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31 13:04:20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学院:电信学院 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就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本文从改革开放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发展走了一些弯路,但改革开放的提出为中国的发展重新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带领中国人走向繁荣富强。同时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力,是中国社会重新充满了生机,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社会变得生机勃勃,这一切改变的动力源泉都来自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关键字: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关键抉择;发展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那我们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第一,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向何处走”指明了方向。第二,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强大动力,它是整个中国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第三,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一. 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创,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能正视历史条件的变化,创造性的应对新时代所产生的新课题,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甚至到了亡党亡国的地步。而中国由于在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时候,选择了改革开放,走上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不断地科学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变化中,结合中国的实际,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走向当代中国由此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历史起点的意义上来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从逻辑起点的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地特征。正如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才催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又以改革开放作为路径而不断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决定了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走上了发展的新道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三十多年中,中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成就有目共睹。是改革开放的道路引领着中国从一个贫弱的国家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所以说改革开放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伟大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必须靠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的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多不平坦的道路,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们面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矛盾。

经济体制既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但也反作用于基本经济制度。过去我国长时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主要是长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体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 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性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往那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于这种矛盾性质的变化,决定了我们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不需要再通过推翻社会制度剧烈性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方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一个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正如邓小平说的那样,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的变革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即通过改革具体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生产力更好更快的发展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变革现行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方面,所谓发展生产力就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引文: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4】 中央文献政策研究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韩文乾:《论改革开放的十大重要作用》,《武汉学刊》2008年第5

【6】 王真:《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1月第15卷第6

【7】 李忠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月第6期。

改革开放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