军令状,与宋江等人起下山到店主王林家对质.当他知道原来是宋刚和鲁智恩这两个无赖干的坏事时,惭愧地上山负荆请罪,向宋江认错,并将两个假冒的歹徒捉到山上来斩首,将功赎罪,这出戏的矛盾冲突由梁山好汉之间的误会引起,生动地表现出他们的替天行道,是以除暴安良为具体内容的,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尽管李逵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有些鲁莽,可他那是非分明敢作敢为的精神,仍值得称道。
23、关汉卿风月爱情剧的特色及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1关汉卿擅长写女性题材,《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以及《调风月》《望江亭》均属于。2其前三种以妓女为主角,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他们有能歌善舞,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一切不能改变她们作为玩物的悲惨命运。3
汉卿真实展示了风尘女子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了她们在与不幸命运抗争时的列知沉沦或大智大勇,软弱动摇或心高气傲,塑造出了赵盼儿、宋引章、谢天香、杜蕊娘等性格名异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堪称风尘女子的知音。
24、《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及其悲剧艺术特色 1)窦娥是封建社会里孝女节妇典型。她三岁就丧母,七岁便做了童养媳,十七岁就守了寡。2她安分守己、逆来顺爱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竟成了她不得不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3她是以孝顺和贞节博得人们同情的,可这种高尚的品行却把她推向了弄场,高尚成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窦娥带着枷锁被抻赴弄场时,她悲愤的唱词中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天无晶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对天所发三桩大愿,表示了她宁死不屈的性格,把悲剧氛圆推向高嘲.
25、钟嗣成(录鬼簿献何在?
答:记录了元代戏曲作百五十二人;剧目名称四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2 钟嗣成成是按时间顺序分类记述,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面貌.如以他划分剧怍家时所用的前辈和方今这两个时间概念,可把元杂剧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总之,《录鬼簿》是中国历史上第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著录,才为后人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鬼。 26、为什么说马致远是元代前期的散曲大家?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他的自抒胸意的散曲作品,多为叹世归隐之作,如《双调夜行船》,在愤世嫉俗的泳叹中,表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把与世无争的闲散自适作为人生的归宿,他的某些小令写的意境优美,自然天成,如《越调天净沙》景中含情,蕴藉隽永,深得唐人绝句的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总之,马致远的散曲少了些市井气,多了些文人品味,或叹世,或言情,或写景,均能雅俗兼备,多姿多彩,其散曲作品不重韵,不用衬字,放逸豪爽,提高了散曲的艺术境界,并扩大了其表现范围,对元代前期散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愧为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家。 27、元四家创作的共同特点?
答: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较为一致的追求,提倡写诗学汉魏、盛唐,主张以唐人为法,要使元诗不同于宋诗。如虞集提倡宗唐宗古,作诗守杜甫诗法,也很推崇陶渊明、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追求诗风的温柔敦厚与平和雅淡;杨载诗学李白,有长风怒帆、一瞬千里之势,一些五言诗和歌行,也颇具太白遗风;范椁以唐诗为格式,尤好作长篇歌行,宗法李白、杜甫、岑参;揭傒斯诗以唐人为宗风格多样,其七律不乏庄严浑雄之作,时人认为伟然有盛唐风 2总体而论,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虽说都是在学唐人,但由于各自的性情才学不尽相同,故彼此间的诗风并不一样。但他们作诗都未能跳出唐人藩篱,模仿习气较重,刻意求工,雕琢痕迹明显,往往有句无篇,未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此乃元诗四的通病。
28、萨都刺诗词的风格特征?
