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黄生借书说》教案1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20-01-19 09:55:39

黄生借书说1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汗、祖父、无论、惴惴、业、庋、致、省记”等词的意思。2、学习课文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2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文中“汗、祖父、无论、惴惴、业、庋、致、省记”等词的意思,弄懂课文大意。2、难点:学习课文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3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活动2【讲授】介绍作者,了解题材1、作者袁枚,字子才,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2、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3、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黄生借书说》教案1北师大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