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4-15 11:06:57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自夸美纽斯以后,思想家们一直在围绕学校课程应如何再现社会生活作各种各样的努力。
因而,形成了围绕从
个体的人出发的认识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在对待个体的经验有所分歧,形成了两套不同的课程话语系统,一种是基于感性经验的经验主义,另一种是基于理性经验的主知主义。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即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控制来达到塑造具体的人的目的。人在认识论的思想体系中已经成为了一幅清晰的“画像”教育家已俨然从古典本体论中的“智者”、“哲人”或“教父”变成了“画家”。
从认识论的哲学旨趣来看,赫尔巴特与杜威具有相似的性质。他们之间的程话语的传承与冲突矢系都非常典型,只不过长期以来被思想史用线性化的所谓的“进步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等对立性词汇来简单地给予了概括,蒙蔽了后人的视线。如下表所示:
3-2两种的课程话语的比较表
话语维度认识论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态组织方式求知方式教学方法生活旨趣

赫尔巴特
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实践哲学、伦理学、统觉心理学
专制社会下的良好公民
自然、工艺学科、数学、逻辑学等
学科课程“圈养”式、完成课业“四步式”、形式化、从思中学
讲授为主
墨守陈矩、知识化、课程准备生活
杜威感性经验为主
实用哲学、生物学、机能心理学
民主社会下的有用之才
工艺化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
活动课程
“游牧”式、主动作业“五步式”、活动化、从做中学
探究为主
自由探究、情景化、课程即生活
从课程形态的维度上说,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的转换,反映了赫尔巴特与杜威在知识观上的冲突,以及对知识话语权的争夺。在以学科课程为主流形态的课中,知识躺在学科的框架之中,是学生认知与索取的对象。学校课程总是在事先制定好的课程表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学这些知识而不是那些知识,其价值早已预设


好了,学生并无多大自主建构的权利,学生依附于知识。然而,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学生拥有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权利,课程不再在事先框定的表格范围内进行。知识观发生巨大的变革,知识不再认为是学科的知识,而是人的知识。在近代认识论的思想框架之内,无论是赫尔巴特、斯宾塞还是杜威,他们都有强大的学科背景作支撑,有社会学的目的,从而把课程作技术化的处理。赫尔巴特、斯宾塞要通过学科课程为学生的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而杜威则通过活动课程把人的经验搬进学校,试图通过学校课程来织造民主社会之梦。
从生活旨趣的维度上说,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他在反对学科课程时提出了课程不应是学科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儿童的活动经验。但是,杜威仍然是认识论意上的工具主义者,是建构性的、非解释学的,试图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于赫尔巴特的理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相反,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命题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意图一一为理想的民主社会的民主生活做准备。①同样作为工具主义者的赫尔巴特强调课程应为生活做准备,他的课程观虽然是学科知识意义上的,但是他的理论支点是统觉心理学,其背后隐藏着政治伦理学的目的,这与杜威的实验伦理学的企图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他们两人所使用的认识论工具或认识路线不一样罢了。
正是因为赫尔巴特使用了统觉心理学中的联想主义,辩证法意义的一一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的认识论途径,
确立了具有使其理论体
系走向了科学化,为以后的(甚至影响到至今)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提供了一种较便利的操作框架;也正是因为杜威使用了生物机能主义,他为其后世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思想史路标。当然,只可惜杜威本人由于教育实验上的不成功,基于活动课程理论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没能向前再迈进一步。
杜威学派所标榜自己的理论是现代的、进步的,只因为他们是站在不同于尔巴特的时空条件上说话,并不能说明原来的理论就是落后的、传统的。这就好像物理学家探讨落体运动的规律,亚里士多德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得出“重物先于轻物落地”的结论,而伽利略则在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条件基础上,添加了空气阻力的变量,得出“重物与轻物同时落地”的结论。在探讨时空观的时候,牛顿在万有引力
①有意思的是,曾经从师于杜威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课程理论对杜威的课程思想有所突破。他所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彻底消解了学校与社会的边界,从而从根本上托破了“课程为生活做准备”的认识论妄想,实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统一。课程在生活之中,而不是在学校围墙之内的“小社会”给予学生以生活的经验与空间。的基础上>得出的是一种绝对的时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