答:作为南北文化交融孕育出来的抒情诗人,他情感既有热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细腻的一面,两方面融合,使他的诗词作品形成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满江红金陵怀古》,写怀古,深于情而善感慨。他还写了一些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宫词和艳情乐府,他的宫词以流丽清婉取胜。将宫怨寓于绮丽景致的描写中,有讽刺的意味,有的却用白描,细腻传神,。他的艳情乐府比宫词更显出色,如《芙蓉曲》,写得情致清婉,有近于李商隐的清丽凄艳。
29、杨维桢诗歌的主要内容与艺术风格? 答:杨维桢是元代后期诗坛上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其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仿效者众,自成一派,世称铁崖 1宫词在元代后期诗坛十分盛行,能手颇多。杨维桢亦喜作宫词,他与萨都刺相属和的《宫词》,写得还比较清爽流丽;可内容与宫词相近的香奁诗,则十分香艳,主要以华词丽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恋情,以至写男女之事而堕入恶趣。但由于杨维桢不乏才情,是个写诗的高手,因此有些香奁诗也写得颇为奇妙。2杨维桢创作的竹枝歌,为带有民谣性质的民歌体小诗。它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能一洗樽俎粉黛之习,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格调类于古代的风诗和当时流传的今乐府而又有意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拢。3受竹枝歌成功创作的启发,杨维桢还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他把它称之为古乐府,实际上是带有乐府民歌情致的古体诗。他在诗中善用古韵、古语,使之有古拙的金石声;又不时以李白、李贺诗那种骨气端翔的仙鬼语出之,具有绚丽诡幻的瑰奇风格。这种铁崖体诗在当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成为诗派。此外,他的古乐府小诗(绝句)也写得才情缥缈,独步当代。 30、简述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话本小说是反映一般市民生活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市民文学,形成了自己明显的艺术特点。首先,它有适合市民听众要求的体制形式。它一般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六部分组成,篇首、篇尾多用诗词,起点明大意、概括主旨、总结全篇等作用;入话是起导入本事的作用;头回多起过渡作用;正话是活本小说的主体部分,较长的正话还可以分回。其次,它的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善用悬念和巧合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不仅使小说情节紧张曲折,吸引欣赏的注意力和刺激其想象力,极具娱乐性和趣味性,而且使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更集中、更典型。这种连贯叙述的方式和动人的情节,符合于当时广大市民的欣赏习惯。再次,活本小说采用语体文。它以生活化的语言代替书面语言。用这种直接源于人民生活而又经过提炼的白话小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明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既适应了其所表达的市井生活的需要,也便于欣赏者的理解。
31、论宋元讲史话本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讲史话本的特点之一是篇幅较长,类于后来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多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其大事据历代书史文传编写,而细节描写则多出于说话人的虚构增饰。宋代的讲史话本就称活本,而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为平话。宋元讲史话本虽多为对史料的补缀联属而成,艺术的加工比较粗糙,但却是中国长篇通俗章回小说的滥觞。另外,讲史平话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一次讲不完,须分多次演讲,常常一讲就是十天半月,很受欢迎。这对长篇白话章回小说的成书也有直接的影响,如《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是根据正史,而是来自《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在语言方面,平话、话本都主要用平常口语讲述,浅显的文言和白话两种语言并用,穿插诗词,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联贯的长篇故事,关目曲折生动,文词却比较质朴,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这对后来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的语言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宋元讲史话本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2、论元代四大传奇的内容题材及在艺术表现上的共同特点。 元代四大传奇指元代后期所出现的四部著名的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荆钗记》写宋代文人王十朋中状元后不忘旧妻的故事,歌颂了他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的做人信念和道德品质。《刘知远白兔记》主要写李三娘与兄嫂李洪一夫妇之间
的家庭矛盾冲突,表达贫者休要相轻弃,极终有变泰时的思想。《拜月亭记》根据关汉卿杂剧《拜月亭》改变,头绪较多,但以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婚姻为贯穿全剧的主线。《杀狗记》根据元杂剧《杀狗劝夫》改编,作者极力赞扬屈服于封建家长淫威之下的可怜虫孙荣和杨月真,有很浓的封建说教气息。从这四部戏可以看出,元代南戏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故事内容,有明显的宣扬道德教化倾向。但它们在艺术上都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色:曲文以民间口语为主,很少雕琢和文饰,指事道情,与人说话相似,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具有浓郁和生活气息。 33、论高明《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琵琶记》写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故事,交织看婚姻和家庭伦理的内容。作者的主观意图在通过蔡伯喈的全忠全和赵五娘的孝妇贤来宣扬贤孝,提倡风化。但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却远比作者的主观意图丰富。通过蔡伯喈为追求全忠全孝而陷于不忠不孝,表明蔡家的悲剧不是他道德品质恶劣造成的,而在于不可抗拒的社会势力,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某种不满;从蔡伯喈的思想矛盾、精神痛苦、对求功名的忏悔,以及他既牢骚满腹又因循苟且的性格特征,不仅反映了封建书生的软弱动摇,也反映了士人被各种社会势力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和他们在伦理道德和现实政治挤压下元所适从的两难境地,引发人们对封建道德本身合理性的怀疑。