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生与死

发布时间:2020-08-17 22:08:21

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生与死

作者:凌心怡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6

        ; ; 要: 在余华的创作中,死亡一直是一个不可割舍的主题。在《活着》这本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段笔墨来描写死亡,但他所映射的,是活着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对《活着》的细致探讨,来分析小说带给读者对于生与死的启示。

        关键词: 余华; ; 《活着》; ; 生与死

        余华在小说《活着》的自序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小说主人公徐福贵年轻时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念过三年私塾,结果嗜赌成性,留连青楼,挥霍家产。后来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的经受着苦难,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先后离他而去,最终仅剩下一头老牛与暮年的福贵相依为命。

        明明题目是活着,但就针对富贵的悲惨人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残忍的玩笑,败家子福贵的前半生是何等荒唐,后半生又是何等悲凉,然而作者不按常理出牌,让最有理由先死去的人却一直活着,就跟他买的那头老牛一样,是村里人口中的两个老不死的,他身边那些不计前嫌、勤劳向上的人却通通都不得善终,每一次变故的发生,都让人会以为福贵会接受不了而选择自我了结,可偏偏最扛得住的人就是他。作品对于的刻画并不是很多,相反,死亡一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本文将通过对《活着》中对于生与死描写的分析,结合余华的写作背景,探究《活着》在生死方面对于读者的启示。

        生与死是追随着人们一生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所探讨的问题。每个人的人生观各不相同,对于生死的看法也不一样,因此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死观。孔子认为:杀身成仁”;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本文就小说的内容分析、作者的生长环境、写作背景等方面来探讨《活着》中的生与死带给读者的启示。

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生与死

相关推荐