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0-04-26 04:11:14

作业要求:

(1)内容要点要全面、系统,条理性要强;

(2)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进行论述,不能仅仅就要点进行说明,论述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践,结合教育现实,切忌空洞无物。

1.社会生产力在哪些方面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在哪些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

培养什么样的人,既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也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所以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所以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都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问题。从工业发展史来看,文盲可以从事手工业劳动;利用蒸汽机接着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有初等教育的文化水平;电气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有中等教育的文化水平;现代利用核技术、电子技术等进行自动化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具有高中和高等专科以上的文化水平。这什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要的知识技术。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办多少学校,能吸收多少人受教育,学习多长的时间,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人们连吃、穿都没有,就无法从事教育活动。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的逐渐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量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核物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新的专业设置,都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

(4)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在14世纪以前,学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到了14至16世纪,学校中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以后,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激光、海底开发、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至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如物理、化学的实验,幻灯、电影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生产,广播、电视教学的出现,教学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当然,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因而教育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但是,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因为任何人刚生下来时,都不会有什么科学知识,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教育既然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它必然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新的技术革命引起的信息自动化生产的社会里,知识成了生产发展的强大的发动机,知识生产的扩大与提高,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一那,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公认,这就更加说明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社会政治在哪些方面制约这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在哪些方面促进政治的进步?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的阶级性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教育服务于政治,教育从属于政治,教育要为通知阶级服务,学校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决定教育本身有阶级性。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政权的性质,其实质是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并为谁服务。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使教育能够服务于自己,首先就要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手段主要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颁布法令、规定学校的办学宗旨来规范学校的政治方向;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从组织上保证其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对教育实行有效控制;以及通过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影响和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等。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也决定了谁能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决定教育为谁服务时,我们最关心的是公正,然而政治上的不平等往往决定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古代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是天生的贵族,他所要接受的是最高等的教育。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的改革。但是双轨制的教育制度只保证了社会中、上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能接受普通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仅是保证为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政治纲领是一个国家政体的具体行动指南,是政治理想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教育事业的方向、目的、途径等。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其性质主要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决定的。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权的人才。封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臣民,近代民主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国民,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臣民、国民和公民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体现了政治体制对教育目的的影响。一个国家往往是通过宪法规定教育的方针,明确教育的目的。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养和能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基本途径,高等教育更是承担了培养现代社会的国家统治人才的重任。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曾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可以说,自隋唐起建立起来的科举选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封建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有资料显示,居于社会领导地位的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很多毕业于名牌大学。

社会统治阶级不仅要为自己培养各级政治人才,而且更需要它的普通民众具备与其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理想和观念,形成强大的民意基础。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课、以及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有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化。例如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和科学素养。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常常是形成政治舆论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聚集的地方,政治敏感性很强。从历史上看,许多政治事件常常从高等学校发端,如1960年日本学生团体发起反对“日美安全条约”运动,反美示威导致美国总统取消访日和日本首相被迫辞职。

(3)教育通过选拔和社会的分层,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得以延续;

教育权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面,那么当然的统治阶级可以通过教育选拔一部分他们认为可以帮助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理所当然对社会文化分层,延续原有的社会关系。

(4)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促进社会政治的民主化。教育的普及化与大众化,表明了社会政治的平等、民主与开放,是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大众化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推进整个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以参与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把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联系在一起。

3.个体的发展对教育有哪些制约作用?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1)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对教育的制约: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进而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成熟以及所导致的年龄阶段特征对教育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很明显么,假如儿童先天失明,你能把他培养为画家吗?当儿童缺乏接受某种教育的身心条件而强迫进行教育时,有可能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过难、过严、过高的教学要求可能使学生产生动机障碍,表现为对学习或其他活动有畏惧心理,甚至逃避、拒绝参加某些活动。更严重者,有可能导致人格障碍。通过皮亚杰的结构理论,先天因素是不容置疑的。

(2)个体后天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个体发展的水平影响着对教育的选择;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发展水平决定着个体发展的自觉性,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对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1)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要根据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设计教育的目的、内容。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字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所以要因材施教。

(4)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人与人的发展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具有差异,因材施教。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

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个体发展的潜能;

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发展人的个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如果说环境、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那么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因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