赵五娘的形象也远非孝妇贤妻所能限定。作者力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但她身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孝敬老人,舍己为人等,都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共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这些都使作品具有了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琵琶记》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首先,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蔡伯喈和赵五娘的生动形象,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较好地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次,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作品在交待完剧中人物后,从蔡伯喈离家赴试开始,剧情就沿两条线发展:一条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厌、剪发买葬。两条线的场景在剧中交错出现,环环相套,最后汇到一起,足见其关目安排独具匠心。再次,此剧的曲词十分出色: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曲词,如牛小姐的唱词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的唱词则凄婉质朴,纯是本色之语。这种个性化的曲词对传情达意,塑造人物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琵琶记》是元代南戏中最杰出的作品,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有绝唱之誉。 34、说明《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 答:{}正确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木创造之间的关系问题.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有七实三虚之说,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七分事实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设计,组织,安排,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说中的精彩片断,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魅力.关于虚构,罗氏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法, A细心穿插,巧于构思.对正史,野史的各种材料重新组织,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如失街亨、斩马便、空城计等情节安排。B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即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需要而正史中又没有依据的内容,大胆采用民间传说,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蒋干盗书等. C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即将史书中个别事件加以改功,使之成为新的情节因素.如关羽单刀赴会等情节。D张冠挛戴,移花接木.移花接木的方法为情节和人物塑造服务.如怒鞭督邮、斩华雄、草船借箭。E妙笔生花,善于铺叙.即将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为文学佳作.三顾茅庐等情节. 35、说明《三国演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及特点.
答,《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类型化的典型人物形象,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表现生活.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性.人物形象有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如奸、忠,义,仁,勇等,作者以某种道德品质定性个人物,并始终围绕这品质塑造人物.如诸葛亮智慧的理想化,缺少个性. B稳定性.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诸因索稳定不变,缺少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如人物性格几十年不变,或处于不同场合其表现却具有类似性等如曹操.由于人物出像在不同事件中,随意能过尽量避免雷同,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 C和谐性.人物形象内部诸因素基本上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在冲突与和谐的矛盾对立中,力求和谐,体现着古代审美意识所要求的中和精神.具体表现为: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现象直接表现本质,如曹操的两面派形象,回避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如诸葛亮挥泪斩马馒.
36、论述(三国演文叙事特征和技巧. (三国演义在叙事方式上以全知全能为主.所谓全知全能是指讲说者既是故事的创作者,又是故事的表演者,他超越故事中所有人物之上进行讲述和评论,对人物内心、事件进程无所不知.全知讲述对使读者迅速了解和把握故事进程及有关背景十分有效.《三国演义》的叙事技巧主要有, A„笙箫夹鼓法.即急事采用缓笔,叙述人变换情节节奏,搁置紧张,加强延宕,使读者在期待中不断积蓄心理能量.能量一旦释放,便会获得精神愉悦与审美满足.变换节奏,能起到调节涨驰,使人心魂荡漾的作用。如刘备跃马檀溪之后;水镜庄遇司马微. B横云断岭法.指以中断叙事进程的方法搁置紧张,加强悬念.以达到刺激读者探知究竟的好奇心理.此外,(又辅之以限知叙事手法.所谓限知叙事,指全知叙事中转换视角,以某个人物的视点交代故事情节.采用限知叙事手法的好处是,可使读者进入故事,引发对眼前突发事件、新鲜事物,陌生人物。未知天地的强烈关心,增强小说的阅读吸引力.如三顾茅庐中刘备的几次误会. 37、《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 答: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度。金圣叹曾谈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问题时说:叙一百八人,有其性情。。。这是人物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其主要特征是:⑴ 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失真。⑵ 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即金圣叹所说的用极近人之笔,写极骇人之就是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⑶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⑷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如石秀性格中既有疾恶如仇,拼命反抗的一面,又有阅历丰富,机敏精细的一面,他的性格主调是勇敢拼命,又有许多其他的侧面。 38、《水浒传》语言的主要特色?
