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徽州妇女与宗族

发布时间:2019-08-03 12:16:50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与宗族
作者:张磊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1

        摘要:明清是一个经济转型期,徽州妇女处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其中并存着妬妇比屋可封新安节烈最多的现象。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宗族势力强化的结果。

        关键词:明清;徽州妇女;宗族

        中图分类号:B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31-02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中并存着妬妇比屋可封新安节烈最多的现象。这里的妬妇的形象与悍妇的形象相近。如果说这里的妇女对应的是妬妇,那么男人对应的则是妻管严。新安节烈指的是徽州地区的节烈妇。如果按照封建伦理的三纲,那么这两种现象是有矛盾的。妬妇多则意味着出现了一种反传统现象,而节烈多则是一种顺应传统的现象。那么,看来如此矛盾的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首先从外因着手来分析。明清时期是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也就是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徽州人外出经商。这些人不只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其配偶的地位。当然,这是在客观上改变了妇女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和徽商一起外出经商的妇女。从此徽州妇女被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留在家中,另一部分则跟随丈夫外出经商。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划分。比如,也有些妇女原本在家中,后来又有外出经商的。这两部分妇女代表了不同的命运。在家里的成了节烈妇,在外的则成为了妬妇。造成这两种妇女的区别一方面和明清时期经济转型有关系。另一方面和宗族对于妇女的控制程度有关系。留在家中的妇女受宗族的控制程度高,而在外面帮助其丈夫经商的妇女则受到的控制程度则相对低。《五杂俎》中关于这些移居他乡商人妇的记载,称她们中或有颇僻自用,动笑夫家之贫一切孝公姑、睦妯娌、敬师友、惠减获者,概未有闻(唐力行,1992)等等。因此,可以简单的认为,徽州商妇的地位高低与宗族对其的控制程度成反比关系。宗族势力对商妇控制的程度越高,商妇的地位越低。而控制程度越低,则相反。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与宗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