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皆伤愁

发布时间:2012-11-13 11:56:24

千言万语皆伤愁

——论李煜后期词中的意象

李煜是继花间派词人之后,我国古代词坛再创新词风的一位伟大人。他的后期词突破了传统花间词的藩篱,将国破家亡的愁苦与人生虚无的感伤融入词中,从而开拓了新的词境。在这些词中,词人通过梦、花、流水、月这几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怀恋,对自身遭遇的感伤,从而流露出一种无穷无尽的伤感与忧愁。

关键词李煜;意象;伤愁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他成为花间派词人之后的一位重要词人。他后期所创作的词作突破了花间派的狭窄天地,将个人的身世感伤和对故国的怀恋融入词中,流露出了一种感伤的色彩。李煜词的感伤不是小女儿式的伤春悲秋、相思惆怅,而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人生的虚无与忧愁,所以他的词才会经久不衰,为历代世人所推崇。

在李煜后期的词作中,梦、花、流水和月,这几个意象多次出现。虽然这几个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通用,但是在李煜的词中,它们无一不被赋予了感伤的色彩。词人眼中的“梦”,尽管极尽美好事物,但其落脚点确是梦醒之后的失落与无奈;词人眼中的“花”,不是春意盎然、繁花似锦,而是满地凋零,一片萧瑟;词人眼中的“流水”不是大江东去的气魄、小桥流水的缠绵,而是时光的流逝、愁情的延伸;词人眼中的“月”不是千里共婵娟,而是对故国深深的思恋。本人就将从梦、花、流水、月这四个意象来探讨李煜后期词的感伤,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

1“梦里不知身是客”

出生于帝王之家,李煜自幼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优越的生活环境,富足的物质生活,再加上江南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得早年的李煜志得意满。他充分享受着帝王出身所带来的一切,所以他的早期词作也尽显了风流缱绻。然而,世事变迁,随着北宋政权的逐渐强大,一切都改变了。“公元975年,金陵失陷,李煜成了亡国之君,从一个骄奢淫逸的皇帝,骤然沦为国家易姓、妻妾不保的阶下囚。”(《李煜涉梦词浅析》)现实生活的强烈落差使得李煜一时难以接受,于是词人常在梦境中回到故国,重温过去的生活。“梦”这个意象也就承载了李煜对故国的怀恋情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

身为阶下之囚,性命堪忧,朝不保夕,眼前的现实生活自然让词人怀念起故国的安逸生活,但国家易姓,南唐早已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词人只能在梦中追寻。在梦里自己依然是南唐之主,南唐的景色也还和昨日一样,街道依旧热闹非凡,“车如流水马如龙”。江南的风光还是那样美好,让词人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晌贪欢”。由此可见,词人对故国的思恋是何等的深切。在《望江南》两首中,词人写到“闲梦远,南国正芳春”,“闲梦远,南国正清秋”,由春到秋,词人的梦中皆显的是南国的景色。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再美的梦也终究是要醒的,“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梦里故国场景的重现,只能勾起词人无限的伤感。

李煜的梦中有着身在南国时的无限欢乐,而正是这种虚幻的欢乐反而衬托出现实的残酷,因为梦醒之后,那种思国之情就更加浓烈而深切。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词人也正是通过这种对比来表现自己的伤国之情。李煜后期词中的“梦”,是美梦,是怀念之梦,又是伤国之梦,忧愁之梦。

2 “林花谢了春红”

花,可以说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例如人们喜欢用花比喻美丽的女子,用花来作装饰等等,可见人们对花的喜爱程度。同时,花也是文人们喜爱的意象,“人面桃花相映红”,“自在飞花轻似梦”,“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文人眼中,繁华似锦、百花盛开总会让人心情愉悦,感到大自然的生机,万物的生长,生命的律动。然而在李煜的后期词中,他所描写的花大都是落花。“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情愁绪“梦”、“落花”》)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所特有的经历使他更为深切的感受到时光易逝、青春难再。落花意象在其词中的出现也就更添了一种感伤情怀。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乌夜啼》)林花是春天里美好事物的象征,春红则是热情的颜色,然而这么美好的事物却在突然之间就凋谢了,“太匆匆”,是如此的让人惋惜。花谢花落,本来就容易让人产生伤感的情绪,再加之“朝来寒雨晚来风”这种外力的摧残,使得花朵的凋零更加让人惋惜与无可奈何。面对美好事物的消失而又爱莫能助,其情是何等痛苦难堪。又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开花落,自然之理,春去春来,时序变换,然而在词人的眼中,对花朵凋零的惋惜,对春光难再的怅恨升华成了震撼人心的生命的关怀。落花意象渗透着浓厚的感伤和失落,正暗示了故国繁华的破灭,种种希望的落空,这使得李煜词显得更加感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此时的春花虽未明白写出是凋零之花,但一个“了”字就写出了在词人心中,他是希望花朵凋落。从眼中的落花到心中的落花,词人内心的伤感就显露无疑。