答:在语言风格方面,《水》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它以北方山东一带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其主要特色是: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往往以几个字便意态毕肖。急先锋东郭争功写杨志与索超比武,旁观者反映各有不同:梁中书看得呆了,是个文官身份;众军官喝彩不迭,是军官身份;李成,闻达则连呼好斗,是大将身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作者笔下,人物的语言个性也很突出。书中写绿林好汉的语言,都能个个符合身份,个性和神态。如李逵遇宋江时见面劈头一这黑汉子是谁?知是宋江后才拍手叫到:我那爷,你何不早些说个,也教铁牛欢喜!几句话就把李逵天真烂漫,真诚纯朴的性格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9、《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答:①西门庆形象反映了金钱的巨大能量.作为一个亦官亦商者,西门庆的出现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好货、好色两种社会思潮的畸形表现.金钱可以横行天下,左右一切,权钱交易,钱色交易,不仅腐蚀丁封建政治肌体,也使礼教大厦土崩瓦解;作者不是孤立地写酉门庆一个家庭,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联系中,通过对其左右、上下,前后联系的具体描绘,暴露了明代社会的千疮百孔和不可救要。②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女性群体,受明中叶社会新思潮的声响,表现出对传统道德和名节观念的淡漠,她们的追求有合理性.但由于她们的追求只是得到丈夫的宠爱,并为此不惜泯灭道德和良知,这决定了她们的追求必然是悲剧性的。⑧世态炎凉的丑剧.作品通过西门庆一家的兴衰,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客观上揭示出一个难以适应近代人文主义思潮问世的恶劣环境.这种暴露发人深醒,具有广泛的社会批判价值。
40、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三大原因。
统治者对小说的控制程度。到了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统治者政治的腐败,其政治统驭能力和实际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削弱,于是一方面,统治者在官方的公文上还是对小说持禁毁姿态。但事实上这些公文在当时已经成了一纸空文,连国子监也刊印过《三国演义》,有些政治阶层人物也参与到长
篇小说的阅读者的行列,人们不必担心因为刊印小说而受到什么惩罚,这样的局面当然会刺激小说的兴盛发达。 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通俗小说在明代面世以后,就始终以一种商品的面目出现于社会上。那么它的兴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人们头脑中对商品经济的评价和认识。明代中叶整个社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有了一极大的飞跃和提高,既然经济活动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重视,那么作为商品品种之一的小说也就自然受到商品市场的呼唤而随心所欲地得到兴盛和发展。 说产生能力的因素。明代中期以后小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增大自然而然的地对小说自身的写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说创作能力也一步步走向深入。印刷手段是制约小说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小说得以广泛流传的物质保证。
简析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答:①大量地创作了慢词。他的词集《乐章集》中的慢词数量占了二分之一以上。 ②手法上擅于铺叙,结构上讲究技巧。整个创作中擅于点染铺叙,以景抒情。柳永确立了宋词上半片写景,下半片抒情的结构。 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好用冷僻典故,押险韵。作诗重视诗法,重要手段在于铁成金夺胎换骨善于搜寻旧典,在律诗生拗法。
②句法奇特,造语奇警。他的诗瘦硬新奇、气象森严,强调步趋古人,语句艰涩拗折、诘屈聱牙。形成了自己生新瘦硬的诗风。
简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答: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她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词具有以下特点: ①情深意切,表达感情直率。李清照的词表现了她的突破和象征精神。一些词作写出了法,也有些词作抒发了哀。
②集雅俗于一体,精于修辞,造句工巧,叙述自然。妥帖生动地化用口语,新奇的比喻,自然地铺叙,令读者叹服。
简要说明辛弃疾对词风多方面的开拓。 答:①内在英雄气质决定的豪放风格。辛词的豪,与前人相比,一方面更为沉着,更具实在内涵,另一方面更为恣肆,更加不受约束。 ②婉约词风注入了某种骨气。运用婉约风格寓以伤心人别有怀抱是辛弃疾的另一擅长。辛词更善于借婉怨,为柔媚之间注入了骨气。
③有谐谑和反讽的特征。辛弃疾以写词抒写牢骚,谐谑中透露狷狂,冷眼反语,自嘲嘲世。嬉笑咳唾皆成文章。
④在词的形式和语言上也有不少创新。辛词奇肆博辩,善于在章法上出新变化,比苏步。
简要说明陆游诗的思想内容。
答:①爱国诗是陆游创作的最主要内容。 清代赵翼评价其作品言恢复者十之五他的爱国诗产生于亲临前线、参与军事的斗争生活。
②闲适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陆游晚年长期在山阴农村生活,他的闲适诗描写出常态的、宁静的生活图景,也带有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特殊亲切感。
简析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答:①崔莺莺的身份是相国小姐,大家闺秀。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地对张生一见倾心。最终陷入情网,不可自己拔。
②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和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莺莺要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
③崔莺莺是一个深情的人。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她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离愁别恨。 ④崔莺莺的恋爱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简析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
