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用的穴位 不一般的功能(附图)

发布时间:2018-06-27 04:31:00

不常用的穴位    不一般的功能(附图)

      据说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教室里的朋友们一般都知道,不同的穴位按摩具有不同的功效,通过穴位按摩,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这是因为穴位按摩可疏经络、调节人体机能、平衡阴阳,进而达到防治各种常见小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然而,在我们日常不断地学习和保健按摩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穴位,平时很少有人提到或不太了解其所具备的让人不可小视的功能。前段时间在家休假时,本人根据自己手边的一些资料,比较系统地整理、归纳了一部分不常用的穴位图及其功能,以及所在位置和按摩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日常保健按摩过程中有所针对性的帮助。

        天然降压穴——太冲、太溪和曲池

        人体有3个天然的降压穴位,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无论哪种证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这3个穴位。据说: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可以看到效果。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起到梳理肝气,平肝降逆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痛等。

        太溪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滋补肾阴的穴位,相当于给肾浇水灌溉。

        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曲池穴 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用来扑灭火气,也是降压效果最好的穴位。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高血压头痛、眩晕:脚踝以下分布的很多穴位,如昆仑穴、解溪穴、太冲穴都有助于降压。劳宫穴与脚底的涌泉穴相通,两者结合按摩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

     解毒大穴——筑宾穴

         筑宾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相当于5个自己的拇指关节宽】,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筑宾穴具有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是补肾排毒不可或缺的穴位。   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最常见的那些毒,像烟毒及油漆味等污染空气的气毒,还可以解吃药后淤积在身体内的毒。那些长期吃西药的朋友,平时一定要多揉筑宾穴。

    补肺益肾——按摩列缺穴

       

       冬天是补肾养肺最好的季节。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保护心脏——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内关穴取穴方法为: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日常按揉内关穴,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补血养肝——按摩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血海位于大腿内侧,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补血养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舒服腰背——按摩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为: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样可起到治疗腰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促消化——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常按摩天枢穴,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按摩方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治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门穴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门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治腰疼和痔疮——按摩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治便秘——按摩腹部

       有人认为便秘不是大毛病,无须看医生,去药房买点泻药吃吃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便秘原因有多种,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按摩方法:腹部按摩可预防便秘。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治肠胃疾病——按摩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按摩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治疗皮肤瘙痒——按摩百虫窝

          

        冬天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会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按摩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按摩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按摩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散热去痛——按摩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同时,按摩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胃痛腹胀——按摩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活血解淤——按摩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祛风止痛——落枕穴

       

        落枕穴 在手背上,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半寸。主要功能是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落枕穴主治病症:1、颈椎病,落枕,偏头痛。2、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落枕穴是经外奇穴,又称外劳宫。 落枕了,抓起患者同侧的手按摩约三分钟,一般就能治好。落枕穴揉的时候会很酸痛,要忍住痛,多揉,脖子痛很快就会好,揉完后落枕穴的位置可能会有点儿肿,碰就痛,不碰就不痛,不要担心,这是病气,过两天就会消。

        治疗风邪——按摩风市穴

         

        风市穴(Fēng shì )风市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风市穴名:指风气、风邪也;:指集市、集结也。意指该穴易为风邪集结之处,故名风市。

        风市穴取穴方法: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及脚气的治疗和保健。为治疗风邪的要穴。

        腹股沟肿痛——按摩箕门穴

         

        箕,土箕也,担物之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脾土物质在本穴运行转化。本穴物质为血海穴水湿云气胀散而来的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变为强劲之势并吹带脾土物质随其而行,穴内的脾土物质如被土箕担运而出,故名。箕门 箕门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血海穴与冲门穴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

        〖主治疾病〗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目视不明——按摩养老穴

        养,生养、养护也。老,与少、小相对,为长为尊也。养老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同合于头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阳谷穴传来的炎热之气,出本穴后胀散并化为水湿成份更少的纯阳之气,与天部头之阳气性同,故名养老。

        养老穴 其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取法: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是穴。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此穴。

        养老穴主治为:目视不明,头痛,面痛。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落枕,肩、背、肘、臂疼痛。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其它:近视眼。

        腹泻肠炎——特效腹泻穴

        穴位: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便是此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在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个脚的穴即可。治疗:点穴或针灸。

        凡遇腹痛、腹泻、肠炎之类的疾病,如果能自觉按揉这个腹泻特效穴,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的!

        1.临床资料:所治病人中有老人,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几十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治疗方法:点穴时,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即一分钟揉60次。适当多出一些和不足1分钟都没关系。如用针刺,以5分或1寸毫针直刺,深度为1分左右,进针后不停地提插或捻转,时间与点穴同,点穴疗法的疗效并不次于针灸!所以,适合于患者(自我按摩)自疗。

不常用的穴位 不一般的功能(附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