李煜词中的花的意象,总是以落花的形式出现,即使在现实中没有凋落,但在词人心中也凋落了。花朵的凋零喻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大好春光的一去不复返,故国之梦的难圆。身为亡国之君,他的身世处境让他词中的落花更能触发人们内心的感伤,也让他的落花词更具有哀思故国的深层意蕴。

3“人生长恨水长东”

‘水’也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看似有形,往往无形,它与人的思想和情感极其相似,因而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意蕴。(《李煜词中的春意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水”是一种奔放与浩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水”是一种闲适与宁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里的“水”又是一种愁思。由此可见,“水”在历代文人手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在李煜的词中,“水”也同样被赋予了词人的情感,李煜词中的“水”是自己哀愁的延伸,水有多长,自己的哀愁就有多长。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对故国的思念触发了词人的愁绪。词人在写到自己的愁思的时候,没有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己如何吃不下、睡不着,而是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将自己的愁情比作春水,绵延不绝。春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冲破冰封世界,奔涌向前,词人的愁思就正如这汩汩而来的春水,连绵不断。又如“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词人的愁恨就像东流之水那样永不停止,只此一句就足以概括出词人对于国破家亡的愁恨和对人世无常的感伤。再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浣溪沙》)流水去,空逝水,又写出了美好时光的消逝,故国难重返,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感伤和哀愁,回忆着昔日帝王生活的点点滴滴,南国的秀美风光,词人只能是可回忆而不可及。

李煜词中的“水”是愁思的象征,词人将抽象的愁情具体化为流水,从而在感观上让读者感受到人的无尽哀愁。东流之水,空逝之水,都是词人心中的愁情之水。昔日的繁华生活,随着流水而一去不复返,而今日的无限哀愁则伴着流水绵延不绝。

4 “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是故乡明,自古以来,月亮便被赋予了思乡、团圆的文化意蕴。每到月圆之夜,在外游子便会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所以“月”总是和思乡联系在一起,文人们也往往借“月”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都是借月来排遣自己的相思之情。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远离家乡,身为阶下之囚,性命堪忧,所以“月亮于他更是愁思的寄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虞美人》)月夜美景,作者却无心欣赏,而是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又让他不堪回首那段往事,越是回忆越是平添痛苦,词人只能凝望空中明月,诉说自己的无限愁情。月亮在词人眼中总是能唤起他的回忆,所以词中的月也都写故国之月,如“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虞美人》)“月”本没有新旧之分,然而词人眼中的月却有今昔的不同,一个“似”字就表明了词人对当年之月的怀念,更引申为词人对故国的怀恋。又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梦境中,词人回到故国,一派春色盎然,花艳月明。词人通过梦境写故国之月是如此美好,也就反衬出现实的残酷,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李煜词中的“月”的意象,是词人对故国的思念,是一种离愁别绪。李煜笔下的月是愁月,是哀月,是故国之月,是寄托愁思的对象,是情感的共鸣。当词人孤身一人对着明月默默诉说哀思的时候,又是怎样一幅伤感的画面。所以李煜词中的月让人联想到的不是团圆,而是凄凉、感伤,一种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综上所述,李煜后期词所用的意象无论是“梦、“花”,还是“流水”、“月”,无不透露着伤感的气息。作为帝王,李煜的一生是失败的,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是作为词人,他无疑又是成功的。他将生命的全部倾注于自己的词中,用自己的血泪作词,所以他的词,他的伤愁具有着强大的震撼力。透过他的词作,我们看到了他对国破家亡的哀痛,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对人生虚幻的感伤,所以,李煜的后期词中的伤愁是无穷无尽的,正如他词中所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参考文献

[1]周宏.李煜涉梦词浅析.[J].今日南国,2008.

[2]任灵华.闲情愁绪“梦”“落花——浅析李煜词意象.[J].名作欣赏,2007.

[3]周延松.李煜词中的春意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

[4]董振康.词中的春花秋月.[J].科教文汇:文化研究,2008.

[5]赵晶晶.李煜后期词的感伤色彩.[J].文学教育:研究者,2007.


千言万语皆伤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