答:①在结构上有性。在形式上突破了词的某些限制,更为自由。 ②在音韵上用韵更为自由。用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的中原音韵,曲韵不避同字,平仄合押,每首一韵到底。 ③在语言上较为口语化。大量运用衬字、虚字,用语不避重复,对仗形式丰富。
④在艺术风格上,通俗、直露、尖新、诙谐。
简要说明宋元话本中爱情题材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答:①描写市井细民的日常生活和普通感情。《快嘴李翠莲记》妻,因为心直口快,能说会道,训斥丈夫,顶撞公婆,终于被休回娘家,又为父母兄嫂所不容,只能出家当尼姑。 ②刻画了泼辣、敢的女性形象。再如《快嘴李翠莲记》塑造了李翠莲富于反抗精神的形象。
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答:①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王霸事业奋斗了一生。
②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才能和智慧的化身。他精通军事、政治、外交,通晓天文地理。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就了如指掌。赤壁之空城计等皆展示出诸葛亮克敌制胜的谋略。
③忠贞的精神和悲剧的色彩。他为蜀汉统一大业表现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最终积劳成疾,大业未成。死于征战途中。 简析宋濂散文的成就。
答:宋濂论文主张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三者而为一。他的散文注重汲唐宋诸家之长,风格醇深演迤、雍容浑穆。
①传记文形象、动。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行文充满感情,对世态有抨击。
②写景文简洁、秀。秀丽清新、自然生动,辞采富丽,近似欧阳修文。简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答:①天性自由,不甘心受任何拘束。他计,闹得天翻地覆,偷蟠桃、窃仙丹,搅乱了王母的蟠桃大会,使。写出了他无所畏惧,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
②活泼机智,神通广大。
③战胜妖魔,为民除害。
简要说明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感情真挚。②叙写细腻。③通俗畅达。如《项脊轩志》作者细致地描绘自己利用百年老屋改造成一个程,并记叙了与老屋相连的几件可喜的事。所写虽属家庭琐事,但极富人情味,可见作者夫妻间的亲密感情和对妻子的深挚怀念。
简析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点。 答:①放纵天外的奇思。②浓郁激烈的抒情。③真切本色的语言。④大胆创新的体例。《四声猿》被喻为明第一充分地体现了徐渭的文学主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渔阳弄》《玉禅师》《雌木兰》用北曲,而且都是一、二折的短剧;《女状元》共五折全用南曲,在体制上标志着明北杂剧向南杂剧的转变。
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其意义。 答:①提出抒写性灵,强调作家个性。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性灵的表现,有力地批判了复古主义的文学理论。 ②强调文学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认为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
③突破复古倾向的樊篱,给文学发展带来新面貌。
简述苏州派传奇在创作上的特点。 答:苏州派传奇是清初开始兴盛起来的。 ①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苏州派作家敢于面对生活,正视生活。他们的传奇作品虽颇为广泛,但以描写历史和现实的政治事件为主。
②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苏州派作家在表象了对黑暗时,也宣泄了对封建正统观念的满腔热忱,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封建说教色彩,在整体上具有一种文化反思的特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州派作家笔下的形形色色平民形象,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并往往富于道德力量,格,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勇气、正直和情操。 简析洪昇《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悲剧。
答:①肯定杨玉环的嫉妒之情。在六宫粉黛的环境中,杨玉环为了专一地爱李隆基,不能不采取排他的行为,否则就无法维护爱情的长久,终究避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所以,她不能不嫉妒。
②爱情专一理想的扭曲。第一重现实情境,是杨玉环的专宠和以梅妃为代表的六宫粉黛的矛盾,以及杨玉环的的一往情深和李隆基的二三其德的矛盾。第二重现实情境,是杨玉环的固宠希恩所伴随着的严重政治后果。 ③志情理想的虚幻色彩。在《长生殿》下半部,刻意设置了一界,而使得志情理想得以超升天堂、圆满实现的转变契机。
简述蒲松龄《聊斋志异》作品中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答:①批判科举制度的不公正。蒲松龄从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科举制度的不公表现在陋劣倖进,英雄失志这一现象上。
②揭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叶生》中写到使天下人半生沦落,非战之罪蒲松龄将叶生比作项羽,说明有其才无其命。叶生直到变成鬼魂,也不忘考举人,衣锦还乡。揭示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
简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管家才能和因此形成的特殊地位。酷。③八面玲珑,各面讨好。 她是荣国府的管家媳妇,还一度协理宁国府,集贾府家政大全于一身。在管理家政上,她精明能干,威重令行,巧于应酬,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在个人品质上,嘴甜心苦,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毒设相思局,大闹宁国府,逼死尤二姐,令人不寒而栗。为了一己私利,没有任何良心的约束,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她辛辛苦苦地支撑贾府的目的,全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利和欲望,利用这个家族的存在供自己支配和剥削。

