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发布时间:2019-09-29 17:27:18

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预防和惩治村级干部的腐败行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使一些村干部利用管理村级事务的职权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贪污受贿,出现了种种腐败现象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举报,成为破坏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1、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村干部队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还群众以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从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农村的集体利益。

  2、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农村干部遵纪守法、以德服人、依法治村,主动接受村民监督,维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努力打造廉洁清明的村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3、从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性

  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述职述廉等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使农村党员干部坚定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共谋发展,共同富裕,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二、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呈日趋严重的趋势。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征兵、土地转让、出租和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划分、救灾救济物品发放、农用物资供应、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行为。

(3)财务混乱,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引发出了农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违法乱纪问题。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再加上财务管理不公开,没有透明度,群众意见很大,同时也掩盖了一些人的违法违纪问题。

  (4)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工作漂浮。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心得不够,解决得不多,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不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基层干部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

2原因分析

以上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导致农村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村支部、村委会虽然有计划、有部署,但没有从本村实际出发,出台一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措施,没有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整改,工作缺少成效。

  (2)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3)公开、民主不到位

村委会作为村民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是受全体村民委托管理村级财务的。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村民们有权了解财务运作的详情。首先,按照法律规定,村民自治权利应当体现在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上,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民主决策权并没有落到实处,村级组织体系里虽然设有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小组等各种监督组织,但因职能交叉,人员分散,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其次,按照现在通行的机制,村级监督组织的产生方式和日常工作模式,因群众基础弱,参与机会少,致使监督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其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刚性的监督制约措施,因此也无法保证监督的经常性和持久性,更不可能把监督渗透到干部权力日常行使过程之中,因而村政务、村务的公开,由于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工作和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村务公开深入有效地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并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和团结。

4、乡镇纪委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参与党委的很多分工,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经济工作中去了,真正从事纪检工作的时间较少。二是虽然现在乡镇纪委有纪委书记、副书记,有纪检干事、纪委委员,但纪检干事和纪委委员多数是兼职的,在工作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证,没有担起纪检工作人员的职责。三是顾虑较多,存在“三怕”。一怕得罪下属,认为自己分管的很多工作还要落实,要协调,如果得罪人太多,给自己添麻烦。二怕得罪领导,乡镇纪委是隶属于同级党委领导的,因此,党风廉政建设抓不抓,很多时候是看主要领导的意思去做,有些违纪现象是与本乡镇形象相关的,查处了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有些违纪人员是一方领导,查处了会影响一方稳定;有些违纪行为是涉及本乡镇地方小利益的,查处了会使地方财政受损失。这些种种问题,使得乡镇的纪委书记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三怕影响仕途。部分纪委书记认为,只有经济工作和农业工作抓好了才会被提拨,而纪检工作干得再好,也不一定因此而被提拨重用,相反可能因为案件的查处得罪了人,在组织考核时对自己不利。

  三、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紧密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注重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作用,以乡、村干部为重点,有计划地培训、轮训广大党员干部。乡镇党委和乡镇机关、行政村党组织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文明家庭和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五进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

  2、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基础

一是要严格依法依规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积极推行“两推一选”等多种形式选拔农村基层干部,让素质较高、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强、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进入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及时调整那些“软、散、懒”的村党支部班子。二是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让村干部卓有成效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反腐倡廉形势,善于用政策推动工作,把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明确职责要求。实行村务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村党支部通过抓规范管理,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和各项管理规则之中,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通过建立定期分期排摸制度,督促农村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对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敷衍失职,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大案要案、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责任追究。同时必须及时、严肃地查处农村干部中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4加强村级民主监督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推进农村基层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基层公务接待活动。一是强化村务公开,特别是民主理财。二是推行民主议事,把村级民主由管理领域向决策领域延伸。把事后财务监督的堤坝前移到决策阶段。三是坚持民主罢免。对不称职的村干部可以启动罢免程序,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发言,真正把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民主议事,落到实处。

  5积极推行村务公开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二是建立乡镇和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政务,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做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可编制一套公开流程图,使村务公开工作照着流程图做、沿着程序办。如:可推行三种公开模式:①集中公开,规定日期及内容;②对应公开的政策扶持资金、救灾扶贫款物发放等,实行乡()、村两级同步公开,上下衔接、相互对应;③点题公开,对事关重大,群众最想了解的事项,由群众以点题的方式提出。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注重协作衔接,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协作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乡镇和村也需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尤其把涉农价格、收费以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物资及时公布。

  6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合理、有效的原则。在农村自身建设方面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堵塞各种漏洞。一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让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过程,尤其是收入与支出情况有一个相对充分的了解,坚持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的原则,防止个人说了算和搞暗箱操作,使各项村务活动的开展既能依法行事,又能符合政策规定,更能体现村民的集体意志。二是完善督促检查制度。乡()党委政府应负责任地对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督促检查工作形成制度确定下来,列入乡()对村级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村务活动在“阳光”下规范有序地开展。三是重大财务事项的决定,必须按照民主程序经村民大会讨论,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四是安排财务收支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五是要在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安排,设法保证集体资产的增值。六是加大“村账乡管”力度,细化监控程序和办法,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制约机制。七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级组织要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切实防止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兼会计、出纳,以及会计、出纳不分,公、私不分等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化预防网络作用,强化乡镇与村、村与组的相互监督机制。堵塞漏洞,广泛推行民主理财制度,强化定期帝计监督和严格检查,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通过强化监督机制,使农村干部远离犯罪、不能犯罪。

浅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