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 2013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资料

发布时间:2019-08-19 02:31:23

六、表内乘法(二)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内容: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而形容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知识点: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而形容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能力点:

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难点:

7--9的乘法口诀。

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          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          4课时

  4、整理复习            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

1772714……77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5、对口令。(师生、生生)

三、拓展应用:

1、一个星期有几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4个、5个、6个、7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说口诀。

 7×3   7×5   7×6   7×4   7×7   7×2

 7×1   3×7   5×7   2×7   6×4   6×5

 4×7   6×7   5×2   1×7   6×6   5×4

3、游戏:邮递员送信。

    35     21     42      28

 7×5   7×6   5×7   4×7   3×7   7×4

 67   57   6×7   73   47

473页第4题。

 学生说明图意,你能提出问题吗?自己独立解答。

57×2+7    7×5+7   7×77

 这三题可以怎样计算?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吗?哪句口诀?

6.:开放题:如果忘记了7*6=?你可以怎样想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

教学重点:

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7的乘法口诀。

3、对口令。

3、填空:

二七(       四(  )二十八    三七(  

  )三十五    六七(          )七四十九

三五(         )七得七     三四(  

4、看卡片说得数和口诀。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5    6×2

 5×7    6×6    3×7    5×5    4×7

5、看数说它是由几和几相乘得来的。

 12   21   28   16   35   14   42   36

二、自主探究:

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橡皮    橡皮    橡皮   橡皮    橡皮

  7

2、教室里要摆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水彩笔每盒5元,买7盒,         

问: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分析计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应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请将本月的日历记录在上表中。

1、第一个星期日是(  )号;第二个星期日是(  )号;

 第三个星期日是(  )号;第四个星期日是(  )号。

2、仔细观察着四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

第二个星期日是()=()+7×();

第三个星期日是()=()+7×();

第四个星期日是()=()+7×()。

3.开放题:15.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

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什么是,(板书:倍的认识)你对有哪些了解?你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动手摆小棒,用小棒摆正方形。

你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

 摆两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是几个几?摆三个、四个呢?

2、师:34根也可以说成43倍。(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问:43倍是几个几?

你能摆出43倍吗?但不摆正方形。说一说自己摆的是几的几倍。

3、指着24根问:它可以说成什么?谁能摆出42倍?

4、把下面的说成几的几倍或几个几。

 32254635

 23倍、51倍、46倍、34倍。

5、师:这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例3: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

应该怎样摆?谁有办法?小组合作摆一摆。

汇报:第二行摆几个圆?为什么?怎样摆能清楚的看出来?

用数学算式怎样计算出来?为什么?

三、拓展应用:

1、画一画。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的3倍、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的5倍。

小组里1人画一个。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教材76页的做一做。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第二行该怎样摆?怎样算的?

    3、老爷爷昨天买了2个鸡蛋,今天他买的是昨天的3倍,请你算出他今天买了几个鸡蛋?学生计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练习十七的第1题。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

    5、练习十七的第24题。独立思考,然后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

    6.开放题:玩具店里有8辆小汽车,             

  补充一条信息,和一个问题,并计算出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从情景图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65倍是多少?  72倍是多少?

 列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周末的大扫除同学们都在认真的打扫卫生,出示例4的主题图。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擦桌椅的有几人?

2、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决。

3、汇报:怎样摆的,怎样列式的,为什么?

 教师画出线段图。

       7

扫地的:

 擦桌椅的:

         ?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72倍,求擦桌椅的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小组中再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问:求跳蹦床的小兔有几只?也就是求什么?如何列式?

2      7

自行车:

   车:

              ?辆

3、出示动物园的情境图。

 熊猫2只,

 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

 斑马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

 孔雀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

 羚羊比斑马多4只,

 学生任选问题进行解决,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和想法。

4、根据算式摆一摆,说一说。

 3×4      5×2

5、开放题:你在生活中哪遇到关于倍的问题,举出例子。

 一人说,一人解决。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动手操作,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

1)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摆4个三角形、摆5个三角形。

 23根可以说成3的()倍。

43根可以说成3的()倍。

53根可以说成3的()倍。

学生边摆边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摆圆片,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你能看图说一句话吗?

3)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

4)第一行摆7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几根?

2、算一算。

176倍是多少?   45倍是多少?

  37是多少?    27倍是多少?

2)红花:

       5

  黄花:    是红花的(  )倍。

            ?朵

3)苹果有5个,桃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桃有几个?

4)一支铅笔6角钱,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7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5)小红今年5岁,妈妈的岁数是他的6倍,妈妈今年几岁?

二、拓展练习:

1、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6倍,第一行有几个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           ,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小猴有几只?

让学生思考,这个题能解决吗?为什么?怎么办?

3、小华有5本画报,故事书的本数是画报的7倍,     

学生补充上问题后,再解决。说出解决的想法。

4.清选初数来写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7.28.6.4.7.42.36

28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德育点: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口令。

 三七(        )十二    五七(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   8  16

它是怎样跳的?

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

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正着背,倒着背。

完成书上80页的填空。

三、拓展应用:

1、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  )条腿,三只螃蟹(  )条腿,四只螃蟹(  )条腿,五只螃蟹(  )条腿,六只螃蟹(  )条腿,七只螃蟹(  )条腿,八只螃蟹(  )条腿。

2、口算比赛。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3、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4、(  ×432    8×  )=56   

  ×  )=24   

5、开放题:出示183页第十五题情景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 2013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