简析方苞创作的古文理论。
答:①作文当讲求义法。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
②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文章的顶峰首先是六经其次是《左传》《史记》再其次是唐宋八大家,最后是明代的归有光。这是道统与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③语言应当雅俗严谨。古文要载道明道,它的语言与诗赋一类文体不同。 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构思奇丽新颖。②意境奇丽壮观。③感情自由奔放。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常常通过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比喻,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奇丽壮观的意境,以表达其自由奔放的感情。《西郊落花歌》写海棠的落花,奇想连翩。备极其致,气概非凡,十分壮观。诗人还常想落天外,喜用风雷秋气等等意象,以抒发自己深含的思想和感情。举例说明征。
答:①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欧阳修的文体众多,各文体写的都很好,不同的命题、不法,政论文如《朋党论》《与高司谏书》史论文《新五代史》墓志铭《论尹师鲁墓志》文如《祭石曼卿文》声赋》《醉翁亭记》等。《朋党论》理直气壮地明确承认朋党之有,提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秋声赋》文字写的是鬼气森森,有肃杀之气。《醉翁亭记》写了一个与民同乐的太守。文字很是优雅,这些都是各极其工。
②文章风格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是个古文家,文字平易,文从字顺,吸收了骈体文的长处。他的文风很平易顺畅,被时代所接受,是柔中带刚,欧文的平易文风也成宋文的代表文风。
③语言骈散兼用。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分,使散文更富于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如《醉翁亭记》中的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句在结构上骈散夹杂。
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发挥社会功用,抒发人生感受。他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也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苏轼的更多诗作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以理趣见长,发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采用隐喻手法表达政治观点。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苏诗中所谈的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同时,他的政治诗多怨刺,表现了他的政治观点。 ③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本身也兼有画家身份的苏轼,也曾有意识地在这两种艺术之间寻找共同之处。他的不少写景诗都具有善于构图、着色鲜明的特点。他的题画诗,在鉴赏图画的同时用诗笔再现再创了画境。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比喻新鲜丰富。最成功的比喻是在相距最远的事物之间建立奇妙的联想。《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美人比湖色,可谓大胆而贴切。
⑤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他欣赏陶诗枯淡,苏诗的更多地体现为语言的自然坦直和感情的真朴诚恳,而其更主要的风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
举例说明苏轼对词的题材的开拓。 答:苏轼在词的写作中更富于创造性,以丰硕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词风。苏轼打破诗词的界限,将士大夫的丰富现,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在词不达意中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扩大了词的题材,被后人誉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①表示仕宦之情与悼亡之悲。如《江城子》用词来哀悼,抒发了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定风波》是一幅生活速写,诗人由遇雨小事引发到一蓑烟雨任平的人生态度上,表现了不惧任何外部风雨变化、旷达悠然的情怀,而下语很重的谁怕字,又隐隐透露出作者其时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之沉重。
②抒发了人生遭遇和自己的感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像写鸿雁的幽居和孤独,正是诗人在黄州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表现出它的惊惧和怨恨,正是诗人惊魂未定和愤懑情绪的表现;它的不肯趋俗的自愿选择,是诗人磊落性格的绝好象征。
举例分析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①想象丰富、气势豪壮。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等手法,突破现实环境的束缚,使大。如他的记梦诗,便大量溶入了唐代边塞诗歌的意象、情节,在南宋王朝的残山剩水之外为人们展现了辽阔中国的壮丽景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他的豪壮气概更充分地体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金错刀行》一诗,借咏刀而咏志,将自我形象塑造得十分高大。 ②观察入微、描写如画。他善于随时随地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诗材。如《舟中作》村村许多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记叙细腻,写景清新,笔调圆匀。《岳池农家》的描写既精细又自然,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 ③精于锤炼、巧于裁剪。陆游诗思既多,又富才情,而且不忘锤炼,合事必切,属对必。刘克庄曾说: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青山是处可埋骨,发向人羞折腰等名章俊句,让人目不暇接。 论述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戏剧冲突。 答:《窦娥冤》的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即社会冲突、道德冲突和意志冲突。 ①社会冲突。高利贷如羊羔儿息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如张驴儿父子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如州官桃杌的政治压迫,这三座大山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外在机缘。②道德冲突。关汉卿着力表现的,并不是两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而是传统道德与不道德的现实的冲突。剧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主要是守节守贞的传统道德同蹂躏节操、鄙夷贞节的不道德行为的冲突。而窦娥与州官桃杌的冲突,也主要是窦娥相信官府、愿意官休的道德行为同州官桃杌弃廉明如敝屣、奉贪酷如神明的不道德行径的冲突。
