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几种尝试

发布时间:2018-11-05 16:20:42

小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几种尝试

我国古训有言: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辞。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理想。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对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十分明确,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里有他的一段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故事: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来到东北的沈阳,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的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一次讲“立命”的修身课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侮而读书……”

还有一个鞋店老板的儿子说:“为家父而读书!”引得全班同学一阵笑声。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脸色沉了下来,他走到新来的周恩来座位旁边,问道:“周恩来,现在你来回答,为什么要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周恩来是南方人,魏校长一时间没能听懂他的回答,于是周恩来又沉着、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为之一振,也使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校长万万没有想到这年幼的周恩来,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老校长高兴得连连点头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正因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周恩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中坚、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更成为了倍受世界人民敬仰的一位伟人。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近百年以来一直在中华莘莘学子之间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人共同奋斗的远大理想。

常言道: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呢?

一、开展各项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树立正确理想

首先,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从发展学生的兴趣着手,开展各种活动,寓理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活动,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能力。笔者在开展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师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情并茂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想教育,并结合我校和社会实际,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利用主题班(队)会的时间召开“理想信念教育”课,如:在与学生讲述中外名人、科学家的成长轶事时,本人因势利导地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呢?你们的理想是什么?通过学生不同的回答:有的为自己、有的为父母、有的为老师,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入伍参加解放军......然后,我又进行了引导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总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启示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通过采用各种形式,如自我演说、小组讨论、日记作文等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理想及如何通过勤奋好学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使学生的理想付诸行动,将来为报效国家、参加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榜样激励教育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看大不看小,看近不看远。所以,采用榜样教育法不但要形象具体,而且要注意个性差异。例如:笔者引导学生以某个英雄、模范人物、从本校走出去的名牌大学生,成功人士或生活中接触到的他(她)所崇敬的人或课本教材中的某一人物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树立理想——爱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让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歌星、歌唱家、舞蹈家;爱好文科的学生以将来做一名文学家、新闻记者、公务员作为自己理想;爱好理科的学生以将来当一名工程师、科学家作为自己的理想。

二、通过道德规范教育来促进理想信念的形成

青少年是富有朝气、可塑性极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对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注意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在道德规范的教育方面,笔者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根据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言行都能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的约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其次,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用党的发展史,共和国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学生中树立起党的形象、祖国的形象、人民的形象,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把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理想。

三、 鼓励学生脚踏实地 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首先,在教育中让学生知道理想信念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信念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明白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相结合起来。

再次,要让学生懂得: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总之,对小学开展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生活。理想教育要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内容、不同方式进行。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到所追求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之物,而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现实,从而坚定对理想的追求。

小学时期是富于理想、选择生活道路的时期,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教师重在引导。在时机上要从小开始,在方式上要从具体问题开始,在内容上要把远大理想与现实条件结合起来,重点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鼓励他们立志成才。通过理想教育,引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激发小学生实践创新的兴趣,焕发学生努力奋斗的热情,改变小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我们改变农村家乡面貌、建设伟大祖国的强大动力。

20179

小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几种尝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