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1714088746


新课标语文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依据
《孙权劝学》是从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中节选的,司马光(1019
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__(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至元丰七(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资治通鉴》对于后世之人以史为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篇小故事对于我们也颇多借鉴价值.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如何用好这篇教材?我以为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来说,教材编写者将它编入人物(且均为“不平凡的人物”)单元,很显然是希望学生能从人物身上吸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将它当作一般的文言文来对待,而应紧密围绕人物来作文章.从阅读的本质来说,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要从文字作品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与作者建立一种人与人的精神联系,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实施精神上的交流,从中促进自己的成长或发展.那么,这则小故事及其中的人物给学生的感悟、启发,将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或发展.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就很难说有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深入研究.当然,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一并加以重视.如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分析的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总之,力争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整体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读懂全文,注重对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运用.
2.体察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对人物的分析能力.
3.从人物身上吸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鼓励学生多角度从文中得到启示.[教学方式]
用“多维互动”、“生命对话”的教学理念及行为组织、参与并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一、入境发问
教师口述劝学的故事,创设情境,学生针对劝学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去劝另一个人读书,偏偏他要去劝的这个人是一个依靠无数次的浴血拼杀而获得提升的武将,而且是一个极不喜欢读书一提起读书就头痛的武将,面对这样一个劝学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吗?
1/6


这里发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真诚的面对学生的发问,机智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整合为有序、有机的“资源”,实在地纳入整节课的学习中.
二、文意释难(第一次合作)1.自主读课文.2.分工解读文意.
全文有两个对话的场面,左边的同学合力译读第一个场面,右边的同学合力译读第二个场.要注意:一读懂文章写的内容,二你是怎么读懂的你用了什么方法?三你还有什么问题?有疑问的可以问老师.
学生小组合作译读,教师巡回参与.相机点拔学生,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来解决这里的问题.
3.交流共享.交流共享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读懂内容.三、赏文解“疑”(第二次合作)1.齐读课文.
2.明确已解及未解的“疑问”.
课前学生提出的疑问中哪些是通过译读已经解决了的,答案是什么?哪些是通过译读还没有解决的,答案又是什么?3.小组讨论未解决的疑问.4.全班交流解决.
此部分内容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能迅速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反应,引导学生集中大家的智慧将所提的疑问予以解决.同时,鼓励学生依托文本发表自己的见.相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当然,教师可以作一些事前的设想,如考虑到学生最难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孙权和吕蒙在劝与被劝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四、体验对话(第三次合作).
有一部分体校的学生,他们刻苦训练,一心想着在全国运动会、亚运会、奥运会上拿冠军,可提起学习语数外等文化课来,就没兴趣,请你们来劝一劝他,让他也学起来.2-4为一小组,共同研究出一份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教学实录
师: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去劝另一个人读书,偏偏他要去劝的这个人是一个依靠无数次的浴血拼杀而获得提升的武将,而且是一个极不喜欢读书一提起读书就头痛的武将,你们说这件事有难度吗?生(齐):有.
师:别人能听他劝吗?
生(齐):不一定.(也有答“不能”或“能”的.
师:是啊,这件事难度确实很大,别人很可能不听他劝.叫我们去做这样一件事,可能不太有人愿意,不过还真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件难度很大的事呢,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谁劝谁?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他为什么要劝这个武将?生:他是怎么劝的?生:他后来成功了吗?
生:被劝的人他说了些什么?生:被劝的人是怎么想的?
(专家点评:故意的“悬念引而不发”,让学生关注文中的不寻常之处,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中投入了两颗石头,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问题”就发现了,产生了,提出了.
2/6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