③意志冲突。除了道德冲突以外,关汉卿还以形象的笔触揭示了表现在窦娥内心的意志冲突,即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相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相信天地鬼神、明知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之间的冲突。在窦娥心目中,天地鬼神既昏愦得任意把无罪之民推向死境,又聪明得自觉为蒙冤之人昭显冤屈,天度,正是窦娥内心矛盾的形象表现。
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赵五娘的人物形象。
答:①蔡伯喈处于全忠全孝与不忠不孝的矛盾中。蔡伯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封建书生的形象。作者力图把他写成全忠全孝,但他的实际行为、心理极其后果,却是不忠不孝。不从极大地丰富了蔡伯喈的艺术形象。同赵五娘结婚后不想应考,父亲不从;中状元后,曾拒绝牛丞相招赘,牛丞相不从;欲辞官,朝廷不从。
②赵五娘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人格。赵五娘是封建社会中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形象。作者赞美了她善良、勤朴、坚忍、尽责的精神品质。在蔡伯喈离家以后,赵五娘挑起了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通过吃糠、剪发等一系列情节,刻画了她克己为人、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作者有意将赵五娘的贤行举孝升华抽象为封建伦理道德,让她自我表白性做个贤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将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人物的形象。 答:宋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体现着深象。宋江走聚义梁山的道路,是经历了艰难的过程的。他原本是山东郓城县的押司,他因杀州,又因醉后题反诗被问成死罪,梁山好汉在法场将他救下,他无路可走而上了梁山。 ①肝胆照人的大义士。他被称为及时宋江给李逵喝了毒酒,而李逵却折服于宋江的义气,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服)待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江死后,吴用、花荣闻讯在宋江墓前双双自缢身亡,也是因为念宋公
②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他率义军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并攻打高唐州、青州、华州、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此外还赢得三败高俅、两胜童贯的胜利,令官军屡剿屡败,梁山事业蓬勃发展。 ③笃信封建的忠孝之说,并将此奉为自己立身世上的不可改变的信条。他的义气在深层上最终是受制于封建的忠教观念的。他既缺乏对社会政治黑暗的认识,将害怕信奸臣的错君宋徽宗看得至圣至甚至求被梁山俘获安,也不能认识自己落草梁山的行为,内心总存着一种负罪心理,视落草梁山为不忠不孝,一心要改邪归正,盼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
④性格是复杂的,他的一生所作所为及其不幸结局,充满着历史悲剧精神。宋江的身上带有封建时代仁人志士的那种强烈的参予意识和忧患意识。宋江信奉封建社会所规定的忠孝报国等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准则,落草后一心想着招安,做宋王朝的忠臣。招安后虽遭到奸臣的猜忌与陷害;但他为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而焦虑不安,征辽后,又马不停蹄平息了方腊的造反,尽忠尽责,而到头来还是被奸臣所害。他的忠君爱保国行为并没有改变他被害身亡的悲剧命运。这就是宋江形象体现的深刻历史悲剧精神。
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答:《牡丹亭》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也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
①歌颂了杜丽娘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②歌颂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人解放的斗争精神。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④崇尚作者真性情哲学思想。作者让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相会,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
复生。这种异乎寻常、出死入生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爱情剧方面形成了新的独特的风格。这种特色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作者善于继承前代戏曲遗产,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作者有进步的理想,是这种理想激烈迸发的结果。由于作者有进步的思想指导,有明机,剧本的思想内容更显得深湛。作者有意识地用的冲突来贯穿全剧。,就是人们真正的感情,在《牡丹亭》里它表现为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是指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封建道德观念,在《牡丹亭》里它表现为封建教义和家长的专横对青年人身心的束缚。这种冲突既表现为杜丽娘、柳梦梅和封建家长杜宝之间公开的和面对面的斗争,也反映青年男女为摆脱封建传统势力的影响而作出的努力。这种从爱情的角度上表现的冲突,与明中叶的进步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以摆脱礼教的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通、遥相呼应的。论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答:①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写。通过梦而生梦而死的奇幻情节,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与追求。
②在情节结构上充满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等情节,都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事物。梦本来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杜丽娘梦遇柳梦梅却只能是幻想的产物。
③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色彩,充满了诗的意境。汤显祖采用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惊梦》《寻梦》等出的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才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举例说明三言在思想倾向上的时代特色。
答:三言在思想倾向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①暴露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及僧尼道士的淫乱。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是反映明代政治斗争的一篇代表作品,作品对权奸及其爪牙的残酷本的。
②以市民百姓为主人公,真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卖油郎独占花魁》通过一个挑担卖油的小贩和名妓的爱情故事,赞颂了秦重对待爱情真挚的态度。
三言在人伦道德的标准上,也表现了对爱情、贞操的新意识。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出了爱情与贞操的不统一,体现了尊神。这种对贞操与爱情的新意识,是以前的文学中没有自觉表现 的,反映了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意识形成中的某些变化。 三言中写明代生活的作品,还生动描述了市民生活及商业活动。如《施润泽滩阕难友》写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丝织业繁盛的情况。
试论《聊斋志异》塑造鬼、狐、花、妖形象的艺术特色。 答:聊斋志异》中,感,而且鬼、狐、花、妖同样也具有深挚的情感,在它们身上甚至表现得更具理想性。蒲松龄刻画的这些鬼、狐、花、妖具有浓厚的浪漫气息。
①作为物和幻化为人的双重性格。蒲松龄在刻画鬼、狐、花、妖时,非常巧妙地把握住了他们作为物和幻化为人的双重性格物点,把他们写得多具人情和易可亲,而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②生物特点突出。《聊斋志异》中,鬼、狐、花、妖本身的生物特点一般是很突出的。《苗生》中那个老虎幻化的秀才粗豪犷放,力大无比;《葛巾》中的牡丹花妖宫妆艳绝息汗熏,无气不馥 ③有强烈的人情,亲切可感。蒲松龄在描写这些鬼、狐、花、妖是作为他们幻化为人后性格的一种补充,使人觉得这是人的性格的一种再现。如《阿纤》中的耗子精阿纤,作者写寡言少怒,或与言,但有微笔昼夜绩织无停晷而特别善于积攒粮食。虽然隐隐约约点,却也是概括了某一种类型妇女的善良、勤劳、谦抑而善于蓄积的特点。 试论《儒林外史》诗人还常想落天外,喜的讽刺艺术。 风雷秋气 答:《儒林外史》等等意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象,以抒发自己深含的说,其最主要的艺术成思想和感情。 就就是它所具有的富有
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 ③龚自珍诗歌能 ①面对社会,发掘承前启后,自成一家。他的诗对晚清诗界革源,强调社会对人性的诸家和南社诗人,残害。如周进看见号板响甚大。柳亚子推崇他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三百年来第一流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诗人。
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八股选
本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人心风俗如此,是环境的产物。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礼教、封建道德。
②针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讽刺。如对于马二先生则既有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对他的迂腐、庸俗、无知,迷信科举,作了讥讽、揶揄;而对于他急人之难和诚笃善良的品格又予以肯定和称赞。作者神,他的讽刺是从生活的真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和公式出发。 ③含蓄、婉转的讽刺。如严监生是怎么死的,作品中没有正式交待。但是从他临死时为气,可见他生性吝啬到什么程度。
④讽刺技巧多种多样。讽刺手法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如当面揭穿法,让讽刺对象处于很尴尬的境遇中。有时也使用前后对照法,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乡邻对他的态度,中举化。无论哪种技巧。作笑,而是客观地叙述,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论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龚自珍以诗文创作成就最高,在中国近代文学历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他的诗歌主要艺术特色是形式多样,境界奇肆,形象瑰丽,极富浪漫色彩。 ①诗作多抒发感慨,纵横议论,着眼于社会现实。如《己亥杂·九州生气恃风雷》反材、以改变现状的积极愿望。
②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常常通过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比喻,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奇丽壮观的意境,以表达其自由奔放的感情。《西郊落花歌》一诗写海棠的落花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奇想连翩,备极其致,气概非凡。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